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載之方】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2:56 | 只看該作者

血濁而氣浮


宜清血,抑肺氣,如此,即隔通而氣歸於下,不可服燥烈之藥,第一方。


人參(七錢,好者) 陳橘皮(去白,一分半)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三錢) 梗紫菀 防風(各一分) 黃刺)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非時或食後少時,水一盞,磨沉香少許,生薑一片,同煎八分,初服三四服,覺膈快,便不須服,卻只常服丸子,候三兩日間,覺似壅,即進一服,此散子不常服。


又方。


天麻(面裹炮) 肉蓯蓉(酒浸一宿) 熟乾地黃(好者) 菟絲子(酒浸一宿) 藥柏子仁(各半兩) 萆 茯苓錢) 枳實(一分,面炒過) 上為細末,搗薏苡仁為粉,煮作稀糊,丸如梧子大,陰乾,每日空心,濃煎,糯米湯入鹽,下五十丸,治小兒腹中有氣不散,而臟腑微澀,夜有盜汗。


使君子(三錢) 京三棱 萆 白茯苓活(二分) 上為細末,非時,水半盞,煎二錢,煉取三分,去滓服,覺氣散,則已之,不可多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3:08 | 只看該作者

治小兒瀉


本因傷水。


訶子 白朮 白芍藥(各一分) 甘草(炙) 連(半分,炒) 上為粗末,煎一錢許,去滓服,水七分,煎至半盞。


久便血。


黃連(一錢,炒半焦) 白蒺藜(去刺,半兩) 槐花(炒焦) 獨活枳實(炒焦) 荊芥穗 蔓荊子(各一分) 錢,炙) 上為細末,食後,水一盞,煎三錢匕,取七分,和滓服,或煉蜜丸如梧子大,清湯下三四十丸,無時日,一服或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3:24 | 只看該作者

治小兒急慢驚風


人參(半兩,好者) 天麻(炮) 天南星(炮) 黃 芎 (各二錢) 薏苡仁 獨活伏神 蔓荊子(各一分) 鱉甲(酥炙黑) 木香(各一分半) 甘草(一分) 半夏(薑製,一錢半) 干蠍(四個,全者,用糯米同炒,米熟為度) 麝香(同朱砂研) 朱砂(令兩臨脈旋入少許。


) 上為細末如飛塵,入朱砂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同煎三四沸,與三匙頭,如更發數,即添麻黃一味,並煎服,不入麻黃如大府冷,即添白朮末一二豆粒許,同煎,小兒藥、宜服細末,取其氣液之全,唯是止瀉痢,乃作丸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3:40 | 只看該作者

治血滯精虛


肛門癢痛成痔。


白蘞 黃 (炙各半兩) 槐花(微炒) 茯苓各一分) 南木香(錢半) 上為粗末,非時,水一盞,煎三四錢匕,取八分,去滓服,每日空心,先服鹿茸青鹽丸,方在前。


卻日進三四服,以去痔根,初服只一二服,俟服青鹽丸及旬日,自然可載此藥,後續進兩三服,二藥相兼而進,久可以去其根本,下血日多,即令人心忪,無情緒,意思不悅,宜戒酒,慎護,病雖已止,宜服此二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3:54 | 只看該作者

服藥若痔根已安


藏血未止,即更服後方。


新活鯽魚一個(重四五兩以上者,去腸,不去鱗。


白礬(三兩,微敲研) 槐花(半兩) 蒲黃(一分) 上兌合,同納於魚腹中,納藥了,以線系之,入一 合中,外以鹽泥固濟干,十斤炭蔟之,火盡取出,細研如塵,蒸餅丸如梧子大,非時,米湯下二三十丸,一日一兩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4:32 | 只看該作者

少陽相火之復與水爭戰


耳痛方。


官桂(去皮,三錢) 白芍藥 白茯苓 桔梗麥門冬(去心,各一分) 黃 (半兩) 山茵陳(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兩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日三,如不痛,更不消服,只進補腎藥,小兒藏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5:23 | 只看該作者

泄瀉不止,豆蔻丸


草豆蔻(一枚,剝開皮,入乳香一塊在內,復用和白面裹,慢火燒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


上為細末,以粟米飲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5:48 | 只看該作者

治婦人骨蒸方桑白皮


黃 薏苡仁(各半兩) 茵芋 紫蘇葉 茯苓 甘草(各一分,炙) 官桂(去皮,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八分服之,三四日,卻服後方。


微利不妨,如腳未消,即間用豆湯服一服。


又方牛膝(去頭,酒浸一宿) 當歸(去苗) 茯苓 熟乾地黃心,各半兩) 柏子仁上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十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6:12 | 只看該作者

