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14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0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截斷療法豐富了溫病治療學的內容,是溫病辨治理論的新發展。


截斷療法的目的從本質上講是阻斷傳變,爭取早愈。


因為,溫病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病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病情由輕轉重,證候由實轉虛。


隨著病情的發展,溫邪深入營血,往往導致血液迴圈和神經系統的損傷,不僅死亡率高,後遺症也多。


截斷療法強調阻斷傳變、早期治癒,對提高臨床療效和溫病治療水準具有積極意義。


實踐證明,正確地運用截斷療法確能有效地提高溫病的治療效果。


例如流行性出血熱,容易出現氣營兩燔而很快內陷營血,導致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並出現休克昏迷,甚至衰竭死亡。


江蘇省中醫研究所曾報導,在發病早期的氣營階段就用苦寒涼血化瘀的復方治療,可使病死率從119%下降到43%,提高了臨床治療水準,充分體現了截斷療法的臨床指導價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1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對截斷療法的實際作用,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


截斷療法作為溫病治療學的一個指導原則,要求我們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努力鑽研,以提高臨床療效為己任。


要針對不同疾病的發生原因及其病理變化規律,探索有效方藥,截斷病情發展,爭取早期治癒。


但是就具體的疾病而言,目前截斷療法也不是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究其原因大體有兩個方面:首先,限於技術水準的制約,某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規律還未被人類完全掌握;


其次,尚未尋找到有效的截斷方法,缺乏特效的截斷方藥。


這些應當成為我們今後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此外,在實際運用時切不可將截斷療法機械化、庸俗化,不能簡單籠統地以為截斷療法就是衛分即可清氣,氣分即可清營,營分即可涼血,必須針對不同疾病病理變化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確定。


否則,難免有「開門揖寇」、引邪深入之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1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截斷療法」與相關治則關係的探討截斷療法是溫病治療學的新觀點,正確掌握,靈活運用,確能提高臨床療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溫病治療中強調截斷療法,既非否定前人既有經驗,尤其是那些歷經實踐檢驗的正確理論,也不排斥今人的新觀點、新見解。


因此,弄清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未病先治及辨病治療等相關治則的關係,不僅有助於深入理解截斷療法的實質,而且對完善溫病治療學的內容,促進溫病治療水準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2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是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兩個命題,不是同一範疇的概念。


辨證施治是中醫認識病證並進行相應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是構成中醫學理論體系基本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學的基本特色之一。


截斷療法則是從提高臨床療效出發而提出的一種治療學思想。


因此,強調截斷療法切不可否定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在臨床運用時兩者亦不可偏廢。


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不是對立的,截斷療法亦需貫徹辨證施治的思想,而辨證施治中也包含有截斷的要求。


溫病中突出辨證施治原則的運用,就是要求治療過程從立法處方到具體藥物的組合,都必須以辨證為前提,根據辨證結果確立治法方藥。


也即是要在正確運用「衛氣營血」和「三焦」理論進行辨證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溫病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確立相適應的治療方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劑,然後再根據具體病情的兼夾和變化情況進行藥物的加減配合。


在這方面,前人經過反復的臨床實踐已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長期以來一直有效的指導著臨床實踐。


所以按「衛氣營血」和「三焦」理論體系辨證施治,仍是目前臨床治療溫病必須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3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毋庸諱言,臨床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治療思路和治療方藥,已不能適應客觀實際不斷要求提高臨床療效的需要。


辨證施治在發揮其優越性的同時,也暴露出明顯的不足。


例如,治療上針對性不強,比如血分證,不論什麼病都以犀角地黃湯為主方,缺乏針對病原的特異性治療,故而有時療效不高。


因此,在溫病的治療過程中,單純運用辨證施治往往不能達到有效截斷病程的目的。


為此要提高溫病的治療效果,不僅在具體治法方藥上要進行充實和發展,而且在治療思路上要有新的開拓和提高。


截斷療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目前溫病治療理論的某些不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39:5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截斷療法與未病先治:未病先治與未病先防概念有別,未病先防指的是在疾病未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屬預防醫學的範疇。


未病先治是指對機體已受病邪侵襲,但臨床卻未見任何表現,或僅出現個別非特徵性的異常變化,而臨床上一時還不能明確地辨識其證的患者進行治療,此即《千金方》所謂「上工醫未病之病」、「中工醫欲病之病」之義,屬中醫治療學的概念。


