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7:41 編輯
【益氣升清話「補中」】
名醫李東垣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生處戰亂之世,民多饑饉、寒冷與精神刺激。
由足疾病叢生,以治傷寒之法治之往往乏效。
東垣在其曆久之醫療實踐中,體察此等諸因最易耗人元氣,傷人脾胃。
因而宣導「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之論,遵《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之義,強調理脾胃,升中氣,並自製補中益氣湯方。
補中益氣湯擅治勞倦傷脾、穀氣不勝、陽氣下陷陰中而發熱之證,為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劑:方用甘溫之品升其陽氣,以達陽春升生之令,其中黃耆補益肺氣,肺氣有權則衛護皮毛而實腠理,自汗叮止。
元氣不足,氣促懶言,補之以人參。心火過甚,煩熱內生,瀉之以汁草。
白朮健脾,當歸和血,陳皮調氣。
升柴以清輕之質,引發胃氣上騰而復歸本位。
全方能益脾肺之氣,散在表之寒,升下陷之陽。適用於脾肺氣虛而見發熱、自汗、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咣便溏、脈洪虛軟、舌淡苔白等證。
亦可治療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及諸清陽下陷之證。
故此方屬於溫而兼燥,補而兼升之劑。
於陰虛、陽虛、陰陽俱虛,上盛下虛及肝腎精血虧損之人則猶若冰炭之不相宜矣。
清·魏玉橫於《續名醫類案》中持有異議:「補中益氣湯為東垣治內傷外感之第一方,後人讀其書者,鮮不奉為金科玉律。然不知近代病人,類多真陰不足,上盛下虛者十居八九,即遇內傷外感之證,投之輒增劇。」
上述兩者之間其實並無抵牾,蓋東垣制為補中益氣湯,用以治療氣虛下陷之證,原不用以治療真陰不足。
東垣生活於戰亂頻仍之年,且地處北方,氣候高燥,每易損傷脾胃而使陽陷入陰.其制此方,出於當時治療之需要,本無可訾之處。
而魏氏生於清代升平之時,處東南卑濕之地、魚鹽之鄉,物阜民豐,淫欲日恣,則真陰易耗。凡此類者,固不可投補中益氣,即稍涉溫燥.恐亦不受。
故魏氏又曰:「非此方之謬,要知時代稟賦各殊耳。」
此為智者平心而論、見道之言也。
自古迄今,成方之多正不知其數者也。
一方有一方之主治功能及適應證候,方本無過,全在醫家之善用不善用耳。
魏氏所說雖確有至理,於今臨證所見,滬地自多真陰虧損、上實下虛之人.而適於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者,仍不乏其人。
然余於使用補中益氣湯之過程中,體會其有如下特點:其一是現今之患者少見單純之中氣下陷病證,每常兼夾他病,氣虛下陷僅為主症或主因。
故此類患者處方時不可純用補中益氣湯,宜隨辨證加減化裁。
其二患者易見全身性氣虛證候或中氣不足,常難見到下陷徵象。臨證時務必細心體認,方不致誤。
其三氣虛之脈可見大而無力或細軟無力。
氣陷輕微者,脈象常常不顯特殊,而氣陷嚴重者,可見寸弱尺強之脈。
今略舉病例五則,以說明補中益氣湯的部分功效。
(一)益氣升清,頭痛可醫
某商店藝徒楊女,數年來苦前額疼痛,時發時止,屢服川芎茶調散及西藥不效。
一日痛復增劇,相邀余治。
診見脈細苔薄,自訴略有感冒。
余診此女中氣雖弱,而當時以治標為急。
投疏表、祛風、止痛、化痰之劑不應,感冒亦無好轉。
因思患者體倦乏力是中氣之衰微;
額痛作止不常為氣虛清陽不升使然;
而感冒之藥非借元氣以行其藥勢,則藥效難以發揮。
故治療之關鍵當益中氣、升清陽以健脾胃、實腠理。
投補中益氣湯加白芷,兩帖感冒解,頭痛大減,又三帖頭痛如失,後竟不復作。
按:《醫宗必讀》云:「頭為天象,六腑諸陽之氣,五臟精華之血,皆會於此。故天氣六淫之邪,人氣五臟之變,皆能相害。」
因而頭痛原因有外感,有內傷,有虛有實。而虛證之中,氣虛下陷清陽不升,可見頭痛作止不常,且多綿綿而痛,兼見倦怠乏力,易於感冒。
上述病證即屬此類,故用補中益氣湯補氣升清,佐白芷既除風寒又善治頭痛。
古方神白散用白芷、甘草、薑蔥、豆豉治風寒外感,楊吉老以一味白芷為丸,治頭痛如神,名曰都梁丸,已成千古名方。
加入補中益氣湯中,則標本兼顧而藥到病除矣。
(二)升脾化飲,痰嗽能治
於部徐某,年屆四旬,常患咳嗽,入冬輒發。每服開肺化痰之寧嗽露,可以漸安,因而發必服之,已成案頭常備之物。咳止後稍感寒邪又必復作。
