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伍智毅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尚論後篇】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49:34 | 只看該作者

茯苓甘草湯方


茯芩[三兩]、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一兩],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辨脈浮緊浮數,尺脈反遲反微,不可發汗二法。


再按二條,但論其法,然無藥也,宜用建中湯,生其津液,津液充,則穀氣傳腎而生精血,所以自致表裡俱實,便自出汗而愈,可見津液精血,人身之至寶也,服麻黃湯,汗後病不解,有惡寒惡熱,不同治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0:13 | 只看該作者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惡寒者虛也。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泡去皮切八片],已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2:09 | 只看該作者

調胃承氣湯方


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此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芒硝[半斤]、甘草[二兩炙],右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


服黃麻湯後,身痛,脈沉遲者,宜行補散一法。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生薑[四兩切]、大棗[十 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如桂枝法]。


或問經言表邪盛,脈浮而緊,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況身疼皆係表邪未盡,此又加人參芍藥生薑以益血,何也,曰表邪盛,則身疼,血虛則身亦疼,其脈浮緊者邪盛也,其脈沉微者血虛也。


盛者損之則安,虛者益之則愈,仲景凡言發汗後,以外無表證,內無熱證,止餘身疼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而致然也,故加人參生薑芍藥以養血。


服麻黃湯後,不可誤用桂枝,及飲水灌水過多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2:56 | 只看該作者

麻杏甘石湯方


治喘飲水灌水。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一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麻黃湯證,誤下表邪未盡,氣逆變喘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4:30 | 只看該作者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誤下變喘。


方同前。


服麻黃湯後,有陽氣暴虛,叉手自冒心悸,及耳聾無聞,二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5:01 | 只看該作者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按心下悸,及耳聾無聞,皆陽氣暴虛,仲景止用桂枝甘草二味,補虛之義,顯明易見,如二證大虛,又必多用人參矣,服麻黃湯後,有陽氣暴虛,陰邪上逆,臍下悸,腹脹滿,二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5:41 | 只看該作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欲作奔豚,預伐其邪。

茯苓[半斤]、桂枝[四味,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甘瀾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十千顆,相逐取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6:13 | 只看該作者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汗後腹脹滿。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參[一兩]、甘草[四兩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服麻黃湯後,不繇誤下,津乾飲結,胃困變痞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7:27 | 只看該作者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誤下成痞,用瀉心湯方次第不同四法。一法誤下後,再誤下,客熱虛痞,用甘草瀉心湯。


一法誤下後,復發汗惡寒,先解表,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一法上有陰氣,協熱邪作痞,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矣,而陰氣乘陽虛作痞,用附子瀉心湯。


一法心下滿,而不痛者,用半夏瀉心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7:57 | 只看該作者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大棗[十二枚劈]、乾薑[一兩]、黃連[一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在表而反下之,則逆矣,下而虛其中氣,則表邪乘之而入,虛不任邪,今人謂之挾熱利也,火性急速,榖雖入而未及化,故穀不化,虛陽上迫,故令腹中雷鳴。


中虛不能化氣,故令痞鞕而滿,胃虛客氣上逆,故令乾嘔,心煩不得安,人參甘草大棗,胃虛之聖藥也,半夏乾薑,嘔逆之聖藥也,黃連黃芩,痞熱之聖藥也。


相傳伊尹湯液,原有甘草瀉心湯,治證同上,仲景本此方,而但去人參,可見先哲皆有祖述,不似後人一味臆騁。[此云去人參,未是]。


海云,伊尹湯液,此湯七味,今監本無人參,脫之也,此為定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0:59:22 | 只看該作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按結胸之脈沉實,其病謂之實邪,故下之也急,痞氣之脈,關脈必浮,其病謂之虛邪,故下之也緩,彼用大黃則煎之,乃取其氣味厚,此用大黃即漬之,取其氣味薄也。

大黃乃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之藥,凡病在五經之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氣分用之,是謂誅伐無過矣,故仲景言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正瀉脾胃之濕熱,非瀉心也,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作痞滿,乃寒傷榮血,邪氣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在於心,故曰瀉心,實瀉脾也。

素問云,太陰所至為痞滿,又云濁氣在上,則生8250脹是矣,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則成結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分野,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濁氣也,若結胸在氣分,則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則用瀉心湯矣。[8250音嗔,肉脹起也]。

麻沸湯即熱湯,一名百沸湯,一名太和湯,味甘平無毒,主治助陽氣,通經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0:22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別煮取汁],右四味,初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按心下滿而痛者,為實,為結胸鞕滿不痛者,為虛,為痞氣,不滿不痛,但煩悶者,為支結,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藏,結而不散,則為痞,大抵諸痞皆熱也,故攻痞之藥皆寒劑,其一加附子,是以辛熱佐其寒涼,欲令開發痞之拂鬱結滯,非攻寒也。


