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69|回復: 4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咽喉脈證通論】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9-27 22:4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咽喉脈證通論


書名 咽喉脈證通論

作者 尤乘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分類 喉科

品質 0%

典籍總表, 尤乘, 清朝, 喉科, 0%

http://jicheng.tw/jcw/book/%E5%92%BD%E5%96%89%E8%84%88%E8%AD%89%E9%80%9A%E8%AB%96/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7:22 | 只看該作者

姚序


咽喉,昔人方之輿地,固險要之區也。


扼之抗之,並制人之命,第其事有相背戾者,於地爭得之以制勝,至夫疾證,則隘於此者危矣,然亦未嘗不合,人居險地,以策勝之,疾得隘地,以藥瘳之。


客主之形不同,攻擊者之情一也。


夫治兵無常勢,而用奇者勝,薑維守劍閣,鐘會攻之未能克,鄧艾由邪徑趣涪,吳人於江險磧鐵鎖橫截,王浚火燒液之,並筏去鐵錐。


咽喉之用甘桔湯,蜀人之劍閣,吳人之鎖錐也。


此《脈證通論》一書,相傳出宋時杭千佛寺僧囊中,共十八篇,皆精要無類,吾友許子 嘗刊之,生人不可計。


世固不知其用藥禁忌一篇,昔人皆昧之,所謂吳人蜀人之蔽者也,亦猶七國之韓欲援之,而欲以折之,固必有道在矣。


因續授之梓而記之。


道光二十有一年歲在辛丑閏三月吳興姚晏芳林北堂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7:35 | 只看該作者

醫家十三科


咽喉居其一。


誠以氣之出入,生死之關,事醫者不可不審求也。


《內經》曰:


厥論篇曰: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 。


脈解篇曰:


厥陰所謂甚則嗌干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干。


骨空論篇曰: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其上氣。


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挾頤也。


謬刺論篇曰: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納食。


又曰:


嗌中腫,不能納,唾時不能出唾。


考《內經》所言喉證者,凡謂臟腑之氣,痹著於其地而已,無所謂十八證三十六證也。


惟《靈樞?癰疽篇》,岐伯曰:


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喉半日死,則類喉科之乳蛾,而屬之癰疽。


仲景去先聖未遠,其《金匱》、《玉函》所載雜病,並無喉證,正與《內經》相合。


李東垣、劉河間,為金元巨手,所著諸書,亦不載是證,獨朱丹溪有喉痹一門,第以臟腑為主,分經施治,則亦《內經》之支也。


海寧許珊林 得喉科書一冊於其鄉之世業是醫者,題為宋異僧所遺,以其篇第考之,即所謂十八證也。


先總論病態而系以藥,後詳方證,復列用藥禁忌,且以甘桔湯為喉證所忌,一掃俗醫誤執成方之謬,是能獨具手眼者,以其喉證為火毒上升,用藥降氣瀉火為主,即《靈樞》猛疽之意也,其以病起何經,用何藥主治,即《內經》丹溪之法也。


夫善讀軒岐書者,固可隔垣洞見,何待檢閱之煩,然則此書之作,蓋為俗醫設也,且為無醫設也,俗醫與無醫,則此書之功偉矣。


珊林因舊刻之訛,重勘而精梓之,家兄聖常惜其傳之不廣也,郵寄本重鋟,因括其大凡於上。


道光辛丑閏月之望吳興姚衡書於廣州撫使者署之雨春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7:47 | 只看該作者

許序


或曰:


宋有異僧者,寓杭之千佛寺,遺一囊去。


寺僧啟之,得是書,秘不欲傳,今尚有能世其術者。


余曰:


唯唯否否,夫方技之書,類多托於畸人異士隱僻怪誕者流,神其說以炫人耳目。


是書苟宋人作也,不應有棉花瘡云云,此疾元時始入中國,何先數百年已能言之鑿鑿如此耶第綜其方論,凡夫喉證之虛實緩急,辨析造微,多所依據,則知非近人所能,苟非宋,亦不出元明間一巨手耳。


余先後獲四五寫本,率為庸妄人竄改塗乙,故各各不同,及見禾中刊本,益紕繆滋甚,因即數本中排比參校,窮數月之力,如理亂絲,不啻數棼之而數析之也。


今年夏手錄定本,友人楊子星泉見而韙之,星泉今俞附也,殆不至阿私所好,以貽誤後人者,還授之梓,以永厥傳,簡首仍署曰宋僧原本,亦疑以傳疑意爾,夫豈敢神其說以炫人耳目哉,是為序。


