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1:1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證治準繩曰。治痢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


赤水玄珠曰。張二尹近川翁。始以內傷外感。過服發散消導之劑。致胃脘當心而痛。六脈皆弦而弱。此法當補而斂之也。


白芍藥。酒炒五錢。炙甘草三錢。桂枝一錢半。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煎服。一帖而瘳。張氏醫通。形寒飲冷。咳嗽。兼腹痛脈弦者。小建中湯。加桔梗。以提肺氣之陷。寒熱自汗。加黃 。


又云。案虛勞而至於亡血失精。消耗津液。枯槁四出。難為力矣。


內經於針藥莫制者。調以甘藥。金匱遵之。


而用小建中湯。黃 建中湯。以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也。


證治大還曰。凡膈氣病。由脾胃不足。陽氣在下。濁氣在上。故痰氣壅塞膈上。而飲食難入也。


若脈弦。


宜建中湯。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玉函。作小柴胡。誤。)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2&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1:2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汪〕傷寒中風者。謂或傷寒。或中風。不必拘也。


柴胡證者。謂邪入少陽。在半表半裡之間也。


但見一證。謂或口苦。或咽乾目眩。或耳聾無聞。或脅下硬滿。或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等。便宜與柴胡湯。故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


〔志〕恐泥或煩或渴或痛或痞或悸或咳之並呈。故於此申明之。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玉函。千金翼。無病字。若字。及卻復之復。成本。亦無復字。)


〔成〕邪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柴胡證。即未作裡實。醫便以藥下之。若柴胡證仍在者。雖下之不為逆。可復與柴胡湯。以和解之。得湯邪氣還表者。外作蒸蒸而熱。先經下裡虛。邪氣欲出。內則振振然也。


正氣勝陽氣生。卻復發熱汗出而解也。


〔錢〕蒸蒸者。熱氣從內達外。如蒸炊之狀也。


邪在半裡。不易達表。必得氣蒸膚潤。振戰鼓栗。而後發熱。汗出而解也。


〔柯〕此與下後復用桂枝同局。因其人不虛。故不為壞病。


顧氏溯源集曰。翕翕者。熱在表也。


蒸蒸者。熱在裡也。


繹蒸字之義。雖不言有汗。而義在其中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外台。作傷寒一二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3&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1:3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錢〕心中。心胸之間。非必心臟之中也。


悸。虛病也。


〔鑒〕傷寒二三日。未經汗下。即心悸而煩。必其人中氣素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蓋心悸陽已微。心煩陰已弱。故以小建中湯。先建其中。兼調營衛也。


〔程〕雖悸與煩。皆小柴胡湯中兼見之證。而得之二三日。裡證未必便具。小柴胡湯非所與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原注】一云。嘔止小安。)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反字。玉函。外台。作及字。仍。


脈經。千金翼。作續。小柴胡下。成本。玉函。脈經。千金翼。外台。有湯字。玉函。脈經。千金翼。嘔不止。


心下急。作嘔止小安。郁郁上。有其人二字。大柴胡湯之湯。成本脫。)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1:4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汪〕此條。系太陽病傳入少陽。復入於胃之證。太陽病過經十餘日。知其時已傳入少陽矣。


故以二三下之為反也。


下之而四五日後。更無他變。前此之柴胡證仍在者。其時縱有可下之證。須先與小柴胡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如和解之。而嘔止者。表裡氣和。為已解也。


若嘔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煩。心下者。


正當胃腑之中。急則滿悶已極。郁煩為熱結於裡。此為未解也。


後與大柴胡湯。以下其裡熱則愈。〔林〕嘔不止。則半表裡證猶在。然心下急。郁郁微煩。必中有燥屎也。


非下除之不可。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案過經。成注各條。其解不同。注本條云。日數過多。累經攻下。注調胃承氣湯條云。再傳經盡。謂之過經。注陽明篇汗出譫語條云。過太陽經無表證。考之原文。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又曰。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又曰。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凡曰過經者。與此條總四條。並言過太陽經無表證。明矣。


其他二說。不可從也。


柯氏云。經者。常也過經。是過其常度。非經絡之經也。


發於陽者。七日愈。七日已上自愈。


以行其經盡故也。


七日不愈。是不合陰陽之數。便為過經。此解亦似未允。


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千金翼。八兩)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外台半升。水洗) 生薑(五兩切○玉函。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外台。十三枚。) 枳實(四枚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再煎下。玉函。外台。有取三升三字。依小柴胡湯煎法。此系脫文。成本。玉函。本方。有大黃二兩。玉函。上七味。作八味。云一方。無大黃。不加不得名大柴胡湯也。


