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1:58:04 | 只看該作者

抵當湯

 

水蛭、虻蟲(去翅,各十枚)、桃仁(十枚)、大黃(五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1:58:20 | 只看該作者

動陰血

 

傷寒傳經熱症,漸至手足厥冷,是為熱極而反見厥,所謂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是也醫者不識,誤投熱藥,以火濟火,迫血妄行,其血或從耳目,或從目鼻,一擁而出,名曰動陰血,又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大抵傷寒初起,即發厥者、寒厥也;


初起發熱燥渴,漸次而厥者,熱厥也。


寒厥者,必下利清穀,口鼻氣冷,口舌常潤,脈沉遲。


熱厥者,必便閉譫語,或下利腸垢,口渴唇焦,或舌黑而燥,脈滑數。


寒熱之際,朗然明白,則無動陰血之禍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1:58:35 | 只看該作者

鼻鼾鼻鳴

 

鼻鼾者,鼻中發聲,如鼾睡也,此為風熱壅閉。


鼻鳴者,鼻氣不清,言響如從瓮中出也多屬風寒壅塞,須按兼症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1:58:54 | 只看該作者

不能言及語言難出

 

不能言及語言難出者,有表裡之分。


其一、太陽證,發汗已,身猶灼熱者,名曰風溫。


其脈尺寸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息鼾,語言難出,此表邪蘊其內熱也。


治用葳蕤湯,去麻黃,加秦艽主之。


其一、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言,古方治以苦酒湯。


然苦酒湯,恐傳寫之訛,宜用甘桔湯,加蒡子、薄荷、元參、白前之屬,以清之。


復有風寒客於肺中,聲啞不能言者,當用半夏、生薑、荊、防等辛溫以散之。


更有中寒之證,口鼻氣冷,口噤難言者,當用溫熱之劑。


大抵唇焦齒燥,舌乾口渴者,熱也;


唇清口和,口鼻氣冷者,寒也。


傷寒辨證,莫先於此,學人宜致思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2:00:40 | 只看該作者

葳蕤湯

 

葳蕤、石膏、干葛(各一錢)、白薇、羌活、杏仁、甘草、川芎(各六分)、防風(七分,用此以代麻黃為穩當)、青木香(五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2:00:55 | 只看該作者

溫瘧

 

傷寒邪熱未除,復感風邪,變為溫瘧。


溫瘧之狀,寒熱依時而作,大抵熱多寒少,或先熱後寒,每致神昏譫語,與時行正瘧不同。


治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黃連、知母、貝母以清之。


然溫瘧寒熱以時,又與少陽病寒熱往來無定時者,自是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2:01:14 | 只看該作者

身重難轉側

 

身重大都屬寒,然亦有熱者。


經曰: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虛浮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此表寒也。


經曰:少陰病,腹痛,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治以真武湯,此裡寒也。


經曰:發汗已,身猶灼熱,名曰風溫,其證脈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鼾,治以葳蕤湯,此表寒束其裡熱也。


經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自汗出,白虎湯主之,此表裡皆熱也。


又陰陽易病,身重,少氣,少腹裡急,氣上衝胸,眼中生花,宜用附子理中湯主之,此裡虛且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2:01:28 | 只看該作者

真武湯

 

(見筋惕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2:01:45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濕熱俱盛,則發身黃,傷寒至於發黃,為病亦甚矣。


熱而兼濕,如、曲相似,日久則變為黃也。


然不特濕熱發黃,而寒濕亦令人發黃。


但寒濕之黃,身如熏黃,色暗而不明;


濕熱之黃,黃如橘色,出染著衣,正黃如柏也。


又如瘀血發黃,亦濕熱所致,瘀血與積熱熏蒸,故見黃色也,去瘀生新,而黃自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3:50:20 | 只看該作者

梔子柏皮湯

 

傷寒發熱,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鬱熱在裡,必發黃。


宜此梔子(三錢)、甘草(炙,一錢)、黃柏(二錢)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2:05 | 只看該作者

茵陳蒿湯

 

身黃如橘子色,腹滿,便閉者,可下。


茵陳(三錢)、梔子(二錢)、大黃(二錢)


水煎服。


小便當如皂角汁,一宿而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2:23 | 只看該作者

茵陳五苓散

 

陰黃之症,身冷,脈沉細,乃太陰經中寒濕,身如熏黃,不若陽黃之明如橘子色也。


當問其小便利與不利,小便不利,宜本方;


小便自利,茵陳朮附湯主之。


茵陳、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七分)、薄桂(五分)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2:40 | 只看該作者

茵陳朮附湯

 

茵陳(一錢)、白朮(二錢)、附子(五分)、乾薑(五分)、甘草(炙,一錢)、肉桂(去皮,三分)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3:00 | 只看該作者

