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實在易】

 關閉 [複製鏈接]
4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1:43 | 只看該作者

薯蕷丸

 

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


薯蕷(三十分)、茯苓、柴胡、桔梗(各五分)、白朮、芍藥、防風、芎、麥冬、杏仁(各六分)


阿膠、人參(各七分)、乾薑、甘草(各二分)、白蘞、乾地黃、當歸、桂枝、神麯、豆黃卷大棗(百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魏念庭曰:人之元氣在肺,人之陽氣在腎,既剝削,則難於遽復矣,全賴後天之穀氣資益其生。


是榮衛非脾胃不能通宣,而氣血非飲食無由平復也。


仲景故為虛勞諸不足而兼風氣百疾,立此薯蕷丸之法,方中以薯蕷為主,專理脾胃,上損下損,至此可以撐持,以人參、白朮、茯苓、乾薑、豆黃卷、大棗、神麯、甘草助之,除濕益氣,而中土之令得行矣,以當歸、芎、、芍藥、地黃、麥冬、阿膠養血滋陰,以柴胡、桂枝、防風去邪散熱,以杏仁、桔梗、白蘞下氣開鬱。


惟恐虛而有熱之人,滋補之藥,上拒不受,故為散其邪熱,開其逆郁,而氣血平順,補益得納,為至當不易之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2:06 | 只看該作者

大黃?蟲丸

 

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傷,內有干血,肌肉甲錯,目黯黑。


緩中補虛。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杏仁、虻蟲(各一升)、芍藥(四兩)、乾漆(一兩)、乾地黃(十兩)、水蛭、蠐螬(各一百枚)、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丸,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尤氏曰:風氣不去,則足以賊正氣,而長生不榮,故薯蕷丸為要方,干血不去,則足以留新血,而滲灌不周,此丸為上劑。


愚按:此丸從《內經》四烏、一蘆茹丸悟出,但不如四烏?一蘆茹丸之平易近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2:24 | 只看該作者

防己黃、湯


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黃、(各三錢)、炙草(三錢五分)、白朮(二錢)、生薑(四片)、大棗(一枚)


水二杯,煎八分服。


服後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


喘者加麻黃,胃中不和者加芍藥,氣上衝者加桂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2:41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粳米湯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二錢,制)、半夏(四錢)、炙草(一錢)、粳米(五錢,布包)、大棗(二枚)水三杯,煎八分溫服,日夜作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2:57 | 只看該作者

大黃附子湯

 

脅下偏痛,發熱脈緊弦者。


大黃(三錢)、附子(三錢)、細辛(二錢)水二杯,煎八分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3:13 | 只看該作者

桂枝新加湯

 

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人參(各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生薑、芍藥(各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一升,余如桂枝湯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3:28 | 只看該作者

大柴胡湯

 

治太陽病未解便傳入陽明,大便不通,熱實心煩,或寒熱往來,其脈沉實者,以此方下之。


芍藥、黃芩、枳實(各三錢)、柴胡(八錢)、半夏、生薑(各五錢)、大棗(四枚)


上七味,以水三杯,煮取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日三服。


一方用大黃二錢,若不加大黃恐不為大柴胡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3:46 | 只看該作者

桃仁承氣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桃仁(十七個)、大黃(四錢)、甘草(二錢)、桂枝(二錢)、芒硝(二錢)


上五味,以水二杯半,煮取一杯,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至八分溫服,日三服,當微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4:03 | 只看該作者

小承氣湯

 

治陽明病潮熱,大便難,脈沉而滑,乃內實腹痛者。


大黃(四錢)、厚朴(二錢,炙去皮)、枳實(三錢,炙)


上三味,以水二杯,煎八分,溫服,日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再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6:20 | 只看該作者

大承氣湯

 

治陽明病大實大滿,大便不通,腹痛大熱,其脈沉實者,此方主之。


芒硝(三合,《內台》方三兩)、大黃(四兩,酒洗)、枳實(五枚,炙)、厚朴(半斤,去皮,炙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6:40 | 只看該作者

調胃承氣湯

 

治汗後,惡熱譫語,心煩、中滿,脈浮者主之。


大黃(四兩,去皮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斤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故地統於天,形以承氣,故地以承天。


胃、土也、坤之類也;


氣,陽也,乾之屬也。


胃為十二經之長,化糟粕,運精微,而成傳化之府,豈專以塊然之形,亦惟乘此乾行不息之氣耳。


湯名承氣,確有此義,非取順氣之義也。」


憲公此解超出前人,惜其所著者《傷寒類疏》未刊行世。


憲公諱孝銘,古吳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7:02 | 只看該作者

半夏瀉心湯

 

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俱在,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痞,柴胡不當與之,宜此方主之。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甘草、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7:27 | 只看該作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

 

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


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溫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7:47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瀉心湯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


大黃(二兩)、黃芩、黃連(各一兩)、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別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溫再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8:09 | 只看該作者

生薑瀉心湯

 