案一方加大黃以下。肘後。千金。千金翼。外台。及成本。共載之。本事方。本方有大黃。注云。伊芳尹湯液論。大柴胡。同薑棗共八味。今監本無。脫之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2:0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鑒〕許叔微曰。大柴胡湯。一方無大黃。一方有大黃。此方用大黃者。以大黃有蕩滌蘊熱之功。為傷寒中要藥。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且經衣冠文物言下之則愈。若無大黃。將何以下心下之急乎。應從叔微為是。柴胡證在。又復有裡。故立少陽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解其外以和其內也。


去參草者。以裡不虛也。


少加大黃。所以瀉結熱也。


倍生薑者。因嘔不止也。


吳遵程方注曰。此湯。治少陽經邪。漸入陽明之腑。或誤下引邪內犯。而過經不解之證。故於小柴胡湯中。


除去人參甘草。助陽戀胃之味。而加芍藥枳實大黃之沉降。以滌除熱滯也。


與桂枝大黃湯同義。彼以桂枝甘草兼大黃。兩解太陽誤下之邪。此以柴胡黃芩半夏兼大黃。兩解少陽誤下之邪。兩不移易之定法也。


汪昂醫方集解曰。此乃少陽陽明。故加減小柴胡小承氣。而為一方。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證則當下。宜大柴胡湯。


總病論。乾地黃湯。治婦人傷寒。瘥後猶有餘熱不去。謂之遺熱。


於本方。去半夏枳實薑棗。加乾地黃黃連。(方用大黃。)


衛生寶鑒。柴胡飲子。解一切骨蒸熱。積熱作發。或寒熱往來。蓄熱寒戰。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不經發汗。


傳受表裡俱熱。口乾煩渴。或表熱入裡。下證未全。下後熱未除及汗後餘熱勞復。或婦人經病不快。產後。但有如此證。並宜服之。


於本方。去半夏枳實大棗。加人參當歸甘草。(方用大黃。)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6&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2:1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名醫類案曰。傳愛川治一人脈弦細而沉。天明時發寒熱。至晚二腿汗出。手心熱甚。則胸滿拘急。大便實而能食。似勞怯。詢之因怒而得。用大柴胡湯。但胸背拘急不能除。後用二陳湯。加羌活防風紅花黃芩。煎服愈。直指方附遺。本方。治下痢舌黃口燥。胸滿作渴。身熱腹脹譫語。此必有燥屎。宜下。後服木香黃連苦堅之。


又大柴胡湯。治瘧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以此湯微利為度。


醫經會解曰。本大柴胡證當下。醫以丸藥下之。病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微利。仍宜再下。加芒硝。


○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焦口渴。飲水短氣。面赤脈洪實。加芒硝。○心下實滿。連於左脅。難以側臥。


大便閉而痛。加栝蔞青皮。○昏亂譫語。加黃連山梔。○發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參。○發黃。加茵陳黃柏。○鼻衄。加犀角。○夏月熱病煩躁。脈洪大。加知母麥門冬石膏。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熱者實也。


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玉函。無所字。


玉函。脈經。千金翼。無已字。外台。作熱畢。脈經。千金翼。本下。有當字。以不之以。外台。無。成本。


作而。無此非之此。先先宜之宜。玉函。脈經。千金翼。作再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2:2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程〕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此傷寒十三日不解之本證也。


