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486|回復: 15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麻疹備要方論】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6-23 17:27: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麻疹備要方論


書名 麻疹備要方論


作者 吳硯丞


朝代 清年份 公元1853年


分類 外科


品質 0% 典籍總表, 吳硯丞, 清朝, 外科, 0%


http://jicheng.tw/jcw/book/%E9%BA%BB%E7%96%B9%E5%82%99%E8%A6%81%E6%96%B9%E8%AB%96/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5000 金幣 +500 龍幣 +2 學習 +5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7:35 | 只看該作者

吳序


夫天有非時之氣,人即有非時之疾。


稟賦強濃者,尚得以元氣勝之,惟麻痘兩症,盡人不免,每多發於嬰兒,則為寰區通病。


考先哲傳書,詳於論痘而略於論麻,蓋以麻出六腑,與痘出五臟者不同,治得其法,可以片言居要,後學不明此意,輒謂治痘難,治麻易,淺試輕嘗,多至草菅人命,良可悲也。


壬子歲,自春延及夏秋,凡大村小落,小兒枉折者,不知凡幾。


雖曰氣數使然,亦半由司命者未得其竅要也。


硯丞匯有《麻疹備要》,皆采古人精言良法,可與明理者證活幼之心源。


頃因家君代刻《神灸經綸》一書,請付梓其後,爰志數言於簡端。


時咸豐三年歲次癸丑仲夏月雙溪吳與九書於聊且粗略之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7:50 | 只看該作者

原始論


疹之為病也,本乎胎毒,感時行 戾之氣而發,亦與痘同。


但痘出五臟屬陰,陰主血,故有形有漿,其症有寒有熱有虛實。


疹出於六腑屬陽,陽主氣,故有形無漿,其症多實,有熱而無寒。


症既不同,治法亦異。


世咸知痘疹所系於人者甚重,而不知疹之系人生死者為尤重。


蓋人當有生之初,受天地之氣以成形,干為天陽也,故稱乎父,坤為地陰也,故稱乎母。


陰陽二氣交感,而相火即寓乎其中,所以陰中之火,伏於人之身,發而為痘,陽中之火,伏於人之身,發而為疹。


當其未發,無形可擬,無跡可尋,如石中之火,必擊而後動。


及其動也,因人之稟質為輕重,輕者可不治而愈,重者非善治不愈,所謂先天而天不違者此也。


又必因天行之時氣為緩急,緩者外邪之來不暴疾,可輕散,可清解,隨表達而不遺;


重者外邪之氣多暴疾,正氣先被其侵伐,內毒蘊結而不出,急當專力以治其標,使蘊結者乘勢而外達,所謂後天而奉天時者此也。


苟能悉先天之體,明後天之用,則周旋折旋,無所往而不得其中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8:14 | 只看該作者

疹脈


凡候疹脈,自初熱見形,以及收沒,但看右手一指脈洪大有力,雖有雜症,亦無大害,蓋右手一指脈,太陰肺脈也。


肺主皮毛,脈氣通,自能載毒外出,是以無害。


若肺脈沉小無力,大非所宜,疹發於陽經,脈反沉小,是為陽症陰脈。


司命者於此處最要留心,不得謂疹症無虛寒,而固執清熱解毒,以敗乃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8:37 | 只看該作者

辨症


症者證也,證之於外,以知其內。


凡病皆然,不獨疹也。


疹出於脾肺二經,初必因外感而發,與傷風傷寒無異,特其症咳嗽噴嚏,面腫腮赤,目胞浮腫,眼淚汪汪,鼻流清涕,呵欠悶頓,乍涼乍熱,手足稍冷,或中指獨冷,睡時驚悸,或惡心嘔噦,或以手掐面目唇鼻,是皆出疹之候。


又必發熱五六日,而後見遍身紅點,大者如蘇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蠶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


