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複製鏈接]
4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3:15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本事方云。昔有鄉人丘生者。病傷寒。予為診視。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 。


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發汗藥。幾不遜矣。


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調營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


信知此事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


醫者亦須顧其表裡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貴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原注】法用桂枝湯。○玉函。注。一云桂枝湯。脈經。作桂枝湯。)


〔程〕麻黃湯。為寒傷營之主劑。而所禁多端。乃爾。將令後人安所措手乎。曰亦於脈與證之間。互參酌之。不必泥定緊之一字。始為合法也。


脈浮無緊。似不在發汗之列。然視其證。一一寒傷營之表病。則不妨略脈而詳證。無汗可發汗。宜麻黃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2&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3:2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程〕脈浮數者。雖與浮緊稍異。然邪勢擁遏在表可知。則不必寒傷營之表病具備。自不妨略證而詳脈。


無汗可發汗。亦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玉函。作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衛氣不和故也。


營行脈中。為陰主內。衛行脈外。為陽主外。復發其汗。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千金翼同。脈經。千金。營氣和者云云十八字。


作營氣和而外不解。此衛不和也十二字。無營衛和之營。吳本。作病常自汗出者。營氣和。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注云。此段。舊本多衍文。今刪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3&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3:4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錫〕衛氣者。所以肥腠理。司開闔。衛外而為固也。


今不能衛外。故常自汗出。此為營氣和。而衛不和也。


衛為陽。營為陰。陰陽貴乎和合。今營自和。而衛氣不與之和諧。故營自行於脈中。衛自行於脈外。兩不相合。


如夫婦之不調也。


宜桂枝湯發其汗。調和營衛之氣則愈。〔方〕此言常者。謂無時不然也。


〔程〕此不必其為太陽中風。而桂枝湯亦宜者。如今人滋陰斂汗等類。〔柯〕下條發熱汗出。便可用桂枝湯。見不必頭痛惡風俱備。


此只自汗一症。即不發熱者。亦用之。更見桂枝方。於自汗為親切耳。


傷寒類方云。營氣和者。言營氣不病。非調和之和。自汗與發汗迥別。自汗乃營衛相離。發汗使營衛相合。


自汗傷正。發汗驅邪。復發者。因其自汗。而更發之。則營衛和。而自汗反止矣。


案靈樞營衛生會篇云。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又衛氣篇云。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正此段之所根柢也。


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


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千金。作時時發熱。湯下。成本。有主之二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3:5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汪〕臟無他病者。謂裡和能食。二便如常也。


〔程〕如病患臟無他病。屬之裡分者。只發熱自汗出。時作時止。纏綿日久而不休。此較之太陽中風證之發無止時。不同矣。


既無風邪。則衛不必強。營不必弱。只是衛氣不和。致閉固之令有乖。病既在衛。自當治衛。雖藥同於中風。服法不同。先其時發汗。使功專於固衛。


則汗自斂。熱自退。而病愈。此不必為太陽中風。而桂枝湯可主者一也。


凡臟病。亦有發熱汗自出。連綿不愈者。骨蒸勞熱類是也。


〔成〕外台云。裡和表病。汗之則愈。


案此條。方氏以降諸家。並為中風證。似非經旨。只柯琴志聰錫駒注。與程意同。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4:0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鑒〕傷寒脈浮緊。法當發汗。若不發汗。是失汗也。


失汗則熱鬱於營。因而致衄者。宜麻黃湯主之。若能於未衄之先。早用麻黃湯汗之。汗出則解。必不致衄。其或如前條之自衄而解。亦無須乎藥也。


〔程〕大抵傷寒見衄者。由其人營分素熱。一被寒閉。營不堪遏。從而上升矣。


〔王〕奪血者無汗。既致衄。不可輕用麻黃湯。須審之又審。點滴不成流者。可也。


活人書云。衄家不可發汗。汗出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瞬。不能眠。然而無汗而衄。脈尚浮緊者。須與麻黃湯。脈已微者。不可發汗。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


江 名醫類案云。陶尚文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以犀角地黃湯等治。而反劇。陶切其脈。浮緊而數。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或問。仲景言衄家不可汗。亡血家不可發汗。而此用麻黃湯。何也。


 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緣當汗不汗。熱毒蘊結。而成吐血。當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血者。麻黃湯主之。