微利者。已而之證也。


本證經而兼腑。


自是大柴胡。能以大柴胡下之。本證且罷。何有於已而之下利。乃醫不以柴胡之辛寒下。而以丸藥之毒熱下。


雖有所去。而熱以益熱。遂復留中而為實。所以下利自下利。而潮熱仍潮熱。蓋邪熱不殺穀。而逼液下行。謂云熱利是也。


潮熱者。實也。


恐人疑攻後之下利為虛。故復指潮熱以證之。此實得之攻後。究竟非胃實。不過邪熱摶結而成。只須於小柴胡解外。


後但加芒硝一洗滌之。以從前已有所去。大黃並可不用。蓋節制之兵也。


錢云。胃邪雖實。奈少陽半表之邪未去。當用小柴胡湯。以解外邪。


明理論曰。潮熱。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


一日一發。指時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


潮熱屬陽明。必於日晡時發。陽明者胃。屬土。應時則王於四季。應日則王於未申。邪氣入於胃。而不復傳。鬱而為實熱。隨王而潮。是以日晡所發潮熱者。屬陽明也。


喻氏云。申酉戌間獨熱。餘時不熱者。為潮熱。若他時熱。即為忽閃熱。非潮熱矣。


汪氏云。潮熱二字。原兼汗出而言。然發熱汗出。為太陽中風本有者。何以辨之。不知太陽之發熱汗出。自是汗。陽明之大熱汗出。自是潮。潮者潮潤也。


謂汗者汗漫之謂。各有意象。今諺謂潮濕者。即此。乃由熱氣熏蒸。郁悶而作。當每年霉雨之時。衣物之間。無不潮濕者此也。


案汪注奇甚。然潮熱。竟未知何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2:4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胡加芒硝湯方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大棗(四枚擘)


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玉函。外台。五枚。千金翼。一合。洗) 芒硝(二兩○外台。二合)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原注】臣億等謹案金匱玉函。方中無芒硝。別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


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餘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


○外台。煮取間。有七味二字。煮微沸。


作上火煎一二沸七字。再服下。玉函。有以解為瘥四字。千金翼。有以解其外四字。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小柴胡方內。加芒硝六兩。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案今本玉函。有芒硝二兩。而方後云。上七味。知是後人所添。而本方後。更載柴胡加大黃芒硝桑螵蛸湯方。柴胡二兩。黃芩。


人參。甘草。炙。生薑。各十八銖。半夏五枚。大棗四枚。芒硝三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上前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大黃桑螵蛸。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五合。微下即愈。本方柴胡湯。再服以解其外。余一服加芒硝大黃桑螵蛸。千金翼並同。作大黃四分。上方解。詳見王子接古方選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09&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2:5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汪〕醫用丸藥。此是許學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藥。強迫溏糞而下。夫巴豆辛烈。大傷胃氣。若仍用大柴胡。


則枳實大黃之峻。胃中之氣。已不堪受其削矣。


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湯。用人參甘草。以扶胃氣。且微利之後。


溏者已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勝熱攻堅。又其性速下。而無礙胃氣。乃一舉而兩得也。


〔柯〕不加大黃者。以地道原通。不用大柴胡者。以中氣已虛也。


後人有加大黃桑螵蛸者。大背仲景法矣。


傷寒類方曰。本草。芒硝治六腑積聚。因其利而復下之。所謂通因通用之法也。


潮熱而利。則邪不停結。


故較之大柴胡症。用藥稍輕。


又曰不解。不大便也。


此藥劑之最輕者。以今秤計之。約二兩。分二服。則一服止一兩耳。案大柴胡湯。


加大黃枳實。乃合用小承氣也。


此加芒硝。乃合用調胃承氣也。


皆少陽陽明同治之方。○案不解。邪氣不解散也。


以大便解之。恐非也。


案張錫駒云。本柴胡症。乃大柴胡也。


柴胡加芒硝。亦大柴胡加芒硝也。


其不言小者。大柴胡可知矣。


此說不可從。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0&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3:0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


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成本。過經上。有不解二字。玉函。脈經。千金翼。譫上。有而字。以有熱也。


作內有熱也。


千金翼。無調胃字。柯本刪厥字。)


〔鑒〕此承上條。互發其義。以詳其治也。


〔汪〕譫語者。自言也。


寒邪鬱裡。胃中有熱。熱氣熏膈。則神昏而自言也。


譫語有熱。法當以湯蕩滌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滲。大便當堅硬而不出。今反下利。及診其脈又調和。而非自利之脈。知醫非其治。而以丸藥下之也。


若其人不因誤下。而自利者。其脈當微。而手足見厥。此為內虛。不可下也。


今脈反和。反和者。言其脈與陽明腑證不相背之意。若脈果調和。則無病矣。


此為內實。故見譫語下利等證。與調胃承氣湯者。以下胃中之實熱也。


腸中堅實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


據仲景法。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


宜小承氣湯。今改用調胃者。以醫誤下之故。內實不去。胃氣徒傷。故於小承氣湯。去厚朴枳實。而加甘草。以調和之也。


因大便堅實。以故復加芒硝。〔錫〕若胃氣虛寒。而自利者。


脈當微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3:2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云。當以諸承氣湯下之。錢云。曰湯而不曰承氣者。以上四句。是起下文語。乃借客形主之詞。故在所忽也。


