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34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3:4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四)研究癌症食療獨辟治癌新徑《素問?藏氣法時論》闡述了食物與治病的關係:「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仲景在《傷寒論》中也十分重視藥食的宜忌,如服用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本草綱目》中則有地黃、何首烏忌蘿蔔,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菘菜、海菜,半夏忌羊肉,商陸忌犬肉,龍骨忌鯉魚,常山忌生蔥,土茯苓忌茶,丹參忌醋,薄荷忌鱉肉,鱉甲忌莧菜等記載。


《靈樞?五味》則指出:「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因此,食物的宜忌,與藥物的相互作用,鬚根據食物的性味而定。


藥有藥性,食物有食性,食性和藥性一樣,分為四氣(或四性)五味,也就是寒熱溫涼,辛甘酸鹹苦。


食物的四性,不如藥物的四性分得那麼清楚,一般只分成溫熱性和寒涼性兩大類,而介乎兩大類之間者則歸入平性,亦即不冷不熱之類。


屬寒涼性的食物如西瓜、梨、荸薺等,具清熱解渴,減輕或消除熱證的作用;


屬溫熱性的食物如羊肉、生薑等,具溫中補虛作用。


因此,寒證忌吃生冷、瓜果等寒涼性食物,宜食溫熱性食物;


熱證忌用辛辣、薑蔥、煙酒等熱性食物,宜食寒涼、平性食物;


陽虛宜溫補,陰虛宜清補。


而食物的五味則是「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因此,根據所病臟腑的不同,所需食用的味道也不同。


《素問?五臟生成篇》已明確指出:「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臟之氣。


辛味具有行氣、行血和發散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的食物,都含有辛味,如蔥、薑、薄荷、辣椒、胡椒等。


辛而溫的食物則兼能散寒。


甘味具有和中緩急和補益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虛證及拘急疼痛的食物,都含有甘味,如蜂蜜、飴糖、甘草等,甘味食物而質潤者,則兼能潤燥,如蜂蜜等。


酸味具有收斂和固澀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虛汗、泄瀉和遺精諸證的食物,都含有酸味,如烏梅、山楂等。


苦味具有宣洩和燥濕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熱證秘結心煩,肺氣上逆喘促,以及寒熱濕證的食物,都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萵苣等。


鹹味具有散結和軟堅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硬結、瘰癧等的食物,都含有鹹味,如海帶、海蜇、海藻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3:5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根據以上原則,腫瘤患者的飲食調養,也須針對體質因素與疾病的屬性加以辨證使用。


一般來說,癌症初起,多呈熱證、實證;


病至晚期,則每每出現氣血兩虛。


朮後病人,多為氣血兩虛;


放療病人,多為氣陰兩虛,或陰虛火旺;


化療病人,多為脾胃不和,脾腎兩虛。


根據上述食物性味,結合病證的寒熱虛實,針對癌症患者多有食欲不振,脾不健運的通病,選用鬆軟可口的食物,尤其須選用新鮮、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海洋生物,包括牡蠣、烏賊、短鞘章魚、食用蛤、海參、魚鰾等,此類食物,具有滋陰養血、補腎益精功效。


研究表明,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大分子膠原蛋白、以及肌紅蛋白,胱氨酸等營養物質,易於人體的吸收與利用。


乳類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壽親養老新書》謂:「牛奶最宜老人,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體強壯,潤澤面目光悅,志不衰,故為人子常供之。


某些食用真菌類,新鮮水果及蔬菜,也由於鮮美可口、富含人類所需的多種物質而受到病家的歡迎。


總之,食譜不宜太簡單,營養成分要均衡,不必毫無根據地忌口。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對「發物」的認識,所謂「發物」,應指辛辣燥熱刺激,肥甘厚味及低級海產物等一類食物。


《素問?熱病論》謂:「熱病少愈,食肉則復。


《本草綱目》謂:「羊肉大熱,熱病及天行病、瘧疾病後,食之必發熱致危。


癌症患者,常有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而使機體處於免疫應激狀態,免疫功能低下,並伴有消化腺排泄障礙,胃腸充血而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因此,飲用烈性酒、嗜吃蟹及肥甘厚味,容易對刺激性食物或異性蛋白的過敏原起變態反應,出現腹痛、腹瀉、發熱等症狀,導致體質的進一步虧虛和免疫功能低下,繼而誘發癌症的加重與復發。


