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

 關閉 [複製鏈接]
250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3:08 | 只看該作者

三陷證


指瘡瘍邪毒內攻所出現的「火陷」,「乾陷」,「虛陷」等三種逆證。  


(1)火陷:見於瘡瘍的成形期或化膿期,瘡頂不高,根盤散漫,瘡色紫暗,瘡口乾枯無膿,但灼熱劇痛。


並有壯熱,口渴、便秘尿短,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舌絳脈數等。


多因陰液虧損、火毒熾盛所致。  


(2)乾陷:多見於成膿至穿潰期。


多因氣血兩虧,不能釀膿,故毒不得外托,局部腐膿不透,瘡口中央糜爛,膿少而薄,瘡色灰暗,瘡頂平塌。


伴有發熱惡寒,神疲,自汗,脈虛數等。


甚則轉為肢厥脈微的脫證。  


(3)虛陷:多見於收口期,因氣血兩傷,或脾腎陽衰,故腐肉雖脫,而膿水稀薄,新肉不生,瘡口經久雖斂,瘡面不知疼痛。


伴有寒熱不退、神疲納呆或腹痛泄瀉,汗出肢冷等,也可轉為脫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3:52 | 只看該作者

發背


癰疽之生於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


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


陰證又叫「發背疽」。


陽證多因感受六淫所引發,起初有一、二個瘡頭,數天後迅速高腫,大如手掌,甚如碗口,紅腫劇痛,伴有高熱,煩渴,脈洪數等。


陰證多因七情內傷,膏粱厚昧,醇酒炙博,火毒鬱積而成。初起瘡頭如粟,根盤散漫,不甚高腫,色不紅活,疼痛稍輕,伴有煩悶,口渴,便秘,尿赤,脈細無力等。


數天後瘡頭甚多,上有膿點,形如蓮蓬,故又稱「蓮蓬發」,或稱「蜂窩疽」。


瘡頭膿稠難潰,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潰頭成片,膿腐漸出,很久才能收口。


本病由於所發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名稱,如發於上部的名「上發背」,又叫「脾肚發」;


發於中部的名「中發背」,又叫「對心發」;


發於下部的名「下發背」,又呻「對臍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4:19 | 只看該作者

頸癰


指發於頸的兩側,包括頷下,耳下,頦下等部位的癰證。


多由風熱,流毒或風濕挾痰等壅結少陽、陽明經絡,或因乳蛾,口疳,齲牙,頭面瘡結而誘發,多見於小兒。


其症初起發熱惡寒,頸項強痛,逐漸紅腫高起,四、五天後皮色漸紅,腫痛加劇,即欲成膿,潰後膿盡而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4:48 | 只看該作者

腋癰


指癰之發於腋窩內者,又稱「夾肢癰」,屬陽證。


多因肝脾血熱或心與心包兩經風熱所致。


其症初起突然紅腫疼痛,腫處堅硬難消,伴有寒熱,如已變軟則已成膿。


如初起皮色不變,漫腫堅硬,腫勢緩慢,疼痛較輕,僅有微紅,很久才化膿潰破的,稱為「腋疽」,又叫「米疽」,屬陰症。


多因肝脾二經氣滯血鬱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5:27 | 只看該作者

乳癰


發於乳房部的癰,統稱「乳癰」,即急性乳腺炎。


多見於婦女產後,其病因有因肝氣鬱結,胃熱壅滯;


或因乳汁積滯;或乳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感染熱毒;


或產後血虛,感受外邪,以致濕熱蘊結,氣血凝滯而成。


多發於乳房外上方,其症初起硬結脹痛,焮熱,伴有惡寒壯熱,一週成形,十日左右成膿,若不切開能向外自潰,膿盡收口,少數會形成化膿性瘺管,稱為「乳漏」。


古代醫家把產後哺乳期患乳癰的稱「外吹乳癰」,懷孕期患乳癰的稱「內吹乳癰」。


內吹乳癰比外次乳癰難消,成膿亦慢,潰後常至產後才能收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5:54 | 只看該作者

