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38 | 只看該作者

(十五)小兒黃疸

 

例一


劉××,女,初生19天,因顏面頭部多發性小膿皰疹三天,於1961年3月15日入院。


患兒皮膚。


鞏膜軟齶黃染,黃疸指數90單位,膽紅質10毫克,%,凡登白直接(+++)、間接(+++),麝香草酚濁度3單位,尿三膽及膽紅質(-)。


診斷:(1)新生兒敗血症,(2)膿皰病,(3)生理性發黃。


經用抗生素及輸血,膿皰已瘥,惟黃疸日漸加重,大便色白,外科排除先天性膽道梗阻。


會診時患兒面目皮膚發黃已一月,有時嘔吐,脘部脹氣,小便短赤,筋紋青,舌淡紅。


辨證:胎毒內蘊,濕熱不盡,肝脾鬱滯,發為胎黃。


治法:疏肝化濕。


方藥。


茵陳6克,白朮10克,枳殼5克,桂枝3克,茯苓12克,法半夏5克,雞內金1枚炮薑3至2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49 | 只看該作者

複診


黃疸減退,因更換乳食致腹瀉七次。


此係脾胃嬌弱,運化失調:治以溫中健脾利濕。


茵陳6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桂枝3克,蒼朮6克,炮薑3克,苡仁10克,砂仁3克,法半夏5克,麥芽10克,雞內金1枚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1:59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腹瀉已止,乳食佳,黃疸漸退,大便色黃,繼以扶脾化濕之六君湯加茵陳退黃為主,乳食積滯加曲、麥;


鵝口瘡加白寇仁、厚朴、通草等調理善後。


(《廖溶泉兒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2:10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余某,男,2.5月, 1970年7月31日初診。


家人代訴:患兒係第一孕第一胎,出生後數日開始發黃,日漸加童,至今二月未愈。


經某醫院檢查,診為新生兒黃疸(病理性),謂非手術治療不可,未遂。


來診時患兒面目追體黃如橘色,神倦,思睡,不欲飲乳,偶有嘔吐,尿量少,色黃赤,大便於結不暢,色淡,唇舌紫紅而黯。


辨證,脾運不健,濕熱之邪蘊蓄於內、不得宣洩而致胎黃。


一治法:清熱解毒,行氣利濕。


方藥:綿茵陳9克,炒梔子6至枳殼3克,澤瀉9克,白花蛇舌草9克,小葉鳳尾草12克,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2:19 | 只看該作者

二診(8月4日)


藥後大便較稀爛,按上方去枳殼加厚朴3克,雞內金4.5克,雲茯苓6.9克,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2:30 | 只看該作者

三診(8月7日)


藥後精神好轉,胃納漸增,舌色稍紅,苔薄白,遵前法,稍佐益氣之品。


處方如下:綿茵陳9克,枳殼3至雲茯芩9至白花蛇舌草9克,小葉鳳尾草9克,孩兒參6克,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2:40 | 只看該作者

四診(8月15日)


皮膚面目黃染漸退,神情較前活潑。


尿量稍多,色較前淡,大便稀爛,每天1至2次:濕熱已解大半,繼以清熱利濕解毒兼益氣健脾。


處方:孩兒參6克,參須4.5克,綿茵陳9克,小葉鳳尾草9克,白花蛇舌草9克,枳殼3克,澤瀉9克,生苡仁12克,崗梅根9克,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2:50 | 只看該作者

五診(8月18日)


前症顯著好轉,面目皮膚黃色漸退減,尿量增多,大便正常。


按:5日方繼服3劑,以後依此加減再服10餘劑,諸證悉除。


隨訪6年,小兒健康成長。


(《新中醫》編輯室:《老中醫醫案醫話選》,羅元愷醫案,張玉珍整理。


1977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01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杜某某,男,6歲,1953年10月出診。


冒雪玩耍,受寒戰慄,小便不利,用熱熨法暖臍下,小茴香煎湯服之,小便稍利,遂致面目發黃,黃色晦暗,腹脹尿少,食欲不振,便稀色灰,脈浮緩,苔白膩。


辨證:寒濕阻遏,脾陽不振,膽液為濕所阻,溢於肌膚。


治法:化氣利水,溫脾燥濕。


方藥:茵陳9克,豬苓6克,茯苓6克,澤瀉6克,白木9克,桂枝3克,於薑3克,服1劑,小便利,又服2劑,黃疸皆退,諸證悉愈。


(《竇伯清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13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小兒黃疸,明代兒科學家萬全認為此病「多因濕熱、食積,與大人不同」,或由於脾虛濕滯而發病。