周氏曾對565例癌症患者的飲食因素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某些病人食用狗肉、公雞、羊肉、蠶蛹、蝦蟹、螺蚌、煙酒等物質引起身體不適或病情加重,進一步說明飲食因素的影響。


美國癌症學會也將食物分為有利的食物、可食物質、可疑物質三大類,提倡人們不吃或少吃煎炸、炭烤等類食物,強調膳食的多樣化及控制體重,尤其須多進食水果與蔬菜,這與祖國醫學的飲食調養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0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清肝利膽健脾益氣消症積———治療肝癌經驗(一)病機首重肝火燔灼脾腎兩虛原發性肝癌的病因有內、外兩方面。


外因為六淫、傷食等邪毒鬱積,六淫之中,以濕熱鬱蒸與肝病關係最為密切,故《金匱要略》論黃疸病因謂:「黃家所得,從濕得之。


《張氏醫通》謂:「嗜酒之人,病腹脹如斗,此得之濕熱傷脾,胃雖受穀,脾不輸運,故成痞脹。


內因則多為七情所傷,正氣不足,造成陰陽氣血虧虛,臟腑經絡失調,促使邪毒結聚成塊。


《靈樞》曰:「內傷於憂怒,而積皆成矣。


《醫宗必讀》謂:「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


而內外因素往往相互影響,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景岳全書》謂:「症者,由臟腑虛弱,食生冷之物,臟既虛弱不能消,結聚成塊。


祖國醫學認為,肝藏血,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鬱,體陰而用陽。


肝氣鬱結,疏泄無權,加之外邪濕毒,最易造成肝熱化火。


清?王旭高在《西溪書屋夜話錄》中指出:「肝火燔灼,遊行三焦,一身上下內外皆能為病,難以枚舉,如目紅顴赤,痙厥狂躁,淋秘瘡瘍,善饑煩渴,嘔吐不寢,上下血溢皆是。


周氏認為:肝癌的病機有三個特點,一是肝陰虧,由肝火燔灼,劫血爍陰,肝不藏血,血耗陰虛所致;


二是脾氣虛,因肝木乘土,肝失疏泄,肝氣橫逆,侮脾犯胃,致脾氣虛;


三是腎水竭,肝腎之陰,相互資生,「乙癸同源」,肝血不足,肝陽妄動,下劫腎陰,致腎陰不足,腎水枯竭。


因此,肝癌的發病與肝、脾、腎三臟關係最為密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1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舌脈特徵和辨證要點1舌暗脈弦詳參辨:中醫認為,五臟六腑通過經絡而與舌體關係密切。


足厥陰肝經之脈絡於舌,手少陰心經之別絡係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循喉嚨而挾舌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2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因此,五臟六腑之精氣由經絡上榮於舌,則舌能「出語言」,而「辨滋味」,臟腑或有病變,亦可通過經絡反映於舌象,所謂「辨舌質,可辨五臟之虛實;


視舌苔,可現六淫之深淺」(《辨舌指南》)。


足厥陰肝經之脈絡於舌,舌體兩邊屬肝膽,因此,察肝癌的舌象,除舌苔、舌質外,還須觀察舌邊、舌下靜脈。


肝癌初中期,以肝鬱脾虛或肝鬱血瘀為主,病邪相對較淺,舌苔多呈白苔或黃厚苔,舌質紅或暗紅;


病至晚期,肝腎虧虛,陰虧精竭,則見舌光無苔(鏡面舌),摸之無津,即如《辨舌指南》中強調:「舌全紫乾老,如煮熟豬肝者,即死肝色也,多不救。


如舌邊見瘀斑點,即肝癭線,舌質青紫,多見於以血瘀為重病例,因而,察舌可知疾病的預後。


正如《辨舌指南》中所說:「榮潤則津足,乾枯則津乏,榮者謂有神。


《望診遵經》言:「神也者靈動精爽,紅活鮮明,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對於脈象的研究,《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3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春以胃氣為本。


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


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曰肝死。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


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曰:「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


王叔和在《脈經》中謂:「肝病,胸滿脅脹,善恚怒叫呼,身體有熱,而復惡寒,四肢不舉,面目白,身體滑,其脈當弦長而急,今反短澀,其色當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克木,為大逆,十死不治。


弦脈主肝,臨床上,弦而數者,為疾重病進;


弦而細為邪盛正虛;


兼澀者為血瘀;


兼滑者為濕聚;


細緩或滑緩者胃氣尚存,病情發展相對緩慢;