乳發


指乳房或胸肌之內易於腐爛壞死的化膿性感染。


男女均可發病,多由胃腑濕火相凝而致。


其症初起即乳房(或胸部)焮熱漫腫,並有較劇烈的疼痛,伴有惡寒發熱,來勢兇猛,發展迅速,皮肉焦黑腐爛;


婦女常乳房遍潰,囊隔損傷(多變性)。


如久不收口,則易成「乳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6:18 | 只看該作者

乳疽


指乳腺深部化膿性感染,屬於陰證。


係由於肝氣胃熱蘊結而成。


主要症狀為乳房結塊,堅硬微痛,皮色不變,腫塊漸漸增大,成膿較慢,化膿時有惡寒發熱,潰後流出黃色膿液,潰孔較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6:47 | 只看該作者

乳吹


乳癰的別名。


分內吹和外吹兩種。


前人認為內吹是懷孕期婦女胎氣旺,熱邪鬱蒸所致;


外吹則由於嬰兒吮乳時咬傷乳頭,或含乳而睡,口鼻氣外吹乳頭引起。


這種名稱沒有多大意義,其實內吹,外吹均屬細菌感染。


但古代醫家用此以區別乳癰發生在產前,產後的不同,故仍予記述。


參見「乳癰」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7:15 | 只看該作者

乳漏


又叫「乳瘺」。


即生長於乳房或乳暈部的漏管。


由於乳癰,乳發等疾病調治失當,瘡口經久不癒而致。


患部時流清水,或雜有敗絮樣物,瘡口常凹陷,周圍皮色紫暗;


如瘡口在乳暈部者多見乳頭內縮,膿液臭穢,兼有豆腐渣樣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後亦容易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7:54 | 只看該作者

乳頭破碎


又稱為「乳頭風」。


指乳頭,及乳頭部皮膚浸淫,濕爛破裂的病症。


多因肝火不能疏泄,肝胃濕熱蘊結而成。


其症乳頭破碎,裂開,疼痛劇烈,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結黃痂,容易繼發外吹乳癰。


哺乳期不易治癒,往往須待斷乳後方能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8:47 | 只看該作者

腹皮癰


癰生於腹壁部,不論上下左右,統稱為「腹皮癰」,但生於臍部者,則稱「臍癰」。


多因濕熱火毒蘊結氣血凝滯而成;


也可因臍孔患濕疹搔破後繼發感染所致。


若潰出膿水稠而無臭味的,易於收歛;


如果膿水臭穢,並夾有粉狀物質者,容易形成「臍漏」,較難收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39:28 | 只看該作者

肝癰


癰生於肝臟的稱為「肝癰」。


本病多因肝鬱化火,肝膽不和或膏粱厚味,濕熱蟲積,壅結於肝;


也有因閃挫跌仆等外傷而致血絡瘀阻鬱結而成。


初起有右側脇肋隱痛,並逐漸加劇,甚至不能向右側臥,影響呼吸。


起病急慢不定,常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如因痰火而成的則起病較緩,大多無全身症狀,脈弦滑;


由瘀血而成的,則疼痛較甚,無寒熱,脈多弦澀。


以後肝臟逐漸腫大,腹滿攣急,患者明顯消瘦,最後肝臟局部化膿而變軟,如不及時治療,則膿腫潰破,膿呈咖啡色而帶臭穢,或併發咳吐膿血,或併發劇烈腹痛,下痢膿血及虛脫等證,都是病重的表現。


本病類於現代醫學的肝膿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0:12 | 只看該作者

腸癰


前人把「大腸癰」和「小腸癰」統稱為「腸癰」。


多由濕熱,氣滯,血瘀等留注腸中,氣血鬱阻所致。


大腸癰相當於急性闌尾炎,症見右下腹急痛,有明顯的壓痛或反跳痛,並可有寒熱,自汗,惡心等症狀。


有的患者因右下腹劇痛,右腿屈曲,難以伸直,故又名「縮腳腸癰」;


