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指掌●卷之三胎前門●安胎飲加減活法】 脈法
《內經》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又曰:婦人足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又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秦越人曰:三部浮沉正等,按之不絕者,有妊也。
崔紫虛曰:陰搏於下,陽別於上,氣血調和,有子之象。手之少陰其脈動甚,尺按不絕,此為有孕。
少陰屬心,心主血脈,腎為胞門,脈應於尺,或寸脈微,關滑、尺數,流利往來如雀之啄,或診三部,浮沉一止,或平而虛,當問月水,婦人有病而無邪脈,此孕非病,所以不月。
齊仲甫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氣血調和,陽施陰化也。
王叔和曰:脈平而虛,妊子法也。
診其脈左少陰動甚者,妊子也。
夫少陰心也,心主血。
足少陰腎也,腎主胞門,大抵少陰經左手屬心,右足屬腎,下主乎尺,尺中按之不絕者,有妊也。
亦有元虛而微細濡弱或伏者。
《脈訣舉要》曰:男女之別以左右取,左疾為男,右疾為女,沉實在左,浮大在右,左男右女,可以預剖。
蓋左脈疾勝於右是為男,以男屬陽居左,胎氣鐘於陽,故左勝。
右脈疾勝於左是為女,以女屬陰居右,胎氣鐘於陰,故右勝也。
大抵沉實者為男,沉細者為女,右尺浮大者,固知其女,左尺浮大者,大約多男,沉細是女,沉實是男,即所謂諸陽為男,諸陰為女也。
右尺浮大為女,左尺浮大為男,即所謂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也。
又曰: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
二跳二止者,二月胎也。
妊娠之脈如何認,要辨陰陽衰與盛。
陰陽俱盛滑而和,兩手調和數相應。
其人能食身無熱,容色如常是妊定。
脈來左盛是男形,右手偏洪是女孕。
孕真帶嘔頭昏悶,此是停痰惡阻病,急宜正胃與消痰,固血安胎全兩命。
若還腰腹具脹時,日暮咽乾潮熱盛,多眠惡食倦昏痰,此屬經凝卻非病。胃脈疾數胎三月,小腸但數五月母,指下動急在大腸,八月懷孕知其數,大綱孕婦類如斯,任意推詳審動靜。
婦人經自斷而有軀,其脈反弦,恐其後必大下,不成軀也。
脈來近去遠,故曰反以為有軀而反斷,此為有陽無陰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