細數甚或數而無根,為病情急進;


脈細如絲,重按中空,形如雀啄,多見於癌塊破裂或消化道出血。


因此,從脈象的變化,不僅可知病機,還可判斷預後。


臨證時須舌脈互參,以求其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4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辨臟腑虛實,察標本兼症:肝癌有四大症狀,即右脅疼痛,上腹腫塊,食欲不振,全身消瘦。


而肝癌的病機,早期與氣滯、血瘀、濕毒有關,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肝脾兩臟,病情發展,則表現為陰虧血枯,病位與肝腎兩臟密切相關。


因此,肝癌的辨證要點,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辨虛實:癌病初起,自覺症狀不甚明顯,多有胸脅脹悶不適,心煩易怒等肝鬱氣滯症狀,寐納尚可,舌稍紅,苔薄白或黃,脈弦。


B超或CT檢查肝臟腫物局限,肝功能尚為代償期,為邪實正未虛,此時宜急攻猛攻;


病至中期,癌瘤繼續增大,氣滯血瘀,脅痛明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可見肝癭線,舌下靜脈曲張,脈弦且澀;


或肝盛淩脾,出現納呆,便溏,消瘦,苔厚或膩,脈弦而滑。


理化檢查肝臟腫物逐漸增大,已有外侵傾向,肝功能也漸失代償,此時邪盛正已漸虛,治宜且攻且補;


病至晚期,肝腎俱虛,陰精虧耗,身體消瘦,形神俱衰,甚或腹脹大如鼓,身目俱黃,舌紅絳或舌光無苔,脈弦細或細數,理化檢查提示癌瘤發展或轉移,為邪毒囂張,正氣虛弱不支,即為「死症」,治以扶正為主,以圖帶瘤生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4:5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辨標本緩急:肝癌病勢囂張,發展迅猛,有「癌王」之稱,故肝癌總以病情的急劇變化為其特徵。


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癌瘤局限,未有急症的出現,則以祛瘀消症、軟堅散結等消除腫塊為主;


若肝癌出現黃疸、腹水,為病情發展,以健脾益氣、清肝利膽為主,標本兼治;


若出現消化道出血;


肝昏迷等急症,宜涼血止血,清肝解毒為要,甚則須用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


標與本、緩與急是相對而言的,在臨證時須權衡輕重緩急而用藥,但肝癌總為「本虛標實」之證,臨證謹記攻邪而不傷正。


辨臟腑:肝癌的病位在肝,病機與肝脾腎三臟相關,病在肝,以肝鬱氣滯或肝陰血虛為主,症見心煩易怒,胸悶不舒,面色無華,眩暈目澀,爪甲不榮,身體消瘦,皮膚乾枯瘙癢,四肢麻木,活動不利,甚則拘攣、抽搐等,女子則見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或紅,苔少,脈弦或細數。


病在脾,以肝鬱脾虛,濕毒瘀結為要,症見胸脅隱痛,腹脹納呆,倦怠肢軟,噯氣泛酸,大便溏泄,舌暗或瘀,苔白厚或膩,脈弦或滑;


若濕毒蘊結化熱,則胸脅刺痛,口苦咽乾,不思飲食,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絳或暗,苔黃厚,脈弦數。


病在腎,以肝腎陰虛,精液虧耗為主,症見胸脅隱痛,綿綿不休,形體羸瘦,頭暈耳鳴,潮熱盜汗,遺精閉經;


陰虛火旺,則五心煩熱,甚則吐衄便血,筋脈拘攣,手足蠕動或瘛瘲,舌紅絳少苔或無苔,脈細數而無力。


臨證時,往往由肝犯脾,由肝及腎,兼夾錯雜,不可不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0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辨兼夾證:肝癌的兼夾證繁多且較復雜,常見為疼痛、黃疸、腹水等症。


疼痛,是肝癌的突出症狀,《靈樞?五邪篇》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


《素問?藏氣法時論》謂:「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


《景岳全書?脅痛》曰:「脅痛之病本屬肝膽二經,以二經之脈皆循脅肋故也。


肝癌的脅痛,總不外乎與氣滯、正虛、血瘀有關。


氣滯而痛,則脹痛為主,或呈遊走性,疼痛較輕;


正虛而痛,則隱隱作痛,纏綿不休;


血瘀致痛,則刺痛為主,疼痛較重,治療可內外合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1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黃疸:首見於《內經》一書,《素問?平人氣象論》曰:「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