蓋發其汗。則熱越而出。血自止也。


案柯本。此條。作傷寒脈浮緊者。麻黃湯主之。不發汗。因致衄。注云。不發汗。陽氣內擾。陽絡傷則衄血。是奪血者無汗也。


若用麻黃湯再汗。液脫則斃矣。


言不發汗因致衄。豈有因致衄。更發汗之理乎。愚故亟為校正。恐誤人者多耳。此執泥之說。難從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6&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4:22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原注】一云。大便青。)知不在裡。仍在表也。


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玉函。作未可與承氣湯。是。其小便清者。玉函。外台。並作小便反清。脈經。千金翼。作大便反青。柯本。大便圊。知。玉函。脈經。千金翼。作此為二字。王肯堂校本千金翼。有熱。作身熱。熱下。有小便赤三字。其小便清。作若小便利。)


〔成〕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故宜當下。若小便清者。知裡無熱。則不可下。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


況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責邪在裡。是仍在表也。


與桂枝湯以解外。


若頭疼不已。為表不罷。郁甚於經。迫血妄行。上為衄也。


〔程〕欲攻裡。則有頭痛之表證可疑。欲解表。則有不大便之裡證可疑。表裡之間。何從辨之。以熱辨之而已。熱之有無。何從辨之。以小便辨之而已。有熱者。


小便必短赤。熱已入裡。頭痛只屬熱壅。可以攻裡。其小便清者。無熱可知。熱未入裡。不大便只屬風秘。仍須發汗。〔汪〕若頭痛不已者。為風寒之邪上壅。熱甚於經。勢必致衄。須乘其未衄之時。宜用桂枝湯。以汗解之。〔周〕此因發汗之後。不得再用麻黃也。


〔魏〕此條之衄。意料之辭。非已見之證。用桂枝湯則可不衄而解。與用麻黃湯一條亦有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4:39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傷寒選錄云。丹溪曰。謹案外證未解不可下。下為逆。今頭痛有熱。宜解表。反與承氣。正是責其妄下之過也。


故下文又言小便清者。知其無裡邪。不當行承氣。又繼之曰。當須發汗。曰頭痛必衄血。宜桂枝湯。反復告戒。論意甚明。而注反直曰。故當宜下。想因六七日不大便爾。雖不大便。他無所苦。候表解然後攻之。


正仲景法也。


注意似未瑩。○案此說。與玉函符矣。


傷寒類方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頭痛有熱者。未可與承氣湯。太陽症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


案未可二字。從金匱增入。傷寒論失此二字。○案徐氏注解近是。故表而出焉。又案張志聰。發汗用麻黃湯。柯氏改小便清。作大便圊。並非也。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玉函。脈經。千金翼。脈上。有其字。


可更發汗。玉函。作與復發汗。脈經。千金翼。作可復發其汗。成本。無已字。湯下。有主之二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4:54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煩者。熱也。


發汗身涼為已解。至半日許。身復熱。脈浮數者。邪不盡也。


可更發汗。與桂枝湯。


〔鑒〕傷寒服麻黃湯發汗。汗出已熱退。身涼解。半日許。復煩熱而脈浮數者。是表邪未盡。退而復集也。


可更發汗。其不用麻黃湯者。以其津液。前已為發汗所傷。不堪再任麻黃。故宜桂枝更汗可也。


案方氏喻氏輩。並云傷寒已解。復傷風邪。且以更為改之義。非是。更。再也。


玉函作復。其意可見耳。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成本。無亡血二字。玉函。脈經。亡津液。作無津液。液下。有而字。)


〔錫〕此論汗吐下三法。不可誤用也。


蓋汗吐下三法。皆所以亡血亡津液者也。


用之不當。不惟亡血亡津液。而亡陰亡陽也。


用之得宜。雖亡血亡津液。而亦能和陰和陽也。


故曰陰陽自和者。必自愈。〔鑒〕凡病。


謂不論中風傷寒。一切病也。


其邪正皆衰。可不必施治。惟當靜以俟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29&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5:0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案程氏柯氏汪氏。並謂用生津益血之劑。則陰陽自和。而病自愈。此不必矣。


今審察原文語意。自和自愈兩自字。分明不假藥力。可以見耳。方氏志聰金鑒。以陰陽。為脈之陰陽。此必不然。蓋亡血則亡陰。亡津液則亡陽。陰陽。即指氣血而言也。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玉函。脈經。千金翼。汗下。