麻則最細而碎,如蚊跡模糊,斑則無顆粒,惟成片紅紫,如云如錦。


又有遍身但紅而絕無斑點者,謂之火丹,數種亦皆疹類,大都正疹則熱至五六日而後出,則成朵成粒,非若斑疹之皮紅成片也。


且斑疹之出,則不拘三日四日五日六日,出而又沒,沒而又出,俗謂一日三出,三日九出,只要出透,以遍身紅潤者為美,最嫌黑陷,及面目胸腹稠密,纏鎖咽喉者為逆。


發不出而喘者即死。


如傷寒發斑,不能透發者亦危。


金鑒謂麻為正疹,亦胎元之毒,故凡出疹,必須識各經中現症,如邪氣遏郁於脾,則泄瀉不止,擾亂於心,則煩熱不退而發驚,熏灼於肺,則嘔嗽出血,移熱於肝,則目多眵淚,歸結於腎,則牙齦爛而疳蝕。


五臟受病既深,正氣日餒而不振,若非及早圖之,鮮有不敗者矣。


更有不治之症,如黑黯焦枯一出即沒者,氣血兩敗也。


鼻扇口張者,脾肺氣將絕也。


鼻青糞黑者,脾腎垂危也。


氣喘心前吸者,心氣已殆也。


諺云:走馬看麻痘,極言其變遷甚速,非比尋常內傷外感,可緩治以圖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8:54 | 只看該作者

初熱


天地六淫之氣感人,多致發熱,但手足稍微冷,惡寒而無汗,面色青慘不舒,左頰有青紋者,傷寒之熱也。


手足稍微冷,發熱有汗,面赤而光者,傷風之熱也。


目胞腫,右頰有筋,發熱時頭額肚腹更甚,或兼嘔吐腹疼者,傷食之熱也。


面色青紅,額正中有紋,手掌心有汗,時作驚惕,手絡微動而發熱者,驚熱也。


身熱而倍能食,唇紅頰赤,大小便秘,脅下汗者,火熱也。


面色紅黃,發熱多汗,腹痛吐瀉,暑邪濕熱也。


凡此症各不同,而熱則一。


麻疹之熱,又何以別?


大法以面赤耳冷,手中指獨冷,目含淚,鼻清涕,咳嗽噴嚏為別耳。


且麻疹發熱見點,近者五六日,遠則七八朝,甚者有十余日,不限定日數也。


初起一二日內,不可即行汗解,妄用寒涼,若熱發微和,發一日退一日,可不必服藥。


如熱來連日不退,嗽煩無汗,宣毒發表湯主之,或用升麻葛根湯發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9:15 | 只看該作者

疹治合時


疹由胎毒,亦必因時令之氣而發,先宜表托,使毒盡達於肌表。


若過用寒涼,遏伏熱毒,則必不能出透,多致毒瓦斯內攻,喘悶而亡。


若已出透,又當清利,以解余熱,免致疹後變生諸症。


且疹屬陽,熱重則陰分受傷,血為所耗,故沒後必須養血,以保陰虧發燥,勿執泥於清利也。


若病者血氣和平,素無他疾,雖感時氣,而正能勝邪,發熱必然和緩,微微汗出,神清氣爽,二便調勻,見點則透徹,收沒亦不疾不徐,此為輕而易治,故萬氏家法,戒用藥不可太早,恐致耗散元氣,反生害患,必待見點方用,徐徐升發。


然飲藥亦有次第,凡一劑分作十余次服,以疹在皮膚之間。


若作一次服,則藥性催之太速,每致譫語煩躁,是可為輕視妄藥之良箴也。


若素有風寒食滯,表裡交雜,一觸邪陽,火旺之氣,內外合發,而正不能制邪,必大熱無汗,躁煩口渴,神氣不清,便閉尿澀,見點不能透徹,收散或太急速,則為重而難治,急宜臨機審察,果犯何逆,損其有餘,扶其不足,毋稍存游移之見,此又萬氏之法不可拘守也。