歷代醫家對於黃疸的分類,較為復雜。


如仲景將黃疸分為五疸,《諸病源候論》把它分為二十八候,《聖濟總錄》又分為九疸,三十六黃,直至元代羅天益在《衛生寶鑒》中始系統地將其分為陽黃、陰黃。


肝癌的黃疸多屬「陰黃」,病機與內傷不足,脾虛血虧或積聚阻滯,瘀阻膽道有關。


肝癌黃疸表現為黃色晦暗或黧黑,伴有瘀斑、出血等,因此,用藥時忌用過於寒涼藥物,主張溫中健脾,祛瘀退黃。


周氏喜用鱉甲煎丸合黃耆建中湯、茵陳蒿湯加減治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2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腹水:人體水液的運行,依靠肺氣的通調,脾氣的轉輸,腎氣的開闔,從而使三焦能夠發揮決瀆的作用,使膀胱氣化暢行,小便通利。


《景岳全書?腫脹篇》曰:「凡水腫等症,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


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


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


肝癌腹水的形成,與脾腎二臟相關,乃脾失健運,腎虛水泛而成。


治療在健脾益氣,溫陽利水同時,強調不忘滋養陰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3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治療強調清肝利膽健脾益氣肝為剛臟,主升主動,以氣為用,氣有餘便是火,故肝病易從火化。


肝癌患者每多出現發熱煩渴,口苦咽乾,脅下刺痛,甚則吐衄便血。


肝為將軍之官,吳鶴皋曰:「肝氣急而志怒,故為將軍之官。


具有霸道外侵的特性,「肝病賊五臟」,每以脾土為先。


脾氣的升降依賴肝氣的疏泄正常,若肝氣疏泄太過則橫逆犯脾,因而肝病最易犯脾。


肝癌患者,也每多出現納呆、疲倦的脾虛症狀。


臨證強調總的治則以清肝利膽,健脾益氣為要,其研製的蓮花片、清肝消症丸,均是據此治則組方而成,臨床應用,屢獲良效。


清肝消症丸治療後按WHO(世界衛生組織)實體瘤評定標準,CR+PR達18%,症狀改善率為65%,平均生存時間113月。


治療肝癌的常用藥物,以土鼈、地龍、半枝蓮、仙鶴草解毒抗癌,以女貞子、旱蓮草、白芍滋養肝陰,以綿茵陳、山梔、大黃、溪黃草清肝利膽,以黨參、白朮、苡米健脾益氣,其中大黃一味,最為推崇。


《本經》曰:「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具有清肝利膽,活血祛瘀功用。


周氏用大黃,每與諸藥同煎,緣於使瀉下作用減弱而祛瘀力增強,免除傷脾礙胃之虞。


現代藥理作用分析,久煎大黃無瀉下作用。


大黃具有抑制多種細菌、止血、利膽、消導、解痙、降脂、利尿等多種功效,動物實驗亦表明對多種癌瘤有抑製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4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解毒除痰消瘤益氣養陰補肺———治療肺癌經驗(一)肺為嬌臟不勝痰熱瘀毒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為支氣管黏膜和細支氣管肺泡的原發性癌瘤。


支氣管肺癌的病變在肺,《素問?五臟生成論》謂:「諸氣者,皆屬於肺。


如肺氣舒暢則能輔助心臟貫血脈通達全身;


肺氣肅降可以通調水道,肺失肅降則上逆而為喘咳;


「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如燥熱灼肺陰,致「火邪刑金」,可成「肺熱葉焦」。


當正氣先虛,邪毒犯肺,使肺氣鬱,絡脈阻塞,漸成氣滯血瘀或瘀熱內結;


如脾氣虛弱,脾不健運,蘊濕化痰,遂成痰瘀鬱肺;


若腎陰虧損,腎水無以滋潤肺陰,亦能造成「肺熱葉焦」、氣陰兩虛的病狀。


以上瘀熱內結、痰濕鬱肺、肺熱陰虛等病理變化相互為用,日久漸漸形成癌瘤(肺癌發病機理參閱表1)。


由於肺癌的發病過程中常有痰濕、熱灼、毒聚、耗氣、傷陰的病理特點,肺癌的治則就以除痰、解毒、清肺、益氣、養陰為主。


在調理臟腑功能障礙中,除補肺氣、滋肺陰外,除痰益氣在於健脾陽,清潤養陰在於壯腎水,解毒祛瘀可以消肺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4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從痰、瘀、毒、虛辨治肺癌肺癌因正氣虛損,諸邪內侵,致肺氣鬱,津液失於輸布,津聚為痰,痰凝氣滯,瘀阻絡脈,致痰、瘀、毒膠結成積,故肺癌的辨證總不離痰、瘀、毒、虛四字。


