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抱樸子內外篇】

 關閉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2:54 | 只看該作者

為儒生尚當兀然守樸,外讬質素,知而如否,有而如無,令庸兒不得盡其稱,稱而不問不對,對必辭讓而後言。
 

何其道士之人,強以不知為知,以無有為有,虛自衒燿,以圖奸利者乎?


迷而不知返者,愈以遂往,若有以行此者,想不恥改也。
 

吾非茍為此言,誠有為而興,所謂疾之而不能默然也。
 

徒愍念愚人,不忍見嬰兒之投井耳。
 

若覽之而悟者,亦仙藥之一草也,吾何為哉!不御苦口,其危至矣,不俟脈診而可知者也。”
 

抱樸子曰:“設有死罪,而人能救之者,必不為之吝勞辱而憚卑辭也,必獲生生之功也。
 

今雜猥道士之輩,不得金丹大法,必不得長生可知也。
 

雖治病有起死之效,絕穀則積年不饑,役使鬼神,坐在立亡,瞻視千里,知人盛衰,發沈祟於幽翳,知禍福於未萌,猶無益於年命也,尚羞行請求,恥事先達,是惜一日之屈,而甘罔極之痛,是不見事類者也。
 

古人有言曰,生之於我,利亦大焉。
 

論其貴賤,雖爵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
 

論其輕重,雖富有天下,不足以此術易焉。
 

故有死王樂為生鼠之喻也。
 

夫治國而國平,治身而身生,非自至也,皆有以致之也。
 

惜短乏之虛名,恥師授之蹔勞,雖日不愚,吾不信也。
 

今使人免必死而就戮刑者,猶欣然喜於去重而即輕,脫炙爛而保視息,甘其苦痛,過於更生矣。
 

人但莫知當死之日,故不暫憂耳。
 

若誠知之,而刖劓之事,可得延期者,必將為之。
 

況但躬親灑掃,執巾竭力於勝己者,可以見教之不死之道,亦何足為苦,而蔽者憚焉。
 

假令有人,恥迅走而待野火之燒爇,羞逃風而致沈溺於重淵者,世必呼之為不曉事也,而咸知笑其不避災危,而莫怪其不畏實禍,何哉?”


抱樸子曰:“昔者之著道書多矣,莫不務廣浮巧之言,以崇玄虛之旨,未有究論長生之階徑,箴砭為道之病痛,如吾之勤勤者也。
 

實欲令迷者知反,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墜井引綆,愈於遂沒。
 

但惜美疢而距惡石者,不可如何耳。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日月之蝕,睎顏氏之子也。
 

又欲使將來之好生道者,審於所讬,故竭其忠告之良謀,而不飾淫麗之言,言發則指切,筆下則辭痛,惜在於長生而折抑邪耳,何所索哉?”


抱樸子曰:“深念學道藝養生者,隨師不得其人,竟無所成,而使後之有志者,見彼之不得長生,因云天下之果無仙法也。
 

凡自度生,必不能苦身約己以修玄妙者,亦徒進失干祿之業,退無難老之功,內誤其身,外沮將來也。
 

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
 

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5:09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三 雜應第十五


或曰:“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凡有幾法,何者最善與?”


抱樸子答曰:“斷穀人止可息肴糧之費,不能獨令人長生也。


問諸曾斷穀積久者云,差少病痛,勝於食穀時。
 

其服術及餌黃精,又禹馀糧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
 

其服諸石藥,一服守中十年五年者及吞氣服符飲神水輩,但為不饑耳,體力不任勞也。
 

道書雖言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又云,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穀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
 

此乃行氣者一家之偏說耳,不可便孤用也。
 

若欲服金丹大藥,先不食百許日為快。
 

若不能者,正爾服之,但得仙小遲耳,無大妨也。
 

若遭世荒,隱竄山林,知此法者,則可以不餓死。
 

其不然也,則無急斷,急既無可大益。
 

又止人中斷肉,聞肥鮮之氣,皆不能不有欲於中心。
 

若未便絕俗委家,巖棲岫處者,固不成遂休五味,無致自苦,不如莫斷穀而節量饑飽。
 

近有一百許法,或服守中石藥數十丸,便辟四五十日不饑,練松柏及術,亦可以守中,但不及大藥,久不過十年以還。
 

或辟一百二百日,或須日日服之,乃不饑者。
 

或先作美食極飽,乃服藥以養所食之物,令不消化,可辟三年。
 

欲還食穀,當以葵子豬膏下之,則所作美食皆下,不壞如故也。
 

洛陽有道士董威輦,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陳子敘共守事之,從學道積久,乃得其方,云以甘草、防風、莧實之屬十許種搗為散,先服方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
 

欲還食穀者,當服葵子湯下石子,乃可食耳。
 

又赤龍血青龍膏作之,用丹砂曾青水,以石內其中,復須臾,石柔而可食也。
 

若不即取,便消爛盡也。
 

食此石以口取飽,令人丁壯。
 

又有引石散,以方寸匕投一斗白石子中,以水合煮之,亦立熟如芋子,可食以當穀也。
 

張太元舉家及弟子數十人,隱居林慮山中,以此法食石十馀年,皆肥健。
 

但為須得白石,不如赤龍血青龍膏,取得石便可用,又當煮之,有薪火之煩耳。
 

或用符,或用水,或符水兼用。
 

或用乾棗,日九枚,酒一二升者。
 

或食十二時氣,從夜半始,從九九至八八七七六六五五而止。
 

或春向東食歲星青氣,使入肝;夏服熒惑赤氣,使入心;四季之月食鎮星黃氣,使入脾;


秋食太白白氣,使入肺;冬服辰星黑氣,使入腎。
 

又中岳道士郗元節食六戊之精,亦大有效。
 

假令甲子之旬,有戊辰之精,則竟其旬十日,常向辰地而吞氣,到後甲復向其旬之戊也。
 

甘始法,召六甲六丁玉女,各有名字,因以祝水而飲之,亦可令牛馬皆不饑也。
 

或思脾中神名,名黃裳子,但合口食內氣,此皆有真效。
 

余數見斷穀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堪風寒暑濕,大都無肥者耳。
 

雖未見數十歲不食者,然人絕穀不過十許日皆死,而此等已積載而自若,亦何疑於不可大久乎?


若令諸絕穀者專羸,極常慮之,恐不可久耳。
 

而問諸為之者,無不初時少氣力,而後稍丁健,月勝一月,歲勝一歲,正爾,可久無嫌也。
 

夫長生得道者,莫不皆由服藥吞氣,而達之者而不妄也。
 

夫服藥斷穀者,略無不先極也。
 

但用符水及單服氣者,皆作四十日中疲瘦,過此乃健耳。
 

鄭君云:本性飲酒不多,昔在銅山中,絕穀二年許,飲酒數斗不醉。
 

以此推之,是為不食更令人耐毒,耐毒則是難病之候也。
 

余因此問山中那得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5:44 | 只看該作者

鄭君言,先釀好云液勿壓漉,因以桂附子甘草五六種末合丸之,曝乾,以一丸如雞子許,投一斗水中,立成美酒。
 

又有黃帝云液泉法,以糵米及七八種藥合之,取一升,輒內一升水投中,如千歲苦酒之內水也。
 

無知盡時,而味常好不變,飲之大益人。
 

又符水斷穀,雖先令人羸,然宜兼知者,倘卒遇荒年,不及合作藥物,則符水為上矣。
 

有馮生者,但單吞炁,斷穀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
 

又時時引弓,而略不言語,言語又不肯大聲。
 

問之云,斷穀亡精費氣,最大忌也。
 

余亦屢見淺薄道士輩,為欲虛曜奇怪,招不食之名,而實不知其道,但虛為不啖羹飯耳。
 

至於飲酒,日中斗馀,脯臘臺甫棗栗雞子之屬,不絕其口。
 

或大食肉而咽其汁,吐其滓,終日經口者數十斤,此直是更作美食矣。
 

凡酒客但飲酒食脯而不食穀,皆自堪半歲一歲而不蹙頓矣,未名絕穀耳。
 

吳有道士石春,每行氣為人治病,輒不食,以須病者之愈,或百日,或一月乃食。
 

吳景帝聞之曰,此但不久,必當饑死也。
 

乃召取鎖閉,令人備守之。
 

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馀,春顏色更鮮悅,氣力如故。
 

景帝問之,可復堪幾時?春言無限,可數十年,但恐老死耳,不憂饑也。
 

乃罷遣之。
 

按如春言,是為斷穀不能延年可知也。
 

今時亦有得春之法者。”
 

或問不寒之道。
 

抱樸子曰:“或以立冬之日,服六丙六丁之符,或閉口行五火之炁千二百遍,則十二月中不寒也。
 

或服太陽酒,或服紫石英朱漆散,或服雄丸一,後服雌丸二,亦可堪一日一夕不寒也。
 

雌丸用雌黃、曾青、礬石、磁石也。
 

雄丸用雄黃、丹砂、石膽也。
 

然此無益於延年之事也。”
 

或問不熱之道。
 

抱樸子曰:“或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行六癸之炁,或服玄冰之丸,或服飛霜之散。
 

然此用蕭丘上木皮,及五月五日中時北行黑蛇血,故少有得合之者也。
 

唯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以重裘,曝之於夏日之中,周以十爐之火,口不稱熱,身不流汗,蓋用此方者也。”
 

或問辟五兵之道。
 

抱樸子答曰:“吾聞吳大皇帝曾從介先生受要道云,但知書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
 

帝以試左右數十人,常為先登鋒陷陣,皆終身不傷也。
 

鄭君云,但誦五兵名亦有驗。
 

刀名大房,虛星主之;弓名曲張,氐星主之;矢名彷徨,熒惑星主之;劍名失傷,角星主之;


弩名遠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參星主之也。
 

臨戰時,常細祝之。
 

或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
 

或丙午日日中時,作燕君龍虎三囊符。
 

歲符歲易之,月符月易之,日符日易之。
 

或佩西王母兵信之符,或佩熒惑朱雀之符,或佩南極鑠金之符,或戴卻刃之符,祝融之符。
 

或傅玉札散,或浴禁蔥湯,或取牡荊以作六陰神將符,符指敵人。
 

或以月蝕時刻,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以書所持之刀劍。
 

或帶武威符熒火丸。
 

或交鋒刃之際,乘魁履罡刂,呼四方之長,亦有明效。
 

今世之人,亦有得禁辟五兵之道,往往有之。”
 

或問隱淪之道。
 

抱樸子曰:“神道有五,坐在立亡其數焉。
 

然無益於年命之事,但在人閒無故而為此,則致詭怪之聲,不足妄行也。
 

可以備兵亂危急,不得已而用之,可以免難也。
 

鄭君云,服大隱符十日,欲隱則左轉,欲見則右回也。
 

或以玉臺丸涂人身中;或以蛇足散,或懷離母之草,或折青龍之草,以伏六丁之下;


或入竹田之中,而執天樞之壤;或造河龍石室,而隱云蓋之陰;


或伏清泠之淵,以過幽闕之徑;或乘天一馬以游紫房;或登天一之明堂;


或入玉女之金匱;或背輔向官,立三蓋之下;


或投巾解履、膽煎及兒衣符,子居蒙人,青液桂梗,六甲父母,僻側之膠,駮馬泥丸,木鬼之子,金商之艾,或可為小兒,或可為老翁,或可為鳥,或可為獸,或可為草,或可為木,或可為六畜,或依木成木,或依石成石,依水成水,依火成火,此所謂移形易貌,不能都隱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6:23 | 只看該作者

或問:“魏武帝曾收左元放而桎梏之,而得自然解脫,以何法乎?”