未病先治中所指的未病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病前狀態」、「亞臨床階段」、「潛病期」等甚為相似,臨床上時有所見。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除了實驗室檢查發現HBsAg陽性外,常常無任何臨床症狀,或僅有輕微的消化不良表現,理化檢查肝功能亦未出現明顯異常。


又如,無症狀性心肌梗塞患者,臨床表現甚為輕微,以致常常被患者忽略,若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則有危及生命之虞。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未病先治的治療原則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與截斷療法的思想一致,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和較高的臨床指導價值。


然而,由於目前認識水準的限制,對許多疾病來說還不能做到識其未病,同時在當前臨床實踐中亦缺乏有效的未病先治手段和方藥,因此,系統完整的未病先治之治療學體系尚未形成。


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課題,有待今後進一步的努力,就溫病學科而言,如何確立溫病微觀辨證標準,提高識別未病之能力,應當是當前研究的首要任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0:0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截斷療法與辨病治療:辨病治療亦是近年來出現的中醫治療學概念。


辨病治療是截斷療法思想的體現,它的提出羽翼了辨證施治理論,因為從疾病發展和人類認識的規律來看,病與證密不可分,病具有本質的屬性而證常為其表像,因此病不常變而證可常變。


人體感邪之後應先有病而後方有證,在識別其病後才能辨明其證,並且只有在識病與辨證之後才可以有效地施治。


由此可見,辨病治療的實質是強調治病必須把握疾病本質及其傳變規律,而不能單純地僅憑表像施治,否則,由於疾病的表像往往滯後於其本質的演變,單純憑表像施治常使治療成為亦步亦趨的被動作戰,不能達到早期治癒的目的。


這充分體現了溫病截斷療法的觀點。


例如,對病毒性肝炎的治療,首先,必須先辨明其病乃濕熱邪毒為患,當屬濕熱性質的溫病範疇,有其特定的發生、發展和傳變規律。


與此同時,還應該瞭解其致病因素濕熱邪毒乃是特定的肝炎病毒,其病變以肝細胞的損傷和肝功能的損害為主。


然後,根據臨床證候表現辨別證候類型,治療時既要依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選擇方藥,同時還應結合辨病的結果及現代研究成果,選擇具有一定的抗肝炎病毒作用和改善肝功能指標(如降酶、降濁等)的特效藥物,如:白花蛇舌草、垂盆草、豬茯苓、敗醬草等。


這樣才能切實阻斷病情發展,恢復已損臟器功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0:1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但是就溫病辨病治療的水準而言,目前還只是對現代醫學的某些病種積累了一些零散的經驗,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缺乏切實有效的治療手段。


一些實驗室內的研究成果離臨床實際應用還存在差距。


例如,有些從實驗室研究指標來看結果很好的藥物,臨床使用時實際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相反,有些臨床運用效果很好的藥物,從實驗室研究指標來看意義卻不是十分顯著。


這說明中西兩種醫學理論在對同一事物的認同性上還存在著相當的差距。


因此,深入研究和充實溫病辨病治療的理論和手段,在切實提高臨床療效的前提下,探索中醫辨病與西醫辨病的有機結合,不但可以提高辨病治療水準,並且有助於截斷療法理論的完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0: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論滋補肝腎、祛瘀滌痰法治療血管性癡呆血管性癡呆(vasculardementia,VD)係指由於腦血管障礙引起,以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


其病因是腦血管病變(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引起的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機能衰退的結果。


早期患者表現為局限性癡呆,進一步發展部分患者可出現感知覺障礙及思維障礙,產生各種妄想;


有的患者由情感脆弱漸漸發展為情感遲鈍、情感失控,少數發生情感暴發等。


本病病情復雜,病程較長,治療較為困難。


茲就個人對本病辨證和治療的認識介紹於下:(一)辨證立足肝腎陰損,痰瘀滯竅血管性癡呆的形成,主要繼發於由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而致腦出血、腦梗塞、腦血栓形成以及腦栓塞等所引起的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機能衰退。


中醫學認為,本病由於年老體弱,肝腎真陰漸耗,而致機體的陰精不足、化源匱乏、腦髓空虛、心神失養、神機失運;


或由於痰濁、瘀血留滯腦府機竅而致清竅失靈,從而產生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計算、判斷、推理、概括等智力活動功能明顯下降,出現神情淡漠或煩躁、多疑善慮、性格怪異、語言錯亂、動作呆滯、刻板等表現。


