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春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1:49:46 | 只看該作者
厥證
 

許滇生之媳,為阮芸台太傅之女孫,在都因喪子悲哀,患發厥。

 

屢服補劑,以致汛愆。

 

或疑為娠。

 

孟英曰:

 

脈雖弦數以滑,乃痰挾風陽而為厥也。

 

與「大劑蠲痰熄風,舒郁清營」之劑,漸以獲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1:51:05 | 只看該作者
丁酉中秋夜
 

牙行張鑒錄,年逾花甲,猝仆於地。

 

急延孟英脈之,弦滑而大。

 

曰:

 

痰、氣、食相並而逆於上也。

 

先以烏梅擦開牙關,橫一竹箸於口,灌以淡鹽薑湯,隨以鵝翎探之。

 

太息一聲而蘇,次與調氣和中而愈。

 

後數年以他疾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1:51:18 | 只看該作者
秋初
 

家慈猝仆於地。

 

孟英診之,脈浮弦以滑。

 

用:

 

羚羊角 膽星 牡蠣 石菖蒲 丹參 茯苓 鉤藤桑葉 貝母 橘紅 蒺藜等以順氣、蠲痰、熄風、降火而痊。

 

癸卯春前數日,忽作欠伸而厥。

 

孟英切脈,微弱而弦。

 

曰:

 

病雖與前相似,而證則異矣。

 

以:

 

高麗參 白朮 何首烏 山茱萸 枸杞 桑椹 石斛 (淮)牛膝 蒺藜橘紅 牡蠣等,鎮補、攝納以瘳。

 

余謂此等症,安危在呼吸之間,觀前後猝仆數案,可見其辨證之神,雖古人,不多讓,況世俗之所謂醫乎。

 

家慈兩次類中,予皆遠出,微孟英,吾將焉活?

 

感銘五內,聊識數言,惟愿讀是書者,體其濟世之心,臨證得能如是,將胥天下之沉 而盡起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1:51:28 | 只看該作者
祝叟
 

年近古稀,己亥春赴席,忽仆地痰涌,肢強眼斜,舌謇不語。

 

外科王瑞芝荐孟英視之,投六君子東加蠍稍、羚羊角、膽星、石菖蒲、竹瀝、薑汁而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08:13 | 只看該作者
沈新予令岳母
 

陡患昏厥,速孟英視之,病者樓居,酷熱如蒸。

 

因曰:

 

此陰虛肝陽素盛之體,暑邪吸入包絡,亟宜移榻清涼之地。

 

隨以紫雪(丹)一錢,新汲水調下可安。

 

而病者自言手足已受縲紲,堅不肯移。

 

家人驚以為祟,聞而束手。

 

孟英督令移之,如法灌藥,果即帖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08:22 | 只看該作者
胡次瑤婦
 

陡患肢麻昏眩,以為「急痧」。

 

孟英視之,面微紅,音低神憊。

 

睛微赤,舌色微黃,足微冷,身微熱,胸微悶,脈微弦。

 

曰:

 

乃本元素弱,謀慮縈思,心火上炎,內風隨以上僭,豈可誤作痧閉,妄投香散之藥哉?

 

以:

 

人參 龍(骨) 牡(蠣) 菖(蒲) (黃)連 石英 麥冬 小麥 竹葉 蓮子心為方,兩啜而瘥。

 

尋與平補善其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7:23 | 只看該作者
脫證
 

甲申夏,予於登廁時,忽然體冷汗出,氣怯神疲。

 

孟英視之曰:

 

陽氣欲脫也。

 

猝不及得藥。

 

適有三年女佩薑一塊。

 

約重四至五錢,急煎而灌之,即安。

 

後用培補藥,率以(人)參 (黃) (白) 術(炙)草為主,蓋氣分偏虛也。

 

鄭九,經越醫陳六順延醫,服藥後汗出昏狂,精流欲脫。

 

孟英切其脈,既散且亂,沉取極細。

 

曰:

 

此證頗危,生機僅存一線。

 

亦斯人陰分素虧,不可盡謂桂、附之罪也。

 

以:

 

元參 生地 知母 黃柏 白芍 石斛百合 甘草 梔子 桑枝 龍骨 牡蠣 鹽水炒豆豉,為大劑灌之,下咽即安。

 

次日,去梔、豉、甘草、加龜版、鱉甲、鹽水炒橘紅,服十余帖而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8:42 | 只看該作者
痹證
 

某媼,年六十余,患腰腿串痛,聞響聲,即兩腿筋掣不可耐,且必二、三十次。

 

臥榻數載,諸藥罔效。

 

孟英察脈沉弦,苔膩便秘。

 

