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954|回復: 1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十年臨證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0-28 18:3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十年臨證經驗集


書名 三十年臨證經驗集


作者 鄒孟城


分類 醫案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89%E5%8D%81%E5%B9%B4%E8%87%A8%E8%AD%89%E7%B6%93%E9%A9%97%E9%9B%86/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500 銀幣 +10 金幣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24:33 | 只看該作者

內容提要


本書係作者臨證三十年間部分臨床經驗及理論認識的彙集,全書共八十一篇,分作九個部分。


其中包括疑難雜症的治驗病例;屢奏捷效的達藥驗方;獨具匠心的診脈方法;治療癌症的心得體會等。


尤其對帶狀皰疹、急性闌尾炎、腦震盪、腦挫傷等病勤求古訓、古為今用。

對惡性腫瘤、中風後遺症、面神經癱瘓、肺結核、精神分裂症、心房纖顫、甲狀腺功能亢進、過敏性皮炎、哮喘等病則博采眾方、推陳致新,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並於相關篇章中毫無保留地展示讀者。

全書內容豐富,文筆簡練,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可供中醫臨床、教學、科研人員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28: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10-31 21:08 編輯

序一


曹孟德曾經吟過這樣的名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作為一個在杏林苑中耕耘了數十個春秋的人,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學術理論,為人類的健康與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既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的責任。

但是,由於診務常常忙得不可開交,加上年屆耄耋,精力漸衰,我的書稿寫了多年還未完成。


現在,孟城卻後來居上了。


他是我的學生,是我眾多學生中出類拔萃的一個。

他經過幾十年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已獲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十年臨證探研錄》不僅是他學術經驗的集中體現,也是他對祖國和人民的一次成績彙報。


孟城是個精勤不怠、學而不厭的人,他極其尊敬自己的各位師長,對師長們一言半語的教誨,都記憶在心。

 

因此,書中內容多有他與諸師傳承關係的自然流露。

孟城的這本著作,據我個人的體會,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態度嚴謹,資料可靠。

孟城無論治學還是處世,始終是嚴謹的,堅持實事求是,力戒虛偽浮泛。

本書所涉及的病例,寫作前他都經過直接或簡接的隨訪。

療效確切,方才引作資料。而且全書文字樸實,不事渲染,也可從另一角度反映出他的嚴謹精神。


第二、辨證精確,細緻人微。

如第13篇「外感風熱誤藥致變」中,沈氏發熱神昧,辨為風熱挾痰,劫傷津液,用加減萎蕤湯化裁得愈。

又如驚恐重症治以補養,腦挫傷治以鎮肝熄風法。

小兒肺炎治以清腸泄熱,心房纖顫治以養心寧神等諸多病例的辨證治療,都較為精細確切,所以能收到極高的療效。


第三、處方簡潔,用藥輕靈。

書中不少效果獨特的驗方用藥極為簡潔,甚至往往以單味藥取效,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

約少而精,與疾病針鋒相對、單刀直入,常可出奇制勝,而且沒有復方中藥物之間相互牽制的弊病。

如用單味代赭石治腦震盪,酒煎紅藤治急慢性闌尾炎,霜桑葉煎洗結膜炎等具有簡潔高效、藥到病除的特點。

同時,在使用復方時,用藥的劑量每常較輕,但從病例觀察可知,同樣收到了應有的治療效果。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應用嘗試,既可減少藥物對病人肌體的影響,又可節省藥材,具有進一步實驗研究的價值。


第四、深入鑽研,創制新方。

書中用以康復中風偏癱的「偏枯健全湯」;

糾正面神經癱瘓的「聖愈正容湯」;

治療精神分裂的「鎮肝滌痰湯」及蠲除老慢支的「百合暢肺飲」等四首特效處方,均係孟城經過多年lI缶床實驗研究後制作的新方,用以治療適應病證,常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這是他對祖國醫學的又一重要奉獻。


同時,書中所介紹的其他方藥與方法,也具有簡潔、高效、堪經重復的特點,因而值得推廣應用。


第五、通盤考慮,實踐整體均衡治療。

「整體均衡療法」是孟城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並不斷為之探索研究的治療法則,用以治療曆久不愈、症情錯綜復雜的疑難雜病具有特殊效用。


書中沒有明確提出這一觀點,是因為目前尚在孕育之中,還未成熟。

但書中許多復雜病例的辨治過程,無不貫穿和體現了這一點。

「整體均衡治療」是孟城學術觀點中的一種創見,雖


然先哲著作中也有類似的學術思想存在,然多屬散在和初步的,沒有昇華、結晶。

孟城本著繼承和發展的精神,正在深入研究。

而這一思路與方法,卻已在本書的字裏行間躍然紙上,


讀者如能別具慧眼,自有會心之處。


孟城在事業上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經過三十年不尋常的實踐和研究,他終於獲得了今日的成就。


「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業績!」這是我對孟城的一點勉勵與期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吳竺天八十八歲1998年1月5日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2 金幣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句號沒有空行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30: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10-31 20:36 編輯

序二


我告別祖國和上海,到美國求學而後留美行醫,已經整整十個年頭了。

在這期間,我常常憶念上海的親朋好友。


孟城是我早年在滬學醫時的同窗好友。

在學術上,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他始終是一個孜孜不倦努力進取的人。

現在見到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三十年臨證探研錄》,我非常高興,因而激動地為它作序。


在祖國醫學絢爛多彩的百花園中,到處都有奇花異草可尋,如果你善於採集的話,是一定會有收穫的。


《三十年臨證探研錄》是孟城數十年來部分臨證心得的彙集,也是一次杏苑采寶的小小展示。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它不僅是一部冶理法方藥於一爐的好書,而且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和盤托出,奉獻給讀者和醫界,這種可貴的精神使我最為感動。

就書中的內容來看,側重於醫療技術,但是,現代醫學對於健康的含義,正如本書所說的,包括了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特別是心理的回饋與影響,日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


「無形主宰意念力」是作者運用祖國傳統的醫學理論,研究醫學領域內心理回饋現象的一次大膽嘗試,是很有意義的。


心理的自我鍛煉與完善,是人們獲得健康心理的最佳途徑與方法,而心理健康又是生理健康的有效前提和保證。


只有通過不斷的以健康心理克服和取代不健康心理的長期訓練,才能達到高尚的心理境界,從而享受生理健康與長壽的樂果。


祖國醫學已經走出國門,進入世界醫學的金色殿堂。

它是一顆璀燦的明珠,必然會對人類的健康作出重大的貢獻。


值此機會,願孟城的這一部著作,光芒煥發,青春永駐。


美國天然醫療中心主任全美整體醫學研究會會長美國東方醫科大學針灸學博士張潤平 1998年元月24日於洛杉磯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2 金幣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句號沒有空行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31: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10-31 20:39 編輯

自序

 

余自幼性好岐黃之學。

少年時,居於故鄉,家母緣脘痛暴甚而嘔血盈盆,雖藥餌屢進,終鮮效機。

當此一籌莫展、進退維穀之時,嬸母邀近鄰名醫鄒云翔先生至。

是時云翔公尚未赴寧任職,公問症切脈,泰然自若。

診畢而囑曰:

服人參粉血必可攝。

依法進服,一日知,三日止矣。

嗣後略作調理,脘痛即解,從此安然無事。

余見先生醫術之神,倍生敬慕。

復睹親友鄰里之中,患病者頗多,亟需醫藥救療。

余外祖母老年癡呆,竟終其生而不治。

為此盂城時萌愴惻之心,毅然而立學醫之志。

及至業醫有年,方識醫道玄微,原非淺嘗輒止者所可得其蘊要。

況城秉魯鈍之質,於軒岐要旨未窺堂奧,神聖工巧木訥不精。

濫竿其間,猶恐千慮一失而遺人天殃。

因而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推究剖析,舍短用長。

略有會心處,輒筆諸於紙,以備日後之參證。

數十年問,且積箋盈尺矣。

此猶未足,思欲負笈名門,廣求諸師心傳。

遂師事吳竺天先生,並蒙薑春華教授諄諄教誨凡十有醜年。

又經吳師引薦,侍診楊永璿先生,以習針灸。

由是廣受教益,理法方藥靡所不及,心得經驗多蒙授受。

惜盂城器小量窄,未及兼收並蓄。

近年因友人之敦促頻頻,自身之薄暮感懷,爰將筆記稍加整理,選取部分,厘成一編,故有是冊之作。


斯編原屬隨手筆錄,為自我參考之用,非為著書立說也。

故各篇文風不一,體例無定。


此次整理未作根本變動。

而勉以真實之資料心得,奉獻讀者,公諸同好而已。


究有幾許可取,留待後人評說。

如若一鱗半爪尚有意義,願採擷諸君悉遵《千金》教導,以大慈惻隱之心救治民眾疾苦,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苟能如此,則孟城之願足矣。

書中謬誤多所不免,如蒙教正則余幸甚。


是書編撰過程中,承劉祿海同志、王國先同志及諸師友,多方關切支持,謹此致謝!


錫山鄒孟城大根甫書於滬上客次 1999年10月13日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2 金幣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句號沒有空行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39: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10-31 20:53 編輯

述作類

 

【臨證須辨疑似】


治病首重識證,此為歷代醫家一致共識,如《臨證指南》曰:「醫道在乎識證、立法、用方,此為三大關鍵」,「然三者之中,識證尤為緊要」。


而識徵之關鍵在於辨證,何謂辨證?