辨痰:肺癌痰之為患,除見咳嗽吐痰,喘息痰鳴等有形之痰外,尚有種種無形之痰的病狀。


如咳嗽氣促為痰濕壅肺,咳血胸痛為痰瘀搏結,肺癌淋巴結轉移為痰核流竄皮下肌膚,肺癌腦轉移為痰濁蒙蔽清竅。


若肺陰不足,陰虛火旺,則成燥痰,症見咳嗽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黃難咯,或痰中帶血,口乾咽燥,心煩失眠,便秘,低熱盜汗,舌紅少津,苔少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5:5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肺氣鬱而化熱,熱灼津液成痰,則成熱痰,症見發熱,氣促,咳嗽,痰黃稠或血痰,口乾口苦,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而乾,脈大而數。


肺失肅降,治節無權,脾不健運,聚濕成痰,則為濕痰,症見咳嗽痰多,胸脘痞悶,納呆便溏,倦怠乏力,舌暗淡胖,苔白膩,脈弦滑。


痰濕久鬱化火,則成痰瘀互結,見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刺痛,舌暗紅,有瘀斑或斑點,脈弦澀。


痰瘀化熱,則成熱毒,見咳嗽膿黃痰,高熱煩躁,胸悶氣急,口乾欲冷飲,甚則抽搐、紫紺,舌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


《景岳全書?痰飲》謂「痰有虛實不可不辨」,肺癌痰證的屬性,也不可不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6:09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辨瘀:《素問?調經論》曰:「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


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瘀指血脈運行不暢,甚至停滯凝聚,或離經之血積於體內所產生的各種臨床病證。


其成因可由氣滯、氣虛、寒凝、熱結、外傷等所致。


肺癌之瘀,常與痰兼夾,痰瘀互結,久而漸成肺積;


血不循經,為離經之血,症見咳血、瘀斑或瘀點;


瘀血阻絡,不通則痛,症見胸脅刺痛,固定不移;


也可因虛致瘀,表現在疾病後期,脈絡失養,胸痛隱隱,纏綿不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6:1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辨毒:《釋文》曰:「毒,病也」,「苦也」。


《廣韻》曰:「毒,害也」,「痛也」。


中醫學的「毒」指毒物、疫毒、毒邪、毒害。


古人謂「肺者,五臟六腑之華蓋」,「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說明外來邪毒最易犯肺,故肺癌的毒表現在兩方面,一為外來邪毒犯肺;


二是諸邪久鬱化毒,多為熱毒熾盛或疾病後期的本虛標實。


邪毒成積,發展迅猛,可見發熱、口乾、咳嗽、咯血、痰黃、便秘、腫塊增大、舌紅或絳、苔黃、脈滑數或細數。


多為肺部炎症,或肺內腫物壞死,用清熱解毒法常能減輕症狀,緩解腫瘤的發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6:2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辨虛:肺癌的虛,包括氣虛與陰虛,每每因虛致病,因病致虛,互為因果。


「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是肺癌的成因。


而癌瘤積聚,耗氣傷陰,則造成氣陰兩虛。


氣虛多為肺脾氣虛,表現為咳嗽少氣,疲倦納呆,動則汗出,大便滯下,舌淡或胖,苔白,脈細或弦細;


陰虛多為肺腎陰虛,常見乾咳少痰,口乾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病情發展,陰損及陽,則出現陰陽兩虛,表現為咳嗽氣急,動則喘促,汗出如油,四肢濕冷,甚則咯血,納少肉削,眠差聲低,口乾齒枯,舌暗晦,甚則舌體短縮,脈沉細無力或脈微欲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6: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對非小細胞肺癌論治與抗復發的研究肺癌的組織學分類為小細胞肺癌、磷狀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等,根據肺癌的生物學特性,臨床上習慣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後者約占全部肺癌的2/3。


小細胞肺癌增殖迅速,增殖比率大,對放、化療較為敏感;


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增生緩慢,但對放、化療均缺乏敏感性。


近年來,國內外已逐漸重視中藥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研究,對扶正抗癌的研究亦較為系統且深入。