如此經歷數個冬天,病終不除。
1975年2月間就治於余,詢知平素精神不振,胃納不馨,飽食即脹滿不舒、心下塞悶,大便軟溏,日行二、三次。
脈則細小,兩尺軟弱,舌質暗淡,苔呈薄白。聞其咳聲輕淺無力,痰多而稀薄,斷為氣虛脾陽不運,兼水寒射肺而咳也。
投補中益氣湯加乾薑、五味子,三劑而安,後亦不發。
方為:
黨參9g黃耆9g當歸9g焦白朮9g陳皮4.5g升麻3g柴胡3g炙草3g五味子3g於薑1.5g
按:此為氣虛下陷兼有痰飲之證,故以補中益氣湯健脾升陽,配入乾薑、五味化飲斂肺,雙管齊下故收捷效。
(三)氣陷腹痛,須仗補中益氣
會計王某,年過五旬,素來健康無病。
是年於鄉下營建房屋,操持過甚。
數日後,自覺臍下氣海穴內隱隱作痛,時輕時劇。
脈弦軟,苔薄白。
按其腹部綿軟,且得按則痛減,故慮其氣虛。
予六君子湯,不效。
更加歸、芍以調和肝脾,亦不知。
余反復推究病情,思必因負重過度,而致中氣下陷。
前方有益氣之能,而乏升舉之力,法當補而兼升。
且用力不當每致氣滯,氣滯則血亦不暢,理宜兼顧。
因此給予補中益氣丸及三七片同服。
丸藥每日三次,每次10g。
片劑僅服常量之半,日服二次,每次二片。三日後腹痛止。
為鞏固療效計,囑續服補中益氣丸250g,三七片二瓶。
以後直至退休,未聞腹痛重作也。
(四)子夜暈厥,應用瀉火升提
某商店經理甘先生,三十八歲。1978年診,患者形軀肥胖,素體尚健。
然近年餘以來,卻患一奇症:每晚睡至半夜輒醒。
四肢不能動彈,口不能言,但心中了了,外界之聲響及家人之活動,悉知悉見。
如此經歷兩小時許,即自行復常,自晝除稍感疲勞外,並無他異。
時至夜半,病必復作。循此規律周而復始。
雖經中西醫藥多方治療,略無徵驗。
嗣後,在某區中醫院住院四十天,醫家從「怪病皆屬於痰」立論,藥用二陳湯加味,予以行氣化痰,服三十多帖,未見影響。
出院後來就余診。
余察其脈象細軟,而兩手寸脈尤見細弱.左尺搏大鼓指。
推詳脈證,是「陽氣下陷陰中」之見證。
夜半雖陰氣極盛,而子時為一陽初生之時,陽氣來復,陰霾漸退。
值此陰陽交替之候,陽當漸壯而勝陰,緣患者陽氣下陷,滯於陰中,無力升騰,是故陽氣當升而不能升;
又因陰中陽氣內鬱,阻礙陰陽進退之路,故陰氣當退而不能退。
如此便使陰陽之氣不能順利交替接續。
而上述諸證見焉。
經二小時許進人丑時,陽氣漸旺則陰氣漸退,由是正陽升發,則一切復常。
既然病機若此,則本病之治療,當「升提下陷之陽氣,清泄下焦之陰火。」用
補中益氣湯加黃柏治之。
方為:
黃耆12g焦白朮9g陳皮6g升麻3g柴胡3g黨參9g炙甘草3g當歸9g黃柏9g
服藥首劑,病即未發,連服_J帖,夜夜安然無恙。
復診時左尺之脈已平,原方去黃柏,即單用補中益氣湯方,又服一周,病均未發,就此停藥。至今近二_蔔年,夜夜安然人夢鄉。
(五)氣虛陽衰地道不通,溫潤益氣清升濁降
革命前輩徐大姐,於古稀高齡苦便秘不通。
初服通便藥片,尚可勉強通下,久則失靈。
余曾為之診治一、二次,用益氣通便之方,略有小效。
彼則急於求成,訪求專家名醫,經友人介紹請一名醫診治,診後持處方向余諮詢,余見方大駭,全方藥有十餘味,均是養血滋陰之品,如生熟地、天麥冬、川石斛、玉竹、沙參、柏子仁、火麻仁、全瓜蔞等,藥之用量每在15~20g之間。
雖有甘草、茯苓之類。豈敵大隊滋膩之害。
余勸勿服,終不聽之。服四十劑,復邀余診。
余見其癱坐椅上,面色黃白相雜,全無血氣。
語聲低微勉強,似難接續。
自訴極度倦怠,氣短欲喘。
大便艱澀,腹笥脹滿,五、六日方得便解一次。
胃納甚差,每天僅食一小碗。
切其脈大而澀滯不揚,按之軟而無力。舌質闊厚而歪向左側,舌色淡白,苔則白乾厚膩。
據此脈症,顯是陰藥過度不僅使中氣受戕,脾失健運,痰濁阻滯致上下氣機不暢,而且阻遏下焦陽氣,陰寒凝滯,遂致地道不通。
治法當健脾化痰,溫陽通便。
投以香砂六君子湯合景岳濟川煎,服後僅大便略有好轉,胃納稍開外,並無他效,且覺口中乾燥。
但白厚膩苔漸變薄白微膩,可以測知痰濁漸化,中焦氣機復蘇。
但疲乏無力不見改善,慮其高年氣衰,必有清氣虛陷之機。
改擬補中益氣湯合濟川煎,自覺服後極為舒適,大便二、三日一行,量多質軟,體力漸復,胃納亦開。
兩月後,生活學習,走親訪友均已恢復常態。
前方服及一年,大便又漸乾結,再合魏龍驤先生之白朮通便方,競得幽通氣道,大便一、二日即行一次,自然而舒適。
以後每日一一劑,常服不輟,至今已服及四年有餘,稍稍停藥二、三口即感中氣不續,納差便澀,再進前藥,又可復常。悶前仍在服用中。
所用方為:
黃耆30g黨參15g炒白朮30g陳皮6g升麻3g柴胡4.5g炙甘草3g當歸9g淮牛膝15g澤瀉9g炒枳殼6g蓯蓉15g生地15g大棗3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