抱樸子曰:“吾不能正知左君所施用之事。
 

然歷覽諸方書,有月三服薏苡子,和用三五陰丹,或以偶牙陽胞,或以七月七日東行跳脫蟲,或以五月五日石上龍子單衣,或以夏至日霹靂楔,或以天文二十一字符,或以自解去父血,或以玉子馀糧,或合山君目,河伯馀糧,浮云滓以涂之,皆自解。
 

然左君之變化無方,未必由此也。
 

自用六甲變化,其真形不可得執也。”
 

或問曰:“為道者可以不病乎?”


抱樸子曰:“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不病。
 

但患居人閒者,志不得專,所修無恒,又苦懈怠不勤,故不得不有疹疾耳。
 

苦徒有信道之心,而無益己之業,年命在孤虛之下,體有損傷之危,則三尸因其衰月危日,入絕命病鄉之時,招呼邪氣,妄延鬼魅,來作殃害。
 

其六厄并會,三刑同方者,其災必大。
 

其尚盛者,則生諸疾病,先有疹患者,則令發動。
 

是故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
 

凡庸道士,不識此理,恃其所聞者,大至不關治病之方。
 

又不能絕俗幽居,專行內事,以卻病痛,病痛及己,無以攻療,乃更不如凡人之專湯藥者。
 

所謂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者也。
 

余見戴霸華他所集金匱綠囊崔中書黃素方及百家雜方五百許卷。
 

甘胡呂傅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各撰集暴卒備急方,或一百十,或九十四,或八十五,或四十六,世人皆為精悉,不可加也。
 

余究而觀之,殊多不備,諸急病甚尚未盡,又渾漫雜錯,無其條貫,有所尋按,不即可得。
 

而治卒暴之候,皆用貴藥,動數十種,自非富室而居京都者,不能素儲,不可卒辦也。
 

又多令人以針治病,其灸法又不明處所分寸,而但說身中孔穴榮輸之名。
 

自非舊醫備覽明堂流注偃側圖者,安能曉之哉?


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別病名,以類相續,不相雜錯,其救卒參卷,皆單行徑易,約而易驗,籬陌之閒,顧眄皆藥,眾急之病,無不畢備,家有此方,可不用醫。
 

醫多承襲世業,有名無實,但養虛聲,以圖財利。
 

寒白退士,所不得使,使之者乃多誤人,未若自閑其要,勝於所迎無知之醫。
 

醫又不可卒得,得又不肯即為人使,使腠理之微疾,成膏肓之深禍,乃至不救。
 

且暴急之病,而遠行借問,率多枉死矣。”
 

或問:“將來吉兇,安危去就,知之可全身,為有道乎?”


抱樸子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占風氣,布籌算,推三棋,步九宮,檢八卦,考飛伏之所集,診訞訛於物類,占休咎於龜筴,皆下術常伎,疲勞而難恃。
 

若乃不出帷幕而見天下,乃為入神矣。
 

或以三皇天文,召司命司危五岳之君,阡陌亭長六丁之靈,皆使人見之,而對問以諸事,則吉兇昭然,若存諸掌,無遠近幽深,咸可先知也。
 

或召六陰玉女,其法六十日而成,成則長可役使。
 

或祭致八史,八史者,八卦之精也,亦足以預識未形矣。
 

或服葛花及秋芒麻勃刀圭方寸匕,忽然如欲臥,而聞人語之以所不決之事,吉兇立定也。
 

或用明鏡九寸以上自照,有所思存,七日七夕則見神仙,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示之後,心中自知千里之外,方來之事也。
 

明鏡或用一,或用二,謂之日月鏡。
 

或用四,謂之四規鏡。
 

四規者,照之時,前後左右各施一也。
 

用四規所見來神甚多。
 

或縱目,或乘龍駕虎,冠服彩色,不與世同,皆有經圖。
 

欲修其道,當先暗誦所當致見諸神姓名位號,識其衣冠。
 

不爾,則卒至而忘其神,或能驚懼,則害人也。
 

為之,率欲得靜漠幽閑林麓之中,外形不經目,外聲不入耳,其道必成也。
 

三童九女節壽君,九首蛇軀百二十官,雖來勿得熟視也。
 

或有問之者,或有訶怒之者,亦勿答也。
 

或有侍從暐曄,力士甲卒,乘龍駕虎,簫鼓嘈嘈,勿舉目與言也。
 

但諦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見,則起再拜也。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辟邪,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於仙經中也。
 

見老君則年命延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6:54 | 只看該作者

或問堅齒之道。
 

抱樸子曰:“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搖動。
 

其次則含地黃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礬石丸、九棘散。
 

則已動者更牢,有蟲者即愈。
 

又服靈飛散者,則可令既脫者更生也。”
 

或問聰耳之道。
 

抱樸子曰:“能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屈鳥伸,天俛地仰,令赤黃之景,不去洞房,猿據兔驚,千二百至,則聰不損也。
 

其既聾者,以玄龜薰之,或以棘頭、羊糞、桂毛、雀桂成裹塞之;或以狼毒冶葛,或以附子蔥涕,合內耳中,或以蒸鯉魚腦灌之,皆愈也。”
 

或問明目之道。
 

抱樸子曰:“能引三焦之昇景,召大火於南離,洗之以明石,慰之以陽光,及燒丙丁洞視符,以酒和洗之,古人曾以夜書也。
 

或以苦酒煮蕪菁子令熟,曝乾,末服方寸匕,日三,盡一斗,能夜視有所見矣。
 

或以犬膽煎青羊、班鳩、石決明、充蔚百華散,或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
 

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
 

或問登峻涉險、遠行不極之道。
 

抱樸子曰:“惟服食大藥,則身輕力勁,勞而不疲矣。
 

若初入山林,體未全實者,宜以云珠粉、百華醴、玄子湯洗腳,及虎膽丸、朱明酒、天雄鶴脂丸、飛廉煎秋芒、車前、澤瀉散,用之旬日,不但涉遠不極,乃更令人行疾,可三倍於常也。
 

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
 

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則以一時思之。
 

若晝夜十二時思之,則可以一日一夕行萬二千里,亦不能過此,過此當更思之,如前法。
 

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昇四十里,名為太清。
 

太清之中,其氣甚罡刂,能勝人也。
 

師言鳶飛轉高,則但直舒兩翅,了不復扇搖之而自進者,漸乘罡刂炁故也。
 

龍初昇階云,其上行至四十里,則自行矣。
 

此言出於仙人,而留傳於世俗耳,實非凡人所知也。
 

又乘蹻須長齋,絕葷菜,斷血食,一年之後,乃可乘此三蹻耳。
 

雖復服符,思五龍蹻行最遠,其馀者不過千里也。
 

其高下去留,皆自有法,勿得任意耳。
 

若不奉其禁,則不可妄乘蹻,有傾墜之禍也。”
 

或曰:“老子篇中記及龜文經,皆言藥兵之後,金木之年,必有大疫,萬人馀一,敢問辟之道。”
 

抱樸子曰:“仙人入瘟疫秘禁法,思其身為五玉。
 

五玉者,隨四時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黃,秋白,冬黑。
 

又思冠金巾,思心如炎火,大如斗,則無所畏也。
 

又一法,思其發散以被身,一發端,輒有一大星綴之。
 

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
 

又思五臟之氣,從兩目出,周身如云霧,肝青氣,肺白氣,脾黃氣,腎黑氣,心赤氣,五色紛錯,則可與疫病者同床也。
 

或禹步呼直日玉女,或閉氣思力士,操千斤金鎚,百二十人以自衛。
 

或用射鬼丸、赤車使者丸、冠軍丸、徐長卿散、玉函精粉、青年道士熏身丸、崔文黃散、草玉酒、黃庭丸、皇符、老子領中符、赤須子桃花符,皆有良效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7:37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三 黃白第十六


抱樸子曰: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馀首。


黃者,金也。
 

白者,銀也。
 

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
 

或題篇云庚辛,庚辛亦金也。
 

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
 

世人多疑此事為虛誕,與不信神仙者正同也。
 

余昔從鄭公受九丹及金銀液經,因復求受黃白中經五卷。
 

鄭君言,曾與左君於廬江銅山中試作,皆成也。
 

然而齋潔禁忌之勤苦,與金丹神仙藥無異也。
 

俗人多譏余好攻異端,謂予為趣欲強通天下之不可通者。
 

余亦何為然哉!余若欲以此輩事,騁辭章於來世,則余所著外篇及雜文二百馀卷,足以寄意於後代,不復須此。
 

且此內篇,皆直語耳,無藻飾也。
 

余又知論此曹事,世人莫不呼為迂闊不急,未若論俗間切近之理,可以合眾心也。
 

然余所以不能已於斯事,知其不入世人之聽,而猶論著之者,誠見其效驗,又所承授之師非妄言者。
 

而余貧苦無財力,又遭多難之運,有不已之無賴,兼以道路梗塞,藥物不可得,竟不遑合作之。
 

余今告人言,我曉作金銀,而躬自饑寒,何異自不能行,而賣治躄之藥,求人信之,誠不可得。
 

然理有不如意,亦不可以一概斷也。
 

所以勤勤綴之於翰墨者,欲令將來好奇賞真之士,見余書而具論道之意耳。
 

夫變化之術,何所不為。
 

蓋人身本見,而有隱之之法。
 

鬼神本隱,而有見之之方。
 

能為之者往往多焉。
 

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諸燧。
 

鉛性白也,而赤之以為丹。
 

丹性赤也,而白之而為鉛。
 

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氣也,而以藥作之,與真無異也。
 

至於飛走之屬,蠕動之類,稟形造化,既有定矣。
 

及其倏忽而易舊體,改更而為異物者,千端萬品,不可勝論。
 

人之為物,貴性最靈,而男女易形,為鶴為石,為虎為猿,為沙為黿,又不少焉。
 

至於高山為淵,深谷為陵,此亦大物之變化。
 

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為嫌金銀之不可以異物作乎?譬諸陽燧所得之火,方諸所得之水,與常水火,豈有別哉?蛇之成龍,茅糝為膏,亦與自生者無異也。
 