所謂證,即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反映疾病某階段本質之一種概念。


辨證是在全面搜集四診素材基礎上,運用四診、八綱、臟腑、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進行分析、推理,綜合判斷,從而得出相對合理之證候診斷。

然由於病者之體質、宿疾、病情輕重、精神情志、服藥機變、失治誤治以及生活之環境、氣候、地域之類因素影響,常可導致證情錯綜復雜,出現近似、類似或假似等疑似之證,混淆視聽,致使醫者一時難以確診,其至真假難辨,稍一疏漏,即墮五里霧中。

如陰盛之極,格陽於外,反見面紅目赤、唇破舌裂、揚手擲足、語言錯妄,一派火熱之象,初看似屬陽汪,實則內真寒而外現假熱;

陽熱之極,格陰而見四肢發厥,熱深厥亦深,僵臥如屍、不飲不食、口鼻無氣、手足逆冷,一派陰寒之象,初看似屬陰證,實則內真熱而外現假寒。

又如癌症患者,證實脈亦實,常見肢體懈惰、眩暈眼花、納呆神疲,似乎虛證;

而勞傷中氣之人,反見脘腹脹滿,食則不舒、氣機壅滯、大便欠利,卻似實證。

以上僅略舉數例,而臨證之際,疑似之證未可勝道。


故李士材喟然感歎曰:「諸凡疑似之症,不可更僕數。」

而林珮琴於《類證治裁》自序中亦曰:
「司命之難也在識證,識證之難也在辨證,」「且於一症,錯綜疑似。」


因而抉別真偽、辨析疑似又為辨證不可缺之重大環節。


因為用以辨證之主要依據是四診所得各種素材,所以辨析疑似也須從深入細緻地分析、比較此類素材入手。

以筆者之粗淺體會,其中似可側重於主症、脈象及舌象之辨析。


一辨主症特點,推求同中之異。

辨證方法是應用中醫之基礎理論,對望聞問切四診素材加以分析篩選、分類排比,然後歸納綜合,從認定主症開始。

能否正確選擇與識別主症,即是能否正確辨證之重要標誌。

如果主症選擇失誤,常可導致錯誤之證候診斷。


為防止主症辨識時可能出現之疏漏謬誤,須對初步認定的主症特點,深人辨析,理出證候初步輪廓,然後從尚未納入主症範圍之四診素材中尋求對主症初步印象之支持。

同時,要特別重視與主症初步印象不相符合或甚至截然相反之四診素材,務必仔細分析其形成之病因、病機及診斷意義,取得合理解釋,則相應不悖。

如與初步印象不相協調,或別出機杼,則應引起重視,認真推敲,去偽存真。

若不能排除為假像,當擴展思路,重新進行全面分析和認識。


乙亥(1995年)春夏之交,余診一男子,年方半百開外。

自訴初得病時,時值仲夏,已是單衣時節,患者身穿絨裝,猶自畏寒不止,測量體溫並不升高,及至盛夏,此症始消。

此後頻年以來寒熱常作,但體溫並不甚高,每在37.2~38.5℃之間。

往昔感冒發熱,一藥便愈,今則屢藥不效,不得已須靜滴葡萄糖液始能退熱。

但熱退後自覺骨中蒸熱仍存,終日有昏沉之感。入夜必盜汗見於胸背。

咳嗽發於夜半,白晝則較稀。

咳嗽特點為喉中作癢梗痛則咳,癢甚每致嗆急,可見痰中帶血,並曾兩次大口吐出暗紫色血液。

一年內曾作兩次胸透,除「肺門紋理增深」而外,悉屬正常。


診斷之初步意見為「老慢支?發熱待查」。


斷續服藥兩年末見效機。


余診見脈小弦,舌質淡紅,苔薄白,余症一如前述?


於是分析證候:其患者主症中發熱、咳嗽二症似屬外感,卻無畏寒、流涕、咽痛、惡風等外感症狀,顯非外感可知。

發熱特點為體溫不高,但反復發作,用解表退熱藥及抗生素效果不佳。

此等發熱不具外感及陽性炎症發熱特徵,卻呈慢性久病特點。

熱退後有骨蒸現象,此熱當慮為陰虛潮熱。

咳嗽夜甚晝輕,於咳無痰,喉中作癢則咳,為肺陰虧損、木火刑金。

加上盜汗、咯血,已具肺癆四大主證(咳嗽、咯血、潮熱、盜汗)。

脈象舌苔亦與此推斷相應不悖,故此病首當考慮為肺癆病,陰虧火旺證。

兩度胸透未見病灶,可能與機器性能有關,改攝胸片,明確顯示右上肺結核。

給予對證治療,病漸向愈。


對於症狀不典型,難以分析代表疾病本質之主症者,當從其病史、體質、發病之氣候、環境、服藥機變等相關因素,加以分析推理,透過現象,把握本質。


1975年6月底治一劉姓女青年,忽發寒熱,其時月經適行,又因天氣較熱而誤食冰磚,以致經汛立止。

自此寒熱不退,左脅疼痛,肌灼無汗。

經西醫反復檢查,均無明確診斷。

日服西藥退熱片三次,則熱不至,或雖有而不甚。

一日停藥,則必熱逾39℃。

如是二十餘日,終不得解。

邀余為之診治。

診其脈僅略見弦,舌苔無明顯異常。


余思之再三,深感棘手。


此證似傷寒熱入血室而實非:


左脅疼痛雖似《傷寒論》第143條「胸脅下滿」一證,患者卻無「結胸譫語」情狀,且該條當「脈遲、身涼,」「經水適來」而未必斷。

又「經水適斷」雖似《傷寒論》第144條,而患者之寒熱又非「發作有時」「而故使如瘧狀。」抑且時值仲夏,未見感寒因由,故患者之寒熱未必由於傷寒。

試以通經活血之方加鮮藿佩投石問路,二劑熱減至僅有幾分。

然左脅之痛加甚,顯然脅痛非因血結,發熱不由血滯。

試投小柴胡湯及銀花、連翹、鬱金、板藍根、生甘草、生穀芽等清解之品,發熱如故。

先後治之旬日不見功。


余於是作如下思維:


其一,發病時當暑月又無感寒見證是溫邪,而非寒邪,患者僅感發熱而無其他症狀,可以推測病尚在表。

經行誤食冰磚,邪機冰伏於少陽三焦,與傷寒熱入血室證病因雖異而邪阻少陽樞機則一。


其二,服西藥退熱片或中藥藿香、佩蘭,寒熱可退,知其邪陷不深,僅在少陽樞機之地,故投以表藥,尚可開腠泄熱,但終因病不在表而治之無功。


其三,患者脈見弦數,弦為少陽正脈,數則為熱。

弦數之脈於此處當主熱鬱少陽。


其四,傷寒熱入血室可用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桃仁、丹參等治療,而溫病熱伏少陽當用蒿芩清膽之法。

但患者發熱日久,必傷陰津,亦宜顧及。


於是在所服方中選取一方加青蒿:(金銀花9g連翹9g青蒿9g地骨皮15g天花粉15g鬱金9g板藍根15g生甘草3g生穀芽12g)僅服三帖,熱竟退淨,左脅之痛亦除,自此痊安。


二辨特異脈象,診察體內資訊。脈象為機體自動反映生理、病理資訊之視窗,為正確辨證提供依據,於辨析疑似證中功有獨擅。

在脈證相符情況下,脈象能反映患者疾病之內在本質、屬性、病變部位以及五臟六腑與病變之相互關係,甚至可以審察疾病之預後或轉歸。


故而《內經》曰:「微妙在脈,不可不察。」

關於辨脈之意義與方法,李士材於《醫宗必讀》中曰:
「大抵症既不足憑,當參之脈理。脈又不足憑,當取之沉候。彼假症之發現,皆在表也,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真症之隱伏,皆在裏也,故沉候脈而脈可辨耳。辨脈已真,猶未敢恃,更察稟之厚薄,症之久新,醫之誤否。夫然後濟以湯丸,可以十全。」


八綱辨證中除陰陽為總綱,表裏定病位外,惟虛實示疾病之實質,寒熱標病變之屬性。


景岳於《全書》中曰:「虛實之要莫逃乎脈」,而寒熱真假「察此之法,當專以脈之虛實強弱為主」。

可見脈法在四診之中並非虛設,臨證之際辨偽析疑,當有重要參考價值。


近代太倉名醫王雨三先生善於運用脈法辨治疾病,如其於痰飲水氣病必見沉弦脈始作飲邪治療:


左脈沉弦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

右脈沉弦為水在胃腸,用控涎丹。

又如清陽下陷或陰火上僭之病,寸強尺弱者宜降宜潛;

尺強寸弱者宜升宜提。

又如左三部細弱為真陰虧損,更兼右尺細弱始為元陽不足。

余曾診一老嫗,患有膽囊炎宿疾,屢藥不效,除膽區疼痛外,兼感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來詢治法。

余診其脈左三部沉細乏力,右尺亦然。

顯見真陽不足,與其自覺腰酸乏力之病機亦相一致。

此時膽痛適值緩解,宗《內經》「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旨,余斷然據脈疏方,投金匱腎氣丸,藥後大效。

續治數月,原方未動,不僅精神漸振,體質改善,且膽囊炎竟亦消失。

患者之膽囊既有炎症,治療卻用桂附熱藥,此則為辨證論治真諦所在,有是證,必用是藥也。


再舉腰痛一例以為證。

某局副局長之尊閫,年逾半百,家務繁忙。

偶患腰痛,謂是操勞過度所致,然來勢甚猛,幾致不能操作家務矣。

服藥半月不效始邀余診之。

余察其痛處,不見紅腫青紫等外症,按之痛亦不甚,而轉側及俯仰之間,則自覺疼痛劇烈。

診其脈兩尺特弱,而氣口獨強。

余慮其年高之尺弱,腎將憊矣,而遺其氣口獨大之脈。

給予胡慶余堂之腰痛片內服,作腎虛腰痛治療,並於局部及腰腿經絡相關之處針刺之,三次不應。


余細細推究症情脈象,憶前人曰:人迎獨大為傷風,氣口獨大為傷食。

詢之,確於病前有傷食史,噯腐吞酸、大便酸臭之症尚未全消。

因思腎氣之弱為體質使然,原非一日而致,其腰痛當不因於此。

食傷胃脘,土氣敦阜。胃為十二經之海,其氣與諸經之氣相出入,胃氣壅遏於少陰通途,不由腰痛不作也。

加投保和丸,與腰痛片同服,不再行針,不數日腰痛若失,後亦未發。


此證余始治時為錯辨病源,誤將胃實認作腎虛。

一經糾正,則其效立見。

臨證之間,凡遇顯然而獨特之脈象,宜加注意,切莫隨意放過,當合四診,詳加推求,常能得到意外收穫。


又如曾診一八旬老嫗,夙患消渴,尿頻已司空見慣。

忽一日發熱,屢問其症,皆曰無之,醫作外感治不效,投予清解亦不應,治之旬日不為功。

診其脈左手沉數有力,脈書曰:
浮以候心肺,沉以候肝腎。

今左手沉數,而不見肝腎陰血病象,當屬膀胱水腑濕熱,送驗小便,示為尿路感染,服諾氟沙星一藥而安。

由此可見,脈學神秘主義固非,脈學虛無主義亦非,兩者皆不足取。

當以實事求是之科學態度,對待數千百年為炎黃子孫之健康屢建功勳之脈學國寶。


三辨舌質舌苔,探測疾病真情。

西吳楊云峰於《臨證驗舌法》一書中嘗曰:
「即凡內外雜症,亦無一不呈其形、著其色於其舌。是以驗舌一法,臨症者不可不講也。」


又云:「於是臨症之下,於舌必看其形、審其色,合諸脈症,而有心得其秘焉。據舌以分虛實,而虛實不爽焉;據舌以分陰陽,而陰陽不謬焉;據舌以分臟腑、配主方,而臟腑不差、主方不誤焉。危急疑難之頃,往往症無可參,脈無可按,而惟以舌為憑。婦女幼稚之病,往往聞之無息,問之無聲,而惟有舌可驗。是以陰陽虛實,見之悉得其真;補瀉寒暄,投之輒神其應。」