亦因廣服溫補而致病日劇也。

 

與:

 

雪羹 羚(羊角) 楝(實) 膽星 橘絡 竹瀝絲瓜絡,吞礞石滾痰丸及當歸龍薈丸,四劑,大瀉數十次,臭韌異常,筋掣即已。

 

乃去二丸,加(山)梔、(黃)連、羊藿,服六劑。

 

即健飯而可扶掖以行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8:51 | 只看該作者
某嫗
 

患腰痛脹欲捶,多藥不效。

 

孟英視其形雖羸瘦,而脈滑痰多,苔黃舌絳。

 

曰:

 

體虛病實,溫補非宜。

 

苟不攻去其痰,徒以疲藥因循,則病益實,體益虛。

 

糜帑勞師,養成寇患,豈治病之道哉?

 

先以:

 

雪羹(湯) 加竹茹、楝實、綠萼梅、杏仁、花粉、橘紅、茯苓、旋覆,吞控誕丹,服後果下膠痰,三進而病若失。

 

嗣予調補獲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02 | 只看該作者
牙行王炳華室
 

夏患臂痛。

 

孫某曰:

 

風也。

 

服參、 、歸、芍數帖,臂稍愈而脘痛。

 

孫曰:

 

寒也。

 

加以桂、附,痛不止而漸覺痰多。

 

孫曰:

 

肝腎不足也,重用熟地、枸杞,令其多服取效。

 

不料愈服愈劇,漸至昏厥。

 

孫尚以為藥力之未到,病體之久虛,前方復加重,甚而時時發厥。

 

始請孟英診之,脈沉而有弦滑且數之象。

 

乃謂炳華曰:

 

此由過投溫補,引動肝風,煽其津液為痰,痰復乘風而上,此暈厥之所由來也。

 

余波則奔流經絡,四肢因而抽搐,陽氣盡逆於上,宜乎鼻塞面浮。

 

濁氣不能下達,是以便滯不飢。

 

炳華曰:

 

(先生真)神見也。

 

溫補藥服凡三月矣,不知尚可救乎?

 

孟英曰:

 

不疑吾藥,猶有望焉。

 

遂予大劑甘寒熄風化飲,佐以涼苦泄熱清肝,厥果漸止,而各恙遞蠲,兩月後,康復如常。

 

某,勞力人,陰分素虧,驟感風濕,兩膝刺痛酸軟,不能稍立。

 

孟英以六味地黃東加獨活、豆卷,一劑知,二劑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12 | 只看該作者
徐月岩室
 

患周身麻木,四肢癱瘓,口苦而渴,痰冷如冰,氣逆欲嘔,汛愆腹脹。

 

頻飲極熱薑湯,似乎暢適。

 

深秋延至季冬,服藥不愈。

 

孟英診脈:

 

沉弦而數。

 

因問曰:

 

溺熱如火乎?

 

間有發厥乎?

 

病者唯唯。

 

遂以:

 

雪羹 旋(復) 赭(石) 梔(子) 楝(實) (竹)茹 (石)斛 知母 花粉桑枝 羚羊(角) 橄欖 蛤殼為方,送下當歸龍薈丸,服之遞減,二十劑,即能起榻。

 

乃去羚(羊角)、赭(石),加洋參、生地、蓯蓉、藕(汁),投之漸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23 | 只看該作者
高某
 

患兩膝筋絡酸痛,略不紅腫,臥則痛不可當,徹夜危坐。

 

孟英切脈,虛細,苔色黃膩,咽燥溺赤。

 

與:

 

知(母) (石)斛 梔(子) 楝(實) 牛膝 豆卷 桑枝 竹瀝為方,送虎潛丸,旬日而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32 | 只看該作者
謝譜香
 

素體陰虛,忽患環跳穴痛,始而下及左腿,繼而移於右腿,甚至兩足轉筋,上衝於腹間,或痛自乳起,下注於髀,日夜呼號,肢冷自汗,略難反側。

 

醫見其血不華色,輒投補劑。

 

迨仲春孟英自江西歸,診脈弦軟微滑,畏熱知飢,溲赤便堅,舌紅不渴。

 

乃陰虛而痰氣滯於厥陰也。

 

以:

 

蓯蓉 鼠矢竹茹 絲瓜絡 橘核 茴香湯炒當歸 吳萸湯炒黃連 川椒湯炒烏梅 延胡湯炒楝實 海 鳧茈為劑,一服即減,數啜而安,繼與虎潛加秦艽而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47 | 只看該作者
痿證
 

夏間,王某患感,越醫謝樹金治之,病雖退而能食矣,但不能起坐,類乎癱瘓,延已月余,人皆謂其成廢。

 

