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三十卷 存曹孝忠序曰。成周六典。列醫師於天官。聚毒藥以共醫事。蓋雖治道緒余。仁民愛物之意寓焉。
聖人有不能後也。
國朝闡神農書。康濟斯民。嘉?中兩命儒臣圖經補注。訓義剖治。亦已詳矣。而重熙累洽。文物滋盛。士之聞見益廣。視前世書猶可緝熙而賡續者。
蜀人唐慎微近以醫術稱。因本草舊經。衍以證類。醫方之外。旁摭經史。至仙經道書。下逮百家之說。兼收並錄。其義明。其理博。覽之者可以洞達。臣因侍燕間親奉玉音。以謂此書實可垂濟。乃詔節使臣楊戩總工刊寫。繼又命臣校正而潤色之。
臣仰惟睿聖當天。慈仁在宥。誕振三墳。躋民壽域。肇設學校。俾革俗弊。復詔天下進以奇方善術。將為聖濟經以幸天下萬世。臣以匪才。叨列是職。兢臨淵穀。而證類本草。誠為治病之總括。又得以厘而正之。
榮幸深矣。謹奉明詔。欽帥官聯。朝夕講究。刪繁緝紊。務底厥理。諸有援引誤謬。則斷以經傳。字畫鄙俚。則正以字說。余或訛戾淆互繕錄之不當者。
又復隨筆刊正。無慮數千。遂完然為成書。凡六十余萬言。請目以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云。政和六年九月一日。中衛大夫康州防御使句當龍德宮總轄修建明堂所醫藥提舉入內醫官編類聖濟經提舉大醫學臣曹孝忠謹序。宇文虛中跋曰。唐慎微字審元。成都華陽人。貌寢陋。舉措語言朴訥。而中極明敏。其治病百不失一。一語證候。不過數言。再問之輒怒不應。其於人不以貴賤。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
其為士人療病。不取一錢。 但以名方秘錄為請。以此士人尤喜之。
每於經史諸書中得一藥名一方論。必錄以告。遂集為此書。尚書左丞蒲公傳正欲以執政恩例奏與一官。拒而不受。其二子五十一五十四。(偶忘其名)及婿張宗說。字岩老。皆傳其藝。為成都名醫。元?間虛中為兒童時。先人感風毒之病。審元療之如神。又手緘一書。約曰某年月日即啟封。至期舊恙復作。取所封開視之。
則所錄三方,第一療風毒再作。第二療風毒上攻。氣促欲作喘嗽。如其言以次第餌之。
半月良愈。其神妙若此。皇統三年九月望成都宇文虛中書。麻革序曰。自古人俞穴針石之法不大傳。而後世亦鮮有得其妙者。
遂專用湯液丸粒理疾。至於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神奇。以為別術所得。終非神農家事。維聖哲審證以制方,因方而見藥。故方家言盛行。而神農之經不可一朝而舍也。
其書大抵源於神農氏。自神農氏而下名本草者。
固非一家。又有所謂唐本蜀本者。
迄於有宋政和間。天子留意生人。乃命宏儒名醫。詮定諸家之說。為之圖繪。使人驗其草木根莖花實之微。與夫玉石金土蟲魚飛走之狀。以辨其藥之真贗。而易知。為之類例。使人別其物產風氣之殊宜。君臣佐使之異用。甘辛鹹苦酸之異味。溫涼寒熱緩急。有毒無毒之不同。而易見。其書始大備而加察焉。
行於中州者。
舊有解人龐氏本。兵煙蕩析之余。所存無幾。故人罕得恣窺。今平陽張君魏卿。惜其浸遂湮墜。乃命工刻梓。實因龐氏本仍附以寇氏衍義。比之舊本益備而加察焉。
書成過余。屬為序引。余謂人之所甚重者生也。
衛生之資所甚急者藥也。藥之考訂。使無以乙亂丙。誤用妄投之失者。
神農家書也。開卷之際。指掌斯見。政如止水鑒形。洪鐘答響。顧安所逃遁其形聲哉。養老慈幼之家。固當家置一本。況業醫者之流乎。
然其論著自深。陶隱居唐宋以來諸人備矣。余言其贅乎。
世固有無用之學。無益之書。余特嘉張君愛物之周。用心之勤。能為是大有益之書以暨群生。以圖永久。非若世之市兒販夫。僥幸目前。規規然專以利為也。
故喜聞而樂道之。
君諱存惠。字魏卿。歲己酉中秋望日貼溪麻革信之序。劉祁跋曰。余讀沈明遠寓簡稱范文正公微時。慷慨語其友曰。吾讀書學道。要為宰輔。得時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時不我與。則當讀黃帝書。深究醫家奧旨。是亦可以活人也。