楊氏斯語,已充分闡明舌診之重要臨床意義,可見舌診為辨證之際,尤其辨析疑似之時,不可或缺之重要手段。

舌質舌苔直接反映人身氣血津液之盛衰及邪氣之淺深進退,因而舌鑒實為觀察人體黑箱內病變之鏡子。

於證情疑似難辨之時。

從舌診常可獲得可靠證據。


如余曾治某單位周書記,暑月患發熱,體溫持續於37.3~38℃之間,自覺倦怠乏力、納差神疲,略惡寒,無汗出。

醫家斷為「感冒」,服中西藥旬日未應,前來余處就診。

診知病屬外感無誤,但脈無異常,而舌苔薄黃微膩,當為感受濕濁,不見頭重如裹,胸悶不暢等濕邪上受見症,是感邪較輕而然。


於其原服之辛平解表方中,加入鮮藿佩,服兩帖即解。

又曾治一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中脘飽脹、噯氣、泛惡、嘈雜不適,病已數年,久治不愈。

余察其舌邊尖色較紅而中心舌質淡嫩,苔布薄白。

此種舌象為氣陰兩虛稍夾內熱之候,因而撤去原服補氣、消導、清熱解毒之劑,予以旋覆代赭湯合濟生橘皮竹茹湯加減,益入養胃生津之品,三服而噯氣、泛惡頓止,脹滿大減,續服兩周,諸症消失。


又曾診一哮喘病人,患病已十五年。

初病發於春秋,漸次冬夏亦發,一年之內幾無寧日。

與之對坐,哮鳴之音憑耳可聞,不時張口喘息,喘甚時吐痰黏韌,咯出不易。

有胃潰瘍病史,大便時溏,日行二三次。

納差神疲,面色青黃不澤,肌脆肉薄,骨骼損小。

凡遇過敏物,無論飲食入口,或吸入氣味,喘病必發。

因而中西醫家皆從過敏性哮鳴論治,雖終年藥不離口。

但都僅能稍稍控制,且隨時間推移,病勢逐年加重。


余診之:


左脈細微,一息六至;右脈小弱而軟。

據此脈症,似屬脾肺氣虛為本,痰濁阻肺為標。

發作時急則治標,當滌痰降逆平喘,病緩時宜培土生金、健脾益氣。

然一觀其舌,認識即時全變。

患者舌質淡紅,苔則中根部淡黃微膩,前半部剝苔,約有四分之三處無苔,苔剝處舌面粗糙,表層籠罩輕糜,舌邊及唇頰黏膜有黃色潰瘍數點。

據此舌象結合脈症,為肺胃陰津虧乏,津乏則生內熱,虛熱蘊蒸於上則口舌糜爛,此為病之本。

痰熱蘊肺.肺氣肅降無權而逆上作喘,為病之標。

治法當養肺胃陰液以斂虛熱,清肺化痰降逆以平其喘,標本兼顧,虛實同治。

更參西醫過敏之說,合入脫敏之藥。

用藥大致為銀柴胡、防風、五味子、南北沙參、麥冬、玉竹、桑白皮、杏仁、象貝母、款冬花、黃芩、葶藶子、魚腥草、黛蛤散、麻黃(少量)、甘草、白果、地龍、黃耆等隨證選用。

藥後迅速見效,喘減痰稀,三月後,口舌潰瘍消盡,大便亦轉正常。

但究屬纏綿頑疾,雖節節見效,而非持久服藥不為功。

患者亦有恒心,斷續服藥兩年餘,漸得基本緩解。

如無舌象提供確切不移之辨證依據,何得穩操勝券哉!


此皆合參四診而倚重於舌診取效之例,臨證之時細心體認,必有助於疑似證候之辨析。


醫家治病效果之優劣,首先取決於辨證之正確程度,而辨證之正確與否,與辨析似疑密切相關。

靈活運用四診八綱,抉真偽、辨疑似,把握疾病實質,則為正確辨證之重要前提。

疑似之處常為真情隱伏之地,臨證家慎毋忽諸。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2 金幣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句號沒有空行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42: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39 編輯

無形主宰意念力

 

現代醫學對於健康之定義,包括身心兩部分。

祖國岐黃之學雖無專門之「醫學心理學」,而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轉歸及預後之作用與影響,素為醫家所重視。

醫學典籍《內經》中已不乏精神、情志活動影響疾病之論述,如《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玉機真藏論》:「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可見精神情志調節失常,人體氣血正常運行及臟腑間之協調平衡即遭破壞,而變生疾病。

反之,精神情志活動正常,調節合宜,則氣血通暢,臟腑安和,從而疾病化解,健康常隨。

強大或持久之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集中於一點,即可產生意念力。

意念力與短暫或散發之精神活動相較,其對於人體生理病理之作用及影響,百倍過之。

因而業醫者務必加以研究,用以為治療疾病及養生保健服務。

據不完全觀察與體會,意念力有如下特徵:

 

一曰:

具傳遞性。

意念力可通過心、腦等相關器官向體內外發射、傳遞。

其中體內傳遞擬稱:「資訊回饋」。

回饋之資訊,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臟腑組織等肌體之功能活動。

意念力(或資訊)有良性與劣性之分。

良性之意念力來自精神愉悅、情志舒暢、意識高尚、思維善向。

反之,劣性之意念力產生於精神痛苦、情志變動、意識低下、思維惡向。

 良性資訊回饋可促進氣血運行、肌體各部生理功能之正常發揮及相互協調,既利防病,亦利除疾,因而有益於健康。

不良資訊回饋結果相反,抑制機體正常生理活動,輕者損害健康,重則導致疾病發生、加劇,甚至殞滅。

意念力形成之回饋資訊其強度與意念力強弱成正比,與意念力持續時間成正比。

精神情志活動所形成之意念資訊,不僅直接作用於疾病本身,還影響藥效。

《內經》論藥物須經人體吸收,然後始能發揮作用,如正氣衰弱,無力發揮藥效,所謂「神不使」,則金丹無異頑石,靈芝還同朽木。

良性之資訊導向,可增強機體活力,促使藥效充分發揮,而療效相應提高。

不良資訊導向,可抑制功能活動,降低藥效勢所必然。

 

二曰:


具定向自動增益性。

人體之意念資訊,一旦形成之後,無論良性或劣性,如不加改變或阻斷,原有資訊可定向自動增益。

即可在原意向上自動加強意念,增強資訊回饋,則良者愈良,劣者愈劣。

因而不良意念切莫起之於心,一旦萌動速使消除,否則變生疾病,有礙健康,尚屬小事。

若病患者之恐懼心理不及時解釋,則恐懼之情與日俱增,終至不可自持。

其餘各種意念,亦復如是。

據此,則良性資訊當引導增長,而劣性資訊自宜速斷。

 

三曰:


具可阻斷性與可逆性。

資訊之無論良劣,形成之後,可以阻斷,亦可逆行改變。以何阻斷,以何使之逆行?曰:以意念阻斷,以意念使之逆行。

須知意念之產生、持續、變異、熄滅,全在踐行者之一念心中。

故羅謙甫於《衛生寶鑒》中曰:「心靜則萬病息,心亂則百病生。」

今仍舉恐懼為例,患者之恐懼意念既已形成,悟其不善,急欲除之,只須思想中真切拋棄此一意念,漸可不再恐懼。

如代之以大無畏,則劣性資訊逆行而轉為良性,且善之又善矣。

其餘良劣諸念,各皆准此。

余一密友,因久病纏綿,痛苦倍嘗,「齎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一度感傷之至,悲戚不已。

雖時過境遷,而此念不消,常浮腦際,以至愈來愈強,甚至夢寐之中屢見不祥。

此即意念之定向自動增益。

彼至此時,猛然覺醒。

深感人生難得而百年易逝,理當剋制病痛,勤懇努力,以奉獻社會,造福人民,豈可自暴自棄?

由是則念慮頓轉,從此勤勞奮發,心情歡愉,不為病擾,不僅工作順利,病體亦漸好轉。

此則全在阻斷、逆轉之力,否則後果豈堪設想也哉!