有其人二字。得。作其。)


〔成〕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藥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汪〕先汗後下。治傷寒之正法也。


今病未曾發汗。而先大下之。既下之後。復發其汗。是為汗下相反。津液重亡。案此條論。必病患表裡證悉具。以故汗下相反。但小便不利。無他變也。


設使無裡證而先下。無表證而復汗。則病患變證蜂起。


豈但小便之不利哉。〔喻〕言下後復發汗。有俟津液自回之法若強責其小便。則膀胱之氣化不行。有增硬滿喘脹者矣。


故宜以不治治之。〔程〕得小便利。得字宜著眼。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玉函。脈經。千金翼。汗上。有其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0&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5:22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程〕下後復發汗。則衛外之陽必虛。故振寒。而守內之陽亦弱。故脈微細。能明其所以然。則雖有一應熱證。相兼而來。只補虛為主。良工於汗下之際。稍失治於其初。輒不可不慎持於其後。脈證之間。各有本標。萬不可因標誤本也。


〔柯〕內陽虛。故脈微細。外陽虛。故振栗惡寒。


即乾薑附子湯證。


案汪氏引補亡論。常器之云。素無熱人。可與芍藥附子湯。有熱人。可與黃 建中湯。魏氏云。四逆湯之屬。學人宜從其輕重。而擇用耳。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玉函。脈經。千金翼。汗上。有其字。渴下。有而字。脈上。有其字。)


〔成〕下之虛其裡。汗之虛其表。既下又汗。則表裡俱虛。陽王於晝。陽欲復。虛不勝邪。正邪交爭。


故晝日煩躁不得眠。夜陰為主。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裡無熱也。


身無大熱者。表無熱也。


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乾薑附子湯。退陰復陽。〔程〕晝日煩躁不得眠。虛陽擾亂。外見假熱也。


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陰氣獨治。內系真寒也。


宜乾薑附子湯。直從陰中回陽。不當於晝日煩躁一假證狐疑也。


〔柯〕身無大熱。表陽將去矣。


幸此微熱未除。煩躁不寧之際。獨任乾薑生附。以急回其陽。此四逆之變劑也。


〔魏〕身無大熱。非太陽發熱。並非陽明大熱也。


洵是陽虛於內。露假亂真耳。案晝間雖煩躁。亦不嘔不渴。更明嘔亦有寒逆。而渴不容假。渴亦有陰逼陽浮。面赤口燥之渴。但與水不能飲。則真寒立見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5:3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案無大熱。又出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大陷胸湯。白虎加人參湯條。並謂身微熱。無翕翕蒸蒸之勢也。


此條煩躁。與茯苓四逆湯。吳茱萸湯。大青龍湯方後。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者。同屬亡陽。但不過有少異耳。案樓氏綱目。作日夜煩躁。不得安眠。時安靜。不知何據。


乾薑附子湯方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成本。切。作破。)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徐〕脈微無大熱。是外無襲邪。而更煩躁。非陽虛發躁之漸乎。故以生附乾薑。急溫其經。比四逆。不用甘草者。彼重在厥。故以甘草。先調其中。而壯四肢之本。此重在虛陽上泛。寒極發躁。故用直搗之師。而無取扶中為治耳。


柯氏曰。茯苓四逆。固陰以收陽。乾薑附子。固陽以配陰。二方皆從四逆加減。而有救陽救陰之異。茯苓四逆。比四逆為緩。固裡宜緩也。


薑附者。陽中之陽也。


用生附。而去甘草。則勢力更猛。比四逆為峻。回陽當急也。


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緩急自別。加減之妙。見用方之神乎。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2&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5:50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盧祖常續易簡方曰。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臍。然附子。縱重一兩。去皮臍。已不等分。況有不重一兩者乎。兼其方。載乾薑。既為主治之君。在附子之上。已知其不責附子之等分也。


又曰。仲景一百十三方。


用附子者二十一。熟用者十有三。必佐麻黃桂枝大黃黃連黃芩細辛輩。生用者八。薑附湯。四逆湯。白通湯。


白通豬膽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湯。四逆人參湯。茯苓四逆湯。是也。


必方方皆用乾薑為正。未聞用熟附佐乾薑也。


千金翼。薑附湯。主痰冷 氣方。


於本方。以生薑。代乾薑。


和劑局方。薑附湯。又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即本方)