所親鐘某浼孟英視之,曰:

 

此因多服表散,汗出過分,氣血兩傷,肢骸失其營養。

 

脈微而細,舌亮無苔。

 

與大劑:

 

(高麗)參 (黃) (當)歸 (白)術 熟地 杜仲 菟絲子 牛膝 枸杞 山藥 木瓜 萸肉萎蕤 續斷 桑枝,服數十帖而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19:59 | 只看該作者
腳氣
 

顧云蘿令正,久患香港腳,屢治屢發,馴致周身筋掣,上及於巔,齦痛齒麻,腰酸目眩,口乾食少,夜不能眠。

 

孟英察其脈,芤而弦數,真陰大虧。

 

腿雖痛,從無赤腫之形,香港腳藥豈徒無益而已?

 

予:

 

「二地」 「二冬」 二至(丸) 知(母) (黃)柏 桑(枝) 菊(花) 梔(子) 楝(實) (青)蒿 (白)薇 龜板鱉甲 藕(肉)等藥,服之各恙漸減。

 

蓋因平昔帶下太甚,陰液泄漏,而筋脈失其濡養。

 

治病應澄源以潔流。

 

秋間,以:

 

海螵蛸粉 魚膘(膠) 黃柏阿膠,為丸。

 

服之,痊愈。

 

魏女,患腳腫,嘔吐,寒熱,便秘。

 

孟英予龍膽瀉肝湯而立效。

 

繼有孫氏婦患此,亦以是藥獲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20:26 | 只看該作者
胃脘痛
 

趙聽樵室,高若舟之妹也,去冬偶患脘痛。

 

黃某治之,漸增頭痛眩暈,氣逆嘔吐,痰多不寐,便溏不食,經事不行。

 

始疑其虛,三月後,又疑為娠,諸藥遍嘗,病日以進。

 

若舟延孟英脈之:

 

左弦而數,右滑以駛。

 

曰:

 

病藥耳,旬日可瘳。

 

趙疑「大病小視」,不服其方。

 

越半月,病者頸軟,頭(重)難舉。

 

醫謂天柱已倒,勢無望矣。

 

若舟聞之,復懇援於孟英。

 

疏方仍是前診之法。

 

趙問:

 

此病諸醫束手,大劑補藥,尚無寸效,而君兩次用藥,皆極清淡。

 

雖分量頗重,亦焉能有濟乎?

 

孟英曰:

 

子何愚耶?

 

藥惟對證,乃克愈病,病未去而補之,是助桀也。

 

病日加而補益峻,是速其死也。

 

原彼初意,非欲以藥殺人。

 

總緣醫理未明,世故先熟,不須辨證,(以)補可媚人,病家雖死不怨,醫者至老無聞。

 

一唱一和,熟能挽此頹風。

 

令閫體質雖豐,而陰虛有素。

 

是以木少水涵,肝陽偏盛。

 

上侮於胃,則為脘痛。

 

斯時若投以酸苦泄肝,甘涼養胃,數日愈矣。

 

乃溫補妄施,油添火上,肺津胃液,灼爍無余,怒木直升,樞機窒塞,水飲入胃,凝結為痰。

 

雖見證多端,皆氣失下降。

 

豈可指眠食廢以為癆,月汛爽(爽字作愆期解)而為娠耶?

 

予大劑輕淡之品,整肅氣道。

 

俾一身治節之令、肝胃逆升之火、胃腑逗留之濁、樞機郁遏之熱、水飲凝滯之痰,咸得下趨,自可向愈。

 

不必「矯枉過正」,而妄以(芒) 硝、(大)黃傷正氣,所謂「藥貴對證」,而重病有輕取之法。

 

非敢藐視人命,故將疲藥塞責也。

 

趙極感悟。

 

投匕即效,逾旬果安。

 

又一月,經至。

 

嗣予滋養,康復如常。

 

越二載又病,復惑於黃某溫補之論,而孟英之功盡墜,惜哉!

 

金朗然之母,偶發脘痛嘔吐。

 

醫與溫補藥,初若相安,漸至畏寒不寐,四肢不仁。

 

更醫云是「風痹」,仍投溫補。

 

因而不飢不食,二便不行,肌肉盡削,帶下如溺。

 

始延孟英診之。

 

曰:

 

暑伏脾胃耳。

 

其多投溫補而不遽變者,以熟地等陰柔膩滯為之挾制也。

 

然津氣灼爍而殆盡,脂液奔迫以妄行,治節無權,陽明涸竭,焉能衛皮毛而暢四肢,利機關以和九竅哉?