為醫者無論臨證抑或日常生活之間,見有不良資訊者,當好言規勸、開導、助其阻斷,以至轉變,使病者危者,重歸坦途,再就生機,則其功莫大焉。

此或謂之心理療法,足可輔藥物之不逮,是岐黃家寶葫蘆中所不可缺者也。

 

四曰:


具個體差異性。

意念力之各種特徵,與患者自身之心理素質、敏感性及秉賦等各種因素有關,因人而異,具明顯個體差異。

 

五曰:


具相對穩定性及可塑性。

人體之意念可依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隨機改變。

在心理未有根本轉換情況下,意念相對穩定。

關於精神因素、意念力在臨床實踐中之實際情況,試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又難以治療之肺癆與惡性腫瘤為例,略作說明。

在癆病與癌症患者中,雖選擇病情、體質、治療等情況基本類似者加以觀察,而預後之個體差異依然甚大。

其中除各種客觀因素而外,患者主觀之精神意識情志等內心活動,影響極為重要。

二三十年代之肺癆,其恐怖及威懾之力,似不亞於今之癌症。

陳存仁於1939年出版《通俗醫話》一書,反復闡述心理與肺癆之關係。

提倡「欲治癆病,欲預防癆病,必以消釋憂懼為前提」。

蓋因「無謂之憂愁,足以減低身體之抵抗力,使病根愈深,難於肅清。故無論其所患者為時邪,為虛勞,為外症,為內症,憂慮不已,必影響於疾病之痊癒,使小病轉為大病,輕病變重病。患肺癆而因憂愁不已,轉為不治之症者,以余所見則甚多」。

「余嘗得一統計,即肺病之死者,死於憂懼畏悸者十之五六……欲杜癆病之狂獗,必須打破憂懼誤殺之謎」。

又指出「精神畏怯,可使肺病短期死亡」。

並大力宣導「精神剋制肺病,心理消除痼疾」。

現在,由於醫學進步,肺癆已非不治之症,因而恐懼心理亦漸消失。

反之,不為病撓之態勢,大有助於控制疾病,恢復健康。

今時治療肺癆之良好效果,恐非全屬藥治之功,患者之精神因素亦至關重要。

同樣,於目前癌症臨證過程中,患者心理狀態之優劣,直接關係治療效果與預後。

為此,眾多病員家屬隱瞞病情,患者因不知患有癌症,不生憂懼之心,不形成不良資訊回饋,因而療效多佳。

相反,懵懂而治之已經得效者,一旦明瞭病情,驟然形成強烈之不良資訊回饋,則病勢多急轉直下,從此一落千丈,獗而不振者不乏其例。

良性意念可使惡疾自消,謂予不信,請看實例:某處衛協負責人,曾為余述一胃癌病例,係彼地醫院親診者,五十餘歲,某廠工人,文化較低,體質強壯。

偶因胃中不適,至醫院檢查,確診胃腺癌,尚在早、中期間,建議手術,患者怫然而去,自以為從不生病,何來癌症?

竟不以為然,依然日日上班,亦不服藥。三月後醫院通知復查,結果癌腫已縮小近半。

又越半載,再次給予檢查,竟然癌腫消失,病體康復。

該患者未經任何治療,其所以愈病者,全仗「不信生癌」所形成強烈持久之意念力,產生良性回饋資訊,使局部氣機通達,癌毒消散,久之竟得痊癒。

上海電視臺亦曾報導一臺灣女士,患此不治之症,來滬求醫亦無結果。

後參加滬上特有之「癌症患者俱樂部」,不作任何治療,惟在其中與諸病友,相互關勉,患難與共,怡情悅志,愉快生活。

以堅韌不拔之意念力、持續不斷之良性資訊,集照整個身心。

一年後競得病灶蠲除、沉屙霍然,凱旋於死亡線上,其樂何似!

劣性意念,可致惡疾,若謂不信,資料為證:


謝文偉《中醫成功治療腫瘤一百例》:「事實證明,癌症的發生、預後和精神因素關係密切。例如許多癌症病人有『好生悶氣』的性格,或有精神創傷史。國外學者萊什曾綜合355年間有關腫瘤病因及發病學文獻75篇後發現,影響癌症發病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症起病前6~8個月。格林通過觀察大量乳腺癌病人,也證實了生離死別的憂鬱悲傷和焦慮多發生在癌症前一年左右。國內也有人調查過癌症病人的心理狀態,結果癌症組中有精神刺激因素者占86%,而非癌症組中,有精神因素者占15%。癌症組受到的精神刺激強度也比一般組病人要強。」

由是觀之,可見精神因素為釀此大病元兇之一,亦為除此大病之靈丹妙劑,惟在患者駕馭得當與否耳。

精神因素形成之意念資訊,穩定正常則輔佐君主之官而「神明出焉」,變動不居則戕賊自身、逆亂氣機而變生諸病。

因而須掌握其特性,進行有效調節,用以預防及控制疾病,保持健康。

然人身五志易極,七情易傷,心識田中,波瀾起伏。

因而平昔宜加強思想修養,心理鍛煉,達觀人生,積極向上。

則「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如孟子云:「吾養吾浩然之氣」。

豈僅養生保健、卻病延年而已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44: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43 編輯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淺析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語,見於《素問·生氣通天論》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同為歷代醫家運用汗法治外感熱病之理論根據。

然於《內經》原文,諸家意見不盡一致,略析如下:


其一。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語,今在「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之後,據文譯義,可解為感受於夏天暑氣而發熱者,症見汗出,煩躁時即喘促氣粗,喝喝有聲。如邪熱傷陰,精神內亂,身形雖然平靜,而反見多言多語。身熱熾烈如燃炭,若予汗解,發熱便可消退。而明代醫家吳鶴皋將「因於寒」句移至「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前,並注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故云體若燔炭。治之之法,在表者宜汗之,汗出則寒可得而散矣。」

朱震亨、張琦均從吳注。

 

其二。


暑為陽熱之邪,初起即現氣分症候,雖見「體若燔炭」但不可「汗出而散」。

《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曰:「張鳳逵云: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可稱要言不煩矣。」然「暑病首用辛涼」作何理解?

南京中醫學院之《溫病學教學參考資料》曰:「張鳳逵云『暑病首用辛涼』——暑熱傷氣為無形之熱,故治宜清氣熱,肺為清空之臟,得辛涼則平,此仍是白虎的辛涼清熱,不是發汗的辛散方劑。」此說當是。

而葉文原注云:「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

表熱而無汗,是有寒邪束表,故致腠理固密,必非暑熱陽盛,肌表開泄之症。

驗於臨證實際,暑天並非全屬邪熱,感受寒邪者實復不少。

雖感於寒而天本熱盛,又非冬月純寒可比,故不宜辛溫劫奪之品,僅用辛涼輕宣之劑。

由此可知,「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之說,非暑溫正證正治。

若真屬暑溫,則不可汗矣。

吳氏移易經文,確有至理。

 

其三。


溫病學說成熟之後,於表證最初邪在衛分(暑證雖屬溫病範疇,一般無衛分證候,故不在此列。)

見惡寒、咳嗽、發熱、無汗、身疼、肢倦等症,前賢創辛溫疏解之法。蓋溫病解表,固以辛涼為大法,然於感邪之初,必須側重辛散,涼藥不宜用之過早,亦不宜過多,庶免涼遏之弊。

故於熱病最初階段,顯見表證者,以用辛平疏解之法最多。

此時症見惡寒而無汗,故可投蔥豉湯、荊防敗毒散之類以解散外邪。

然溫病本是熱證,常迅速熱化,證見熱重寒輕,或不惡寒而口渴,咽微痛,苔微黃,脈轉浮數或滑數,則又宜辛涼清解。

方如銀翹散,桑菊飲之類。此時常有微汗,邪祛病退,汗亦自除。據上所述,則溫病雖是熱邪襲人,初期「體若燔炭」之時,亦可適用「汗出而散」之法。

倘將《內經》原文中「因於暑」之「暑」字,視為熱病之統稱,而非僅指狹義之暑病,則汗解之法,不僅適於傷寒初感,亦宜於溫病初起,則更臻完善矣。

故凡感症初起,表未解者,無論風寒、溫熱,必用對症之方以解其表,方得應手而愈。

茲各舉一例以明之。


風寒例。

友人徐某妻錢氏,於癸醜年(1973年)歲末病感冒。

頭痛、惡寒、嘔逆俱甚,兼見咳嗽多痰。

思食雞蛋,食後旋又吐出。已服西藥及注射退熱針劑兩日,體溫降而復升。

其夫於除夕前夜來舍索方。

要求兩日內病癒而新春可以作客。

詢知其病後從未得汗,因而通體不適。余詳推症候是風寒外感,表實之證也。

擬一辛溫解表方付之

蘇葉9g荊芥9g防風9g陳皮6g半夏6g杏仁9g炙草2g白芷4.5g桔梗4.5g

 

因是懸擬之方,故囑先服一帖再議。

友人配藥回家,測得其妻體溫39.2℃,為求愈心切,一小時內連進兩煎,且復以厚被,藥後又一小時許,得通體微汗津潤,體溫逐漸降至正常。

惡寒除,頭痛解,次晨即食粥兩小碗,亦不復嘔逆,但微見咳嗽乏力,囑以成藥善後,新春間遂得應酬如常。

溫熱例。

副局長朱某於1986年秋突發高熱,體溫40℃,其堂妹為醫院護士,打針服藥倍極周至。

越兩日,熱不少減,迓余為診。診見面色緣緣正赤,所謂「陽氣怫鬱在表」也。

口氣粗而灼熱。

切其尺膚則潮潤而灼指,頭痛、口乾、咽痛,無明顯汗出。

脈浮數有力,舌邊紅而苔薄白。

證屬風溫外感,故所見諸症,多呈熱象,當以辛涼清解之法治之。

投銀翹散方,藥後得通身透汗,一劑即熱退病除。

方為:

銀花12g連翹12g荊芥9g淡竹葉9g薄荷6g(後入)鮮蘆根30g桔梗6g生甘草3g豆豉15g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47: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46 編輯

牛蒡子9g粥油益陰有殊功

 

粥油者,乃煮粥甫熟時所成之稠汁也。


下自孩童,上至耄耋,無不食之屢矣。


至其益陰之功,則知之者鮮也。

夫米為養生首要之物,而粥油為米中之精華,其功用已不待言。


趙晴初《存存齋醫話》論粥油甚詳,其文曰:「余治一暑濕證,已熱退神清,胃動進食矣。忽急邀診,乃發熱神昏,更加氣喘,細詢因吃粥油三、四盞,遂至此。余力辭,病竟不起。閱《本草綱目拾遺》言:『粥油能實毛竅,益陰之功勝熟地。』暑濕初愈服此,安得不復發而增劇耶!又袁了凡先生曰:煮粥飯,中有厚汁滾作一團者,此米之精液,食之最能補精。又《紫竹林單方》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煉過鹽少許,空心服下,其精自濃。」