治傷寒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生薑(四兩)、半夏(半升)、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甘草(三兩)、大棗(十二枚)、黃連(一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8:40 | 只看該作者

甘草瀉心湯

 

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噫,心煩不得安,醫見人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也。


甘草(四兩)、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吳茱萸(三錢)、當歸、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甘草(炙)、丹皮(各二錢)、生薑(三錢)、半夏(二錢半)、麥冬(五錢)


上十二味,以水三杯,煎至八分,溫服。


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方中當歸、芎?、芍藥、阿膠,肝藥也;


丹皮、桂枝,心藥也;


吳茱萸,肝藥亦胃藥也;


半夏,胃藥亦沖藥也;


麥門冬、甘草,胃藥也;


人參補五臟,生薑利諸氣也;


病在經血,以血生於心,藏於肝也;


沖為血海也,胃屬陽明,厥陰衝脈麗之也。


然、繹方意,以陽明為主,吳茱萸用至三錢,驅陽明中土之寒,即以麥門冬用至五錢,滋陽明中土之燥,一寒一熱,不使偏隅,所以謂之溫也。


半夏用至二錢半,生薑用至三錢者,以薑能去穢,而胃氣安,夏能降逆,而胃氣順也。


其余皆相輔而成,其溫之之用,絕無逐瘀之品,故過期不來者能通之,月來過多者能止之,少腹寒而不受胎者,並能治之,神妙不可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9:00 | 只看該作者

陰挺方

 

秘授此方,治婦人螞蟻瘡,又名雞冠瘡,俗名下?,古名陰挺,今人呼為吃血癆是也。


飛礬(六兩)、銅綠(四錢)、五味、雄黃(五錢)、桃仁(一兩)


共研末,煉蜜丸,每丸重四錢,以方內雄黃為衣。


按:婦人有得此症者,不肯聲張,以致毒攻臟腑,經脈不調,經閉,永不生育,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腰腹疼痛,不思茶飯,咳嗽痰喘,乍寒乍熱,自汗盜汗。


如一月至一年之症,不知道者,或用刀割患處,命在旦夕。


如遇此症,只用此丹一丸,重者二丸,坐入下部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9:22 | 只看該作者

駐車丸

 

治大冷洞痢,腸滑,下赤白如魚腦,日夜無度,腹痛不可忍者方。


黃連(六兩)、乾薑(二兩)、當歸、阿膠(各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大酢八合烊膠和之,並手丸如大豆,候干,大人飲服三十丸,小兒以意量減,日三。


按:張路玉云:「人身有車,皆附脊而行,以司精氣神之運度。羊車屬肺分,當在上,以職司化氣生精,故位反在下,鹿車屬腎分,當在下,以職司化火益氣,故位反在中,牛車屬脾分,當屬中,以職司化味歸神,故位反在上,此皆平人之常度也。修真家惡其順行之性,起滅無常,乃修逆行之道,以為內丹之基。《千金》又以平人失其常度,而患下利崩脫,良由鹿車過駛,趲動羊車過動,以致精血不藏,牛車過疲,不能隨鹿車之馳驟,以致水穀不克。故用乾薑以助牛車之健運,黃連以挽鹿車之傾危,阿膠以救羊車之奔迫,當歸以理血氣之散亂,庶精、氣、神各歸其統,而無崩脫之虞,且冷痢得乾薑可瘳,熱利得黃連可瘥,冷熱交錯,得薑連可解,阿膠可滋乾薑之燥,當歸可和黃連之寒,不特為久痢神丹,尤為休息之專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17:19:45 | 只看該作者

附錄刀槍跌打神方


白附子(面粉裹為衣,置火上煨熟)、天麻(酒炒)、防風、白芷、南星(酒炒)、羌活(各等分)


上六味,各等分,研細末,敷傷處。


傷重者,用童便並老酒服四、五錢,傷輕者,用酒服二、三錢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7 22:25:08 | 只看該作者

婦人科

 

婦人之病與男子俱同,惟經之前後,與胎產前後,當另立治法。


室女閉經,久必成勞,以天癸正旺,不應愆期也。


其症發熱咳嗽,及寒熱往來,惡瘡漸盛。


如脈洪、口渴,便秘者,為實熱,宜以四物東加紅花、桃仁、大黃(醋炒、)烏藥、茜草主之;


脈虛、口淡、多寒、腰腹痛、大便滑者為虛寒,宜以四物東加肉桂、人參、大黃、桃仁、乾薑主之,二症脈澀,肌肉甲錯,將成干血癆者如虻蟲,水蛭攻之,但經閉即為血崩之兆,不可任意攻擊,此切症類多憂郁思慮,七情過用所致,屬虛者十之六、七。


《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


宜以逍遙散解肝經之郁,而諸郁俱解以歸脾湯補心脾之血,以治經血之源。


景岳逍遙飲心、肝、脾同治,為標本兩全之道,服之良久,然後通之。


婦人經閉,照前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2 , Processed in 0.12988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