案汪注。脈微而手足厥。本於成注。錫駒以厥為脈狀。出於不可下編。錢氏云。微厥者。忽見微細也。


微厥則正氣虛衰。真陽欲亡。乃虛寒之脈證也。


意與錫駒同。此他諸家並與成注同。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原注】後云解外。宜桂枝湯。○玉函。自上。有必字。愈上。


有即字。成本。解下。無其字。脈經。其外下。有屬桂枝湯證五字。千金翼同。)


〔成〕太陽。膀胱經也。


太陽經邪熱不解。隨經入腑。為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為未至於狂。但不寧爾。


經曰。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太陽多熱。熱在膀胱。必與血相搏。若血不為蓄。為熱迫之。則血自下。血下則熱隨血出而愈。若血不下者。則血為熱搏。蓄積於下。而少腹急結。乃可攻之。與桃核承氣湯。下熱散血。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2&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3:3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柯〕衝任之血。會於少腹。熱極而血不下而反結。故急。然病自外來者。當先審表熱之輕重。以治其表。繼用桃核承氣。以攻其裡之結血。〔汪〕解其外。補亡論。郭白云采千金方云。宜桂枝湯。及考內台方議云。若其外證不解。或脈帶浮。或惡寒。或身痛等證。尚未可攻。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二湯。皆太陽病解外之藥。


學人宜臨證消息用之。(案金鑒。當先以麻黃湯解外。)〔錢〕注家有血蓄膀胱之說。尤為不經。蓋太陽在經之表邪不解。故熱邪隨經。納入於腑。而瘀熱結於膀胱。則熱在下焦。血受煎迫。故溢入回腸。其所不能自下者。


蓄積於少腹。而急結也。


膀胱為下焦清道。其蒸騰之氣。由氣化而入。氣化而出。未必能藏蓄血也。


若果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則膀胱瘀塞。所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又何自出乎。有識者不為然也。


案傷寒類方曰。當先解外。宜桂枝湯。注云。宜桂枝湯四字。從金匱增入。然金匱無所考。活人書亦云。


宜桂枝湯。總病論曰。不惡寒。為外解。


桃核承氣湯方(○玉函。作桃仁承氣湯。脈經同。案桃核。即是桃仁。猶杏子杏仁。)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千金翼。一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玉函。作先煮四味。取二升半。去滓。納硝。更煮微沸。溫服云云。千金翼。作更煎一沸。分溫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3&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3:4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少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辛熱之氣。故加二物於調胃承氣湯中也。


〔錢〕神農本經。桃仁主瘀血血閉。潔古云。治血結血秘。通潤大腸。破硝血。大黃下瘀血積聚。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芒硝走血軟堅。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之義也。


桂之為用。通血脈。消瘀血。尤其所長也。


甘草所以保脾胃。和大黃芒硝之寒峻耳。


醫方考曰。傷寒外證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


此方主之。無頭痛發熱惡寒者。為外證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


大便黑者。瘀血漬之也。


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


上焦主陽。


下焦主陰。陽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陽。重陽則狂。今瘀熱客於下焦。下焦不行。則乾上部清陽之分。而天君不寧矣。


故其證如狂。桃仁潤物也能潤腸而滑血。大黃行藥也。


能推陳而致新。芒硝咸物也。


能軟堅而潤燥。甘草平劑也。


能調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


能利血而行滯。又曰。血寒則止。血熱則行。桂枝之辛熱。君以桃仁硝黃。則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


斯其制方之意乎。


案方中用桂枝。方氏喻氏程氏汪氏柯氏魏氏並云。以太陽隨經之熱。原從表分傳入。非桂枝不解耳。恐不爾。本草序例曰。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3:5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傷寒類方曰。微利。則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


柯氏方論曰。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調。先期作痛。與經閉不行者。最佳。


外台。古今錄驗。療往來寒熱。胸脅逆滿。桃仁承氣湯。(即本方)


總病論曰。桃仁承氣湯。又治產後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三因陰 門。兼金丸。治熱入膀胱。臍腹上下。兼脅肋疼痛。便燥欲飲水。按之痛者。本方五味為末。