三因方。乾薑附子湯。治中寒卒然暈倒。或吐逆涎沫。狀如暗風。手腳攣搐。口噤。四足厥冷。或復燥熱。


(即本方)


衛生寶鑒曰。身冷脈沉數。煩躁不飲水。此名陰盛格陽。乾薑附子湯。加人參半兩治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3&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6:0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張氏醫通曰。腰痛屬寒者。其腰如冰。其脈必緊。得熱則減。得寒則增。本方。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玉函。脈經。千金翼。身下。


有體字。脈上。有其字。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錢〕此本中風。而以麻黃湯。誤發其汗。遂使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不能充灌滋養。故身疼痛。而脈沉遲。非傷寒脈浮緊。而身疼痛之可比也。


仍以桂枝湯。和解衛陽。因誤汗之後。多加芍藥之酸收。以斂營陰之汗液。生薑以宣通其衰微之陽氣。人參以扶補其耗散之元真。故名之曰桂枝新加湯。然身疼痛而脈沉遲。皆無陽之證。而不加附子以溫經復陽者。以未如肉 筋惕。汗漏不止之甚。故不必真武湯。及桂枝加附子湯。救急之法也。


若服而未除者。恐亦必當加入也。


傷寒準繩。張兼善曰。仲景凡言發汗後。以外無表證。裡無熱症。止余身疼一事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而致然也。


故加人參生薑芍藥以益血。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千金翼。有切字。)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成本。不載本方。第十卷云。於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余依桂枝湯法服。玉函。味下。


有咀四味四字。云。作方。方本。煮上。有微火二字。注云。微火。皆當仿效首方。此蓋後人之贅耳。)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6:23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志〕曰新加湯者。謂集用上古諸方。治療表裡之證。述而不作。如此湯方。則其新加者也。


亦仲祖自謙之意。


古方選注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兩之理。而加之也。


傷寒類方曰。素體虛。而過汗者。方可用。


案柯氏作桂枝去芍藥生薑新加人參湯。云。坊本作加芍藥生薑者誤。未知何據。恐是僭妄也。


案錢氏霍亂篇吐剎止而身痛不休云云注。如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此乃汗後亡陽。陽虛裡寒。無陽氣以噓培和暖其筋骨。營血凝澀而痛。此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證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杏仁。玉函。脈經。作杏子。成本。湯下。有主之二字。)


〔方〕更行。猶言再用。不可再用桂枝湯。則是已經用過。所以禁止也。


〔鑒〕太陽病下之後。微喘者。


表未解也。


當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湯。解太陽肌表。而治其喘也。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下利脈促。汗出而喘。表未解者。當以葛根黃連黃芩湯。解陽明之肌熱。而治其喘也。


今發汗後。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而不惡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陽之表。且汗出而不惡熱。知邪亦不在陽明之裡。是邪獨在肺中。肺氣滿而喘矣。


故不可更行桂枝湯。〔兼〕予觀景仲常言發汗後。乃表邪悉解。止余一證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湯。今汗出而喘。


無大熱。乃上焦餘邪未解。當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之。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乃桂枝證悉具。而加喘者用之。〔錢〕因邪熱在肺。或時有微熱。未可知也。


然非若表裡有邪之熱。故曰無大熱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6:3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案柯氏無大熱。刪無字。云。無字。舊本訛在大熱上。前輩因循不改。隨文衍義。為後學之迷途。此說不可從。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千金。名四物甘草湯。)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玉函。作杏子五十枚。) 甘草(二兩炙○玉函。作一兩)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 。(成本。玉函。千金翼。升煮間。有先字。玉函。無本云黃耳 五字。千金翼。 。作杯。汪云。黃耳 。想系置水器也。)


〔錢〕李時珍云。麻黃乃肺經專藥。雖為太陽發汗之重劑。實發散肺經火鬱之藥也。


杏仁利氣。而能泄肺。石膏寒涼。能肅西方金氣。乃瀉肺肅肺之劑。非麻黃湯。及大青龍之汗劑也。


世俗不曉。惑於活人書及陶節庵之說。但見一味麻黃。即以為汗劑。畏而避之。不知麻黃湯之制。欲用麻黃以泄營分之汗。必先以桂枝。


開解衛分之邪。則汗出而邪去矣。


所以麻黃不與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


觀後賢之麻黃定喘湯。皆因之以立法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6&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6:57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千金方。貝母湯。治上氣咽喉窒塞。短氣不得臥。腰背痛胸滿不得食。面色萎黃。