善治者機圓而法活,用藥必合時宜,如時值溫暖,宜發之以辛涼,用防風解毒湯。


時值暄熱,宜治之以辛寒,用黃連解毒湯。


若大寒之時,宜以辛溫發之,用桂枝解毒湯,或麻黃湯。


當乍寒乍暖之際,宜以辛平發之,用升麻解毒湯,或荊防敗毒散。


因時用藥,毋伐天和,又須看人之虛實。


如大便閉結,躁煩熱重,疹發不出,屬實症者,將酒蒸大黃微利之。


如大小便清利,熱不重,吐利不止,屬虛症者,可加人參、白朮之類補托之。


毋實實,毋虛虛,貴得其平,中病則止。


如用前藥發散,一劑而疹仍不出,再作一劑,水煎溫服,外擦以芫荽酒,又以苧麻蘸酒戛之,務使肌理疏通,疹盡透發於表,庶無腹脹喘閉之患。


若再不出,則為不治之症矣。


然亦有不盡然者,當人人束手之時,細心詳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29:46 | 只看該作者

一初起發熱


遍身自汗,此毒從汗解,麻疹易出。


若自汗過多,又是火盛內迫,致汗妄流,恐有亡陽之變,宜當歸六黃東加浮麥止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0:00 | 只看該作者

一發熱鼻血


亦毒從鼻衄解也,不可妄治,倘血出太多,是火盛致血妄行,以茅花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0:17 | 只看該作者

一發熱嘔吐者


是邪火內逼,毒瓦斯上行,用竹茹石膏湯,微吐者不必用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0:34 | 只看該作者

一初起自利甚者


亦火邪內熾,毒瓦斯奔下大腸,宜升麻澤瀉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0:52 | 只看該作者

一初熱裡急後重


毒甚而滯下也,宜黃芩芍藥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1:08 | 只看該作者

一初熱咳嗽氣急


而出不快者,宜麻黃湯,春夏秋加石膏,冬加桂枝,或用羌活散,或用消毒飲,外以芫荽酒自頭至足遍擦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1:23 | 只看該作者

見形論治


麻出有陰陽部位多寡之分,自頭而背及四肢向外處為陽部,宜多出起頂,向內處為陰部,宜稀少。


若見陽部稀疏而不起頂,縱陰部多出起發是陰陽相反,必有後患,當預防之。


又云:自耳後項上腰腿先見,其頂尖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者吉也,勿藥有喜。


大凡疹子只要出得盡,則毒邪散,正氣自得和平。


如拂拂發熱,煩悶不安,如蛇在灰,如蚓在塵,或嘔吐注瀉,皆毒邪壅遏,尚未盡出,急用托裡散表之劑,或用麻黃湯,去杏仁加蟬蛻、升麻,外用胡荽酒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1:40 | 只看該作者

一疹出色白


由於脾胃氣餒,血不充肌,不可專主於清熱,宜助益脾氣,或養營湯,或人參敗毒散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1:56 | 只看該作者

一風寒外閉


欲出不出,熱重無汗,內外有不可解之勢,速用羌活內托散。


若見隱影紫色,熱甚氣喘,宜清熱黃芩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2:13 | 只看該作者

一麻出紫黑


晦暗不透,宜黃連解毒湯。


若紫紅干燥色晦,是火毒熾盛,宜滋陰涼血湯,或大青湯,或元參湯選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2:28 | 只看該作者

一麻出不透


熱極目紅,發痰作喘,此毒未盡出,氣因熱逼,宜用柴連解毒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2:45 | 只看該作者

一麻出熱不退


渴不止,遍身如錦紋者,宜化斑湯,毒甚煩躁不眠,紫滯不紅活者,宜疏風解毒飲。


夾痰煩渴者,宜人參白虎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3 17:33:08 | 只看該作者

一麻出熱不退


渴不止,遍身如錦紋者,宜化斑湯,毒甚煩躁不眠,紫滯不紅活者,宜疏風解毒飲。


夾痰煩渴者,宜人參白虎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0:36 , Processed in 0.1562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