蜜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丸至十丸。婦人血閉疼痛。亦宜服之。


直指方。桃仁承氣湯。治下焦蓄血。漱水迷忘。小腹急痛。內外有熱。加生蒲黃。出小便不通門。


儒門事親。夫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不減。內經曰。此名為瘕為沉也。


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


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後用四物湯補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4:1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醫史攖寧生傳。馬萬戶妻。體肥而氣盛。自以無子。嘗多服暖子宮藥。積久火甚。迫血上行為衄。衄必數升餘。面赤脈躁疾。神 如痴。醫者猶以治上盛下虛丹劑鎮墜之。滑壽曰。經云。上者下之。今血氣俱盛。


溢而上行。法當下導。奈何實實耶。即與桃仁承氣湯。三四下積瘀。既去。繼服既濟湯。二十劑而愈。證治準繩。攖寧生卮言云。血溢血泄。諸蓄妄證。其始也。


予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雖往往獲中。猶不得其所以然也。


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芳舉。問論諸家之術。伊芳舉曰。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


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予聞之愕然曰。名言也。


昔者之疑。今釋然矣。


諸證辨疑。一婦長夏患痢疾。痛而急迫。其下黃黑色。諸醫以薷苓湯。倍用枳殼黃連。其患愈劇。因請余治。診脈兩尺脈緊而澀。知寒傷營也。


細問之。婦人答曰。行經之時。渴飲冷水一碗。遂得此症。余方覺悟。


血被冷水所凝。瘀血歸於大腸。熱氣所以墜下。遂用桃仁承氣湯。內加馬鞭草玄胡索。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許。痛止臟清。次用調脾活血之劑。其患遂痊。今後治痢。不可不察。不然。則誤人者多矣。


傳信尤易方。治淋血。桃仁承氣湯。空心服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6&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4:2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證治大還。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此瘀血內熱盛也。


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打撲內損。有瘀血者。必用。


張氏醫通。虛人雖有瘀血。其脈亦芤。必有一部帶弦。宜兼補以去其血。桃核承氣。加人參五錢。分三服。緩攻之。可救十之二三。


又齲齒。數年不愈。當作陽明蓄血治。桃核承氣。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好飲者多此。屢服有效。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下之下。外台。有後字。脈經。千金翼。有盡重二字。)


〔張〕此系少陽之裡證。諸家注作心經病。誤也。


蓋少陽有三禁。不可妄犯。雖八九日過經下之。尚且邪氣內犯。胃土受傷。膽木失榮。痰聚膈上。故胸滿煩驚。驚者。膽不寧。非心虛也。


小便不利。譫語者。胃中津液竭也。


一身盡重者。邪氣結聚痰飲於脅中。故令不可轉側。主以小柴胡。和解內外。逐飲通津。加龍骨牡蠣。以鎮肝膽之驚。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4:3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柴胡(四兩) 黃芩(○成本。無) 生薑(切) 鉛丹(○玉函。作黃丹)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千金翼。一合。成本。二合) 大黃(二兩) 大棗(六枚擘) 牡蠣(一兩半熬○外台。一兩半。全書。 ) 人參 龍骨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納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成本。十二味。作十一味。切如棋子。玉函。無。外台。棋上。有博字。一兩沸。玉函。外台。作取二升。服一升。外台。作分再服。本云以下。玉函。作本方柴胡湯內。加龍骨牡蠣黃丹桂茯苓大黃也。


今分作半劑二十四字。)


〔吳〕此湯治少陽經邪犯本之證。故於本方中。除去甘草。減大棗上行陽分之味。而加大黃行陰。以下奪其邪。兼茯苓以分利小便。龍骨牡蠣鉛丹。以鎮肝膽之怯。桂枝以通血脈之滯也。


與救逆湯同義。彼以龍骨牡蠣。鎮太陽經火逆之神亂。此以龍骨牡蠣鉛丹。鎮少陽經誤下之驚煩。亦不易之定法也。


傷寒類方曰。此乃正氣虛耗。邪已入裡。而復外擾三陽。故現症錯雜。藥亦隨症施治。真神化無方者也。


案此方。能治肝膽之驚痰。以之治癲癇。必效。


又曰。大黃只煮一二沸。取其生而流利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4:5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案汪氏云。是方也。