未嘗不三復其言。而大其有濟世志。又讀蘇眉山題東皋於傳後云。人之至樂。莫若身無病而心無憂。我則無是二者。
然人之有是者。
接於予前則予安得全其樂乎。
故所至當蓄善藥。有求者則與之。
而尤喜釀酒以飲客。或曰。子無病而多蓄藥。不飲而多釀酒。勞己以為人何哉。予笑曰。病者得藥。吾為之體輕。飲者得酒。吾為之酣適。豈專以自為也。
亦未嘗不三復其言。而仁其用心。嗟乎。
古之大人君子之量。何其弘也。
亦士之生世。惟當以濟人利物為事。達則有達而濟人利物之事。所謂執朝廷大政。進賢退邪。興利除害。以澤天下是也。
窮則有窮而濟人利物之事。所謂居閭裡間。傳道授學。急難救疾。化一鄉一邑是也。
要為有補於世。有益於民者。
庶幾乎兼善之義。顧豈以未得位也。
遽泛然忘斯世而棄斯民哉。若夫醫者為切身一大事。且有及物之功。語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又曰。子之所慎齋戰疾。康子饋藥。子曰。丘未達。不敢嘗。余嘗論之。是術也。
在吾道中雖名為方伎。非聖人賢者所專精。然舍而不學。則於仁義忠孝有缺。許世子止不先嘗藥。春秋書以弒君。故曰為人子者。
不可不知醫。懼其忽於親之疾也。
況乎此身受氣於天地。受形於父母。自幼及老。將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如或遇時行道。使萬物皆得其所。措六合於太和中。以畢其為人之事。而一旦有疾。懵不知所以療之。
伏枕呻吟。付之庸醫手而生死一聽焉。亦未可以言智也。
故自神農黃帝雷公岐伯以來。名卿才大夫。往往究心於醫。若漢之淳於意張仲景。晉之葛洪殷浩。齊之褚澄。梁之陶弘景皆精焉。
唐陸贄斥忠州纂集方書。而蘇沈二公良方。至今傳世。是則吾儕以從正講學余隙。而於此乎搜研。亦不為無用也。
余自幼多病。數與醫者語。故於醫家書頗嘗涉獵。在淮陽時。嘗手節本草一帙。辨藥性大綱。以為是書通天地間玉石草木禽獸蟲魚萬物性味。在儒者不可不知。又飲食服餌禁忌。尤不可不察。亦窮理之一事也。
後居大梁。得閑閱趙公家素問善本。其上有公標注。夤緣一讀。深有所得。喪亂以來。舊學蕪廢。二書亦失去。嘗謂他日安居講學。論著外當留意攝生。今歲游平水。會郡人張存惠魏卿介吾友弋呂唐佐來。言其家重刊證類本草已出。及增入宋人寇宗 衍義。完焉新書。求為序引。因為書其後。己酉中秋日云中劉祁云。大德丙午歲仲冬望日平水許宅印。晦明軒記曰。此書世行久矣。諸家因革不同。今取證類本尤善者為窠模。增以寇氏衍義別本中論方多者悉為補入。又有本經別錄。先附分條之類。其數舊多差互。今亦考正。凡藥有異名者。
取其俗稱注之目錄各條下。俾讀者易識。如蚤休云紫河車。假蘇云荊芥之類是也。
圖像失真者。據所嘗見皆更寫之。
如竹分淡苦堇三種。食鹽著古今二法之類是也。
字畫謬誤。殊關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末之類。無慮千數。或證以別本。質以諸書。悉為厘正。疑者闕之。
敬俟來哲。仍廣其脊行。以便綴緝。庶歷久不壞。其間致力極意。諸所營制。難以具載。不敢一毫苟簡。與舊本頗異。故目之曰重修。天下名賢士夫。以舊鑒新自知矣。泰和甲子夏己酉冬日南至晦明軒謹記。天祿琳琅書目曰。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二函。二十四冊。此書卷首有金泰和甲子刊書本記。別無序文。其自嘉?以前所有本草諸序。皆載於卷一中。名為序例。而嘉?間禹錫等進書奉敕。又列於書末。不入卷中。其體例殊不盡一。蓋因宋金元明。輾轉重刊。互有改易故也。
按馬端臨文獻通考。載證類本草三十二卷。述晁公武讀書志云云。慎微合兩本草為一書。且集書傳所單記單方附之於本條之末。所謂兩本草者。