趙晴初此說,可謂簡潔明瞭,要言不繁。

其於正反兩面,論粥油益陰之功,直截了當。

而殊不知粥油尚能治肺癆大病,誠能起死人而肉白骨。


余於早歲業醫之初,偶聽市結防所領導之報告,中間現身說法,謂其少年時,曾在某紗廠作童工,自晝十餘小時繁重勞動,夜間睡臥低矮陰濕之雙人床,名日「鴿子鋪」,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久之則潮熱口乾倦怠乏力,納呆神瘁。

入夜必盜汗,衣被盡濡。

不得已求醫問藥,確診為「肺結核」。

然無力治療,坐聽天命而已。

幸有一老年廚師竊告之曰:粥之濃汁能治此病。

並囑其備一大號茶缸(搪瓷杯),暗暗放人廚中指定之處,該老廚師於每日清晨大鍋粥成時,即舀滿稠汁,使之潛飲。

如此一日不間。

凡四閱月而盜汗止,胃納開,漸漸體豐神煥。

令人談癆色變、聞癆落箸、且當時中西醫家每視為畏途之癆病,竟由此霍然,而粥油之力,可謂宏且神矣。


王清任《醫林改錯》曰:「血化下行不作癆,」


而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引《養生集要》曰:粳米能「通血脈,和五臟,好顏色」,可知粥油不特補陰,且補而不滯。

粥油乃平淡無奇之物,恰建奇勳於平淡之中,願讀者諸君,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48: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47 編輯

虛勞初探

 

虛勞一症為虛損勞傷、久虛不復之病,自古以來即屬難治之疾。

今時醫藥進步、生活安定,此病似已少見。

其實典型之虛損症雖不常有,而諸多慢性而遷延難療之病,無不涉及損途。

如久治不愈之慢遷肝、腎病綜合徵、慢性尿毒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結核病及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不勝枚舉,多可從虛勞病中求其治法,可知探研「虛勞」仍有現實意義在,故余不揣淺陋,試作本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50: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49 編輯

一、釋名


「虛勞」為虛損勞傷之簡稱,其含義有二:一者以真元損傷過甚、臟腑氣血陰陽嚴重虛弱為病,但純屬虛證。

亦即《素問·通評虛實論》「精氣奪則虛」之義。

如惲鐵樵《風勞鼓病論》卷二「虛勞」篇曰:「虛者,氣血之虛;損者臟腑之損,久虛致損,臟腑皆有。」莫枚士《研經言》「虛勞論」亦曰:「苟因勞傷氣血不復,皆得稱為虛勞。」然此意義之虛勞,亦稱作「虛損」、「損病」。此義當為虛勞之本義,故中醫學院教材《內科學》「虛勞」病篇即取此義。而晉代之《肘後療》則直稱「虛損」。

虛損之定義,《中醫大辭典》載:「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因病後失於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虧損而成」之病症。與上述虛勞之含義正相符合。本文下述凡言虛勞者,皆取此義。 虛勞之另一含義,渭在虛損基礎L,更兼內熱漸起、虛火日熾,焦灼氣血,致血瘀不行,日久化而為蟲,齧人臟腑而發為癆病,或感染癆蟲而發病者。如《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曰:「虛是氣血不足,損是五臟虧損,勞是火炎於上。勞瘵者,既虛且損,復竭其力,而動於火以成其勞也。虛而未勞,但名不足;虛而且勞,其成瘵成蒸無不至矣。」

又曰:「故勞者,必因於虛,虛極必至於勞。」

又《研經言》曰:「今之所謂虛勞,古之所謂蒸也;古之所謂虛勞,今之所謂脫力也。」

則虛勞一詞,包括虛損與勞瘵在內。

故《中醫大辭典》對「虛勞」之釋義即取此義:虛勞「包括氣血、臟腑等正氣損傷所致的虛弱症和某些具傳染性、表現為虛弱證候的疾病。後世多將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或傳屍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00:51: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51 編輯

二、成因

 

虛勞之成,《理虛元鑒》列有六因:「有先天之因,有後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後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醫藥之因。」


所渭先天之因者指秉賦及遺傳因素。

後天之因為勞累過度及攝養不善,痘疹、病後以及外感乃疾病因素。

境遇為精神因素,而醫藥之因則為誤藥致病。

本病縱有六因之分,且體質、精神因素與外感、疾病,境遇諸因可相互為病,但終不出內外二因。

外因中以感受外邪失於解散,邪氣久留最為主要。

如《筆花醫鏡》「虛勞論治」指出:虛勞之症「固由真陰虧損,虛火爍金而然。而其始大半由於外感,感邪在肺則作咳嗽。治失其宜,則咳不已。久咳則傷肺金,金傷不能生水,則腎水日枯,腎火日熾,上灼於肺。再復嗜色欲、受外邪,以竭其水,而虛勞成矣。」

外感成勞《內經》已有論述,尤怡於《醫學讀書記》中釋經文「勞風法在肺下」節後,慨然曰:「讀此,可悟傷風不解成癆之故。勞風者,既勞而又受風也勞則火起於上,而風又乘之」。「設不出,則風火留積肺中而肺傷,肺傷則喘咳聲嘶,漸及五臟,而虛勞之病成矣。」

感受外邪為虛勞病之重要成因,無怪乎綺石先生不禁大聲疾呼:「傷風不醒便成勞。」


內因成勞不外水虧火旺、土弱金傷諸候。


如《筆花醫鏡》曰:「間有本元不足,思慮太過,而心血耗、心火旺,腎水乾、肺金痿者,其受病不同,及其成勞一也。」

 

內因成勞實已包括《理虛元鑒》所述六因中後天、疾病、境遇、醫藥諸因素,亦與先天秉受與體質強弱密切相關。


無論外因抑或內因,當著意於防範,切勿因循以使病成,然後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亦已晚矣。

平素當窒情欲以積精全神、節飲食以調護後天,懲忿怨以頤養天年。

倘感外邪速進藥餌,亟使解散,以保安康。

由此可知,感受外邪且留著不去,為虛勞病之一大成因,則臨證凡遇外感之病宜加重視,勿以病小而忽之,亟予及時、正確、高效之治療,務使迅速、徹底解散病邪,毋使留著變生他患以遺殃於日後,斯為善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01: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56 編輯

三、證候

 

本病之證候,《巢氏病源》提出五勞、六極、七傷之病變,並詳列不同證候凡七十五論。

後世醫家,多宗是說,然五勞、六極、七傷之具體內容,諸家未盡相同。


如《巢源》曰:「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也。」其中五勞與七傷均含兩類不同內容,如五勞之第一類以勞傷情志為主,「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


第二類,則以五臟歸納證候:「肺勞者,短氣而腫,鼻不聞香臭。肝勞者,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脾勞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腎勞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面黃有餘瀝,莖內痛,陰濕,囊生瘡,小腹滿急」。

而清代無名氏所著之《雜症治要秘錄》則采《內經》之文,以「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久立傷骨」為五勞。

五勞之內容諸書雖有參差,但終不越勞傷五臟及精、氣、神、思、形五者。


又如七傷,《巢氏病源》亦有兩義:
第一義為「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裏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卒。」


另一義為:「一曰大飽傷脾,脾傷善噫,欲臥,面黃;二曰大怒氣逆傷肝,肝傷血少目暗;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飲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喜忘善怒;六曰風雨寒暑傷形,形傷發膚枯夭;七曰大怒恐不節傷志,志傷恍惚不樂」。

第一義側重下焦及腎精虧損,而第二義亦以五臟傷損為主要病理。


人體由五勞、七傷成病,加之失治、誤治等因素,病變由淺而深,由輕漸重,終成「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之六極,病情發展至此,已成虛損重證,治之非易。


六極所現之證候。


據《巢氏病源》載為:
「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痛,不可以主,不欲行動;五曰肌極,令人贏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六曰精極,令人少氣嗡嗡然內虛,五臟氣不足,發毛落,悲傷喜忘。」


對於五勞、七傷、六極之認識,清代莫枚士見解甚卓,其於《研經言》中曰:「古有五勞、七傷、六極之目,皆言虛也,核之則勞、極二端而已。勞是過用其氣,極則幾乎無氣,其淺深不同。以《病源》所記言之,五勞中志勞、心勞、憂勞、是過用其神;其疲勞是過用其形。七傷則房勞之病,亦勞屬也,以其病多,故別出之。然精為七神之一,是亦過用其神也。約之,特形、神二者盡之矣。若風寒暑濕及·切病之久而不去,甚虛其氣者,皆極也。極有氣、血、筋、骨、肌、精六症者,謂病於氣,其極也小欲言;病於血,其極也無顏色,眉發墮落,喜忘。余皆仿此。然約之亦不外形、神也。大抵勞言其始,極言其終,分別截然。」


《難經》對虛勞證候不以五勞七傷六極歸類,而主以「五損」。


《難經》第十四難曰:「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


《難經》之五損敘證皆在形體,未及精神情志及五臟六腑,其實「五損」之證皆本五臟:一損本於肺,二損本於心,三損本於脾,四損本於肝,五損本於腎。與五勞七傷六極仍屬一致,並無原則區別,僅有證情輕重程度之異。至於五損與勞傷之關係,乃依病情由輕而重逐步遞進。


清代張魯峰於《馤塘醫話》中曰:「人之不足,由虛而損,由損而勞,(孟城注:此勞字含五勞七傷在內)由勞而極。」


其實,無論為虛、為損、為勞、為極,總不離「陰陽、氣血、臟腑虧損之基本病理。故虛勞之病,當以人身陰、陽、氣、血四者之虛衰為經,以五臟之虧損為緯,則病無遁情、治無不中矣。


如近人惲鐵樵於《風勞鼓病論》中曰:「五臟雖分,五臟所藏無非精氣,其所以致損者有四:曰氣虛,曰血虛,曰陽虛,曰陰虛。」

 

氣、血、陰、陽五臟皆具,而病變既成,必有側重,並不等量齊觀。


如惲氏又曰:「而氣血陰陽各有專主,認得真確,方可施治。」


如氣虛雖五臟皆有,而虛勞病中以脾肺兩經為重點;同樣,血虛以心肝兩經為重點;陽虛以心脾腎為重點;而陰虛則以肺腎為重點。


現將相關病證摘要列之於下:


氣虛:

肺氣虛者症見短氣、自汗、氣怯音低,時寒時熱。

可兼咳嗽,易患感冒。舌質淡,脈軟無力。

脾氣虛者症見食欲不振,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平素四肢困乏,懶於言語,色萎便溏。

舌淡苔薄,脈軟無力。


血虛:


心血虛者症兀尢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紛紛,面色少華。

舌淡,脈細或結。

肝血虛者症見頭暈目眩,耳鳴脅痛,易於驚惕。

婦人月事不調,甚者經閉。舌淡,脈弦細或細澀。


陽虛:


心陽虛者心悸、氣短,動則氣促,神倦嗜寐,心胸憋痛,面色蒼白,舌淡或紫黯,脈細弱或結而無力,或虛大無力。

脾陽虛者症見面萎食少,納減腹脹,腹中冷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甚則完穀不化,舌淡白,脈虛弱無力。

腎陽虛者症見面色蒼白無華,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陽痿早洩,或五更泄瀉,尿多或小便失禁。

舌體淡胖,邊多齒印,苔白,脈沉遲。


陰虛:

肺陰虛者症見於咳,少痰,咽燥口乾,潮熱盜汗,甚則失音或痰中帶血。

舌乾少津,甚則舌紅無苔,脈細澀,或細數。

腎陰虛者症見眩暈耳鳴,甚則耳聾,潮熱顴紅,腰膝酸軟,口乾不欲飲,咽痛舌瘡,甚則失音贏瘦,兩足痿弱無力。

舌乾少津,甚則舌紅,脈沉細無力。


虛勞獨特之脈,仲景於《金匱要略》中已有論述:「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論者每以脈大無力之勞為氣虛,極虛之勞為腎虛。

喻嘉言則曰:「虛勞之脈多見浮大。」


又曰:「浮大弦緊,外象有餘,其實中藏不足。」


而《馤塘醫話》於「補編」中所言虛勞之脈,大符臨床實際:「虛勞之脈必數,而有浮大、細小之別。浮大而數,陰虛甚也;細小而數,陰中之陽絕矣。又有一種陽虛者,脈不數,但緩而大不收,奄奄無力。」


可供臨證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05: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59 編輯

四、治療原則

 

虛勞之治,當宗《內經》「損者益之」、「勞者溫之」及「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為基本法則。

總以調補患者氣血陰陽之虛損,使致充實平衡以恢復健康為目的。


喻子嘉言曰:「秦越人發明虛損一證,優入聖域,雖無方可考,然其論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腎者益其精,即此便是正法眼藏。」


雖虛勞之症,五臟皆可致病,然五臟之中,以肺脾腎三臟更為首要。


《理虛元鑒》曰:「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之道畢矣。」


而肺脾腎三者之中,又以脾腎更為著重。


《醫門法律》云:「治法當以脾腎兩臟為要,腎乃係元氣者也,脾乃養形體者也。」


明代薛己《醫宗摘要》亦云:「治虛勞,當以脾腎兩臟為要。」


關於治脾,不僅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氣血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土居中州,萬物所歸,有執中央以灌四旁之能。

且脾土於虛損症中自有其特殊地位與作用。

醫書對虛勞有上損下損之說,如秦伯未先生於《內科綱要》中曰:「自上損下者,一損損於肺,二損損於心,三損損於脾,過於脾則不可治。自下損上者,一損損於腎,二損損於肝,三損損於胃,過於胃則不可治。所謂過於脾胃者,吐瀉是也。」

更引古人之言曰:「不問陰陽與冷熱,先將脾胃與安和。」

虛勞患者,如若脾胃漸健,納穀漸馨,飲食暢進,氣血由生,必臻病去正復,五臟安和之佳境,何慮虛勞之不治哉。

清代名醫程杏軒精於歧黃,經驗宏富,其於「醫案輯錄」中直抉心源:「稽古補虛之法,千蹊萬經,為其關鍵,總以脾胃為之主腦。」

腎為先天之本,中含水火二質、陰陽二氣,腎陰腎陽即真陰真陽,為人身陰陽之基礎,亦即生命之根本所在。

凡五臟有虛損者,病久必及於腎。故治虛損者,舍腎臟於不顧則非其治矣。


景岳於《全書》「虛損」病篇「論治」條,開宗明義,慨然而論曰:「病之虛損,變態不同,因有五勞七傷,證有榮衛臟腑,然總之則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氣虛者即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凡病有火盛水虧而見榮衛燥、津液枯者,即陰虛之證也。有水盛火虧而見臟腑寒、脾腎敗者,即陽虛之證也。」


故治虛勞者,必察腎氣之盛衰,倘有損傷,宜速弭平。


余臨證所見,凡虛損者久病理其脾而仍無起色者,莫不與腎有關。

且腎陰虛者遠較腎陽虛者為多,更多兼見虛火旺盛,是以《十藥神書》有「腎虛精極、火盛金衰」之論。無論陰虛陽虛,治療之關鍵在於固精,若漏卮不堵,雖日進龜鹿參杞,與病何益!

固精堵漏雖屬重要,而更其要者尤在保精以自珍攝。

較之徒恃藥力,更為上乘。

 

《筆花醫鏡》曰:「惟在屏棄一切,不近女色,調飲食、慎風寒、息嗔怒,靜養二、三年,服藥可,不服藥亦可。自然生機徐轉,復其天和,非旦夕所能效也。」


此外,如能完善自我之品德修養與加強精神調護,則善之又善也。


如《馤塘醫話》曰:「凡患此者,修德為上,制藥次之;治心為上,治身次之。」


此保養調攝之道,亦屬「勿藥元詮」,不用藥餌,勝於藥餌,於虛損勞傷諸證,不啻上池之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06: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2:59 編輯

癆瘵試析


【一、釋名】


古醫籍中,癆瘵亦作勞瘵。

蓋本病每以虛損勞傷為其病理基礎,故昔賢常用「勞」字,余則以本病必有癆蟲傳染,且已形成獨立病名,為與虛損、勞傷區別故,選用「癆」字為名。


本病於古籍中名稱特多,如飛屍、鬼注、傳屍癆、屍注、復連、骨蒸、勞極、無辜等,要皆癆瘵之病。


何謂癆瘵?


即虛勞病中具有傳染性者而言。


《程杏軒醫案續錄》曰:「傳屍乃虛勞中另自一種。虛勞無蟲,傳屍有蟲;虛勞不傳染,傳屍傳染。」


癆瘵「有一種鬼注屍氣,伏於人身,」「漸變而為怪異之蟲,日蝕月蛀,」使「臟腑消潰」而病(《紅爐點雪》傳屍鬼疰篇)。


《證治要訣》亦曰:「傳屍癆,骨肉相傳,乃至滅門。此其五臟中皆有癆蟲,古名瘵疾。」


古代之癆瘵範圍較廣,其中包括肺癆而非僅指肺癆,然究以肺癆為重點也。


本病互相傳染流行廣泛,可包括現代醫學之結核病在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12: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3:03 編輯

二、癆瘵基本證候

 

癆瘵之證候,古醫籍所載不盡一致,內容龐雜,症狀繁多,常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

 

後人不加深研,隨趨簡易,明季喻嘉言已有感慨,其於《醫門法律》「虛勞論」中云:《巢氏病源》「謂有虛勞,有蒸病,有注病。勞有五勞六極七傷;蒸有五蒸二十四蒸;注有三十六種、九十九種,另各分門異治。後人以岐路之多,茫然莫知所適,且諱其名日痰火。」


因而倘能深入研究癆瘵之理、法、方、藥,掌握或熟悉其演變規律及治療法則,必能更徹底有效地控制及治癒本病,而造福人類。


然則癆瘵之基本證候若何?


唐容川於《血證論》中提出咳血、痰嗽、遺精、泄瀉、潮熱、盜汗、瘦削、疲倦、夢與鬼交或夢亡先,喜見人過,常懷忿怨,平旦病減,午後病增,發熱、心煩、口燥、鼻乾、臉紅、唇赤、骨蒸、肺痿、咽痛、失音等常見症狀已達二十五種之多,尚未包括全部症狀在內。

清代莫枚士於《研經言》中高度概括極為龐雜之證候而闡述其研究結論:「乃知傳屍勞者,(鄒按:即指癆瘵)合屍、疰、疳、蒸四大症以名之也。初以體虛受邪,人感屍蟲,於是沉沉默默無處不惡,而不能的言所苫,此時名之為屍可也;甚而發熱、喘促、顴赤,名之為蒸可也;及其項間生塊,唇口喉舌皆瘡,名為疳可也;至差而復劇,死而傳人,則為注矣。備此四症,故方法不一,各據見在為言也。」

莫氏此論,雖寥寥數十言,已對癆瘵復雜紛繁之證候加以分類歸納,亦是對癆病理論研究之發展,頗具科學性與實踐性。

下文對屍、疰、疳、蒸四大證試作探討。


古籍中對屍、疰症有時合論,有時分論,因二者並無嚴格區別,且相因為病,故本文亦將兩者合為一談。


關於屍病,《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三「諸屍候」曰「人身內自有三屍諸蟲,與人俱生,而此蟲忌血惡能,與鬼靈相通,常接引外邪為人患害。」

由此可知,屍病由外邪侵入人體而發病。

推而論之,瘵疾初起必有外邪(瘵蟲,亦即所謂屍氣、鬼氣)侵襲為害。

而疰病(一作注,兩字通假)「諸注候」曰:「凡注之言住也,謂邪氣居住人身內,故名為注。此由陰陽失守,經絡空虛,風寒暑濕勞倦之所致也。」


葛洪則於《肘後方》「治屍注鬼注方第七」中云:「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致於死。死後復傳之旁人,乃至滅門,覺知此候者,便宜急治之。」

