【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757|回復: 39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鉤玄】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9 08:46: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匱鉤玄


書名 金匱鉤玄


作者 朱震亨


朝代 元


年份 公元1358年


分類 金匱


品質 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7%91%E5%8C%B1%E9%89%A4%E7%8E%84/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500 銀幣 +10 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6:29 | 只看該作者

卷第一

 

中風


大率主血虛。


有痰以治痰為先,或虛挾火與濕;


亦有死血留滯者,外中於風者;


亦有中氣者,當從痰治,順氣化痰。


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者,皆不治。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


在左屬死血、無血;


在右屬痰、有熱、氣虛。


病若在左者,四物湯等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


在右者,二陳湯、四君子等加竹瀝、薑汁。


痰壅盛者、口眼 斜者、不能言者,皆當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6:41 | 只看該作者

吐法


輕用瓜蒂、蝦汁、皂角;


重用藜蘆半錢或三分,加麝香灌入鼻內或口內,吐痰出。


一吐不已,再吐之。


亦有虛而不可吐者。


氣虛卒倒,參 補之。


氣虛有痰,濃參湯合竹瀝、薑汁。


血虛,宜四物湯,俱用薑汁炒;


恐泥痰,再加竹瀝、薑汁入內服;


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6:58 | 只看該作者

又法


以豬牙皂角、白礬等分為末,薑湯調下,名稀涎散。


血虛者,四物湯補之。


挾痰者,亦用薑汁、竹瀝。


脈訣內言諸不治證,見則不可治,筋枯者不治。


舉動則筋痛者,是筋枯,以其無血滋潤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7:20 | 只看該作者

治痰


氣實能食,用荊瀝;


氣虛少食,用竹瀝。


此二味用開經絡,行血氣。


入四物湯中,必用薑汁助之。


肥白人多濕,少用附子、烏頭行經。


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後用去痰藥,二陳湯、四物、四君子等東加減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7:33 | 只看該作者

六郁


戴云: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


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


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


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


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


痰鬱者,動則即喘,寸口脈沉滑;


熱鬱者,瞀,小便赤,脈沉數;


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


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者是也。


氣血中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7:46 | 只看該作者

氣鬱


香附子、蒼朮、川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7:58 | 只看該作者

濕鬱


蒼朮、川芎、白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8:08 | 只看該作者

痰鬱


海石、香附、南星、栝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8:20 | 只看該作者

熱鬱


青黛、香附、蒼朮、川芎、梔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8:33 | 只看該作者

血鬱


桃仁、紅花、青黛、川芎、香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8:54 | 只看該作者

食鬱


蒼朮、香附、針沙(醋炒)、山楂、神麯(炒)。


春加芎,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越鞠丸,解諸郁,又名芎術丸。


蒼朮 香附 撫芎 神麯 梔子 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大。


凡郁皆在中焦,以蒼朮、撫芎、開提其氣以升之。


假如食在氣上,提其氣則食自降。


余皆仿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9:13 | 只看該作者


大風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氣,古人謂之癘風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


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


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於齒縫中出;


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惡物陳蟲於穀道中出。


取出雖有道路之異,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


治此證者,須知此意。


看其疙瘩與瘡,上先見者、上體多者,在上也;


下先見者、下體多者,在下也。


上下同得者,在上復在下也。


陽明胃經與大腸無物不受,此風之入人也。


氣受之,則在上多;


血受之,則在下多;


血氣俱受之者,上下俱多也。


自非醫者神手,病者鐵心,罕有免此。


夫從上從下以漸而來者,皆可治。


人見其病勢之緩,多忽之。


雖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絕色,皆不免再發,發則終於不能救也。


余曾治五人中間,惟一婦人不再發,以其貧甚而且寡,無物可吃也。


余四人,三、四年後皆再發。


孫真人云:吾嘗治四五十人,終無一人免於死。


非真人不能治,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


此婦人本病藥外,又服百余帖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經行,十分安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9:25 | 只看該作者

治法


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


後用通神散,及三棱針於委中出血。


但不能忌口、絕房者,不治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9:37 | 只看該作者

醉仙散


胡麻仁 牛蒡子 蔓荊子 枸杞子(各半兩為粗末,同炒紫色) 白蒺藜 苦參 栝蔞根 防風(各半兩) 上八味為細末,每一兩半入輕粉三錢,拌勻。


大人一錢,空心,日午、臨睡各一服,淡茶調下。


五七日間,必於齒縫中出臭涎水,渾身覺痛,昏悶如醉,利下惡臭屎為度。


量大小虛實加減與之。


證候重而急者,須以再造散下之,候補養得還,復與此藥吃。


須斷鹽醬醋諸般魚肉椒料果子燒炙等物,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時菜食之。


茄尚不可食,惟有烏稍蛇、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藥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49:48 | 只看該作者

再造散


鬱金(半兩,生用) 大黃(一兩,炮) 皂角刺(一兩,黑者大者) 白牽牛(頭末六錢半,炒半生用之。


上為末,五錢臨夜冷酒調下。


以淨桶伺候泄出蟲。


如蟲口黑色,乃是多年蟲;


口如赤色,是近者。


三數日又進一服,直候無蟲,即絕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50:00 | 只看該作者


(主乎溫散。


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有口傷生冷之物。


戴云:此傷寒,謂身受肅殺之氣,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類。


病者,必脈沉細、手足冷、息微、身倦,雖身熱亦不渴,倦言語。


或遇熱病,誤用此法,輕者至重,重者至死。


凡脈數者、或飲水者、或煩躁動搖者、皆是熱病。


寒熱二證,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誤即殺人。


學人慎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50:1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


傷寒,必須身犯寒氣,口食寒物者,從補中益氣湯中加發散藥。


屬內傷者,十居八九。


其法: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只用補中益氣湯中,從所見之證,出入加減。


氣虛熱甚者,少用附子,以行參 之劑。


如果氣虛者,方可用此法。


以上傷寒治法,可用於南方,不宜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50:26 | 只看該作者


戴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


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辯。


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腸受之;


惡心者,胃口有痰飲也;


此二者,冒暑也。


可用黃連香薷飲。


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


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在分肉也。


當以解毒白虎東加柴胡。


氣如虛者,加人參。


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


急治則可,遲則不可治矣。


或火乘金也,此為中暑。


凡治病須要明白辨別,慎勿滾同施治。


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


隨病處方為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08:50:37 | 只看該作者

黃連香薷飲


挾痰加半夏,乘虛加人參、黃 ,或清暑益氣東加減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9 , Processed in 0.0937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