但其中有屬於新生兒黃疸者,中醫稱之為「胎黃」。


此證多由母體濕熱遺於胎兒,亦有因分娩後胎兒感受濕毒所致者。


小兒黃疸的治療,當以清利濕熱或扶脾導滯化濕為大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24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為母體濕熱蘊滯薰蒸於胎,即所謂「胎黃」。


兒體濕熱盛,兼見肝脾鬱滯,治宜疏肝化濕和中為主。


方用茵陳五苓散加減,涼血解毒則非所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33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亦屬胎黃,但臨床辨證有脾運失健、濕熱蘊內、不得宣洩之象。


治以清熱解毒、行氣利濕法,方用茵陳蒿湯加減,其中用白花蛇舌草、小葉鳳尾草能加強清熱解毒利濕之效。


此案的另一特點是,前後五診始終輔以行氣藥以助運化,有助於健脾法濕消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43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屬小兒陰黃,由於寒濕阻遏,脾陽不振,濕困中土,症見面目晦黃,腹脹納減,便稀色灰。


治以化氣利水,溫脾燥濕法。


按茵陳五苓散原治小兒濕熱陽黃,此案以本方加辛熱之乾薑以溫中扶陽,使臨床適應症有所改變,然究非陰黃常用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3:54 | 只看該作者

(十六)小兒肝昏迷


孫××,男,1歲,住院號:101917。


患黃疸二十天,十天來加重,精神不好,於1970年7月15日入院。


入院印象:急性肝萎縮,早期肝昏迷。


入院後神志逐漸不清,時有躁動,今晨神志益昏迷,躁動加甚,不斷抽風,周身黃染明顯,腹脹,便溏色白。


肝脅下0.5釐米,脾未觸及。


體溫38.5℃。


舌質紅,苔黃膩,脈象滑數。


肝功能:穀丙轉氨迥320單位,麝濁17.9單位,麝絮(++),直接膽紅質13.9毫克,%,間接膽紅質17.1毫克,%,7月17日請中醫會診:辨證:濕熱入營,侵入心包。


治法:清熱開竅,利膽消黃。


方藥:3號安宮牛黃丸,每日四次,每次半丸。


膽鬱通,每日四次,每次一丸。


服藥第二天,躁動略減,繼服上藥。


第三天昏迷好轉,熱退。


第五天神清,但視力障礙,仍服上方。


8月7日複診:飲食、神志、體溫均正常,一般情況好。


僅視力未恢復,鞏膜尚微黃,大使每日一次,在膽鬱通方劑基礎上加清肝明目法治之。


方藥:草決明、密蒙花、杭菊花、馬尾連各9克,膽草3克,淡竹葉、廣鬱金各4.7克,茵陳6克,甘草3至水煎,4劑。


8月11日複診:視力好轉,眼球能隨外物活動,於8月6日複查肝功能:穀丙轉氨酶:90單位,麝濁8.1,白蛋白3.1克,%,球蛋白2.3克,%。


直接膽紅質3.08毫克,%,間接膽紅質0.7毫克,%。


原方帶藥出院,門診繼續治療。


一個月後複查,一般情況好,視力已恢復正常。


肝功能基本正常。


附注:「膽鬱通」為何氏驗方,功能清利濕熱,利膽消黃。


其組成為:茵陳150克,鬱金75克,甘草15克。


共研細末,蜜丸,丸重1.5克。


服法:一日總量,1歲2丸,3歲4丸,6歲6丸。


主治急性傳染性肝炎,包括黃疸型與非黃疸型,溶血性黃疸,慢性間歇性幼兒黃疸等辨證屬於陽黃者,較有效驗。


(《何世英兒科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4:1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此例辨證屬濕熱入營,邪犯心包。


故先治以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芳香開竅,開其閉以治其標;


又以何氏驗方「膽鬱通」清泄濕熱、利膽化鬱以治其本。


標本兼顧,效驗頗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4:24 | 只看該作者

(十七)小兒腎炎

 