先發汗,或下後,陽氣虛,故惡寒汗出,太陽證云,發汗後惡寒者虛也,此加附子,恐大黃黃連損其陽也,非補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1:12 | 只看該作者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冼]、黃芩[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至於下後,邪氣傳裡,亦有陰陽之異,若下後陽邪傳裡者,則結於胸中為結胸,以胸中為陽受氣之分,與大陷胸湯,以下其結,陰邪傳裡者,則留於心下為痞,以心下為陰受氣之分,與半夏瀉心湯,以通其痞。


服瀉心湯,痞不解,煩渴,小便不利,用五苓兩解表裡一法。


前第九條,五苓湯方,兩解表裡,於此更治痞滿,服瀉心湯,復誤下,利不止,宜治下焦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2:20 | 只看該作者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餘糧[一斤,碎],已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虛其裡,邪熱乘其虛,故利,虛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無中焦之證,故曰病在下焦,澀可以固脫,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鎮固,故用禹餘糧,然惟病在下焦者可以用,若病在中焦,而誤以為虛者,則二物之氣,益壞於中,氣實者固而而濇之,則邪無自而泄,必增腹脹且痛矣,慎之慎之。


再按難經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榖,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靈樞曰,水榖者常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小腸而成下焦,滲而居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然則利在下焦者,膀胱不滲,而大腸滑脫也。


禹餘糧甘平,消痞鞕,而鎮定其臟腑,赤石脂甘溫,固陽虛而收其滑脫也。


若膀胱不滲,水穀不分,更當導利小便,令分清之,使府司各行其事,始無餘治而愈也。汗吐下解後,餘邪挾飲作痞,用旋復代赭石湯一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3:41 | 只看該作者

旋復代赭石湯方


旋復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半夏[半斤,冼]、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汗吐下而解,則中氣必虛,虛則濁氣不降而上逆,故作痞鞕,逆氣上干於心,心不受邪,故噫氣不除。


內經宣明五氣篇,曰五氣所病,心為噫,是也,旋復之鹹,能飲痞鞕而下氣,代赭之重,能鎮心君而止噫,薑夏之辛,所以散逆,參甘大棗之甘,所以補虛,或曰汗吐中虛,肺金失冷,肝氣乘脾,而作上逆,逆氣干心,心病為噫,此方用代赭石,所以鎮心,亦所以平肝也,亦是究理之論。


昌用此方,治反胃多痰,氣逆并噦者,愈千人矣。


傷寒下早,亦成結胸之證四法。一法辨大結胸,用大陷胸湯。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不鞕,水飲結在胸脅,主大陷胸湯。[原文]一法辨小結胸,用小陷胸湯。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微滑,發熱,微惡寒,頭疼微嘔,心下支結,用柴胡桂枝湯。


[原文]一法熱結在裡,與結胸異治。


一法辨邪熱在表,心下支結,但治其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4:13 | 只看該作者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括蔞實[一枚大者],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蔞,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4:47 | 只看該作者

大陷胸湯方


水飲結在胸脅,仍用此方。


方見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6:05 | 只看該作者

柴胡桂枝湯方


不宜大小限胸之法,用此方。


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桂枝[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生薑[一兩半切]、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劈],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


辨傷寒太陽兼少陽,連上共五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6:56 | 只看該作者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原文][加減去]若胸中煩滿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括蔞實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括蔞根四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服取微汗愈。


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經曰,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邪在表則寒,邪在裡則熱,今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未有定處,是以寒熱往來也,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滿,今止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也,經曰,陽入之陰則靜,默默者,邪方自表之裡,在表裡之間也,能食不能食,煩不煩,嘔不嘔,皆然邪初入裡未有定處,則所處不一,故有或為之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正指此或為之證也。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原文]


小建中湯方。


方見前。


服小建中湯不瘥者,蓋少陽屬木,其脈弦,木盛則土受剋,故澀而急痛也,故伐木以救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5-1-20 21:07:53 | 只看該作者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三兩]、黃芩[三兩]、括蔞根[四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二兩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後服汗出便愈。


按已發汗,而復下之,雖不失先發後攻之序,及當汗而反下之宜,然既汗之,邪當自散,若不待其全解後,內實而復下之,是猶傷於早也,烏得不結,然已發汗,則邪勢已衰,雖或失之下早,故結亦當微也。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喝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原文]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解已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浮者,用麻黃湯。


[原文]脈微細而嗜臥者,大邪已退,血氣乍虛,而支體倦怠也,胸滿脅痛,則少陽未除,故與小柴胡以和之,脈但浮則邪還表,故與麻黃以發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5:01 , Processed in 0.1093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