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脈相兼主病】 滑伯仁曰:人之為病,雖曰不過寒熱虛實四者,而脈多兼見也。 熱則流通,凡浮大數長,皆熱也;
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
實則形剛,凡實滑弦緊,皆實也;
虛則形柔,凡虛澀濡緩,皆虛也。
他如《難經》所謂一陰一陽者,脈來沉而滑;
一陰二陽者,脈來沉滑而長;
一陰三陽者,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一陽一陰者,脈來浮澀;
一陽二陰者,脈來長而沉澀;
一陽三陰者,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者,盡皆兼見義也。
浮而有力則為風,風包四氣而言:
如浮緩浮弦則為傷風,浮緊則為傷寒,浮虛則為傷暑,浮濡則為傷濕。
四氣在表皆浮,更與人迎相應,則為外感在經無疑。
浮而無力斯為虛;
經曰:諸浮者,腎不足也,瞥瞥有如羹上肥,定知此脈陽氣微。
乍病見浮脈,乃傷風邪,久病宜沉反見浮脈,裡寒表熱也。
然必與氣口相應,則為內傷,氣血虛損。
浮數風熱微欲解,浮數,傷風挾熱也。
帶微者,邪不傳而欲解。
浮遲身癢汗亦無;
裡虛不能作汗,其身必癢。
獨浮喘脹表中熱,表邪盛,故氣逆喘脹。
浮緊滑疾百合辜;
百合,傷寒病也。
浮大隱疹久為癩,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發癢,久久為癩。
浮滑痰飲痛如錐。
浮滑為風痰,為走刺疼痛。
沉而有力則為積,凡脈浮盛為病,在表在外;
沉堅為病,在裡在內。
無力應和氣不平;
沉為諸郁。
為水為泄為厥逆,停飲脅脹兼?瘕;
沉數裡寒內熱盛。
與人迎相應,則邪伏陰經而為實熱。
沉遲血冷裡寒生;
與氣口相應,則血凝氣滯而為沉寒。
沉重傷暑弱墮發,沉重為傷暑發熱。
沉弱者,發必墮落。
沉弦腹心冷痛並;
沉緊而數冷又熱,沉緊不數懸飲成;
沉細少氣臂不舉,兩寸則兩臂不舉。
沉重前絕瘀血凝。
沉重,如重物沉水,不復浮起,故冬脈曰石。
直前絕者,有瘀滯也。
遲而無力虛且寒,與人迎相應,則濕寒凝滯;
與氣口相應,則虛冷沉積。
遲而有力痛為害;
或心痛,或腹痛,或脅痛。
應尺血虛寸氣虛,寸口得之為氣虛,尺中得之為血虛,總是腎虛不安。
亦有痰凝氣滯,伏熱蹇澀而然者,必尋之無力,乃為真遲。
遲沉寒內浮寒外;
脈遲沉或芤,寒在裡則腹痛。
遲浮,寒在表則肢冷。
遲澀咽酸?瘕成,遲澀則濕熱凝滯,或為咽酸,或為?瘕。
遲滑腹中覺脹大;
遲而滑為腹脹。
惟有季夏及左尺,逢此便是腎經敗。
季夏,六月也。
此時得遲脈,則土旺水虧,須急滋腎水以救之。
非六月而左尺見遲脈者,亦為土克水,須急滋補以救之。
數而有力則為熱,與人迎相應,則風燥熱煩。
無力瘡瘍痛癢亟;
平人遇此,主即發瘡瘍癰疽,年幼者或發疹痘。
若還細數又無力,陰虛火動休輕視;
與氣口相應,則陰虛陽盛。
甚者左右俱細數無力,或左尺寸數尤甚。
數浮火炎煩且滿,數浮,表有熱也。
數為煩滿。
數沉裡熱不須議;
數沉,裡有熱也。
上見煩熱與頭疼,中為口嗅兼嘔逆;
左則目赤肝火炎,右下二便秘而赤;
數而帶滑痰火盛,或為嘔吐或痛極。
滑脈為實為停痰,滑為氣血實,與人迎相應,則風痰潮溢;
與氣口相應,則涎飲凝滯。
或為瘀血宿食兼;
為滿為咳為鬼疰,不勻氣逆嘔涎黏;
滑而大小不勻,必吐,為病進。
滑為逆氣。
滑浮大小腹作痛,滑浮者,大小腹皆痛。
滑弱陰痛溺如挽;
滑弱則陰中痛,小便亦然。
滑散癱瘓不仁症,痰多氣血少也。
滑實胃熱非廉纖。
滑實為胃熱,帶數則為結熱。
非廉纖者,言熱重也。
澀為不足傷精血,與氣口相應,則精竭血枯。
為厥為痢為惡寒;
澀為四肢逆冷,為下痢,為惡寒。
澀細則大寒。
或為無汗為心痛,澀為無汗,為心痛。
澀芤瘀血結成團;
澀芤為衄血,或為失血。
澀緊為痹因寒濕,澀而緊為痹,為寒濕,為中霧露。
澀沉之病亦一般;
澀沉亦為寒濕,與人迎相應,則風濕寒痹。
婦人有孕胎中痛,無孕還須敗血成。
大為病進脈之賊,經曰:脈來渾渾革革如涌泉者,病進而危。
昔人以秋潮之洶涌者,狀其大也。
要之即非時而見洪大脈也。
浮大表病沉裡厄:經曰:大則病進。
浮大表病,沉大裡病。
浮大晝加晝死,沉大夜加夜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