然其根源之所緣由,皆自然之感致,非窮理盡性者,不能知其指歸,非原始見終者,不能得其情狀也。
 

狹觀近識,桎梏巢穴,揣淵妙於不測,推神化於虛誕,以周孔不說,墳籍不載,一切謂為不然,不亦陋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39:19 | 只看該作者

又俗人以劉向作金不成,便云天下果無此道,是見田家或遭水旱不收,便謂五穀不可播殖得也。
 

成都內史吳大文,博達多知,亦自說昔事道士李根,見根煎鉛錫,以少許藥如大豆者投鼎中,以鐵匙攪之,冷即成銀。
 

大文得其秘方,但欲自作,百日齋便為之,而留連在官,竟不能得,恒嘆息言人閒不足處也。
 

又桓君山言漢黃門郎程偉,好黃白術,娶妻得知方家女。
 

偉常從駕出而無時衣,甚憂。
 

妻曰,請致兩端縑。
 

縑即無故而至前。
 

偉按枕中鴻寶,作金不成。
 

妻乃往視偉,偉方扇炭燒筩,筩中有水銀。
 

妻曰,吾欲試相視一事。
 

乃出其囊中藥,少少投之,食頃發之,已成銀。
 

偉大驚曰,道近在汝處,而不早告我,何也?妻曰,得之須有命者。
 

於是偉日夜說誘之,賣田宅以供美食衣服,猶不肯告偉。
 

偉乃與伴謀撾笞伏之。
 

妻輒知之,告偉言,道必當傳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偉逼之不止,妻乃發狂,裸而走,以泥自涂,遂卒。
 

近者前廬江太守華令思,高才達學,洽聞之士也,而事之不經者,多所不信。
 

後有道士說黃白之方,乃試令作之,云以鐵器銷鉛,以散藥投中,即成銀。
 

又銷此銀,以他藥投之,乃作黃金。
 

又從此道士學徹視之方,行之未百日,夜臥即便見天文及四鄰了了,不覺復有屋舍籬障。
 

又妾名瑤華者已死,乃見形,與之言語如平生。
 

又祭廟,聞廟神答其拜,床似動有聲。
 

令思乃嘆曰,世閒乃定無所不有,五經雖不載,不可便以意斷也。
 

然不聞方伎者,卒聞此,亦焉能不驚怪邪?又黃白術亦如合神丹,皆須齋潔百日已上,又當得閑解方書,意合者乃可為之,非濁穢之人,及不聰明人,希涉術數者所辨作也。
 

其中或有須口訣者,皆宜師授。
 

又宜入於深山之中,清潔之地,不欲令凡俗愚人知之。
 

而劉向止宮中作之,使宮人供給其事,必非齋潔者,又不能斷絕人事,使不來往也,如此安可得成哉?


桓譚新論曰:史子心見署為丞相史,官架屋,發吏卒及官奴婢以給之,作金不成。
 

丞相自以力不足,又白傅太后。
 

太后不復利於金也,聞金成可以作延年藥,又甘心焉,乃除之為郎,舍之北宮中,使者待遇。
 

寧有作此神方可於宮中,而令凡人雜錯共為之者哉?


俗閒染繒練,尚不欲使雜人見之,見之即壞,況黃白之變化乎?凡事無巨細,皆宜得要。
 

若不得其法,妄作酒醬醋羹臛猶不成,況大事乎?


余曾諮於鄭君曰:“老君云,不貴難得之貨。
 

而至治之世,皆投金於山,捐玉於谷,不審古人何用金銀為貴而遺其方也?”


鄭君答余曰:“老君所云,謂夫披沙剖石,傾山漉淵,不遠萬里,不慮壓溺,以求珍玩,以妨民時,不知止足,以飾無用。
 

及欲為道,志求長生者,復兼商賈,不敦信讓,浮深越險,乾沒逐利,不吝軀命,不修寡欲者耳。
 

至於真人作金,自欲餌服之致神仙,不以致富也。
 

故經曰,金可作也,世可度也,銀亦可餌服,但不及金耳。”
 

余難曰:“何不餌世閒金銀而化作之,作之則非真,非真則詐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0:31 | 只看該作者

鄭君答余曰:“世閒金銀皆善,然道士率皆貧。
 

故諺云,無有肥仙人富道士也。
 

師徒或十人或五人,亦安得金銀以供之乎?


又不能遠行采取,故宜作也。
 

又化作之金,乃是諸藥之精,勝於自然者也。
 

仙經云,丹精生金。
 

此是以丹作金之說也。
 

故山中有丹砂,其下多有金。
 

且夫作金成則為真物,中表如一,百煉不減。
 

故其方曰,可以為釘。
 

明其堅勁也。
 

此則得夫自然之道也。
 

故其能之,何謂詐乎?詐者謂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


以雞子白化銀,銀黃如金,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
 

夫芝菌者,自然而生,而仙經有以五石五木種芝,芝生,取而服之,亦與自然芝無異,俱令人長生,此亦作金之類也。
 

雉化為蜃,雀化為蛤,與自然者正同。
 

故仙經曰,流珠九轉,父不語子,化為黃白,自然相使。
 

又曰,朱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咽氣長生者,中士也;


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
 

又曰,金銀可自作,自然之性也,長生可學得者也。
 

玉牒記云: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
 

凝水銀為金,可中釘也。
 

銅柱經曰:丹沙可為金,河車可作銀,立則可成,成則為真,子得其道,可以仙身。
 

黃山子曰:天地有金,我能作之,二黃一赤,立成不疑。
 

龜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古人豈欺我哉?


但患知此道者多貧,而藥或至賤而生遠方,非亂世所得也。
 

若戎鹽鹵咸皆賤物,清平時了不直錢,今時不限價直而買之無也。
 

羌里石膽,千萬求一斤,亦不可得。
 

徒知其方,而與不知者正同,可為長嘆者也。
 

有其法者,則或饑寒無以合之,而富貴者復不知其法也。
 

就令知之,亦無一信者。
 

假令頗信之,亦已自多金銀,豈肯費見財以市其藥物,恐有棄系逐飛之悔,故莫肯為也。
 

又計買藥之價,以成所得之物,尤有大利,而更當齋戒辛苦,故莫克為也。
 

且夫不得明師口訣,誠不可輕作也。”
 

夫醫家之藥,淺露之甚,而其常用效方,便復秘之。
 

故方有用後宮游女,僻側之膠,封君泥丸,木鬼子,金商芝,飛君根,伏龍肝,白馬汗,浮云滓,龍子丹衣,夜光骨,百花醴,冬鄒齋之屬,皆近物耳,而不得口訣,猶不可知,況於黃白之術乎?今能為之者,非徒以其價貴而秘之矣,此道一成,則可以長生。
 

長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
 

凡方書所名藥物,又或與常藥物同而實非者,如河上奼女,非婦人也;陵陽子明,非男子也;禹馀糧,非米也;堯漿,非水也。
 

而俗人見方用龍膽虎掌、雞頭鴨蹠、馬蹄犬血、鼠尾牛膝,皆謂之血氣之物也;


見用缺盆覆盆、釜钅歷大戟、鬼箭天鉤,則謂之鐵瓦之器也;


見用胡王使者、倚姑新婦、野丈人、守田公、戴文浴、徐長卿,則謂人之姓名也。
 

近易之草,或有不知,玄秘之方,孰能悉解?


劉向作金不成,無可怪之也。
 

及得其要,則復不煩聖賢大才而後作也,凡人可為耳。
 

劉向豈頑人哉,直坐不得口訣耳。
 

今將載其約而效之者,以貽將來之同志焉。
 

當先取武都雄黃,丹色如雞冠,而光明無夾石者,多少任意,不可令減五斤也。
 

搗之如粉,以牛膽和之,煮之令燥。
 

以赤土釜容一斗者,先以戎鹽石膽末薦釜中,令厚三分,乃內雄黃末,令厚五分,復加戎鹽於上。
 

如此,相似至盡。
 

又加碎炭火如棗核者,令厚二寸。
 

以蚓螻土及戎鹽為泥,泥釜外,以一釜覆之,皆泥令厚三寸,勿泄。
 

陰乾一月,乃以馬糞火煴之,三日三夜,寒,發出,鼓下其銅,銅流如冶銅鐵也。
 

乃令鑄此銅以為筩,筩成以盛丹砂水。
 

又以馬屎火煴之,三十日發爐,鼓之得其金,即以為筩,又以盛丹砂水。
 

又以馬通火煴三十日,發取搗治之。
 

取其二分生丹砂,一分并汞,汞者,水銀也,立凝成黃金矣。
 

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2:04 | 只看該作者

△作丹砂水法治丹砂一斤,內生竹筩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須乾,以內醇苦酒中,埋之地中,深三尺,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
 

△金樓先生所從青林子受作黃金法先鍛錫,方廣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鹽和灰汁,令如泥,以涂錫上,令通厚一分,累置於赤土釜中。
 