表裡齊走。補瀉兼施。通澀並用。恐非仲景之舊。或系叔和采輯時。有差錯者。若臨是證而用是藥。吾不敢也。


何也。


倘謂胸滿譫語。是實證。則當用大黃者。不當用人參。倘謂驚煩小便不利身重。是虛證。則當用人參大棗茯苓龍骨等藥者。不當用大黃。況龍骨牡蠣鉛丹。皆系重墜收澀陰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所宜也。


汪氏此說。似有所見。然而今以是方治此症。而奏效者不鮮。故未敢為得矣。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


名曰縱。刺期門。(玉函。脈經。滿下。有而字。錢本。柯本。周本。張本。無此及次條。)


〔成〕腹滿譫語者。脾胃疾也。


浮而緊者。肝脈也。


脾病見肝脈。木行乘土也。


經曰水行乘火。木行乘土。


名曰縱。此其類矣。


期門者肝之募。刺之以瀉肝經盛氣。〔錫〕縱。謂縱勢而往。無所顧慮也。


〔鑒〕傷寒脈浮緊。太陽表寒證也。


腹滿譫語。太陰陽明裡熱也。


欲從太陽而發汗。則有太陰陽明之裡。欲從太陰陽明。而下之。又有太陽之表。


主治誠為兩難。故不藥而用刺法也。


雖然太陰論中。太陽表不解。太陰腹滿痛。而用桂枝加大黃湯。亦可法也。


此肝乘脾。名曰縱。刺期門。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


名曰橫。刺期門。(水。玉函。脈經。作酢漿二字。千金翼。作截漿。)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19&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5:0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傷寒發熱。嗇嗇惡寒。肺病也。


大渴欲飲水。肝氣勝也。


玉函曰。作大渴欲飲酢漿。是知肝氣勝也。


傷寒欲飲水者愈。若不愈而腹滿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


經曰。水行乘金名橫。刺期門以瀉肝之盛氣。


肝肺氣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內為小便利而解也。


〔錫〕橫。謂橫肆妄行。無復忌憚也。


〔鑒〕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無汗之表也。


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停飲之滿也。


若自汗出。表可自解。小便利。滿可自除。故曰其病欲解也。


若不汗出小便閉。以小青龍湯。先解其外。外解已其滿不除。十棗湯下之。亦可愈也。


此肝乘肺。名曰橫。刺期門。亦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原注】一作二日內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


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


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凡。全書。作反。反躁至大熱入胃。玉函。作而反燒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脈經同。作火氣入胃。躁煩。脈經。作燥。玉函。脈經。作十餘日振而反汗出者。無故字。脈經。作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嘔。


及不多。成本。脈經。無不字。汪氏云。凡。當作反。此為欲解也。


也字。當在故字之下。案玉函無故字。似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20&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7:05:2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太陽病二日。則邪在表。不當發躁而反躁者。熱氣行於裡也。


反熨其背。而發汗大汗出。則胃中乾燥。火熱入胃。胃中燥熱。躁煩而譫語。至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火邪勢微。陰氣復生。津液得復也。


故為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則愈。若從腰以下不得汗。則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熱氣上逆而反嘔也。


欲失溲足下惡風者。氣不得通於下而虛也。


津液偏滲。令大便硬者。小便當數。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也。


此以火熱內燥。津液不得下通。故小便不數。及不多也。


若火熱消。津液和。則結硬之便得潤。因自大便也。


便已頭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則陽氣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則陽氣降下。頭中陽虛。故卓然而痛。穀氣者陽氣也。


先陽氣不通於下之時。足下惡風。今陽氣得下。故足心熱也。


〔柯〕此指火逆之輕者言之。太陽病經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此大青龍證也。


〔方〕卓。特也。


頭特然而痛。陰氣上達也。


病雖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隱然見於不言之表矣。


讀者當自悟可也。


〔汪〕欲失溲者。此是形容不得小便之狀。案郭白云云。火氣入胃。胃中枯燥。


用白虎加人參湯。小便不利者。當用五苓散。其大便硬者。用調胃承氣湯。於諸證未生時。必須先去火邪。宜救逆湯。愚以五苓散斷不可用。此系胃中水竭。津液燥故也。


其用調胃承氣湯。不若麻仁丸代之。


案玉函脈經。無下利。與下文連接。似是。欲解也故之故。玉函無之。亦似是。成注云。大汗出則愈。


且注文代故以若字。皆與玉函符。極覺明暢。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42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1:41 , Processed in 0.09862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