據此,則屍病乃病邪感染為害,雖葛氏分飛屍、遁屍、風屍、沉屍、屍注之「五屍」,要皆傳易疾病之病邪,其中與瘵疾直接相關者則為「屍注」。

而疰病則為病邪侵入人體後,留著不去,發為病變,甚至繼續傳染他人之病理過程。

兩者實為癆瘵疾病過程之二階段:屍病見於早期,亦即傳染期,疰則貫穿感邪以後之整個病程。

屍、疰兩症之證候,十分繁復。


如葛洪《肘後備急方》云:「屍注、鬼注病者,……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寒熱、淋瀝、沉沉默默、不得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死後復傳於旁人,乃至滅門。知此候者,便宜急治之。」

至《巢氏病源》屍病十二候,注病有三十四論。

然與本病關係最切者屍病中則為「屍注候」,而注病主要在於注易傳染。

其實,上述屍、疰所現證候乃屬感邪之後所出現之全身症狀,或雖屬局部症狀而為癆病患者易見之症。

如「寒熱」指全身發熱。

「淋瀝」當指小便滴瀝不盡、遺精、白濁、盜汗、婦人經漏不淨等症。

「沉沉默默,不得知其所苦」,為感受病邪後所出現之中毒症狀與機體反應性。

當包括疲勞乏力、沉默少言、納差體瘦、全身不適而難可名狀症等。

無論病邪侵犯於人體何部,於局部症狀之外,必兼以上證候,此等證候可貫穿瘵病之始終。

上述諸症與現代西醫學對於肺結核全身症狀之描述極相類似。


《實用內科學》曰:「全身不適、倦怠、乏力、不能堅持日常工作,容易煩躁、心悸、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婦女月經不正常等輕度毒性和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發熱亦是肺結核的早期症狀之一。」「盜汗……患者並有衰竭感。」此段描述已幾乎包括《肘後方》除「淋瀝」以外對屍注證候敍述之全部內容。

可見《肘後方》屍注之證候,實為癆瘵感受病邪後所現之全身症狀,及癆瘵易見之腎臟病證,亦為古醫家論斷癆瘵之初步依據。

至於蒸病已不作為一種獨立病症,《巢氏病源》僅將其作為「虛勞」病中之一種症狀而疳疾則多見於兒科著作,幾乎已不見於成人醫籍。

殊不知久患癆瘵,多見疳證。


所謂蒸病,實為癆瘵主證之一,以潮熱、虛弱為特徵,因其熱自內向外蒸發而出故名曰蒸、《巢氏病源》有五蒸、二十三蒸之名,而癆症中以骨蒸為多見,骨蒸之病根在腎,腎主骨,瘵病真陰虧損,內熱熾盛,患者自覺其熱從骨髓中蒸發而出,暮熱早涼,兩顴發燒,五心煩熱,喘促溺赤。並見納差神疲,體倦乏力。

蒸為虛勞病變,不為癆瘵所專有。虛勞病變為癆瘵之病理基礎,故瘵疾必見蒸熱。


蒸與疳可相互轉化,相因為病。

如《巢氏病源》「虛勞骨蒸候」記載:
「久蒸不除,多變成疳。」


而「濕病諸候」中「疳疾」條又云:「五疳緩者則變成五蒸」。

 

關於疳病,後世醫籍僅見於兒科,其實當為癆病之一種中晚期症狀。


明代萬全之《育嬰秘訣》早已指出:「兒童十六歲以下其病為疳;十六歲以上其病為癆。疳癆即氣血虛憊、脾胃受病之所致。」


萬氏將疳癆視為一病之兩個不同階段,以年齡加以劃分。

須知小兒疳病當屬虛勞範疇,其中雖有癆瘵。但多屬虛勞。

屬癆瘵者,疳症為癆病中一種證候,不作獨立疾病。

而於成年癆病患者中,疳症同樣為癆病之一種重要證候。


所謂疳,乃脾胃運化失常所致之慢性營養障礙性病證。雖有熱疳,冷疳,疳癆、丁奚、哺露等數十名稱,而其實質,不外因虛勞或癆瘵導致脾胃運化失職,飲食精微不能化生氣血、滋養百骸,漸至氣血俱虛而造成形體及五臟之病變。

臨床多見面黃肌瘦、毛髮枯黃、納穀不振、脘腹脹滿、大便失調等證。嚴重者可兼見紫癜、浮腫、口唇喉舌生瘡、肛門濕爛、淋巴結腫脹或久潰不斂等證。

驗之臨證,此類症狀確為癆瘵久病患者所常見。

 

綜合屍、疰、疳、蒸四大證所現證候,以全身者為多,局部證候較少,而肺部證候則更少。

瘵疾中癆蟲多犯肺臟,而後世醫書所論瘵疾實際多指肺癆而言,何以屍、疰、疳、蒸四大證中,不見肺癆證候?

蓋屍注疳蒸所敘證候為全身症狀,乃癆瘵諸證之總論,臨床當據不同之發病部位,增加相應之局部證候。

如肺癆現代中醫將其主證概括為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四證。

而明代《醫學入門》「癆瘵」篇中更加遺精、泄瀉兩證而為六證。

其實無論四證抑或六證,部分症狀已包括於屍、疰、疳、蒸諸病候之中。

如遺精、盜汗已包括於「屍注」之「淋瀝」證中;

泄瀉顯屬疳證;

潮熱為骨蒸病候,而咳嗽、咳血不見於屍、注、疳、蒸四大證中,因咳嗽、咳血雖為肺癆必見之症,但僅為肺臟之局部症狀,故屍疰疳蒸諸證中不加敍述。

後世醫家所敘癆瘵已不如古人包羅萬象,多僅以肺癆為言。而咳嗽、咳血、潮熱、盜汗所謂肺癆之四大主汪,其實仍以屍注疳蒸諸證為基礎,加上邪犯肺金所見之局部症狀而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13: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3:04 編輯

三、癆瘵治療大法


至於癆瘵治法,本文不加討論,僅略述其大法。


《醫學正傳》倡「一則殺其蟲以絕其根本,一則補其虛以復其真元」兩大治療原則。證之臨床,似嫌不足。


此病多屬陰虛內熱,且其熱深痼,不易遽除,因而除熱一法亦不可忽。

故余以補虛、清熱、殺蟲為治療癆瘵之三大關鍵,非獨肺癆為然也。


藥治之外保養一法尤為重要。


王節齋曰:「勞瘵最為難治,輕者用藥數十服,重者期以歲年。然必須病人惜命,堅心定志,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節飲食,以自培其根,此謂內外交治,庶可保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19: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3:09 編輯

大小腸脈診部位辨

 

脈診五臟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關肝膽;左尺腎與膀胱;右寸肺;右關脾胃;右尺腎與命門,自叔和宣導以還,歷代醫家成宗之從之,已成千古定論。

雖偶有一二異議,終不能易電。惟大腸與小腸兩腑,在寸在尺,諸說不一,而見仁見智,各有至理焉。

陸定圃《冷廬醫活》曰:「大腸脈候左寸,小腸脈候右寸,此《脈訣》之言也。自滑伯仁候大小腸於兩尺,李士材稱為千古只眼,後人遂皆信之。」然大小腸究當候之於寸抑候之於尺?


依舊撲朔迷離,令人莫衷一是。


小腸脈候於左寸,大腸脈候於右寸,諸書辯論頗多,姑不贅述。而大小腸察於兩尺,前人早起疑竇。

如《古今醫案按》載虞天民「治一婦人年五十餘,小腹有塊作痛二月餘。

一醫作死血治,與四物加桃仁:等藥,不效。

又以五靈脂、延胡索、乳香、沒藥、三棱、莪朮等丸服,又不效。

其六脈沉伏,兩尺脈絕無。

虞曰:『此乃結糞在下焦作痛耳,非死血也。』依法治之,下黑糞如梅核者碗許而愈。」

俞震按:「尺脈沉實,則為下結糞。今兩尺絕無而斷結糞,又見取脈之巧非出一途。」

余謂此非取脈之巧拙,乃為大小腸本不該侯於兩尺部之明證。

清季龍柏氏著《脈藥聯珠》一書,於大小腸之脈診部位,標新立異,自成一說。


其書曰:「古脈訣皆以大腸附肺,小腸附心,包絡附命門,以為火附火,而金附金也。獨不知心肺乃清淨之腑,居之最高。而大腸為傳導之官,行之最下,豈得與之同部?況經云:「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內以侯胸中;左外以侯心,內以侯膻中。並未及於大小腸,足見不附兩寸可知也。夫胸中者,腔之內,肺之外空處電;膻中者,肺之下,包絡之外空處也。夫既候膻中,非包絡而何?包絡之居左寸無疑,豈得置於右尺?況於肝木厥陰同位,其附左寸更無疑矣。又口:左寸之下,關之上,曰人迎之表,正應小腸太陽經也:右寸之下,關之上,曰氣口之裏,正應大腸陽明經也。余於斯道究心有年,切脈應症未嘗差失,故更以易。非敢臆度也。」

按前說「左寸之下,關之上,曰人迎之表。」「右寸之下,關之上,曰氣口之裏。」非謂人迎氣口位於兩寸關之中間,而謂人迎位於左關,氣口位於右關。


故「關之上」一語中之「上」字,不當解為「在關部之上方」,而應解作「正在關之部位上。」

 

李士材《診家正眼》曰:「按古稱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以察外因;右為氣口,以察內因。」「夫寸關尺三部,各占三分,共成寸口。故知關前一分,正在關之前一分也。」

 

以是可見人迎、氣口實在左右兩關之前端,並不在寸關兩部之中間。直捷而論,則人迎屬在左關,氣口屬在右關。

龍氏謂小腸經候於人迎,實即候於左關之前端。

大腸經候於氣口,實即候於右關之前端。

若以腑論之,則其部位當在關部之中下端,故其在《脈藥聯珠》「入手認脈臟腑部位脈訣」一節中,直抉心源:「左尺屬水,膀胱與腎;小腸肝膽,左關細認;心君包絡,膻中左寸;右尺三焦,相火曰命;右關脾胃,大腸附盛;胸中肺金,右寸部定;左寸關間。人迎表症;右寸關間,氣口裏應。」

高陽生《脈訣》雖將大小腸之脈診部位定於兩寸,而於「芤脈」條下卻曰「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裏癰」,又將腸癰之診斷,明確定於關部。