率錫十斤,用赤鹽四斤,合封固其際,以馬通火煴之,三十日,發火視之,錫中悉如灰狀,中有累累如豆者,即黃金也。
 

合治內土甌中,以炭鼓之,十煉之并成也。
 

率十斤錫,得金二十兩。
 

唯長沙桂陽豫章南海土釜可用耳。
 

彼鄉土之人,作土釜以炊食,自多也。
 

△治作赤鹽法用寒鹽一斤,又作寒水石一斤,又作寒羽涅一斤,又作白礬一斤,合內鐵器中,以炭火火之,皆消而色赤,乃出之可用也。
 

△角里先生從稷丘子所授化黃金法先以礬水石二分,內鐵器中,加炭火令沸,乃內汞多少自在,攪令相得,六七沸,注地上成白銀。
 

乃取丹砂水曾青水各一分,雄黃水二分,於钅歷中加微火上令沸,數攪之,令相得,復加炭火上令沸,以此白銀內其中,多少自在,可六七沸,注地上凝,則成上色紫磨金也。
 

△治作雄黃水法治雄黃內生竹筩中一斤,輒加消石二兩,覆薦上下,封以漆骨丸,內醇大醋中,埋之深三尺,二十日即化為水也。
 

作曾青水方,及礬石水同法,但各異筩中耳。
 

△小兒作黃金法作大鐵筩成,中一尺二寸,高一尺二寸。
 

作小鐵筩成,中六寸,瑩磨之。
 

赤石脂一斤,消石一斤,云母一斤,代赭一斤,流黃半斤,空青四兩,凝水石一斤,皆合搗細篩,以醯和,涂之小筩中,厚二分。
 

汞一斤,丹砂半斤,良非半斤。
 

取良非法用鉛十斤內鐵釜中,居爐上露灼之,鉛銷,內汞三兩,早出者以鐵匙抄取之,名曰良非也。
 

攪令相得,以汞不見為候,置小筩中,云母覆其上,鐵蓋鎮之。
 

取大筩居爐上,銷鉛注大筩中,沒小筩中,去上半寸,取銷鉛為候,猛火炊之,三日三夜成,名曰紫粉。
 

取鉛十斤於鐵器中銷之,二十日上下,更內銅器中,須鉛銷,內紫粉七方寸匕,攪之,即成黃金也。
 

欲作白銀者,取汞置鐵器中,內紫粉三寸已上,火令相得,注水中,即成銀也。
 

△務成子法作鐵筩長九寸,徑五寸,搗雄黃三斤,蚓螻壤等分,作合以為泥,涂裹使徑三寸,匱口四寸,加丹砂水二合,覆馬通火上,令極乾,內銅筩中,塞以銅合蓋堅,以黃沙筑上,覆以蚓壤重泥,上無令泄,置爐炭中,令有三寸炭,筩口赤,可寒發之,雄黃皆入著銅筩,復出入如前法。
 

三斤雄黃精,皆下入著筩中,下提取與黃沙等分,合作以為爐,爐大小自在也。
 

欲用之,置爐於炭火中,爐赤,內水銀,銀動則內鉛其中,黃從傍起交中央,注之於地,即成金。
 

凡作一千五百斤,爐力即盡矣。
 

此金取牡荊赤黍酒漬之,百日,即柔可和也。
 

如小豆,服一丸,日三服,盡一斤,三蟲伏尸,百病皆去,盲者視,聾者聞,老者即還年如三十時,入火不灼,百邪眾毒、冷風暑濕、不能侵入;盡三斤,則步行水上,山川百神,皆來侍衛,壽與天地相畢。
 

以杼血朱草煮一丸,以拭目眥,即見鬼及地中物,能夜書;


以白羊血涂一丸,投水中,魚龍立出,可以取也;


以青羊血丹雞血涂一丸,懸都門上,一里不疫;


以涂牛羊六畜額上,皆不疫病,虎豹不犯也;


以虎膽蛇肪涂一丸,從月建上以擲敵人之軍,軍即便無故自亂,相傷殺而走矣;


以牛血涂一丸以投井中,井中即沸,以投流水,流水則逆流百步;以白犬血涂一丸,投社廟舍中,其鬼神即見,可以役使;

以兔血涂一丸,置六陰之地,行廚玉女立至,可俟六七十人也;


以鯉魚膽涂一丸,持入水,水為之開一丈,可得氣息水中以行,冒雨衣不霑也;以紫莧煮一丸,含咽其汁,可百日不饑;


以慈石煮一丸,內髻中,以擊賊,白刃流矢不中之,有射之者,矢皆自向也;


以六丁六壬上土并一丸,以蔽人中則隱形,含一丸,北向以噴火,火則滅;以庚辛日申酉時,向西地以一丸擲樹,樹木即日便枯;


又以一丸,禹步擲虎狼蛇蝮,皆即死;


研一丸以書石即入石,書金即入金,書木入木,所書皆徹其肌理,削治不可去也。
 

卒死未經宿,以月建上水下一丸,令入咽喉,并含水噴死人面,即活。
 

以狐血鶴血涂一丸,內爪中,以指萬物,隨口變化,即山行木徙,人皆見之,然而實不動也。
 

凡作黃白,皆立太乙、玄女、老子坐醮祭,如作九丹法,常燒五香,香不絕。
 

又金成,先以三斤投深水中,一斤投市中,然後方得恣其意用之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3:53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四 登涉第十七


或問登山之道。


抱樸子曰:“凡為道合藥,及避亂隱居者,莫不入山。
 

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禍害。
 

故諺有之曰,太華之下,白骨狼藉。
 

皆謂偏知一事,不能博備,雖有求生之志,而反強死也。
 

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即神小也。
 

入山而無術,必有患害。
 

或被疾病及傷刺,及驚怖不安;或見光影,或聞異聲;或令大木不風而自摧折,巖石無故而自墮落,打擊煞人;


或令人迷惑狂走,墮落坑谷;或令人遭虎狼毒蟲犯人,不可輕入山也。
 

當以三月九月,此是山開月,又當擇其月中吉日佳時。
 

若事久不得徐徐須此月者,但可選日時耳。
 

凡人入山,皆當先齋潔七日,不經污穢,帶昇山符出門,作周身三五法。
 

又五岳有受殃之歲,如九州之地,更有衰盛,受飛符煞炁,則其地君長不可作也。
 

按周公城名錄,天下分野,災之所及,可避不可禳,居宅亦然,山岳皆爾也。
 

又大忌不可以甲乙寅卯之歲,正月二月入東岳;


不以丙丁巳午之歲,四月五月入南岳;


不以庚辛申酉之歲,七月八月入西岳;


不以戊巳之歲,四季之月入中岳;


不以壬癸亥子之歲,十月十一月入北岳。
 

不須入太華霍山恒山太山嵩高山,乃忌此歲,其岳之方面,皆同禁也。
 

又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讬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耳。
 

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鏡徑九寸已上,懸於背後,則老魅不敢近人。
 

或有來試人者,則當顧視鏡中,其是仙人及山中好神者,顧鏡中故如人形。
 

若是鳥獸邪魅,則其形貌皆見鏡中矣。
 

又老魅若來,其去必卻行,行可轉鏡對之,其後而視之,若是老魅者,必無踵也,其有踵者,則山神也。
 

昔張蓋蹋及偶高成二人,并精思於蜀云臺山石室中,忽有一人著黃練單衣葛巾,往到其前曰,勞乎道士,乃辛苦幽隱!


於是二人顧視鏡中,乃是鹿也。
 

因問之曰:汝是山中老鹿,何敢詐為人形。
 

言未絕,而來人即成鹿而走去。
 

林慮山下有一亭,其中有鬼,每有宿者,或死或病,常夜有數十人,衣色或黃或白或黑,或男或女。
 

後郅伯夷者過之宿,明燈燭而坐誦經,夜半有十馀人來,與伯夷對坐,自共樗蒲博戲,伯夷密以鏡照之,乃是群犬也。
 

伯夷乃執燭起,佯誤以燭燼爇其衣,乃作燋毛氣。
 

伯夷懷小刀,因捉一人而刺之,初作人叫,死而成犬,馀犬悉走,於是遂絕,乃鏡之力也。
 

上士入山,持三皇內文及五岳真形圖,所在召山神,及按鬼錄,召州社及山卿宅尉問之,則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
 

其次即立七十二精鎮符,以制百邪之章,及朱官印包元十二印,封所住之四方,亦百邪不敢近之也。
 

其次執八威之節,佩老子玉策,則山神可使,豈敢為害乎?


余聞鄭君之言如此,實復不能具知其事也。
 

余師常告門人曰:“夫人求道,如憂家之貧,如愁位之卑者,豈有不得耶?但患志之不篤,務近忘遠,聞之則悅,倔倔前席,未久,則忽然若遺,毫釐之益未固,而丘山之損不已,亦安得窮至言之微妙,成罔極之峻崇乎?” 抱樸子曰:“入山之大忌,正月午,二月亥,三月申,四月戌,五月未,六月卯,七月甲子,八月申子,九月寅,十月辰未,十一月己丑,十二月寅。
 

入山良日:甲子、甲寅、乙亥、乙巳、乙卯、丙戌、丙午、丙辰,已上日大吉。”
 

抱樸子曰:“按九天秘記及太乙遁甲云,入山大月忌:三日、十一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六日、三十日;小月忌:一日、五日、十三日、十六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
 

以此日入山,必為山神所試。
 

又所求不得,所作不成。
 

不但道士,凡人以此日入山,皆兇害,與虎狼毒蟲相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4:35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曰:“天地之情狀,陰陽之吉兇,茫茫乎其亦難詳也,吾亦不必謂之有,又亦不敢保其無也。
 

然黃帝太公皆所信仗,近代達者嚴君平司馬遷皆所據用,而經傳有治歷明時剛柔之日。
 

古言曰,吉日惟戊。
 

有自來矣。
 

王者立太史之官,封拜置立,有事宗廟,郊祀天地,皆擇良辰;而近才庸夫,自許脫俗,舉動所為,恥揀善日,不亦戇愚哉?


每伺今入山,不得其良時日交,下有其驗,不可輕入也。
 

按玉鈐經云,欲入名山,不可不知遁甲之秘術,而不為人委曲說其事也。
 

而靈寶經云,入山當以保日及義日,若專日者大吉,以制日伐日必死,又不一一道之也。
 

余少有入山之志,由此乃行學遁甲書,乃有六十馀卷,事不可卒精,故鈔集其要,以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筆傳。
 

今論其較略,想好事者欲入山行,當訪索知之者,亦終不乏於世也。
 

遁甲中經曰,欲求道,以天內日天內時,劾鬼魅,施符書;以天禽日天禽時入名山,欲令百邪虎狼毒蟲盜賊,不敢近人者。
 

出天藏,入地戶。
 

凡六癸為天藏,六己為地戶也。
 

又曰,避亂世,絕跡於名山,令無憂患者,以上元丁卯日,名曰陰德之時,一名天心,可以隱淪,所謂白日陸沈,日月無光,人鬼不能見也。
 

又曰,求仙道入名山者,以六癸之日六癸之時,一名天公日,必得度世也。
 

又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三祝曰,諾皋大陰,將軍獨聞,曾孫王甲,勿開外人;


使人見甲者,以為束薪;不見甲者,以為非人。
 

則折所持之草置地上,左手取土以傅鼻人中,右手持草自蔽,左手著前,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閉氣而住,人鬼不能見也。
 

凡六甲為青龍,六乙為逢星,六丙為明堂,六丁為陰中也。
 

ⅴⅵ比成既濟卦,初一初二跡不任九跡數,然相因仍一步七尺。
 

又云,一尺合二丈一尺,顧視九跡。
 

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并,是一步也。
 

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并,是二步也。
 

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并,是三步也。
 

如此,禹步之道畢矣。
 

凡作天下百術,皆宜知禹步,不獨此事也。”
 

