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要略心典】

 關閉 [複製鏈接]
3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0:06 | 只看該作者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 乾薑(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頓服之。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生薑半夏湯主之。


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


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證也。


且飲、水邪也。


心、陽臟也。


以水邪而逼處心臟。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


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0:20 | 只看該作者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 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


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嘔止。 停後服。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


橘皮湯主之。


乾嘔噦非反胃。手足厥非無陽。胃不和。則氣不至於四肢也。


橘皮和胃氣。生薑散逆氣。氣行胃和。嘔噦與厥自已。未可便認陽虛而遽投溫補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0:37 | 只看該作者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噦逆者。


橘皮竹茹湯主之。


胃虛而熱乘之。


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大棗。益虛安中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0:53 | 只看該作者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


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


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為陽。陽者主外。陽絕不通於外。為手足寒。陽不外通。則並而上行。為上氣腳縮也。


五臟為陰。陰者主內。陰絕不守於內。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交於陽。而隧道痹閉。為手足不仁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1:09 | 只看該作者

下利脈沉弦者


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沉為裡為下。沉中見弦。為少陽之氣滯於下而不得越。故下重。大為邪盛。


又大則病進。故為未止。徐氏曰。


微弱者。


正衰邪亦衰也。


數為陽脈。於微弱中見之。


則為陽氣將復。故知利欲自止。雖有身熱。勢必自已。不得比於下利熱不止者死之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1:23 | 只看該作者

下利手足厥冷


無脈者。


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


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


水負而土勝也。


故曰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1:41 | 只看該作者

下利有微熱而渴


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利脈數而渴者。


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


以有熱故也。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1:56 | 只看該作者

微熱而渴者


胃陽復也。


脈弱者。


邪氣衰也。


正復邪衰。故令自愈。脈數、亦陽復也。


微熱汗出者。


氣方振而勢外達。亦為欲愈之候。設脈緊則邪尚盛。必能與正相爭。故為未解。脈數而渴。陽氣已復。亦下利有微熱而渴之意。然脈不弱而數。則陽之復者已過。陰寒雖解。而熱氣轉增。將更傷陰而圊膿血也。


弦脈陰陽兩屬。若與發熱身汗並見。則弦亦陽也。


與脈數有微熱汗出正同。故愈。 按、上數條。皆是傷寒邪氣入裡之候。故或熱或渴。


或汗出。


或脈數。陽氣既復。邪氣得達則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2:10 | 只看該作者

若雜病濕熱下利之證


則發熱口渴脈數。均非美證。內經云。


下利身熱者死。仲景云。


下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內經所言者。


雜病濕熱下利之證。仲景所言者。


傷寒陰邪內入之證。二者不可不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2:31 | 只看該作者

下利氣者


當利其小便。 下利氣者。


氣隨利失。即所謂氣利是也。


小便得利。則氣行於陽。不行於陰而愈。故曰當利其小便。喻氏所謂急開支河者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2:45 | 只看該作者

下利寸脈反浮數


尺中自澀者。


必圊膿血。 寸浮數者。


陽邪強也。


尺中澀者。


陰氣弱也。


以強陽而加弱陰。必圊膿血。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清與圊同。即完穀也。


是為裡虛氣寒。乃不溫養中土。而反攻令汗出。則陽氣重虛。陽虛者。


氣不化。故脹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3:03 | 只看該作者

下利脈沉而遲


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


必鬱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


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喻氏曰。


下利脈沉遲。而面少赤。身微熱者。


陰盛而格陽在上在外也。


若其人陽尚有根。其格出者。


終必復返。陽返而陰未肯降。必鬱冒少頃。然後陽勝而陰出為汗。陰出為汗。陰邪乃解。自不下利矣。


陽入陰出。儼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象。病患能無微厥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3:17 | 只看該作者

下利後脈絕


手足厥冷。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


陰先竭而陽後脫也。


是必俟其 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 設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則死之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4:22 | 只看該作者

下利後腹脹滿


身體疼痛者。


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下利腹脹滿。裡有寒也。


身體疼痛。表有邪也。


然必先溫其裡。而後攻其表。所以然者。


裡氣不充。則外攻無力。陽氣外泄。則裡寒轉增。自然之勢也。


而四逆用生附。則寓發散於溫補之中。桂枝有甘、芍。則兼固裡於散邪之內。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5:09 | 只看該作者

四逆湯方


(見上) 桂枝湯方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 咀。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熱粥一升。 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 停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5:24 | 只看該作者

下利三部脈皆平


按之心下堅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


利未欲止。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者。


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


以病不盡故也。


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5:44 | 只看該作者

下利有裡虛臟脫者


亦有裡實腑閉者。


昔人所謂利者不利是也。


按之心下堅。其證的矣。


脈雖不實大。而亦未見微弱。自宜急下。使實去則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


脈遲為寒。然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實。


以中實有物。能阻其脈行之機也。


夫利因實而致者。


實不去則利不已。故宜急下。病已瘥而至其時復發者。


陳積在脾也。


脾主信。故按期復發。是當下之。


令陳積去。則病本拔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6:00 | 只看該作者

大承氣湯方


(見痙) 下利譫語者。


有燥屎也。


小承氣湯主之。


譫語者。


胃實之征。為有燥屎也。


與心下堅脈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氣者。


以因實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


此用小承氣者。


以病成而適實。攻之恐傷及其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6:15 | 只看該作者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 枳實(三枚) 厚朴(三兩炙)。


上三味。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得利則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22:56:31 | 只看該作者

下利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此治濕寒內淫。臟氣不固。膿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脫。乾薑溫胃驅寒。粳米安中益氣。崔氏去粳米加黃連、當歸。用治熱利。乃桃花湯之變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1:53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