道光五年乙酉六月海昌許 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7:59 | 只看該作者

總論


夫喉者,吾生氣機出入之門戶,瞬息存亡之際,性命系焉。


偶一受病,危在須臾,迫不及待,所貴醫者能識受病之原,與夫虛實痰火風寒熱毒之異,更於望聞問中參究脈理,尤為先務之急。


自來業喉科者,全不講脈,所以治之鮮效。


今試論之,假如其脈洪大而實,其人氣粗而躁,此有餘之證。


用藥則以散風下氣清火消痰,散之者,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紫蘇是也;


下之者,枳殼、枳實、青皮、厚朴、山楂、前胡是也;


清之者,山梔、黃芩、黃柏。


甚則犀角、黃連。


消痰則以膽星、蔞仁、杏仁為主。


若脈洪大而浮軟無力,或弦緩而澀,其人氣委而靜,此不足之證,用藥則以涼血生血滋潤消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8:13 | 只看該作者

總論


涼之者,丹皮、白芍是也;


生之者,生地、當歸是也;


潤之者,苡仁、知母、花粉是也。


消痰則以貝母、蔞仁、杏仁,兼用山梔、黃芩、黃柏、犀角、黃連。


或有純是陰脈者,或有純是陽脈者,當以病治病,脈不與焉,即以荊芥、防風、牛蒡、射干、黃芩、枳殼、銀花、獨活、生地、丹皮、花粉為治,再以保命丹或紅內消同服,日用吹藥,夜用噙藥,無不見效。


更有一種熱病而服熱藥,火毒熾甚,而發於喉間,大寒大熱,疼痛不止,或舌脹而木,伸縮不能,飲食難進,其脈洪實有力,大便不行,宜急下之。


若脈洪弦而浮無力,宜涼血行血為主,若過用疏風散火之劑,恐變別證,最稱難治。


又有一種出外急走遠路脫力,而傷肺氣,喘息難舒,以致喉痛舌脹,地閣下腫,突如鎖喉之狀,內視之非重舌,外視之非痰毒,寒熱大作,痰涎洶涌,六脈洪大中空,面色發黃而浮,初以防風通聖散探之,或效一二,即以涼血生血順氣之藥治之。


又有似喉證非喉證者,其喉亦痛,牙關緊閉,胸脅疼痛,或腹脹痛,四肢攣厥作痛,此因受有重傷,或用力太過,致瘀血凝滯,當以行血破瘀為要,初起可救,過五六日不治。


又如弱證喉癬,雖是肺經之病,亦有兼他經而起者,何以知之假如喉間紅瘰作痛,是肺經火盛之故。


若頸項之筋,有時或左或右,作脹而硬,氣悶不快,此怒氣傷肝,左關脈必洪大而弦,當清肝火以舒筋,涼血為主。


用藥則以當歸、牛膝,佐以柴胡、黃芩、羚羊。


若兼右關微弱而緩,乃脾胃有虧,須兼用白芍、茯苓,此肝脾與肺共病也。


喉間紅瘰作痛,其舌紫色,或生刺作痛,或作木干枯,是心經受虧,無血榮養,以致虛火熾盛,且兼思慮過度,郁氣所成,左寸脈必浮洪。


當以犀角(涼血)、黃連(清火)為主,佐以當歸(生血)、白芍(涼血),此心與肺共病也。


喉間紅瘰作痛,滿唇焦裂,目熱如燒,或作乾嘔,是胃經虛火熾盛,右關脈必洪弦,且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8:27 | 只看該作者