抱樸子曰:“靈寶經曰,所謂寶日者,謂支干上生下之日也,若用甲午乙巳之日是也。
 

甲者,木也。
 

午者,火也。
 

乙亦木也,巳亦火也,火生於木故也。
 

又謂義日者,支干下生上之日也,若壬申癸酉之日是也。
 

壬者,水也。
 

申者,金也。
 

癸者,水也。
 

酉者,金也,水生於金故也。
 

所謂制日者,支干上克下之日也。
 

若戊子己亥之日是也。
 

戊者,土也。
 

子者,水也。
 

己亦土也,亥亦水也,五行之義,土克水也。
 

所謂伐日者,支干下克上之日,若甲申乙酉之日是也。
 

甲者,木也。
 

申者,金也。
 

乙亦木也,酉亦金也,金克木故也。
 

他皆仿此,引而長之,皆可知之也。”
 

抱樸子曰:“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
 

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
 

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
 

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
 

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5:05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曰:“山中山精之形,如小兒而獨足,走向後,喜來犯人。
 

人入山,若夜聞人音聲大語,其名曰蚑,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
 

一名熱內,亦可兼呼之。
 

又有山精,如鼓赤色,亦一足,其名曰暉。
 

又或如人,長九尺,衣裘戴笠,名曰金累。
 

或如龍而五色赤角,名曰飛飛,見之皆以名呼之,即不敢為害也。”
 

抱樸子曰:“山中有大樹,有能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名曰云陽,呼之則吉。
 

山中夜見火光者,皆久枯木所作,勿怪也。
 

山中夜見胡人者,銅鐵之精。
 

見秦者,百歲木之精。
 

勿怪之,并不能為害。
 

山水之閒見吏人者,名曰四徼,呼之名即吉。
 

山中見大蛇著冠幘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
 

山中見吏,若但聞聲不見形,呼人不止,以白石擲之則息矣;一法以葦為矛以刺之即吉。
 

山中見鬼來喚人,求食不止者,以白茅投之即死也。
 

山中鬼常迷惑使失道徑者,以葦杖投之既死也。
 

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
 

稱當路君者,狼也。
 

稱令長者,老貍也。
 

卯日稱丈人者,兔也。
 

稱東王父者,麋也。
 

稱西王母者,鹿也。
 

辰日稱雨師者,龍也。
 

稱河伯者,魚也。
 

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巳日稱寡人者,社中蛇也。
 

稱時君者,龜也。
 

午日稱三公者,馬也。
 

稱仙人者,老樹也。
 

未日稱主人者,羊也。
 

稱吏者,獐也。
 

申日稱人君者,猴也。
 

稱九卿者,猿也。
 

酉日稱將軍者,老雞也。
 

稱捕賊者,雉也。
 

戌日稱人姓字者,犬也。
 

稱成陽公者,狐也。
 

亥日稱神君者,豬也。
 

稱婦人者,金玉也。
 

子日稱社君者,鼠也。
 

稱神人者,伏翼也。
 

丑日稱書生者,牛也。
 

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也。”
 

或問隱居山澤辟蛇蝮之道。
 

抱樸子曰:“昔圓丘多大蛇,又生好藥,黃帝將登焉,廣成子教之佩雄黃,而眾蛇皆去。
 

今帶武都雄黃,色如雞冠者五兩以上,以入山林草木,則不畏蛇。
 

蛇若中人,以少許雄黃末內瘡中,亦登時愈也。
 

蛇種雖多,唯有蝮蛇及青金蛇中人為至急,不治之,一日則煞人。
 

人不曉治之方術者,而為此二蛇所中,即以刀割所傷瘡肉以投地,其肉沸如火炙,須臾焦盡,而人得活。
 

此蛇七八月毒盛之時,不得咬人,而其毒不泄,乃以牙咬大竹及小木,皆即燋枯。
 

今為道士人入山,徒知大方,而不曉辟之之道,亦非小事也。
 

未入山,當預止於家,先學作禁法,思日月及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以衛其身,乃行到山林草木中,左取三口炁閉之,以吹山草中,意思令此炁赤色如云霧,彌滿數十里中。
 

若有從人,無多少皆令羅列,以炁吹之,雖踐蛇,蛇不敢動,亦略不逢見蛇也。
 

若或見蛇,因向日左取三炁閉之,以舌柱天,以手捻都關,又閉天門,塞地戶,因以物抑蛇頭而手縈之,畫地作獄以盛之,亦可捉弄也。
 

雖繞頭頸,不敢咬人也。
 

自不解禁,吐炁以吹之,亦終不得復出獄去也。
 

若他人為蛇所中,左取三口炁以吹之,即愈不復痛。
 

若相去十數里者,亦可遙為作炁,呼彼姓字,男祝我左手,女祝我右手,彼亦愈也。
 

介先生法,到山中住,思作五色蛇各一頭,乃閉炁以青竹及小木板屈刺之,左徊禹步,思作吳蚣數千板,以衣其身,乃去,終亦不逢蛇也。
 

或以乾姜附子帶之肘後,或燒牛羊鹿角薰身,或帶王方平雄黃丸,或以豬耳中垢及麝香丸著足爪甲中,皆有效也。
 

又麝及野豬皆啖蛇,故以厭之也。
 

又云日鳥及蠳龜,亦皆啖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5:55 | 只看該作者

故南人入山,皆帶蠳龜之尾,云日之喙以辟蛇。
 

蛇中人,刮此二物以涂其瘡,亦登時愈也。
 

云日,鴆鳥之別名也。
 

又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蜈蚣,蜈蚣知有蛇之地,便動作於管中,如此則詳視草中,必見蛇也。
 

大蛇丈馀,身出一圍者,蜈蚣見之,而能以炁禁之,蛇即死矣。
 

蛇見蜈蚣在涯岸間,大蛇走入川谷深水底逃,其蜈蚣但浮水上禁,人見有物正青,大如綖者,直下入水至蛇處,須臾蛇浮出而死。
 

故南人因此末蜈蚣治蛇瘡,皆登愈也。”
 

或問曰:“江南山谷之閒,多諸毒惡,辟之有道乎?”


抱樸子答曰:“中州高原,土氣清和,上國名山,了無此輩。
 

今吳楚之野,暑濕郁蒸,雖衡霍正岳,猶多毒蠚也。
 

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狀如鳴蜩,狀似三合杯,有翼能飛,無目而利耳,口中有橫物角弩,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瘡,中影者亦病,而不即發瘡,不曉治之者煞人。
 

其病似大傷寒,不十日皆死。
 

又有沙虱,水陸皆有,其新雨後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唯烈日草燥時,差稀耳。
 

其大如毛發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狀,小犯大痛,可以針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動也。
 

若不挑之,蟲鉆至骨,便周行走入身,其與射工相似,皆煞人。
 

人行有此蟲之地,每還所住,輒當以火炙燎令遍身,則此蟲墮地也。
 

若帶八物麝香丸、及度世丸、及護命丸、及玉壺丸、犀角丸、及七星丸、及薺苨,皆辟沙虱短狐也。
 

若卒不能得此諸藥者,但可帶好生麝香亦佳。
 

以雄黃大蒜等分合搗,帶一丸如雞子大者亦善。
 

若已為所中者,可以此藥涂瘡亦愈。
 

父咀赤莧汁,飲之涂之亦愈。
 

五茄根及懸鉤草葍藤,此三物皆可各單行,可以搗服其汁一二升。
 

又射工蟲冬天蟄於山谷間,大雪時索之,此蟲所在,其雪不積留,氣起如灼蒸,當掘之,不過入地一尺則得也,陰乾末帶之,夏天自辟射工也。
 

若道士知一禁方,及洞百禁,常存禁及守真一者,則百毒不敢近之,不假用諸藥也。”
 

或問:“道士山居,棲巖庇岫,不必有絪縟之溫,直使我不畏風濕,敢問其術也?”


抱樸子曰:“金餅散、三陽液、昌辛丸、葷草耐冬煎、獨搖膏、茵芋玄華散、秋地黃血丸,皆不過五十日服之而止,可以十年不畏風濕。
 

若服金丹大藥,雖未昇虛輕舉,然體不受疾,雖當風臥濕。
 

不能傷也。
 

服此七藥,皆謂始學道者耳。
 

姚先生但服三陽液,便袒臥冰上,了不寒振。
 

此皆介先生及梁有道臥石上,及秋冬當風寒,已試有驗,秘法也。”
 

或問涉江渡海辟蛇龍之道。
 

抱樸子曰:“道士不得已而當游涉大川者,皆先當於水次,破雞子一枚,以少許粉雜香末,合攪器水中,以自洗濯,則不畏風波蛟龍也。
 

又佩東海小童符、及制水符、蓬萊札,皆卻水中之百害也。
 

又有六甲三金符、五木禁。
 

又法,臨川先祝曰:卷蓬卷蓬,河伯導前辟蛟龍,萬災消滅天清明。
 

又金簡記云,以五月丙午日日中,搗五石,下其銅。
 

五石者,雄黃、丹砂、雌黃、礬石、曾青也。
 

皆粉之,以金華池浴之,內六一神爐中鼓下之,以桂木燒為之,銅成以剛炭煉之,令童男童女進火,取牡銅以為雄劍,取牝銅以為雌劍,各長五寸五分,取土之數,以厭水精也。
 

帶之以水行,則蛟龍巨魚水神不敢近人也。
 

欲知銅之牝牡,當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銅,灌銅當以在火中向赤時也,則銅自分為兩段,有凸起者牡銅也,有凹陷者牝銅也,各刻名識之。
 

欲入水,以雄者帶左,以雌者帶右。
 

但乘船不身涉水者,其陽日帶雄,陰日帶雌。
 

又天文大字,有北帝書,寫帛而帶之,亦辟風波蛟龍水蟲也。”
 

或問曰:辟山川廟堂百鬼之法。
 

抱樸子曰:“道士常帶天水符、及上皇竹使符、老子左契、及守真一思三部將軍者,鬼不敢近人也。
 

其次則論百鬼錄,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白澤圖九鼎記,則眾鬼自卻。
 

其次服鶉子赤石丸、及曾青夜光散、及蔥實烏眼丸、及吞白石英祇母散,皆令人見鬼,即鬼畏之矣。”
 

抱樸子曰:“有老君黃庭中胎四十九真秘符,入山林,以甲寅日丹書白素,夜置案中,向北斗祭之,以酒脯各少少,自說姓名,再拜受取,內衣領中,辟山川百鬼萬精虎狼蟲毒也。
 

何必道士,亂世避難入山林,亦宜知此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6:35 | 只看該作者