臨證時除要抓住典型的癡呆綜合徵進行辨病診斷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本病「虛」、「實」兩端的病理變化來辨證分型,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據。


如前所述,本病病變的「虛」多為肝腎陰損,髓海失充,心神失養,其證候表現除癡呆主症外還常有坐立不安、驚恐善怒、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兩足無力、行則振掉、面色潮紅、五心煩熱、舌紅無苔而枯痿、脈象細弱等。


「實」者多為痰濁瘀血阻痹機竅、腦絡,神明失清,其臨床表現除癡呆主症外,以痰濁為主的常見躁擾不寧、驚惕易怒,言辭顛倒、頭暈目眩、口多涎沫、舌苔黃濁或黃厚而膩、脈象弦數;


以瘀血為主的常見神志淡漠、反應遲鈍或善忘易怒,甚至發狂、面色晦暗、肌膚甲錯、鞏膜瘀絲累累、胸脅脹悶、舌暗有瘀點、瘀斑、脈象弦澀。


而從臨床實際來看,大多數的病例並非單純的肝腎陰虛或痰瘀留滯,而是虛實夾雜或本虛標實,或偏重於虛,或側重於實,或虛實並重,因而在辨證時還須抓住陰虛、痰濁、瘀血的特徵來分辨證候的側重點,掌握證候的本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0:3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立法著眼滋補肝腎,祛瘀滌痰《內經》指出「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上通於腦。


《醫學心悟》說:「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


肝腎真陰虧損,精髓化生不足,必然會導致腦髓空虛、神明失養,因而培補肝腎真陰,填充精髓是治療血管性癡呆的重要方法。


現代臨床和實驗均證實肝腎虧虛的患者常有腦功能低下,而滋補肝腎的治法可以通過調節「腦-垂體軸」系統等改善腦功能。


臨證常用加減復脈湯、六味地黃湯、龜齡集等方劑治療,常用鱉甲、龜板、牡蠣、山萸肉、何首烏、枸杞子、熟地、阿膠、紫河車、靈芝等藥物。


臨床實踐的經驗提示:在滋補肝腎真陰的治療措施中,重用介類重鎮鹹寒養陰藥如鱉甲、龜板、牡蠣等,能顯著提高療效,因為此類藥物不僅有較強的養陰填精作用,還有明顯的重鎮寧心安神的功效,對於阻止患者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的發展,糾正其性格、情緒的變異,恢復和提高腦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0:4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祛瘀化痰是治療溫病後癡呆症的又一重要措施,《醫參》指出「腦髓純者靈,雜者鈍」。


《靈樞》也謂「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說明要維持正常的神志活動,必須要保持腦髓的清靈純暢,而在血管性癡呆症的病變過程中痰瘀滯留機竅與精髓錯雜、腦髓混濁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了本病具有明顯的腦萎縮、腦迴圈障礙、腦供血減少、神經細胞內脂褐質增多、神經纖維纏結和顆粒空泡變性等病理改變,這些均與瘀血、痰濁密切相關。


所以活血祛瘀、滌痰化濁在本病的治療中是不可或缺的,在病變的任何階段和任何證候類型中均可斟情配合應用祛瘀化痰法以提高治療效果。


臨證常用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菖蒲鬱金湯、礞石滾痰丸等方劑治療,常用當歸、川芎、赤芍、丹參、菖蒲、鬱金、膽星、白芥子、地龍、水蛭、地鱉蟲、全蠍等藥物,其中特別應重視運用蟲類搜絡活血滌痰藥如地龍、水蛭、地鱉蟲、全蠍、穿山甲等,通過應用蟲類藥物不僅能夠大大加強祛瘀化痰作用,而且可以借其辛散走竄之性,開通機竅之痹阻,達到益智明神的作用。


近年來的實驗研究也提示:此類藥物能顯著提高神經元的代謝機能,減輕神經細胞的水腫和變性,增加腦血流量,促進腦迴圈,對腦功能的改善十分有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1:5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施治注重消補兼施,標本兼顧血管性癡呆病程較長,病機復雜,在病變過程中單純的虛證和單純的實證均較為少見,往往表現為虛實夾雜或本虛標實,因此在治療中必須正邪兼顧,標本兼治。


一般而言,神志活動的正常進行必須以腦髓充滿、腦絡暢通、機竅清靈為生理基礎,而肝腎真陰不足則是導致髓海空虛、神明失養的主要原因,痰濁、瘀血留著不去則是造成腦絡阻痹、機竅蒙阻的關鍵。