余意此非前後矛盾而然,可能前者從《脈經》承襲而來,後者為作者臨證實踐所得。

無獨有偶,宋代王明清《揮塵錄》卷二「余話」中記載名醫楊吉老之婿憑關部芤脈治腸癰一例,恰為《脈訣》作佐證。

「楊吉老者,泗州人,以醫術聞四方。有儒生李氏子,棄業,願娶其女,以受其學,執了婿禮甚恭。吉老盡以精微告之。一日,有靈璧縣富家婦有疾,遣人邀李生以往。李初視脈云:『腸胃間有所苦耶?』婦曰:『腸中痛不可忍,而大便從小便中出。醫者皆以為無此證,不可治,故欲屈君子。』李曰:『試為籌之,若姑服我之藥,三日當有瘥。不然,非某所知。』下小元子數十粒,煎黃耆湯下之。富家依其言。下膿血數升而愈。富家大喜,贈錢五十萬,置酒以問之。曰:『始切脈時,覺芤脈現於腸部。王叔和《脈訣》云:『寸口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裏癰,』此癰生腸內所以致。然所服者,乃雲母膏為丸耳。切脈至此,可以言醫矣。李後以醫科乃第,至博士。」


余謂大腸診於右關,小腸診於左關,較之診於兩寸或兩尺,不僅更符臨床之實際,且深契於臟腑之排列。

 

倘以現代醫學中「系統」二字將中醫臟象作一歸納,則一目了然:左寸診循環系統;右寸診呼吸系統;左尺診泌尿系統;右尺診生殖系統;左右兩關則共診消化系統。

由是觀之,界劃井然,紊絲不亂。

再觀古典醫籍,脾胃與腸,每每混雜不分。


古云「大腹屬脾」,而大腹中所藏者正是大腸與小腸。

仲景《傷寒論》謂「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主證為燥屎內結,法用攻下。


據證據法,皆是腸病腸治,而非胃病胃治也。


書中明言「有燥屎在胃中」,實為「有燥屎在腸中」,此屬常識,已不須辨之矣。


綜上所述,大腸診在右關,小腸定於左關,自無疑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22: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3:12 編輯

脈學三題


【一、自病親驗脈雙弦】


弦為肝經之主脈,肝屬木而氣橫,因而每易侵淩其他臟腑而變生病患,故魏之琇嘗言曰:「肝為萬病之賊。」


臨證間常見弦脈或兼弦之脈,掌握弦脈之診察方法及診斷意義,既極需要,亦極重要。

弦脈有單弦、雙弦之分,恒常之說弦脈,實為單弦脈。

即無論左右手,一手僅見一道呈現弦象之脈象,亦即通常所說之弦脈。

另有一種雙弦脈,雖所見較少,然一旦出現多主重病、久病或證情復雜之病,此時倘不能把握病機、當機立斷,則毫釐千里之失在所難免,故仍有研究之必要。

余於六十年代一病非輕,沉困之極,脈見雙弦挺勁,屢訪名流,竟無識其脈而能論其證者,所用方藥不惟無效,反致益疾。

每憶及此孟城心有餘悸,今據余之切身體驗,將雙弦脈稍加引述,以餉讀者。


雙弦脈之體狀,前賢有兩種見解: 一者以左右兩手中,見於一手為單,見於兩手即為雙,意即左右手同時出現弦脈者為雙弦。


如《四診抉微》引《脈鑒》云:「兩手脈弦為雙,一手脈弦為單。」

而戴同父更以「兩關俱弦,謂之雙弦。」


兩者雖小有不同,實則仍屬一類。


另者認為雙弦脈當於一手寸口脈中出現兩道弦脈,或見於左手,或見於右手,若左右兩手俱見則為四道弦脈,即左右手各有兩道弦脈。


如日人丹波元簡之《脈學輯要》引吳山甫曰:「雙弦者,脈來如引二線也……若單弦,只一線耳。」


又如徐忠可於《金匱要略論注》中曰:「有一手兩條脈,亦日雙弦。」


上述兩種意見中余意為當以後者為是。蓋前者所述即是普通之弦脈,或見於一手,或同見於兩手者,亦即通常所說之「單弦脈。」


余當年於病中所現乃左右手各有兩道弦細挺勁之脈,平行而駛,稍帶數象,按之不衰。

亦有人曾見患者一手之兩道弦脈並不平行,而呈高低昂藏之形,理亦可通,而余未之見也,存之以待明者。


其次,雙弦脈之主病,不出弦脈主病之範圍,前人論述可概括為三條:一為《脈經》之說「雙弦則脅下拘急而痛。」

滑伯仁,吳山甫皆土於此說。


二曰「雙弦寒痼」。

張璐玉《診宗三昧》,徐洄溪《脈訣啟悟注釋》,李延罡《脈訣匯辨》等見解相同。


三為雙弦主虛。


如徐忠可於《金匱要略論注》中曰:「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主虛,適遇概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


就余當時之病狀而論(參見「鎮肝滌痰療癲狂」篇上半部分),為心肝痰熱內擾,兼陰虛氣鬱,經巢念祖先生治以清肝滌痰、養陰安神而效。

彼時見證之中,最為主要之症為腹笥氣撐作疼,牽引兩脅不適,應於上述第一條。

確亦見虛,而非宜溫補。

最不同者為寒熱相左,彼主寒痼,余為肝熱。此非前賢論述之誤,須知脈乃四診之末,須合望聞問而斷,始為合轍。

倘單以脈論,則脈有兼象,亦應取之沉候,此處常為主脈真性隱伏之地,診脈者不可忽也。


如為寒痼,必雙弦而兼見沉、遲、緊、澀等象。

如余自病時所主痰熱,乃雙弦勁細有力兼帶滑數,按之不減。

於此等處細心體認,必有意外收穫。

久久純熟,自可出奇制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9 22:25: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1 13:14 編輯

二、芤脈求是

 

芤脈之形態,前人皆以慈蔥為譬,因是形象模擬,以致理解不一,而成分岐。


古籍中對此有兩種見解:一者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為芤脈之體狀。


如《脈訣匯辨》曰:「芤草狀,與蔥無異,假令以指候蔥,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中候之,正當蔥之中空處;沉候之又著下麵之蔥皮。」


二者主以兩邊俱有,中央獨空,如《脈經》曰:「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


又如《四診抉微》:「芤形脈大軟如蔥,按之傍有中央空。」


上述二種意見相類而不相同:兩者均以慈蔥為喻,一者執其左右,一者據其上下,而所成之脈體形象僅略有參差,無有本質區別。


今人《肖通吾脈決及脈案》,則將上述兩種意見合二為一:「芤脈之主要特徵是四周浮大,中間空虛,並非浮沉取之有,惟獨中取不見。」


對於芤脈體狀之意見,余贊同叔和《脈經》之說。芤脈於臨床中很少見到.較難實證。

余曾見一說,以細小柔軟而具一定彈性之橡皮管與人體之血管類比,芤脈見於大出血之後,此時動脈管由血容量急劇減少,而血管尚未收縮,或因失血過多一時無力收縮,血管之張力仍在,脈管中氣多血少,故此時按之脈體見軟,正與橡管中充滿氣體按之綿軟有所近似。

若以指診於橡管之上,浮取則軟大,中取則「脈」體中間較浮取更軟,而「脈」體之兩邊較中間稍為充實有力,若是虛脈則兩邊與中間同樣無力,而其綿軟之脈體則相對呈現闊大。

如再於橡管上沉取之,極難分清指下有底面橡管之感覺,蓋芤脈出現時,一般情況下,其血管周邊之張力基本相同,則芤脈浮取時僅感覺血管上面之張力,中取時兩邊之脈管受到壓縮,則張力增加,故見「兩邊實」,沉取時,脈管上部之張力加上血管內血液流動之力,已大大超過脈管底面之張力,故沉取不可能有「又著下麵蔥皮」之感覺。

此一描述似為想像之成分居多,但卻符合臨床實際。

至於芤脈之主病,主以大出血諸家皆無異議,而《脈訣》主以瘀血及癰膿,為諸多醫家所不納。

《瀕湖脈學》引《脈訣》之語,亦屢為他人所詬病,其實上述兩者皆為芤脈所主之病症。

大出血雖病灶在於局部,而一經出血,必迅速波及全身,當視為全身性疾病,故其出現芤脈,亦必寸關尺三部俱見。

且所見時間甚短,失血之後脈道不充,及血管張力隨之減退,脈管收縮,即變現為細脈或弦細,或細澀之類,必不再見芤脈,故臨證之際,芤脈不常見也。


芤脈主瘀血及癰膿者,脈象俘在時間亦較長,非如大出血之芤脈呈一時性。

余推測其形成之機轉,乃緣氣血運行受阻而然。

「脈乃血派,氣血之先。」謂脈搏之跳動乃是肌體氣血運行之資訊反應,當某一臟器或組織無病時,其氣血運行暢通,與其相應之脈診部位亦呈止常脈象。當其局部或瘀血凝滯,或癰膿內生,偏於臟腑或組織之某一側,則另一側仍可流通氣血,不過受其影響,使流通面積變小,且因受到阻礙而不暢,故於脈診部位仍見一道脈,僅呈細澀而已。

如瘀血與癰膿阻於氣血運行之中間,氣血必從其兩側或四周運行,其脈氣資訊反應於脈位元之上,亦為左右兩道細小澀滯之脈,似屬在理。至於兼有火象,則既生癰膿必有鬱熱,至於瘀血兼熱,前人謂痞堅之處必有伏陽,瘀久化熱,亦勢所必然。

芤脈主瘀,醫籍中時有所見,如孫東宿《生生子醫案》卷一治「光祿公」脅痛案,孫氏據脈論證,辨為痰火,「如瘀血,脈必沉伏,或芤、或澀也。」將芤脈與澀脈、沉伏脈相提並論,同主瘀血。

又如《陳遜齋醫學筆記》載:「虛人雖有瘀血,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血,桃核承氣湯加人參五錢,分三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

可見芤脈主病具有兩重性:既主失血,又主瘀血。其所主失血僅在大出血之初期,失血既久,脈必改變。

主瘀之時,當芤而有力,或兼弦、澀、沉伏等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1:56 , Processed in 1.000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