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兩炙) 滑石(三兩)。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百合病。見於陰者。
以陽法救之。
見於陽者。
以陰法救之。
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
此亦為逆。 病見於陰。甚必及陽。病見於陽。窮必歸陰。
以法救之者。
養其陽以救陰之偏。則陰以平而陽不傷。補其陰以救陽之過。則陽以和而陰不敝。內經用陰和陽。用陽和陰之道也。
若見陽之病而攻其陰。 則並傷其陰矣。
乃復發汗。是重傷其陽也。
故為逆。見陰之病而攻其陽。則並傷其陽矣。
乃復下之。
是重竭其陰也。
故亦為逆。
以百合為邪少虛多之證。故不可直攻其病。亦不可誤攻其無病如此。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 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
蝕於肛者。
雄黃熏之。
狐惑、蟲病。即巢氏所謂 病也。
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其躁擾之象。有似傷寒少陰熱證。而實為 之亂其心也。
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有似傷寒陽明實證。而實為蟲之擾其胃也。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者。
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甚者脈亦大小無定也。
蓋雖蟲病。而能使人惑亂而狐疑。故名曰狐惑。徐氏曰。
蝕於喉為惑。謂熱淫於上。
如惑亂之氣感而生 。蝕於陰為狐。謂熱淫於下。柔害而幽隱。
如狐性之陰也。
亦通。蝕於上部。即蝕於喉之謂。故聲嗄。蝕於下部。即蝕於陰之謂。陰內屬於肝。而咽門為肝膽之候。(出千金)病自下而衝上。則咽乾也。
至生蟲之由。則趙氏所謂濕熱停久。蒸腐氣血而成瘀濁。於是風化所腐而成蟲者當矣。
甘草瀉心。不特使中氣運而濕熱自化。抑亦苦辛雜用。足勝殺蟲之任。其苦參、雄黃。則皆清燥殺蟲之品。洗之熏之。
就其近而治之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