溫病後癡呆症的形成常常正是肝腎陰損、痰瘀阻滯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分別運用滋補肝腎、祛瘀滌痰療法外,更應注重二法的協同配合,聯合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本病當忌蠻補。


張景岳謂:「瘀血有所留臟,病久至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還當治本。


瘀血、痰濁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痰瘀不除,盲目進補,反易招致氣血壅阻,痰濁難化,加重其害,所以治療必當疏理通調,消補並施,這樣既能消除痰瘀之患,又能抑制補藥之黏膩滯邪之弊,為充分發揮補劑的效能掃清障礙。


在此方面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方劑是明代醫家吳又可創制的名方「三甲散」,該方由鱉甲、龜甲、穿山甲、地鱉蟲、牡蠣、僵蠶、當歸、白芍、甘草組成,具有填補肝腎真陰、活血通經、化痰透絡的作用,吳又可用其主治久病肝腎虧虛、痰瘀滯留經脈營血而致的病證,清代溫病學家薛生白用以治療溫病後期「默默不語、神識昏迷」的病變,現代常用於治療各類腦炎後遺症、神識呆鈍、肢體強直癱瘓等,此方立意新穎,用藥獨特,大量使用了動物類藥物,其中既有介類重鎮滋陰藥,又有蟲類活血化痰藥,是融消通與補益於一體,既具有較強的填精益髓作用,又有明顯的通經搜絡、逐瘀滌痰功效的方劑,其功效和主治完全符合溫病後癡呆症的病證特點,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0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一、清氣解毒湯 組成:鴨趾草30克、忍冬藤30克、半枝蓮20克、板藍根20克、連翹10克、柴胡10克、蟬衣10克。


功用:透邪泄熱,清氣解毒。


主治:病毒感染性高熱。


症見高熱持續,朝輕暮重,有汗而熱不解,或汗出熱減旋又復熱,余無其他特殊見症可辨,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正常或偏低,抗生素治療無效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13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方解:柴胡和解表裡,味苦而專主邪熱,治「時疾內外熱不解」;


蟬衣散風熱宣肺達表,與柴胡合用,輕清靈動,泄邪熱而透毒外解。


連翹「氣芳烈而性清涼,故凡在氣分之鬱熱皆能已之」,且味苦兼辛,能透肌解表,與板藍根、半枝蓮、忍冬藤、鴨趾草諸清熱解毒之品相配,其效更卓,直接清火解毒於無形。


忍冬藤通經絡,鴨趾草行水濕,兩相配伍,排周身熱毒於州都而去。


如此配方,一透一清一下泄,何毒邪之能留?


故高熱得此如沙漠之遇甘霖,不消周折而熱解病瘥。


對本方的動物實驗亦證實,該方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感染及退熱作用,其水煎液在雞胚中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加減:頭痛顯著、汗出不多者,加羌活10克(夏天則改用香薷);


舌苔厚膩、胸悶脘痞者,加藿香10克、厚朴6克;


小便不利者,加六一散20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24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二、舒心消痛湯 組成:瓜蔞仁10克、鬱金10克、蘇羅子10克、延胡索10克、細辛5克、丹參15克。


功用:行氣豁痰,活血通瘀。


主治: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絞痛。


症見心胸憋悶作痛,痛甚則連及上肢肩背,心悸息促,日久不愈,反復發作,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苔膩,脈弦緊或細澀。


方解:方中瓜蔞仁、鬱金、蘇羅子利氣開鬱,豁痰通痹;


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去滯生新;


細辛辛香走竄,善通絡瘀;


延胡索、失笑散功擅止痛。


「川芎味辛性陽,氣善走竄而無陰凝黏滯之態」,為血中氣藥;


丹參善理血分,「一味丹參,功同四物」,此二藥得鬱金、蘇羅子、瓜蔞仁之配,祛瘀之中更兼化痰暢氣之力;


得細辛之配,則活血通絡之功更速;


得延胡索、失笑散之配,則祛瘀之時心痛立消、止痛之時瘀血俱化。


瓜蔞仁滌痰而解鬱滯,配細辛之香竄通絡,則除痰之時得斷生痰之根。


諸藥有機配合成方,共奏理氣豁痰、祛瘀止痛、暢脈舒心之功。


加減:氣虛明顯、氣短息促、胸悶心悸甚者,加黨參、黃耆、黃精、五味子;


陰虛較著,症見口乾、舌紅、脈細數者,去細辛、川芎,加赤芍、葛根、生地、首烏、玉竹;