總論


當以山梔(清火)、黃芩為主,佐以當歸(生血)、白芍(涼血)、山藥,此胃與肺共病也。


喉間紅瘰作痛,夜間舌乾口苦,湯水不進,或有咳而無痰,更兼滑精者,是腎水枯竭,虛火上炎,兩尺脈必洪數無力。


當以山藥、知母、黃柏(清火),為主,佐以花粉(潤)、澤瀉、白芍、茯苓,此腎與肺共病也。


若夫肺經獨病,或吐血而成,或嗜酒而發,或脾虛而生,氣血消藥、貝母、黃芩、蔞仁、牛蒡為主,佐以當歸、白芍、熟地、茯苓、丹皮、犀角、黃柏、知母。


服之喉痛雖止,然不過待日而已。


更有六脈沉隱,神脫氣敗,飲食不進,步履不前,盜汗自汗如雨,脾氣溏泄,死無疑矣。


若年老人喉間紅瘰作痛,或舌上生刺,或破腫,或木脹,言語不清,六脈微洪,五至有餘,飲食動靜形色神氣如常。


此血少火盛,當以黃芩、丹皮、茯苓、熟地、當歸、白芍為主,佐以元參、牛蒡、枳殼、銀花、花粉、山藥、苡仁。


甚則加犀角、黃連,不同前論。


若小兒痘後,或瘧後患乎此,當以犀角、黃連敗其熱毒,更以涼血補血健脾之藥為佐,朮、草、參、 斷不可用,此外用藥與大人相同。


若女人胎前患此者,先以安胎為主,次以涼血為佐,紅內消、保命丹忌用,余藥無妨。


產後一月未滿者,當以熟地、當歸補血,枳殼、青皮下氣,元參、射干、牛蒡、元胡索、銀花消腫,少加黃芩、花粉以清熱,紅內消、保命丹可用,但不宜多,吹藥噙藥忌之。


如經期適來,當以破血下氣之藥為主,涼血者少用,紅內消、保命丹噙藥服之,亦無忌。


茲論其大略如此,余詳各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8:40 | 只看該作者

通治用藥


夫喉證向有三十六法,今余列十八證,名目雖簡,而治法已備,要之十八證中,又可以風與痰與火概之。


凡遇此證,不論緩急,只以下氣消痰為主,次則清火涼血,若不分先後,混亂用藥,貽害匪淺。


今開用藥大概於下,惟高明者臨時參用可耳。


藥用防風、前胡、丹皮、獨活各一錢,杏仁、蔞仁、山楂各三錢,車前、木通各八分,兩劑後加山梔、膽星各一錢,生地二錢,如火未息,加黃芩一錢,以保命丹、紅內消同服。


誤用黃連、半夏、生薑、桔梗之類,難以收功。


照前方加羌活、獨活,服幾劑自愈。


牙關難開,須加真北細辛一分。


單蛾雙蛾至八九日後,方可用針刺出毒血,未滿十日,萬不可刺。


或有疔瘡根腳,紅內消不可用,用之反凶。


煎藥中加地丁草七八錢自愈,保命丹可服。


頸間痰毒須加象貝母、草河車、猴薑。


若日久難愈,以蛤蟆一個,研好朱砂五分,灌於中,泥裹煨,研末服之自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8:50 | 只看該作者

用藥禁忌


古有甘桔湯乃清喉之要劑,今人見有患喉證者,即用之而無疑,嗟乎!此猶抱薪救火,非能愈疾,而更增其疾矣!何以言之夫喉證乃火毒上升所致,須以降氣瀉火為要,甘草補中而不瀉火,既受其補,則火愈熾,病愈重矣。


桔梗引諸藥上行,藥既上行,則痰與火亦引之而上行,勢必喉間壅塞,於病更加重矣。


故小兒驚痰,大人痰火,桔梗是最忌者。


《本草》云:


升麻引胃中清氣上升,又可代犀角,似乎可用,不知一用,其痰火與氣一齊上涌於咽喉之間,四肢逆冷,喘急異常,為害匪淺。


若在他證,猶或可用,如鎖喉服之,則不治矣。


半夏雖消痰,若喉證痰重者,誤用之,禍不旋踵,蓋此乃治脾家濕滯之痰,至於喉證有痰,總不外肺中熱火,何可以半夏之燥烈治之乎老薑辛辣發散,雖喉證亦以發散為主,然過用辛辣之味,則以火益火,大非所宜。


此五者與喉證關系甚重,故特表而出之,至別藥之中,亦多禁忌,惟業醫者審擇用之,茲不多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9:07 | 只看該作者

丸散方藥

 

牛黃解毒丸


(即噙藥) 治一切喉風痹閉,咳嗽喘急,痰涎壅塞,胸膈迷悶,並口舌等證,無不見效。


牛黃(五分) 青黛(一兩,飛淨) 冰片(五分) 雄黃(五錢) 兒茶(三錢) 官硼(五錢) 薄荷(三兩,另研) 膽星(四兩) 研細末,生蜜和丸如芡實大,每噙一丸,待其自化咽下,一日夜須噙四丸,小兒減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9:19 | 只看該作者

治咽喉一切諸證


並無名腫毒已潰未潰,均可服用,厥效如神。


大蜈蚣(去頭足,切斷,同米炒,以米黑為度) 乳香(去油盡) 沒藥(去油盡) 血竭(另研) 雄黃 象貝母 穿山甲(炒) 辰砂(水飛淨) 麝香(揀去毛皮,干研) 上藥等分,惟麝香少許研細末,每服七分,小兒減半,和煎藥同服,酒下亦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9:31 | 只看該作者