有的局部潰膿穿破,形成包塊,則腹痛增劇,腹皮攣急,患者常有高熱,脈洪大而數,右下腹能摸到包塊,是為闌尾膿腫。


如向外潰破,可引起腹膜炎。


小腸癰常見少腹擊急,臍下關元穴附近脹痛拒按,小便濇滯或頻數短赤。


有的患者可見左下肢屈曲,直伸則小腹部疼痛加重,並有寒熱,自汗等症狀,臨床較大腸癰為少見。


此外,腸癰如向腹壁臍部潰穿者,叫「盤腸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0:40 | 只看該作者

懸癰


(1)指生於會陰部位的癰,又名「海底癰」。


多因情志鬱結,三陰虧損,濕熱壅滯而發。


此處組織疏鬆,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癒合而形成瘡漏。  


(2)指生於上顎部位的癰,如紫色葡萄,舌難伸縮,口難開合,鼻內出血,時發寒熱。


多因風熱內結,胃火上升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1:11 | 只看該作者

子癰


指生於睪丸部位的癰,有急慢性之分。


急性者多因濕熱下注,氣凝血滯所致。


起病急驟,一側陰囊腫大灼熱,皮膚緊張光亮,疼痛劇烈,睪丸腫硬,潰破後流出黃稠膿液,收口較快。


慢性者為肝腎陰虧,痰濕之邪凝聚而發。


睪丸漸漸腫大,並形成硬結,其疼痛較輕微,陰囊不紅不熱,常經數月以至一、二年後,才形成膿腫,潰後流出稀膿,有時可形成瘺管,纏綿難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1:39 | 只看該作者

囊癰


指生於陰囊的癰,又名「腎囊癰」。


多因肝腎二經溫熱下注,外濕內侵蘊釀成毒而致,其症惡寒發熱,口乾喜涼飲,小便赤澀,陰囊一側或兩側紅腫熱痛,但睪丸不腫大,此點可與「子癰」鑑別。


如熱痛布止則可消散,如不消退則成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2:05 | 只看該作者

委中癰


指生於膕窩委中穴部位的癰,又稱「委中毒」。


因肝膽積熱結於膀胱經而成。


或因患肢破損,濕疹糜爛等感毒誘發。


起初木硬腫痛,皮色微紅,或焮熱色赤,腫塊形成時,患肢小腿屈伸困難,故俗名「曲鰍」,此時有寒熱,如腫痛日劇,寒熱不退,是已成膿,潰後膿盡而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2:38 | 只看該作者

癘癰


指生於足背兩旁的癰瘍,形雖小如棗粟,但病情較重,故有「癘癰」之稱。


多因足三陰經虧損所致。


如紅腫疼痛,潰破流膿,腐去而不黑,屬於濕熱偏盛,這是順證。


若微紅微腫,潰後膿水清稀,屬陰寒反滯,不易癒合。


若瘡色暗黑,漫腫無頭,疼痛而不化膿,伴有惡寒發熱,心煩口渴,小便淋瀝等,則病情險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3:01 | 只看該作者


凡瘡瘍表現為漫腫平塌,皮色不變,不熱少痛,未成膿難消,已成膿難潰,膿水清稀,破後難斂的,都稱為「疽」。


其證可因感受外邪,邪氣鬱於肌肉筋骨之間,氣血凝滯而成,或因情志內傷,氣血失調;


或因恣食炙博肥膩,痰凝濕滯等因素而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5 11:43:31 | 只看該作者

對口


疽生於腦後項背正中,屬督脈經,部位與口相對,故名。


又稱「腦疽」。


如偏於左或右的,屬足太陽膀胱經,名為「偏口」,又稱「偏口疽」,「偏腦疽」。


多因感受濕熱交蒸之氣,或積熱,濕毒上壅所致。


順證,則瘡形頂尖,根盤紅腫,焮熱疼痛。


逆證,則多與情志鬱結,肝腎虧損,陰虛火炎有關,瘡形平塌散漫,根盤不收,難潰難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21:33 , Processed in 0.10937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