小兒泄,濃腹丸


地榆 天麻 芎 赤石脂(各一分) 薑炙) 木香(半分)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非時服三十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7:39 | 只看該作者

治久瀉方


白朮(半兩) 白芍藥(半兩) 桔梗(一分) 白芷(半兩) 上為細末,以豬肝四兩片切,如食法,入少鹽和之,不用油,用藥先和一半於銚內,先爆過,次用木炭火上炙干,再傳末作兩三次食之,止泄最妙。


又方新制人參(一兩) 黃 薏苡仁 糯米末草(炙) 鱉甲(酥炙,各一分) 白朮(半兩) 肉豆蔻(大者兩個) 上為細末,不羅,非時,以水一盞,生薑一片,棗子一個,破之,同煎三錢,取七分服,去滓服,至十來服,或七八服,覺血淡,或微有些小腹痛,每服加白朮少許,及烏梅肉半個煎,但血旋止,和胃藥,藥未可全去,只桔梗,枳實二味,以白蒺藜代之。


痢稍止未全減臟腑忽下血猶未止,卻服此方。


黃 (輕炙) 白蒺藜(去刺,各半兩) 白蘞 茯苓訶子皮(四錢) 木香(一分) 黃連(燒焦,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非時,清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米湯亦得。


又方訶子(炮令大熟) 山藥 人參 白朮(各半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8:00 | 只看該作者

去肝風


但通腸於利藥中,使非訶子,不能為功。


)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米湯下三十丸,常服以去痔疾,又能足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8:55 | 只看該作者

進飲食、香術丸


白朮(一兩,炒) 丁香(一錢半) 半夏 木香(炮) (炒) 神麯(炒,各半兩) 上為末,水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朝米湯下三十丸,食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9:21 | 只看該作者

附錄一

 

黃丕烈跋


向聞白堤錢聽然云,北宋時有名醫,因治蔡京腸秘之症只用紫菀一味,其病遂愈,醫者由是知名,其人蓋史載之也。


後余友顧千裡游杭州過石塚嚴久能於湖上,出各種古書相質,歸為余言,中有史載之方二卷,真北宋精槧,余心向往之久矣。


客歲錢唐何夢華從嚴氏買得,今夏轉歸於余,余檢其方,果有大府秘一門用紫菀者,始信錢丈之言為不謬,特未知用而見效之說,出何書耳,至於版刻之為北宋,確然可信,字畫斬方,神氣肅穆,在宋槧中不多,其避諱若炅字,尤他刻所罕,千裡艷稱於前,夢華作合於後,余於此書,可云奇遇,余喜讀未見書,若此書各家書目所未收,惟宋史新編有云史戰之方二卷,戰者以載字形近而,無可疑者,余重其書之秘,出白金三十兩易得,重加裝潢,遇上方切去原紙處,悉以宋補之,尾葉原填闕字,亦以宋紙易去,命工仍錄其文,想前人必非無知妄作者也,上下卷通計一百單七翻,合裝潢費核之,幾幾乎白金三星一葉矣。


余之惜書而不惜錢,其真佞宋耶,誠不失為書魔云爾。


嘉慶丙寅立冬後一日蕘翁黃丕烈識於百宋一KT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49:49 | 只看該作者

附錄二

 

王振聲跋


此書自郡齋讀書志已下,皆未著錄,郡中黃復翁得之石塚嚴氏,此即從之過錄者也,載之名不甚著,其始末無考,惟據復翁跋稱,宋稗類鈔載,眉州朱師古得異疾,趨郡謁史載之,宋時眉州屬成都府,是載之為成都人也。


書錄解題指南方二卷,蜀人史載之撰,卷數雖同,書名則異,不知即此書以否,然稱為蜀人,與宋稗類鈔合,其非二人可知,是載之名堪也,而阮文達提要謂,字裡未詳,蓋誤仞載之為名矣,北窗炙 錄載,載之療蔡元長疾,元長熙寧三年進士,靖康中貶死,是載之為神宗後人也。


其大略可見者如此,按載之療元長大腸秘固,市紫菀以進,須臾遂通,此書大府秘門,正有用紫菀一方,而師古異疾,載之名為食掛,謂出素問,制藥服之,三日頓愈,宋稗類鈔不言所用何藥,此書亦無食掛方論,蓋載之所著,當不止此,或在解題所稱指南方中,而此書非即指南方,又可想見也,書中炅戌驚微等皆為字不成,而完丸等不避欽宗嫌名,蓋刻於靖康以前,後翁定為北宋精槧不誣也。


咸豐戊午季春既望文 王振聲書於鐵琴銅劍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5:23:56 | 只看該作者

全篇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43 , Processed in 0.125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