心腎陽虛,寒凝胸中,見心胸冷痛、遇寒即發、形寒肢冷、腰酸尿頻、舌淡脈遲者,加桂枝、蓽撥、仙靈脾、補骨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34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三、通痹導濁湯 組成:蒼朮10克、黃柏10克、懷牛膝10克、土茯苓12克、忍冬藤20克、漢防己10克、粉萆薢10克、晚蠶砂10克、海金沙12克(包)、炙地龍10克。


功用:導泄濕濁,清熱通絡。


主治:痛風急性發作。


症見關節紅腫熱痛、下肢顯著、疼痛難忍、痛處屈伸不利,甚則不能活動,常反復發作,伴心煩溲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方中蒼朮苦溫燥濕,黃柏寒涼清熱,牛膝導濕熱下行而兼利筋骨,合而用之,有三妙丸之義,擅清下焦濕熱,共為本方君藥。


土茯苓除濕通痹,助蒼朮祛經絡筋骨之濕;


忍冬藤清熱解毒,助黃柏清筋脈關節之熱;


防己祛濕通絡,助牛膝導泄下行之力,三者同為臣藥。


佐以萆薢蠶砂利濕泄濁,海金沙清利濕熱,地龍善行走竄,通經和絡,疏利關節,兼作引經使藥。


諸藥相伍,對於痛風由濕熱下注、浸淫經脈筋骨、氣血運行不暢而致者,可使濕熱去而經脈通、氣血和則痹痛止。


加減:熱象明顯,身熱有汗不解,口乾渴者,加石膏、知母、丹皮、山梔;


疼痛劇烈,難以屈曲者,加片薑黃、玄胡索、炙甲片、烏梢蛇;


瘀滯較重、局部痛如針刺、舌質瘀斑者,加丹參、赤芍、虎杖、川芎;


濕濁明顯、局部腫脹較甚、沉重難舉者,加苡仁、制膽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4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四、清燥宣肺湯 組成:桑葉10克、杏仁10克、荊芥10克、銀花20克、枇杷葉10克、蟬衣10克、鉤藤12克、木蝴蝶5克、百部10克、甘草3克。


功用:疏風清燥,宣肺利咽。


主治:上感咳嗽,證屬風燥襲肺、咽喉不利、肺氣失宣。


症見咳嗽少痰、咽癢不適,癢則咳嗽連作,咽部紅赤,苔薄白舌邊尖紅。


方解:方中桑葉輕宣燥熱,杏仁宣利肺氣,同為君藥。


荊芥苦辛溫潤,銀花清熱透表,助桑葉疏風散邪,清宣燥熱;


枇杷葉苦寒清降,肅肺止咳,助杏仁,肅降肺氣,止咳化痰,均為臣藥。


蟬衣辛涼疏散,宣肺利咽,鉤藤疏風散邪,解痙止咳,《本草匯言》稱其「祛風邪而不燥,至中至和之品」,二藥協桑葉、荊芥則散邪之力益增,伍杏仁、枇杷葉則肺氣之宣降可復;


木蝴蝶清肺消痰,利咽喉;


百部甘潤苦降,微溫不燥,為止咳要藥;


數藥俱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本方為桑杏湯之變法,因陰傷不甚,咳逆症著,故減原方之柔潤,增肅肺利咽之品,清散並行,宣降同用。


對於風燥外襲、肺失清肅而致的上感咳嗽、咽喉不利之證療效甚佳。


加減:低熱、頭昏,加鴨趾草、菊花;


咽痛作阻加土牛膝、射干;


有痰黃稠者,加魚腥草、金蕎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2:5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五、益腎通竅湯 組成:何首烏12克、黃精12克、巴戟天10克、川芎12克、廣鬱金10克、茺蔚子10克、五味子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6克、葛根20克。


功用:補腎益精,活血通竅,甯心益智。


主治:老年血管性認知能力下降,甚或癡呆,見於多發性腦梗、腦萎縮,或中風後。


證屬肝腎陰精虧損,不能濡養腦髓,血脈瘀滯,機竅失靈者。


方解:方中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兼能收斂精氣,不寒不燥,甘而不膩,被歷代本草譽為滋補良藥,用作君藥。


黃精氣味平和,補腎益精,且擅益氣補脾,故與何首烏相協不僅滋補肝腎之功益著,並有先後天並補之妙;