△入山符抱樸子曰:“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
 

以丹書桃板上,大書其文字,令彌滿板上,以著門戶上,及四方四隅,及所道側要處,去所住處,五十步內,辟山精鬼魅。
 

戶內梁柱,皆可施安。
 

凡人居山林及暫入山,皆可用,即眾物不敢害也。
 

三符以相連著一板上。
 

意謂爾非葛氏。”
 

抱樸子曰:“此符亦是老君入山符,戶內梁柱皆可施。
 

凡人居山林及暫入山,皆宜用之也。”
 

抱樸子曰:“此是仙人陳安世所授入山辟虎狼符,以丹書絹二符,各異之。
 

常帶著所住之處,各四枚。
 

移涉當拔收之以去,大神秘也。
 

開山符以千歲虆名山之門,開寶書古文金玉,皆見秘之。
 

右一法如此,大同小異。”
 

抱樸子曰:“此符是老君所戴,百鬼及蛇蝮虎狼神印也。
 

以棗心木方二寸刻之,再拜而帶之,甚有神效。
 

仙人陳安世符矣。”
 

△入山佩帶符此三符,兼同著牛馬屋左右前後及豬欄上,辟虎狼也。
 

或問曰:“昔聞談昌,或步行水上,或久居水中,以何法乎?”抱樸子曰:“以蔥涕和桂,服如梧桐子大七丸,日三服,至三年,則能行水上也。
 

鄭君言但習閉氣至千息,久久則能居水中一日許。
 

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為魚,而銜之以入水,水常為人開,方三尺,可得炁息水中。
 

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徹末,以角盛米置群雞中,雞欲啄之,未至數寸,即驚卻退。
 

故南人或名通天犀為駭雞犀。
 

以此犀角著穀積上,百鳥不敢集。
 

大霧重露之夜,以置中庭,終不沾濡也。
 

此犀獸在深山中,晦冥之夕,其光正赫然如炬火也。
 

以其角為叉導,毒藥為湯,以此叉導攪之,皆生白沫涌起,則了無復毒勢也。
 

以攪無毒物,則無沫起也。
 

故以是知之者也。
 

若行異域有蠱毒之鄉,每於他家飲食,則常先以犀攪之也。
 

人有為毒箭所中欲死,以此犀叉刺瘡中,其瘡即沫出而愈也。
 

通天犀所以能煞毒者,其為獸專食百草之有毒者,及眾木有刺棘者,不妄食柔滑之草木也。
 

歲一解角於山中石閒,人或得之,則須刻木色理形狀,令如其角以代之,犀不能覺,後年輒更解角著其處也。
 

他犀亦辟惡解毒耳,然不能如通天者之妙也。
 

或食六戊符千日,或以赤班蜘蛛及七重水馬,以合馮夷水仙丸服之,則亦可以居水中,只以涂蹠下,則可以步行水上也。
 

頭垢猶足以使金鐵浮水,況妙於茲乎?” 或問:“為道者多在山林,山林多虎狼之害也,何以辟之?”抱樸子曰:“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
 

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
 

不但只辟虎狼,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福禍者,以印封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
 

昔石頭水有大黿,常在一深潭中,人因名此潭為黿潭。
 

此物能作鬼魅,行病於人。
 

吳有道士戴昺者,偶視之,以越章封泥作數百封,乘舟以此封泥遍擲潭中,良久,有大黿徑長丈馀,浮出不敢動,乃格煞之,而病者并愈也。
 

又有小黿出,羅列死於渚上甚多。
 

山中卒逢虎,便作三五禁,虎亦即卻去。
 

三五禁法,當須口傳,筆不能委曲矣。
 

一法,直思吾身為朱鳥,令長三丈,而立來虎頭上,因即閉氣,虎即去。
 

若暮宿山中者,密取頭上釵,閉炁以刺白虎上,則亦無所畏。
 

又法,以左手持刀閉炁,畫地作方,祝曰,恒山之陰,太山之陽,盜賊不起,虎狼不行,城郭不完,閉以金關,因以刀橫旬日中白虎上,亦無所畏也。
 

或用大禁,吞三百六十氣,左取右以叱虎,虎亦不敢起。
 

以此法入山,亦不畏虎。
 

或用七星虎步,及玉神符、八威五勝符、李耳太平符、中黃華蓋印文、及石流黃散,燒牛羊角,或立西岳公禁山符,皆有驗也。
 

闕此四符也。”
 

此符是老君入山符,下說如文。
 

又可戶內梁柱皆施之。
 

凡人居山林及暫入,皆可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8:04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四 地真第十八


抱樸子曰:“余聞之師云,人能知一,萬事畢。


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
 

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
 

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兇,保之則遐祚罔極,失之則命彫氣窮。
 

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一之謂也。
 

故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思一至饑,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
 

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閒,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
 

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
 

一能成陰生陽,推步寒暑。
 

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
 

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
 

昔黃帝東到青丘,過風山,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內文,以劾召萬神,南到圓隴陰建木,觀百靈之所登,采若乾之華,飲丹巒之水;


西見中黃子,受九加之方,過崆峒,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北到洪隄,上具茨,見大隗君黃蓋童子,受神芝圖,還陟王屋,得神丹金訣記。
 

到峨眉山,見天真皇人於玉堂,請問真一之道。
 

皇人曰:子既君四海,欲復求長生,不亦貪乎?其相覆不可具說,粗舉一隅耳。
 

夫長生仙方,則唯有金丹;守形卻惡,則獨有真一,故古人尤重也。
 

仙經曰:九轉丹,金液經,守一訣,皆在昆侖五城之內,藏以玉函,刻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焉。
 

吾聞之於先師曰:一在北極大淵之中,前有明堂,後有絳宮;巍巍華蓋,金樓穹隆;


左罡右魁,激波揚空;玄芝被崖,朱草蒙瓏;


白玉嵯峨,日月垂光;


歷火過水,經玄涉黃;城闕交錯,帷帳琳瑯;龍虎列衛,神人在傍;


不施不與,一安其所;不遲不疾,一安其室;


能暇能豫,一乃不去;守一存真,乃能通神;


少欲約食,一乃留息;白刃臨頸,思一得生;


知一不難,難在於終;守之不失,可以無窮;陸辟惡獸,水卻蛟龍;


不畏魍魎,挾毒之蟲;鬼不敢近,刃不敢中。
 

此真一之大略也。”
 

抱樸子曰:“吾聞之於師云,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乃有數千法。
 

如含影藏形,及守形無生,九變十二化二十四生等,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各有效也。
 

然或乃思作數千物以自衛,率多煩難,足以大勞人意。
 

若知守一之道,則一切除棄此輩,故曰能知一則萬事畢者也。
 

受真一口訣,皆有明文,歃白牲之血,以王相之日受之,以白絹白銀為約,剋金契而分之,輕說妄傳,其神不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8:34 | 只看該作者

人能守一,一亦守人。
 

所以白刃無所措其銳,百害無所容其兇,居敗能成,在危獨安也。
 

若在鬼廟之中,山林之下,大疫之地,冢墓之閒,虎狼之藪,蛇蝮之處,守一不怠,眾惡遠迸。
 

若忽偶忘守一,而為百鬼所害。
 

或臥而魘者,即出中庭視輔星,握固守一,鬼即去矣。
 

若夫陰雨者,但止室中,向北思見輔星而已。
 

若為兵寇所圍,無復生地,急入六甲陰中,伏而守一,則五兵不能犯之也。
 

能守一者,行萬里,入軍旅,涉大川,不須卜日擇時,起工移徙,入新屋舍,皆不復按堪輿星歷,而不避太歲太陰將軍、月建煞耗之神,年命之忌,終不復值殃咎也。
 

先賢歷試有驗之道也。”
 

抱樸子曰:“玄一之道,亦要法也。
 

無所不辟,與真一同功。
 

吾內篇第一名之為暢玄者,正以此也。
 

守玄一復易於守真一。
 

真一有姓字長短服色目,玄一但此見之。
 

初求之於日中,所謂知白守黑,欲死不得者也。
 

然先當百日潔齋,乃可候求得之耳,亦不過三四日得之,得之守之,則不復去矣。
 

守玄一,并思其身,分為三人,三人已見,又轉益之,可至數十人,皆如己身,隱之顯之,皆自有口訣,此所謂分形之道。
 

左君及薊子訓葛仙公所以能一日至數十處,及有客座上,有一主人與客語,門中又有一主人迎客,而水側又有一主人投釣,賓不能別何者為真主人也。
 

師言守一兼修明鏡,其鏡道成則能分形為數十人,衣服面貌,皆如一也。”
 

抱樸子曰:“師言欲長生,當勤服大藥,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
 

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而天靈地祇,皆可接見,山川之神,皆可使役也。”
 

抱樸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
 

然長生養性辟死者,亦未有不始於勤,而終成於久視也。
 

道成之後,略無所為也。
 

未成之閒,無不為也。
 

采掘草木之藥,劬勞山澤之中,煎餌治作,皆用筋力,登危涉險,夙夜不怠,非有至志,不能久也。
 

及欲金丹成而昇天,然其大藥物,皆用錢直,不可卒辦。
 

當復由於耕牧商販以索資,累年積勤,然後可合。
 

及於合作之日,當復齋潔清凈,斷絕人事。
 

有諸不易,而當復加之以思神守一,卻惡衛身,常如人君之治國,戎將之待敵,乃可為得長生之功也。
 

以聰明大智,任經世濟俗之器,而修此事,乃可必得耳。
 

淺近庸人,雖有志好,不能克終矣。
 

故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
 

胸腹之位,猶宮室也。
 

四肢之列,猶郊境也。
 

骨節之分,猶百官也。
 

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
 

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
 

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
 

民散則國亡,氣竭即身死,死者不可生也,亡者不可存也。
 

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之於既逝之後。
 

民難養而易危也,氣難清而易濁也。
 

故審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氣。
 

然後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卻焉,年命延矣。”
 

抱樸子曰:“師言服金丹大藥,雖未去世,百邪不近也。
 

若但服草木及小小餌八石,適可令疾除命益耳,不足以禳外來之禍也。
 

或為鬼所冒犯,或為大山神之所輕凌,或為精魅所侵犯,唯有守真一,可以一切不畏此輩也。
 

次則有帶神符。
 

若了不知此二事以求長生,危矣哉。
 

四門而閉其三,盜猶得入,況盡開者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49:45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四 遐覽第十九