例一


張××,男,8歲,病歷號:565920一天來壯熱輕咳,頭痛,頸部不適,面目微腫,小溲短赤,大使兩日未行。


血壓110/65毫米汞柱,心、肺、腹未見異常。


化驗尿蛋白(+++),紅細胞(++),管型0~1。


血沉第一小時28毫米,第二小時58毫米。


舌苔薄黃,脈滑。


辨證:邪熱鬱閉,內傷陰絡。


治法:清宣瀉熱化瘀。


方藥:銀花10克,連翹10克,荊芥10克,枯芩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白茅根15克,敗醬草12至大青葉10至大黃2.4克,炒梔子10克,服藥3劑,肺氣得宣,汗出尿增,諸證大減,病有轉機。


又繼服3劑。


面目腫已消,咳嗽壯熱俱平。


諸症悉無,僅尿化驗尚有輕微異常。


繼以金匱腎氣丸調治月餘而愈,各項化驗均正常。


(《趙心波幾科臨床經驗選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4:3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湯某某,男,8歲,病歷號:118707。


因浮腫6個月,屢治不效,於1963年9月24日入院。


患兒半年前開始面部四肢浮腫,尿少色黃,並出現腹水,尿蛋白(+++),診為腎病綜合徵。


半月前又合併肺炎,曾用多種抗菌素未效。


入院後經多種化驗檢查,西醫確診為,慢性腎炎腎病期(大量胸水、腹水),肺炎。


患兒面色萎黃不澤,舌尖赤,舌光無苔,脈沉細弦。


證屬脾肺俱虛,水濕氾濫,肝陽偏亢,虛火上炎之證。


予以扶脾利水準肝之四苓散合龍膽瀉肝湯及牡蠣澤瀉散等方治之。


住院四日,諸症不減,呼吸困難加重,胸水仍多,腹水增加,曾採取西醫積極措施,予抽胸水、放腹水,僅肺炎略有好轉,諸症仍無明顯進步,病情持續惡化,1963年10月8日請王老會診,辨證認為:病在脾腎,重點在脾。


又因治不得法,病勢危篤。


只能消補同施,溫清並用。


藥用:白茅根60克,煎15分鐘,取水二大碗,去渣,以一碗水煎生雞內金(打爛)15至,白朮9至,廣陳皮3克,生薑皮9至,煎二次。


停用西藥及輸液。


苡米神麯粥:苡米60克,神麯120克,大黃米90克,赤小豆180克,另加豬肝半斤切碎,用砂鍋煮成粥,每次飯前服用小半碗。


5日後諸症進展不大,改用茅根雞金湯:鮮茅根60至,先煎15分鐘,後入生雞內金15克,煎法同前。


同時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4:50 | 只看該作者

蔥熨法


大蔥一斤縱切,黃酒60克,炒熱裝紗布袋內,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自右下至左下處熨,每日1~2次,每次熨1~3小時。


一周後諸症悉減,尿量增加,每日800~1000毫升,大便正常,陰囊水腫減輕。


10月26日:患兒外感發燒(39.8℃)脈浮,苔薄黃,證屬外有風氣,內有積滯,診為「風水」,治以表裡分消:麻黃(先煎去沫)3克,滑石9克,生甘草1.5克,香薷4.5克,麩炒枳殼3至川厚朴3克,生薑3克,大棗1枚炒神麯9克,炒山楂9克,炒麥芽9克,藥後微有汗出,當晚體溫下降至正常,仍服茅根雞金湯;


另用香薷6克,煎水代茶飲,20餘劑後症情明顯好轉。


11月9日,脈趨和平,腫脹基本消退,原方酌加清補肺腎之品。


鮮茅根60克,先煎去渣。


再煎下藥:生雞內金(打碎)9至生黃耆9克,廣陳皮1.2至11月18日停香薷代茶及蔥熨,乃予六味地黃湯化裁調理。


住院4個半月,症情基本消失,遂以滋益腎水,調和脾胃善後。


隨訪14年,曾反復三次,均獲緩解、現已參加工作5年,一般情況良好;


未再復發。


(王文鼎治驗,靖雨珍整理:小兒童症水腫證治驗,《新醫藥學雜誌》6:17,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5:03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腎炎為病,主要當從中醫水腫門中探求證治。


臨床辨證與肺、脾、腎三臟的關係尤為密切。


所謂「其標在肺,其本在腎,其制在脾」。


急性腎炎有主張治以清宣瀉熱利水法,或認為此病急性發作多屬「風水」,宜用發表法風利水之法,慢性腎炎則多從脾腎論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 13:45:12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為急性腎炎,有一派實熱見症。


治以清宣瀉熱化瘀為大法,主治的重點在肺,趙氏以宣肺利尿治其標,後以腎氣丸溫腎治本,使三焦決瀆有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07:3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