周氏從70年代開始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實驗與臨床研究,根據肺癌的發病具有「痰、瘀、毒、虛」特點,臨床上把肺癌分為肺鬱痰瘀、脾虛痰濕、陰虛痰熱、氣陰兩虛四型,選用仙鶴草、蟾蜍、人參等組成具有解毒除痰、涼血養陰、消症散結功效的鶴蟾片。


102例肺癌患者服用鶴蟾片3個月至1年以上,74例(占725%)自覺症狀有不同程度好轉,主要為咳嗽減少,脅痛或咯血好轉,12例服後胸水吸收或消失,10例腫物明顯縮小(PR),服後1年生存率157%,平均生存時間795個月,其中,非小細胞肺癌66例,均為Ⅲ、Ⅳ期患者,治療後1年生存率16%,平均生存時間766個月,中位生存期8個月,以脾虛痰濕型療效最好,肺鬱痰瘀型次之,陰虛痰熱型及氣陰兩虛型效果較差,但各型中各種自覺症狀的改善率均在50%以上。


實驗研究表明,鶴蟾片對荷瘤動物有較好的抑瘤作用,對S180的抑瘤率為389%~4078%。


荷瘤動物病理形態觀察到經鶴蟾片治療後腫瘤組織明顯縮小,重量減輕,並看到瘤細胞核分裂明顯減少,部分瘤細胞退變,細胞結構破壞,有的瘤細胞僅見殘存細胞片。


在鶴蟾片研究基礎上,周氏又承擔國家「八五」攻關專案:中醫藥對非小細胞肺癌防治及抗復發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以及廣東省衛生廳「五個一工程」「中醫藥治療支氣管肺癌以及增效抗復發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分別擬用「固金磨積片」和「清金得生片」對中藥扶正抗癌、抗復發、增效作用機理進行探討,通過實驗及臨床研究,顯示出扶正抗癌中藥對實體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固金磨積片對裸鼠人腺癌細胞株的抑瘤率高達485%,能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功能,提高NK細胞活性,使外周血淋巴細胞產生IL-2的能力顯著提高等,初步闡明中藥的扶正抗癌抗復發作用是通過直接抑殺癌瘤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來實現的。


其增效作用是通過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局部腫瘤的供血,使氧分壓增高而實現的。


實驗還表明,某些中藥如黃柏、西洋參、絞股藍等,其有效成分小檗堿、人參皂堿Rb1等有逆轉多藥耐藥性作用。


臨床研究通過對51例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兩例為Ⅱ期,其餘為Ⅲ~Ⅳ期)患者單用固金磨積片,結果取得CR2例,PR2例,總有效率為78%(4/51)症狀好轉率615%,平均生存時間109個月,中位生存期10個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23:46:5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用藥經驗與典型病例周氏治肺癌每以守宮、地龍、乾蟾皮、山慈菇、仙鶴草為辨病用藥,自始至終選擇性應用,辨證選藥用黨參、西洋參健脾益氣,天冬、麥冬滋陰養肺,南星、半夏、浙貝、葶藶子除痰化積。


臨證時,根據體質及症狀表現的不同,靈活變通,如肺癌急症,出現咳血、咯血、喘促、憋悶等症,則用大黃、黃芩、葶藶子、北杏仁等,宣肺平喘,涼血泄熱,蓋「肺與大腸相表裡」,而「揚湯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是也。


若咳嗽喘促,痰涎壅盛,喜用魚腥草、桔梗、浙貝母、馬兜鈴、牛蒡子等宣肺化痰,重用魚腥草於癌瘤壓迫致阻塞性肺炎,可收到清熱排痰,止咳平喘,控制感染的功效;


如見咳血或痰血,用仙鶴草、側柏葉、白茅根、白芨、藕節炭,其中仙鶴草一味,有清熱止血,消炎除痰之功。


《藥鏡?拾遺賦》謂:「滾咽膈之痰,平翻胃之穢」,「味苦辛平入肺臟,穿腸穿胃能攻堅,……噎膈飲之痰立化,津咽平復功最先。


如瘀血致胸脅疼痛者加田七末、延胡索、制乳香、制沒藥、白芍;


由胸腔積液而見喘促或上腔靜脈壓迫徵象而見顏四面肢浮腫者,酌情選用葶藶子、浙貝母、鬱金、豬苓;


因腦轉移而見精神神經症狀者,可選加全蠍、僵蠶、蜈蚣、石菖薄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50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