或曰:“鄙人面墻,拘系儒教,獨知有五經三史百氏之言,及浮華之詩賦,無益之短文,盡思守此,既有年矣。


既生值多難之運,亂靡有定,干戈戚揚,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苦意極思,攻微索隱,竟不能祿在其中,免此壟畝;


又有損於精思,無益於年命,二毛告暮,素志衰頹,正欲反迷,以尋生道,倉卒罔極,無所趨向,若涉大川,不如攸濟。
 

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秘,不審道書,凡有幾卷,愿告篇目。”
 

抱樸子曰:“余亦與子同斯疾者也。
 

昔者幸遇明師鄭君,但恨弟子不慧,不足以鉆至堅極彌高耳。
 

於時雖充門人之灑掃,既才識短淺,又年尚少壯,意思不專,俗情未盡,不能大有所得,以為巨恨耳。
 

鄭君時年出八十,先發鬢班白,數年閒又黑,顏色豐悅,能引強弩射百步,步行日數百里,飲酒二斗不醉。
 

每上山,體力輕便,登危越險,年少追之,多所不及。
 

飲食與凡人不異,不見其絕穀。
 

余問先隨之弟子黃章,言鄭君嘗從豫章還,於掘溝浦中,連值大風。
 

又聞前多劫賊,同侶攀留鄭君,以須後伴,人人皆以糧少,鄭君推米以恤諸人,己不復食,五十日亦不饑。
 

又不見其所施為,不知以何事也。
 

火下細書,過少年人。
 

性解音律,善鼓琴,閑坐,侍坐數人,口答諮問,言不輟響,而耳并料聽,左右操弦者,教遣長短,無毫釐差過也。
 

余晚充鄭君門人,請見方書,告余曰:要道不過尺素,上足以度世,不用多也。
 

然博涉之後,遠勝於不見矣。
 

既悟人意,又可得淺近之術,以防初學未成者諸患也。
 

乃先以道家訓教戒書不要者近百卷,稍稍示余。
 

余亦多所先見,先見者頗以其中疑事諮問之。
 

鄭君言:君有甄事之才,可教也。
 

然君所知者,雖多未精,又意在於外學,不能專一,未中以經深涉遠耳,今自當以佳書相示也。
 

又許漸得短書縑素所寫者,積年之中,合集所見,當出二百許卷,終不可得也。
 

他弟子皆親仆使之役,采薪耕田,唯余尫羸,不堪他勞,然無以自效,常親掃除,拂拭床幾,磨墨執燭,及與鄭君繕寫故書而已。
 

見待余同於先進者,語余曰,雜道書卷卷有佳事,但當校其精粗,而擇所施行,不事盡諳誦,以妨日月而勞意思耳。
 

若金丹一成,則此輩一切不用也。
 

亦或當有所教授,宜得本末,先後淺始,以勸進學者,無所希準階由也。
 

鄭君亦不肯先令人寫其書,皆當決其意,雖久借之,然莫有敢盜寫一字者也。
 

鄭君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由以禮記尚書教授不絕。
 

其體望高亮,風格方整,接見之者皆肅然。
 

每有諮問,常待其溫顏,不敢輕銳也。
 

書在余處者,久之一月,足以大有所寫,以不敢竊寫者,政以鄭君聰敏,邂逅知之,失其意則更以小喪大也。
 

然於求受之初,復所不敢,為斟酌時有所請耳。
 

是以徒知飲河,而不得滿腹。
 

然弟子五十馀人,唯余見受金丹之經及三皇內文枕中五行記,其馀人乃有不得一觀此書之首題者矣。
 

他書雖不具得,皆疏其名,今將為子說之,後生好書者,可以廣索也。
 

道經有三皇內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中下三卷、混成經二卷、玄錄二卷、九生經、二十四生經、九仙經、靈卜仙經、十二化經、九變經、老君玉歷真經、墨子枕中五行記五卷、溫寶經、息民經、自然經、陰陽經、養生書一百五卷、太平經五十卷、九敬經、甲乙經一百七十卷、青龍經、中黃經、太清經、通明經、按摩經、道引經十卷、元陽子經、玄女經、素女經、彭祖經、陳赦經、子都經、張虛經、天門子經、容成經、入山經、內寶經、四規經、明鏡經、日月臨鏡經、五言經、柱中經、靈寶皇子心經、龍蹻經、正機經、平衡經、飛龜振經、鹿盧蹻經、蹈形記、守形圖、坐亡圖、觀臥引圖、含景圖、觀天圖、木芝圖、菌芝圖、肉芝圖、石芝圖、大魄雜芝圖、五岳經五卷、隱守記、東井圖、虛元經、牽牛中經、王彌記、臘成記、六安記、鶴鳴記、平都記、定心記、龜文經、山陽記、玉策記、八史圖、入室經、左右契、玉歷經、昇天儀、九奇經、更生經、四衿經十卷、食日月精經、食六氣經、丹一經、胎息經、行氣治病經、勝中經十卷、百守攝提經、丹壺經、岷山經、魏伯陽內經、日月廚食經、步三罡六紀經、入軍經、六陰玉女經、四君要用經、金雁經、三十六水經、白虎七變經、道家地行仙經、黃白要經、八公黃白經、天師神器經、枕中黃白經五卷、白子變化經、移災經、厭禍經、中黃經、文人經、涓子天地人經、崔文子肘後經、神光占方來經、水仙經、尸解經、中遁經、李君包天經、包元經、黃庭經、淵體經、太素經、華蓋經、行廚經、微言三卷、內視經、文始先生經、歷藏延年經、南闊記、協龍子記七卷、九宮五卷、三五中經、宣常經、節解經、鄒陽子經、玄洞經十卷、玄示經十卷、箕山經十卷、鹿臺經、小僮經、河洛內記七卷、舉形道成經五卷、道機經五卷、見鬼記、無極經、宮氏經、真人玉胎經、道根經、候命圖、反胎胞經、枕中清記、幻化經、詢化經、金華山經、鳳網經、召命經、保神記、鬼谷經、凌霄子安神記、去丘子黃山公記、王子五行要真經、小餌經、鴻寶經、鄒生延命經、安魂記、皇道經、九陰經、雜集書錄、銀函玉匱記金板經、黃老仙錄、原都經、玄元經、日精經、渾成經、三尸集、呼身神治百病經、收山鬼老魅治邪精經三卷、入五毒中記、休糧經三卷、采神藥治作秘法三卷、登名山渡江海敕地神法三卷、趙太白囊中要五卷、入溫氣疫病大禁七卷、收治百鬼召五岳丞太山主者記三卷、興利宮宅官舍法五卷、斷虎狼禁山林記、召百里蟲蛇記、萬畢高丘先生法三卷、王喬養性治身經三卷、服食禁忌經、立功益筭經、道士奪筭律三卷、移門子記、鬼兵法、立亡術、練形記五卷、郤公道要、角里先生長生集、少君道意十卷、樊英石壁文三卷、思靈經三卷、龍首經、荊山記、孔安仙淵赤斧子大覽七卷、董君地仙卻老要記、李先生口訣肘後二卷。
 

凡有不言卷數者,皆一卷也。
 

其次有諸符,則有自來符、金光符、太玄符三卷、通天符、五精符、石室符、玉策符、枕中符、小童符、九靈符、六君符、玄都符、黃帝符、少千三十六將軍符、延命神符、天水神符、四十九真符、天水符、青龍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朱胎符、七機符、九天發兵符、九天符、老經符、七符、大捍厄符、玄子符、武孝經燕君龍虎三囊辟兵符、包元符、沈羲符、禹蹻符、消災符、八卦符、監乾符、雷電符、萬畢符、八威五勝符、威喜符、巨勝符、采女符、玄精符、玉歷符、北臺符、陰陽大鎮符、枕中符、治百病符十卷、厭怪符十卷、壺公符二十卷、九臺符九卷、六甲通靈符十卷、六陰行廚龍胎石室三金五木防終符合五百卷、軍火召治符、玉斧符十卷,此皆大符也。
 

其馀小小,不可具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50:13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曰:“鄭君言符出於老君,皆天文也。
 

老君能通於神明,符皆神明所授。
 

今人用之少驗者,由於出來歷久,傳寫之多誤故也。
 

又信心不篤,施用之亦不行。
 

又譬之於書字,則符誤者,不但無益,將能有害也。
 

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
 

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
 

七與士,但以倨勾長短之閒為異耳。
 

然今符上字不可讀,誤不可覺,故莫知其不定也。
 

世閒又有受體使術,用符獨效者,亦如人有使麝香便能芳者,自然不可得傳也。
 

雖爾,必得不誤之符,正心用之。
 

但當不及真體使之者速效耳,皆自有益也。
 

凡為道士求長生,志在藥中耳,符劍可以卻鬼辟邪而已。
 

諸大符乃云行用之可以得仙者,亦不可專據也。
 

昔吳世有介象者,能讀符文,知誤之與否。
 

有人試取治百病雜符及諸厭劾符,去其簽題以示象,皆一一據名之。
 

其有誤者,便為人定之。
 

自是以來,莫有能知者也。”
 

或問:“仙藥之大者,莫先於金丹,既聞命矣,敢問符書之屬,不審最神乎?”抱樸子曰:“余聞鄭君言,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內文五岳真形圖也。
 

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受之四十年一傳,傳之歃血而盟,委質為約。
 

諸名山五岳,皆有此書,但藏之於石室幽隱之地,應得道者,入山精誠思之,則山神自開山,令人見之。
 

如帛仲理者,於山中得之,自立壇委絹,常畫一本而去也。
 

有此書,常置清潔之處。
 

每有所為,必先白之,如奉君父。
 

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
 

若有困病垂死,其信道心至者,以此書與持之,必不死也。
 

其乳婦難艱絕氣者持之,兒即生矣。
 

道士欲求長生,持此書入山,辟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皆不敢近人。
 

可以涉江海,卻蛟龍,止風波。
 

得其法,可以變化起工。
 

不問地擇日,家無殃咎。
 

若欲立新宅及冢墓,即寫地皇文數十通,以布著地,明日視之,有黃色所著者,便於其上起工,家必富昌。
 

又因他人葬時,寫人皇文,并書己姓名著紙里,竊內人冢中,勿令人知之,令人無飛禍盜賊也。
 

有謀議己者,必反自中傷。
 

又此文先潔齋百日,乃可以召天神司命及太歲,日游五岳四瀆,社廟之神,皆見形如人,可問以吉兇安危,及病者之禍祟所由也。
 

又有十八字以著衣中,遠涉江海,終無風波之慮也。
 

又家有五岳真形圖,能辟兵兇逆,人欲害之者,皆還反受其殃。
 

道士時有得之者,若不能行仁義慈心,而不精不正,即禍至滅家,不可輕也。
 

其變化之術,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記,本有五卷。
 

昔劉君安未仙去時,鈔取其要,以為一卷。
 

其法用藥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含笑即為婦人,蹙面即為老翁,踞地即為小兒,執杖即成林木,種物即生瓜果可食,畫地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廚,興云起火,無所不作也。
 