 

與白虎東加西洋參、竹茹、橘皮、絲瓜絡、石斛、花粉、竹瀝、海 ,連進二十劑,始解黑矢,而各恙漸安。

 

嗣與和肝胃,調八脈以善後,遂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21:24 | 只看該作者
李某
 

向患脘痛,孟英頻與建中法獲瘳。

 

今秋病偶發。

 

他醫診之,聞其溫補相投,徑依樣而畫葫蘆。

 

服後,耳閉腿痛,不飢便滯。

 

仍就孟英視之。

 

曰:

 

暑邪內伏,誤投補藥使然。

 

治宜清滌為先,彼不之信。

 

反疑為風氣,付外科灼灸,遂至筋不能伸而成錮疾。

 

孟英曰:

 

此證較金病(金朗然母之病)輕逾十倍,惜惑於淺見,致成終身之患,良可嘆也!

 

獨怪謀利之徒,假河間太乙針之名,而妄施毒手。

 

舉國若狂,竟有不惜重價,求其一針,隨以命殉之者,吾目擊不少矣。

 

夫《內經》治病,原有熨之一法,然但可以療寒濕凝滯之證。

 

河間原方,惟二活(羌活、獨活)、黃連加麝香、乳香耳,主治風痹。

 

今乃托諸鬼神,矜夸秘授,云可治盡內傷外感四時十二經一切之病。

 

天下有是理乎?

 

況其所用之藥,群集辛熱香竄之品,點之以火,定必傷陰。

 

一熨而吐血者有之,其不可輕試於陰虛之體與挾熱之證也,概可見矣。

 

吾友盛少云之尊人臥云先生,誤於此而致周身潰爛,臥床數載以亡。

 

仲聖焦骨傷筋之訓,言猶在耳。

 

操醫術者,胡忍執炮烙之嚴刑,欺世俗而罔利哉?

 

沈某,患脘痛嘔吐,二便閉澀,諸治不效。

 

孟英視之,脈弦軟,苔黃膩。

 

曰:

 

此飲證也,豈沉湎於酒手?

 

沈云:

 

素不飲酒,性嗜茶耳!

 

然恐茶寒致病,向以武彝紅茶葉熬濃而飲之,諒無害焉。

 

孟英曰:

 

茶雖涼,而味清氣降,性不停留。

 

惟蒸遏為紅,味變甘濁,全失整肅之氣,遂為釀痰之媒,較彼曲 ,殆一間耳。

 

醫者不察,僅知嘔吐為寒,薑、萸、沉、附,不特與病相反,抑且更煽風陽。

 

飲藉風騰,但升不降,是以上不能納,下不得通,宛似關格,然非陰枯陽結之候也。

 

以:

 

(黃)連 楝(實) 梔(子) (黃)芩 旋覆 竹茹 枇(杷)葉 橘(皮) 半(夏) (茯)苓 澤(瀉) 蛤殼 荷杆 生薑衣為方,送服震靈丹。

 

數劑而平,匝月而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21:34 | 只看該作者
王耕藍室
 

素患脘痛,近發寒熱。

 

醫與溫補,漸至胸痞嘔呃,譫語神昏,舌絳面赤,足冷自汗,瘧仍不休。

 

孟英用:

 

元參 犀角 石膏 石菖蒲 連翹 杏仁 貝母 旋覆 竹茹 枇杷葉 竺黃 柿蒂 竹瀝 鬱金諸藥,化服萬氏牛黃清心丸。

 

數服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45:45 | 只看該作者
金某
 

久患脘痛,按之漉漉有聲。

 

便秘溲赤,口渴苔黃,杳不知飢,絕粒五日,諸藥下咽,傾吐無余。

 

孟英察脈,沉細而弦。

 

用:

 

海 荸薺各四兩,煮湯飲之,竟不吐,痛亦大減。

 

繼以此湯煎高麗參 黃連 楝實 延胡梔子 枳 (子) 石斛 竹茹 柿蒂等藥,送服當歸龍薈丸,旬日而安。

 

繼予春澤湯調補收績,蓋其人素善飲而嗜瓜果以成疾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7 22:45:58 | 只看該作者
董曉書令正
 

素患脘痛,甚至暈厥,今秋病腰痛腿木,胸悶氣逆不能臥。

 

胡某進溫補藥而喘汗欲脫,杳不思穀。

 

孟英切脈:

 

虛細中兼有弦滑,舌絳而渴,乃陰虛挾痰耳。

 

與:

 

沙參 蓯蓉 木瓜 石斛 蛤殼 蒺藜 (紫)石英茯苓 紫菀 杏仁 楝實 首烏 牛膝諸藥,旬日而安。

 

繼加熟地黃,服之痊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5 16:28 , Processed in 0.1250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