一名補注神農本草。一名圖經本草。皆掌禹錫等先後奉敕所編。補注進於嘉?之初。圖經進於嘉?之末。此書猶載兩次奉敕於後。則慎微藍本於此可見。茅考慎微此書前後稱名亦復不一。陳氏書錄解題載大觀本草三十一卷。稱為唐慎微撰。又稱仁和縣艾晟作序。名曰經史證類本草。是合大觀本草與證類本草為一也。
馬端臨文獻通考則載大觀本草三十一卷於前。又載證類本草三十二卷於後。而於大觀本草下列陳振孫所稱艾晟作序。名曰證類之名。則雖名分別而實復混同。惟宋史藝文志直載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二卷。兩名始並為一名矣。照諸書但及大觀之名。而總無政和之號目。皆稱三十二卷。或稱三十一卷。而此本獨三十卷。並以重修政和標題。又備用之。
稱與宋史備急之名互異。以卷首金泰和甲子刊書木記證之。
是明時別據泰和刊本重刊行也。
不以宋槧為準。故卷數標題。各有盈縮異同也。
況宇文虛中所作書後。明言慎微字審元。成都華陽人。治病百不失一。不取一錢。但以名方秘錄為請。以此士人喜之。
得一藥名一方論。必錄以告云云。而文獻通考所引書錄解題。乃云慎微不知何人。考宋史虛中字叔通。成都華陽人。大觀三年進士。建炎二年。應詔為祈請使。使金不歸。受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封河內郡開國公。金人號為國師。據此則虛中本與慎微同鄉。故能詳其始末。又知其書。復經政和間奉敕校刊。在大觀者而非定本。故又題為政和。而分卷則三十耳。
虛中使金。與宋隔絕。所作書後金又刻之。
而宋人初未之見。故謂慎微不知何人也。
四庫全書提要曰。證類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案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三十卷。名大觀本草。晁公武讀書志。則作證類本草三十二卷。亦題唐慎微撰。是宋時已有兩本矣。玉海載紹興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王繼先上校定大觀本草三十二卷,釋音一卷。詔秘書省修潤付冑監鏤板行之。
則南宋且有官本。然皆未見其原刊。今行於世者。
亦有兩本。一為明萬歷丁丑翻刻。元大德壬寅宗文書院本。前有大觀二年仁和縣尉艾晟序。稱其書三十一卷。目錄一卷。陳氏所見蓋此本。故題曰大觀本草。一為明成化戊子翻刻。金泰和甲子晦明軒本。前有宋政和六年提舉醫學曹孝忠序。稱欽奉玉音使臣楊戩總工刊寫。繼又命孝忠校正潤色之。
其改稱政和本草。蓋由於此。實一書也。
書末又有金皇統三年翰林學士宇文虛中跋。稱慎微始末。述之甚明。蓋建靖以後。內府圖籍。悉入於金。故陳振孫未見此本。不知慎微何許人。而晁公武所云三十二卷者。
殆合目錄計之。
亦未見政和所刻也。
然考趙與時賓退錄則稱唐慎微蜀州晉原人。所序履貫小異。豈虛中兒時見之。
但知其寄籍歟。大德中所刻大觀本作三十一卷。與艾晟所言合泰和中所刻政和本。則以第三十一卷移於三十卷之前。合為一卷。已非大觀之舊。又有大定己酉麻革及劉祁跋。並稱平陽張存惠增入冠宗?本草衍義。則益非慎微之舊。然考大德所刻大觀本。亦增宗?衍義。與泰和本同。蓋元代重刻。又從金本錄入也。
今以二本互校。大德本於朱書墨蓋。(案原本每條稱墨蓋。以下為慎微所續。其式如今刻工所稱之魚尾。)較為分明。則泰和本為勝。今以泰和本著錄大德本則附見其名於此。不別存目焉。
殷玉裁曰。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書。詩歌紀載。無不作人字。自明成化本草。乃盡改為仁字。於理不通。金泰和間所刊本草。皆作人。藏袁廷?所。(說文解字注)
按余家藏元大德壬寅宗文書院刊大觀本草。紙刻精良。不遜宋槧。中避孝宗嫌名。知是傳刻南宋本者。
而至衍義則實不錄入。明代俗刻。取大德之題識。以冠魏卿之本。其妄亦甚。四庫提要所云元代重刻。又從金本錄入者。
蓋以不見大德原刊之故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