其次有玉女隱微一卷,亦化形為飛禽走獸,及金木玉石,興云致雨方百里,雪亦如之,渡大水不用舟梁,分形為千人,因風高飛,出入無閒,能吐氣七色,坐見八極,及地下之物,放光萬丈,冥室自明,亦大術也。
 

然當步諸星數十,曲折難識,少能譜之。
 

其淮南鴻寶萬畢,皆無及此書者也。
 

又有白虎七變法,取三月三日所殺白虎頭皮,生扆血、虎血,紫綬,履組,流萍,以三月三日合種之。
 

初生草似胡麻,有實,即取此實種之,一生輒一異。
 

凡七種之,則用其實合之,亦可以移形易貌,飛沈在意,與墨子及玉女隱微略同,過此不足論也。”
 

遐覽者,欲令好道者知異書之名目也。
 

鄭君不徒明五經、知仙道而已,兼綜九宮三奇、推步天文、河洛讖記,莫不精研。
 

太安元年,知季世之亂,江南將鼎沸,乃負笈持仙藥之撲,將入室弟子,東投霍山,莫知所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51:30 | 只看該作者

抱樸子內外篇

 

抱樸子內篇 卷四 袪惑第二十


抱樸子曰:“凡探明珠,不於合浦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


采美玉,不於荊山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承師問道,不得其人,委去則遲遲冀於有獲,守之則終已竟無所成,虛費事妨功,後雖痛悔,亦不及已。
 

世閒淺近之事,猶不可坐知,況神仙之事乎?雖聖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觸類求也。
 

誠須所師,必深必博,猶涉滄海而挹水,造長林而伐木,獨以力劣為患,豈以物少為憂哉?


夫虎豹之所馀,乃貍鼠之所爭也。
 

陶朱之所棄,乃原顏之所無也。
 

所從學者,不得遠識淵潭之門,而值孤陋寡聞之人,彼所知素狹,源短流促,倒裝與人,則靳靳不舍,分損以授,則淺薄無奇能,其所寶宿已不精,若復料其粗者以教人,亦安能有所成乎?


譬如假穀於夷齊之門,告寒於黔婁之家,所得者不過橡栗缊褐,必無太牢之膳、錦衣狐裘矣。
 

或有守事庸師,終不覺悟。
 

或有幸值知者,不能勤求,此失之於不覺,不可追者也。
 

知人之淺深,實復未易。
 

古人之難,誠有以也。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賢者愈自隱蔽,有而如無,奸人愈自衒沽,虛而類實,非至明者,何以分之?


彼之守求庸師而不去者,非知其無知而故不止也,誠以為足事故也。
 

見達人而不能奉之者,非知其實深而不能請之也,誠以為無異也。
 

夫能知要道者,無欲於物也,不狥世譽也,亦何肯自摽顯於流俗哉?


而淺薄之徒,率多夸誕自稱說,以厲色希聲飾其虛妄,足以眩惑晚學,而敢為大言。
 

乃云,已登名山,見仙人。
 

倉卒聞之,不能清澄檢校之者,鮮覺其偽也。
 

余昔數見雜散道士輩,走貴人之門,專令從者作為空名,云其已四五百歲矣。
 

人適問之年紀,佯不聞也,含笑俯仰,云八九十。
 

須臾自言,我曾在華陰山斷穀五十年,復於嵩山少室四十年,復在泰山六十年,復與某人在箕山五十年,為同人遍說所歷,正爾,欲令人計合之,已數百歲人也。
 

於是彼好之家,莫不煙起霧合,輻輳其門矣。
 

又術士或有偶受體自然,見鬼神,頗能內占,知人將來及已過之事,而實不能有禍福之損益也。
 

譬如蓍龜耳。
 

凡人見其小驗,便呼為神人,謂之必無所不知。
 

不爾者,或長於符水禁祝之法,治邪有效,而未必曉於不死之道也。
 

或修行雜術,能見鬼怪,無益於年命。
 

問之以金丹之道,則率皆不知也。
 

因此細驗之,多行欺誑世人,以收財利,無所不為矣。
 

此等與彼穿窬之盜,異途而同歸者也。
 

夫讬之於空言,不如著之於行事之有徵也,將為晚覺後學,說其比故,可徵之偽物焉。
 

昔有古強者,服草木之方,又頗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許,尚聰明不大羸老,時人便謂之為仙人,或謂之千載翁者。
 

揚州稽使君聞而試迎之於宜都。
 

既至,而咽嗚掣縮,似若所知實遠,而未皆吐盡者。
 

於是好事者,因以聽聲而響集,望形而影附,云萃霧合,競稱嘆之,饋餉相屬,常馀金錢。
 

雖欒李之見重於往漢,不足加也。
 

常服天門冬不廢,則知其體中未嘗有金丹大藥也。
 

而強曾略涉書記,頗識古事。
 

自言已四千歲,敢為虛言,言之不怍。
 

云已見堯舜禹湯,說之皆了了如實也。
 

世云堯眉八采,不然也,直兩眉頭甚豎,似八字耳。
 

堯為人長大美髭髯,飲酒一日中二斛馀,世人因加之云千鐘,實不能也,我自數見其大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2-9-28 06:52:00 | 只看該作者

雖是聖人,然年老治事,轉不及少壯時。
 

及見去四兇,舉元凱,賴用舜耳。
 

舜是孤煢小家兒耳,然有異才,隱耕歷山,漁于雷澤,陶于海濱,時人未有能賞其奇者。
 

我見之所在以德化民,其目又有重瞳子,知其大貴之相,常勸勉慰勞之。
 

善崇高尚,莫憂不富貴,火德已終,黃精將起,誕承歷數,非子而誰!然其父至頑,其弟殊惡,恒以殺舜為事。
 

吾常諫諭曰,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俄而受禪,嘗憶吾言之有徵也。
 

又云:孔子母年十六七時,吾相之當生貴子,及生仲尼,真異人也,長九尺六寸,其顙似堯,其項似皋陶,其肩似子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雖然,貧苦孤微,然為兒童便好俎豆之事。
 

吾知之必當成就。
 

及其長大,高談驚人,遠近從之受學者,著錄數千人。
 

我喜聽其語,數往從之,但恨我不學,不能與之覆疏耳。
 

常勸我讀易云,此良書也,丘竊好之,韋編三絕,鐵撾三折,今乃大悟。
 

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麟死。
 

孔子以問吾,吾語之,言此非善祥也。
 

孔子乃愴然而泣。
 

後得惡夢,乃欲得見吾。
 

時四月中盛熱,不能往,尋聞之病七日而沒,於今仿彿記其顏色也。
 

又云:秦始皇將我到彭城,引出周時鼎。
 

吾告秦始皇,言此鼎是神物也。
 

有德則自出,無道則淪亡。
 

君但修己,此必自來,不可以力致也。
 

始皇當時大有怪吾之色,而牽之果不得出也。
 

乃謝吾曰,君固是遠見理人也。
 

又說漢高祖項羽皆分明,如此事類,不可具記。
 

時人各共識之,以為戲笑。
 

然凡人聞之,皆信其言。
 

又強轉惛耄,廢忘事幾。
 

稽使君曾以一玉卮與強,後忽語稽曰,昔安期先生以此物相遺。
 

強後病於壽春黃整家而死。
 

整疑其化去。
 

一年許,試鑿其棺視之,其尸宛在矣。
 

此皆有名無實,使世閒不信天下有仙,皆坐此輩以偽亂真也。
 

成都太守吳文,說五原有蔡誕者,好道而不得佳師要事,廢棄家業,但晝夜誦詠黃庭、太清中經、觀天節詳之屬,諸家不急之書,口不輟誦,謂之道盡於此。
 

然竟不知所施用者,徒美其浮華之說而愚人。
 

又教之但讀千遍,自得其意,為此積久,家中患苦之,坐消衣食,而不能有異,己亦慚忿,無以自解,於是棄家,言仙道成矣。
 

因走之異界深山中,又不曉采掘諸草木藥可以辟穀者,但行賣薪以易衣食,如是三年,饑凍辛苦,人或識之,而詭不知也。
 

久不堪而還家,黑瘦而骨立,不似人。
 

其家問之,從何處來,竟不得仙邪?因欺家云,吾未能昇天,但為地仙也。
 

又初成位卑,應給諸仙先達者,當以漸遷耳。
 

向者為老君牧數頭龍,一班龍五色最好,是老君常所乘者,令吾守視之,不勤,但與後進諸仙共博戲,忽失此龍,龍遂不知所在。
 

為此罪見責,送吾付昆侖山下,蕓鋤草三四頃,并皆生細,而中多荒穢,治之勤苦不可論,法當十年乃得原。
 

會偓佺子王喬諸仙來按行,吾守請之,并為吾作力,且自放歸,當更自修理求去,於是遂老死矣。
 

初誕還云,從昆侖來,諸親故競共問之,昆侖何似?答云:天不問其高幾里,要於仰視之,去天不過十數丈也。
 

上有木禾,高四丈九尺,其穗盈車,有珠玉樹沙棠瑯玕碧瑰之樹,玉李玉瓜玉桃,其實形如世閒桃李,但為光明洞徹而堅,須以玉井水洗之,便軟而可食。
 

每風起,珠玉之樹,枝條花葉,互相扣擊,自成五音,清哀動心。
 

吾見謫失志,聞此莫不愴然含悲。
 

又見昆侖山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門,門廣四里,內有五城十二樓,樓下有青龍白虎,蜲蛇長百馀里,其中口牙皆如三百斛船,大蜂一丈,其毒煞象。
 

又有神獸,名獅子辟邪、三鹿焦羊,銅頭鐵額、長牙鑿齒之屬,三十六種,盡知其名,則天下惡鬼惡獸,不敢犯人也。
 

其神則有無頭子、倒景君、翕鹿公、中黃先生、與六門大夫。
 

張陽字子淵,浹備玉闕,自不帶老君竹使符左右契者,不得入也。
 

五河皆出山隅,弱水繞之,鴻毛不浮,飛鳥不過,唯仙人乃得越之。
 

其上神鳥神馬,幽昌、鷦明、騰黃、吉光之輩,皆能人語而不死,真濟濟快仙府也,恨吾不得善周旋其上耳。
 

於時聞誕此言了了,多信之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5:52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