保命丹錠子


治咽喉口齒新久腫痛,並解諸毒,磨服神效。


麝香(揀去毛皮,干研,三錢) 辰砂(明透者水飛淨,三錢) 冰片(梅花大塊,一錢) 珍珠(研細末,一錢) 琥珀(一錢) 山豆根(一兩,熬汁另用) 文蛤(洗淨 ,一兩) 山茨菇(洗去毛皮,淨焙,二兩) 雄黃(鮮明大塊研淨,三錢) 千金子(白者去油,一兩) 紅毛大戟(浙江紫大戟為上,北方綿大戟不堪用,去蘆根洗淨,焙乾為末,一兩五錢) 上藥研末,以糯米粥和山豆根汁打糊為錠,每重一錢,病輕者一錠,重者連服二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9:42 | 只看該作者

膽冰消毒散


(初起吹藥) 血竭(一錢) 膽礬(一錢) 雄黃(一錢) 乳香(去油,三錢) 冰片(一錢) 白占(二錢) 燈心灰(不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49:55 | 只看該作者

冰硼散


(收功吹藥) 冰片(一錢) 硼砂(一錢) 山豆根(二錢五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0:10 | 只看該作者

玉屑散


(一名五馬破曹) 治咽喉口舌頸項破爛諸痛皆效。


薄荷(三兩,另研) 官硼(三錢五分) 雄黃(三錢) 兒茶(一錢) 冰片(三分) 上藥研細末,貯瓷瓶內,臨用挑少許置舌上,咀含片刻咽下,日用八九次。


如鎖喉風,口內干枯,牙關緊閉不能咀含者,以無根水灌下,自能開關生津。


惟脾虛胃弱者,不宜多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0:26 | 只看該作者

鎖喉第一


此證因風熱積於胸膈,或酒色及鬱怒所致。


其狀喉上下左右紅紫腫痛,或帝丁焦黑腐爛,頸項浮腫,痰涎壅塞,聲響如潮,氣急發喘,眼目直視,額上有汗如珠,身汗如雨,或泄瀉清水,四肢厥冷,或腰脅疼痛,肚腹脹痛,法在不治。


若脈六七至,不論大小至數分明,雖甚危險,十中可救一二。


或脈洪大,或沉細,惟三部混亂,即形色神氣如常,終為難治。


初起用吹藥噙藥,痰多以萬年青根搗汁和醋,攪去痰涎,或土牛膝汁,或青魚膽汁俱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0:38 | 只看該作者

加減荊防敗毒散


(脈洪大七八至用之) 荊芥、防風、牛蒡、連翹、膽星、獨活、前胡、枳殼、蘇子、蔞仁、杏仁、生地、黃芩、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0:52 | 只看該作者

加減柴胡雙解散


(脈沉隱或二三至用之)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枳殼、枳實、川芎、青皮、蔞仁、杏仁、膽星、蘇子,長流水煎,和保命丹同服。


冬月加麻黃。


脈七八至而浮洪,頭面皮肉浮腫,色微紅,涕淚交流,語言蹇澀。


或以防風、蘇子、銀花、服荊防敗毒散後,肺管脹塞,兼咳嗽者,即加生地、當歸、白芍。


服敗毒散一劑,喉痛頓減,惟胸膈脹痛,牽引脊背,再服之即除。


服三黃湯,亦有全愈者。


蜒蚰同白梅搗爛和丸噙之,每見有效。


誤用大黃、巴豆,瀉利不止,喉證雖愈,而胸膈脹悶,飲食不進,醫復誤作他證治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1:04 | 只看該作者

重舌第二


此證因平日喜食炙爆熱毒之物,積熱攻於心脾二經所致。


其狀舌下腫,突生一小舌,久之大舌反縮短,或脹而紫,言語不清,飲食不下,微作寒熱,口中清涎極多,即用銅匙將舌捺定,用三棱針刺大舌兩旁,及舌下金津、玉液兩穴各一針可五分許,再刺小舌兩旁,或出紫血,或待清涎流盡,方進吹藥噙藥,次服煎劑自安。


藥用荊芥、防風、連翹、獨活、前胡、射干、膽星、枳殼、元參、生地、黃芩、黃柏、銀花、花粉,長流水煎。


如刺破清涎出盡,亦有弗藥而愈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51:17 | 只看該作者

氣癰第三


此證因惱怒傷肝,肝血不和,以致肺氣壅塞,火熾上升,發於喉間,其狀帝丁之上紅腫作痛,或有連及兩邊者,寒熱大作。


初起不宜刺破,待六七日後方可針刺。


或有誤服升提之藥,竟不能愈者,或有服保命丹、紅內消,其毒自出者。


如痰多則以醋攪之,強進飲食為妙,否則恐變輕為重。


藥用荊芥、防風、射干、牛蒡、連翹、烏藥、膽星、前胡、枳殼、生地、元參、黃芩、銀花,長流水煎。


痰多加蔞仁;


氣重加枳實、青皮;


大便不行,加黃連,甚則加大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6 , Processed in 0.15331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