於本方。加貝母。桂心。半夏。生薑。


三因方。惺惺散。治傷寒發熱。頭疼腦痛。


於本方。去杏仁。加茶蔥煎服。


仁齋直指附遺。五虎湯。治喘急痰氣。


於本方。加細茶。萬病回春。有桑白皮。生薑。蔥白。


張氏醫通。冬月咳嗽。寒痰結於咽喉。語聲不出者。此寒氣客於會厭。故卒然而喑也。


麻杏甘石湯。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7:1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成〕發汗過多。亡陽也。


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以調不足之氣。〔錢〕陽本受氣於胸中。故膻中為氣之海。上通於肺而為呼吸。位處心胸之間。發汗過多。則陽氣散亡。氣海空虛。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覺惕惕然悸動也。


凡病之實者皆不可按。按之則或滿或痛。而不欲也。


此以誤汗亡陽。心胸真氣空虛而悸動。故欲得按也。


〔柯〕叉手冒心。則外有所衛。得按則內有所依。


如是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


〔汪〕冒字。作覆字解。


案悸。說文云。心動也。


今云心下悸。臍下悸。活人書云。悸氣者。動氣也。


乃知悸假為動氣之總稱。活人指掌云。悸。即怔忪之別名。未允。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成本。並脫兩數。)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7:26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柯〕此用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心之陽。則汗出多者。不至於亡陽矣。


薑之辛散。棗之泥滯。


固非所宜。並不用芍藥者。不欲其苦泄也。


甘溫相得。氣和而悸自平。與心中悸而煩。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


傷寒類方曰。此以一劑為一服者。二味扶陽補中。此乃陽虛之輕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則用真武湯矣。


一症而輕重不同。用方迥異。


案此方。與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立方之妙。在於單捷。錢氏則云。如參芍之補斂。恐不可少。仲景立方。諒不止此。或有脫落。未可知也。


此乃後人之見耳。


證治大還。桂枝湯。治生產不快。或死腹中。桂枝一握。甘草三錢。水煎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奔。玉函。脈經。作賁。)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39&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7:38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魏〕此條。乃申明發汗後陽虛之變證也。


汗出過多。陽浮於上。陰陽二者。相維而不相離。陽既上浮。


陰即下動。其臍下悸者。陰氣欲上乘而作奔豚。容不急溫中固陽以御之乎。陽盛於中。陰自安於下。斯奔豚欲作。而終不能作也乎。〔柯〕臍下悸時。水氣尚在下焦。欲作奔豚之兆。而未發也。


〔方〕欲作。待作未作之謂。


〔汪〕奔豚。難經云。腎之積名。此言奔豚。乃腎氣發動。如欲作奔豚之狀。非真臍下有積如豚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爛。玉函。作瀾。方氏諸家同。千金翼。作水一斗。不用甘爛水)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40&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6:47:51 | 只看該作者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鑒〕此方。即苓桂朮甘湯。去白朮。加大棗。倍茯苓也。


彼治心下逆滿。氣上衝胸。此治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朮。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後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


若已作奔豚。


又非此藥所能治。則當從事乎桂枝加桂湯法矣。


〔吳〕汗後餘邪。挾下焦邪水為患。故取桂枝湯中之三以和表。


五苓散中之二以利水。


總病論曰。甘爛水。郎肝切。熟也。


不擊則生。擊之則熟。水之味本咸。擊熟之則歸土性矣。


然土之味本甘故也。


暴崖之水。擊之而成沫。乾而成土。水歸土性。故謂之甘爛水。○案甘爛水。諸說不一。成氏云。揚之有力。取不助腎邪也。


徐氏云。甘而輕。取其不助腎邪。而益脾土也。


柯氏云。甘爛水狀似奔豚。而性則柔弱。故又名勞水。錢氏云。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


張錫駒云。揚之無力。


以其不助水氣也。


徐大椿云。大約取其動極思靜之意。數說未知孰是。姑舉於斯。


傷寒類方曰。先煮茯苓者。凡方中專重之藥。法必先煮。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AF%E7%BE%A9/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681&pid=711341&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6:24 , Processed in 0.2548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