 

痙者,項背強,頭動搖,口噤,背反張是也。


此太陽傷風,復感寒濕所致。


其有汗惡風為柔痙;


無汗惡寒為剛痙,加減小續命湯主之。


然痙病有三陽經絡之殊,有胃腑實熱所致,有三陰中寒所發,有內傷氣血虛弱而發,不可不辨。


假如頭搖,口噤,背反張者,太陽痙也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陽明痙也。


若眼目斜視,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陽痙也。


又如口噤胸滿,臥不著席,腳攣急,大便閉結不通,必、齒,此陽明胃腑實熱所致,宜用三一承氣湯下之。


又如發熱,脈沉細,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者,為陰痙,風寒中於臟也,附子理中東加防風、肉桂主之。


然也有內傷發痙者,病患肝血不足,血燥生風,目斜手搐,逍遙散加人參、桑寄生主之。


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也。


若脾虛木旺,反傷脾土,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芍藥、木香、鉤藤之屬。


脾氣鬱結,用加味歸脾湯。


若大病後,或產後,氣血大虛,用十全大補東加鉤藤、桑寄生,如不應,急加附子。


此治痙病之大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3:18 | 只看該作者

加減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芍藥、甘草、川芎、杏仁、防己(各一錢)、肉桂(五分)、防風(一錢五分)、附子(三分)


水煎服。


此症若兼陽明,須加葛根、升麻。


此症若兼少陽,另用小柴胡加桂枝、鉤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3:48 | 只看該作者

三一承氣湯

 

大黃(二錢)、枳實(一錢)、厚朴(八分)、甘草(一錢)、元明粉(一錢五分)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4:09 | 只看該作者

斑疹

 

凡發斑有四症,一曰傷寒,二曰溫毒,三曰時氣,四曰陰症。


傷寒發斑者,蓋因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妄投熱藥,以致熱毒蘊結,發為斑疹,《千金方》云:紅赤者胃熱,紫赤者熱甚,紫黑者胃爛也。


凡斑既出,須得脈洪大有力,身溫,足暖為順;


若脈沉小,足冷,元氣弱者,為逆候也。


凡治斑症,不宜發汗,汗之則增斑爛。


又不宜早下,下早則斑毒內陷如脈洪數,熱甚煩渴者,用三黃解毒湯,或犀角大青湯以清之。


若脈弱者,加人參主之。


倘昏悶、譫語、大便四五日不通,以調胃承氣湯微利之。


如未可下,即用前犀角大青湯,加梨汁、蜜糖以潤之。


大抵解胃熱、胃爛之毒,必以黃連、大青、犀角、元參、升麻、真青黛、石膏、知母、黃芩、山梔、黃柏之類,要在審察病情合宜而用之。


溫毒發斑者,冬應寒而反溫,或冬令感寒,春夏之交,發為溫熱之病,熱毒蘊蓄,發為斑也。


犀角大青湯主之。時氣發斑者,天時不正之氣也,人感之或憎寒壯熱,發為斑疹。


凡大紅點,發於皮膚之上者,謂之斑;


小紅點,行於皮膚之中者,謂之疹。


蓋疹輕而斑重也。


疹發於肺,宜用升麻葛根湯,加大力子以散之。


斑出於胃,犀角大青湯以清之。


若時氣傳染,中無實熱,加味逍遙散去白朮,加元參、生地以解之。


陰症發斑者,寒伏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熏於肺,致發斑點,如蚊蚤咬痕,此非斑也,與調中溫胃之劑,其點自退。


理中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4:25 | 只看該作者

三黃解毒湯

 

黃連(二錢)、黃芩、黃柏、黑山梔(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4:41 | 只看該作者

犀角大青湯

 

治斑出已盛,心煩大熱,錯語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


犀角屑、大青、元參、甘草、升麻、黃連、黃芩、黃柏、黑山梔(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口大渴,加石膏;


虛者,加人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4:15:01 | 只看該作者

結胸痞氣

 

經云: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


陽、三陽也陰、三陰也。


傷寒邪在三陽,固不可下,下之則為結胸之惡候。


即邪已入三陰,而未結聚成實,猶宜清解之,若下之太早,尚不免於痞氣。


結胸證重,痞氣較輕也。


大抵從胸至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者,為結胸;


胸前痞滿不舒者,為痞氣。


結胸證,先用小陷胸湯,如或結實難解,更用大陷胸湯攻之。


痞氣證,半夏瀉心湯主之。


又有水結胸證,水飲停蓄也,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復有寒實結胸證,乃寒氣結聚不應誤下而成,須用白散主之。


凡一切結胸、痞氣等證,服藥不效者,乃濁氣結而未散,《活人》俱用枳實理中丸,應手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0:40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