巴戟天甘溫而潤,補腎壯陽,合首烏、黃精更可「陽中求陰」,加強滋陰補腎之效,二味共為臣藥。


佐以川芎、鬱金、茺蔚子活血行氣、化瘀通絡;


五味子、益智仁補腎養心、甯神益智;


石菖蒲氣味芳香,化痰開竅;


重用葛根升清,輸精於腦,兼可引藥上行而作使藥。


諸藥配伍,心腎同補,先後天並調,通補兼施,故補而不斂邪,通而不傷正,共奏補腎益精、活血通竅、甯心益智之功。


加減:痰多加膽星;


肝陽偏亢者,加鉤藤、丹皮;


血瘀顯著者,加桃仁、紅花;


氣虛較甚者,加黃耆、太子參;


血虛較顯者,加枸杞子、當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3:0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六、健脾益胃湯 組成:太子參15克、淮山藥12克、焦白朮10克、雲茯苓12克、川石斛12克、川朴花8克、八月紮10克、雞內金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丹參12克。


功用:健脾養胃,理氣助運,清熱活絡。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證屬脾胃氣陰不足、運化乏力、夾有鬱熱者。


症見脘痛綿綿,饑而不能食,或胃脘灼痛、嘈雜似饑、神疲乏力、口乾不欲飲、大便乾結或溏,脈細弱。


方解:方中太子參味甘質潤,長於益氣補脾、生津養胃,故為君藥。


山藥、白朮、茯苓補脾氣、益脾陰、助運化;


石斛為養胃生津要藥,二味與太子參相協,益氣養陰、健脾助運之效益佳,均為臣藥。


川朴花、八月紮行氣寬中以止痛,雞內金消食化積以助運,白花蛇舌草寒涼苦降以泄鬱熱,久痛入絡,又配丹參活血祛瘀以通絡,以上俱為佐藥。


諸藥相伍,甘潤平和,補而不滯,潤而不膩。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脾胃氣陰不足,運化乏力,夾有鬱熱之證者用之,可使脾運健而胃氣和,鬱熱清而氣陰復,氣血暢而脘痛止,諸症因而得痊。


加減:胃陰傷顯著、口乾、舌紅、無苔者,加麥冬、天花粉;


氣血不和、胃脘隱痛者,加白芍、鬱金;


食入難化者,加烏梅、穀芽;


胃中灼熱較甚、口苦、口渴、口臭者,加黃芩。


(吳元黔編) 構建中醫男科學、確立中醫體質學的中醫學家王琦 吳少剛駱斌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5:43:28 | 只看該作者

編者按


王琦,男,漢族,1943年生,江蘇高郵人。


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國中醫藥報》報社副社長兼副總編,《康樂世界》雜誌社社長,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男性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傳統生命科學學會副會長,科普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性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屆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王氏是中醫男科學的構建人之一,他長期致力於中醫男科理論及臨床的研究並多有建樹。


他主編的《中醫男科學》填補了中醫男科的空白,奠定了該學科的理論和臨床基礎。


他首次在中醫學術界提出了「中醫體質學說」這一概念,對「體質的定義」、「體質分型」等中醫體質學說的重大問題進行了科學的詮釋和論述。


在《傷寒論》的研究中,他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和多年運用經方的臨床實踐,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其中的「不獨為寒論」、「提綱非綱論」、「六經非經論」、「無分經腑論」,令人耳目一新,將仲景學說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層次。


王氏的腹診研究同樣取得豐碩成果,他在腹診的文獻整理、科研設計、診斷規範、腹診儀的研究、腹診電腦應用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彌補了國內腹診研究的空白,使腹診發展成一門系統的腹診學,推動了腹診的臨床運用。


王氏不僅是一位中醫理論學者,他還是一位著名的臨床家。


他治療陽痿,不僅注重體質,辨病與辨證結合,注重心理諮詢及性行為的指導,還提出「陽痿從肝論治」的觀點;


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提出「熱毒蘊結論」、「瘀血論」、「瘀濁阻滯論」等病機三論,並採用分期論治的措施,臨床療效卓著。


王氏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3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學術經驗,發表論文280余篇,主編及合著學術著作32部,並獲多種獎勵。


為中醫學術的發展,中醫新學科的構建和中醫部分理論體系的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個人之所以能產生與眾不同的具有科學的、創新的學術見解,如果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大量實踐的積累是難以想像的。


也只有在這種基礎上形成的學術建樹,才能閃爍智慧的光輝。


———《王琦醫學論文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2:29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