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痛七十】
心痛即胃脘痛,雖日數多不喫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喫物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後,方喫物;
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朮;
諸痛不可補氣;
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喫寒物而得病者。
於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之稍久則成鬱,久鬱則蒸熱熱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
若欲行溫散溫利。
寧無助火添病耶。
古方中多以山梔子為熱藥之向導,則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復而病安然,病安之後若縱慾口味,不改前非,病復作時,反咎醫之失良可嘆哉。
一方用山梔子炒去皮,每服十五枚,濃煎湯一呷入生薑汁令辣,再煎小沸,又入川芎一錢尤妙,山梔子大者或七枚或九枚須炒黑;
大概胃口有熱而作痛者。
非山梔子不可,須佐以薑汁,多用台芎開之;
病發者或用二陳湯加川芎,蒼朮,倍加炒梔子;
痛甚者加炒乾薑,從之反治之法也。
輕者川芎一兩,蒼朮一兩,山梔子炒去皮二兩,薑汁蒸餅糊丸,梧桐子大,服七八十丸,熱辣薑湯下。
重者桂枝,麻黃,石各等分,薑汁和蒸餅丸,桐子大,服五十丸,熱辣薑湯下。
一本輕者散之,麻黃,桂枝之類,重者加石,川芎,蒼朮,炒山梔子去皮作丸服。
凡治此證必要先問平日起居何如,假如心痛有因平日喜食熱物,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
切記輕者用韭汁,桔梗能開提其氣,血藥中兼用之;
以物柱按痛處則止者,挾虛,以二陳湯加炒乾薑和之;
有虫痛者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屬虫,治以苦楝根錫灰之類;
痛定便能食,時作時止者。
是虫,上半月虫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虫頭向下難治,先以肉汁及糖蜜食下,則引虫頭向上,然後用藥打出,練樹根皮,檳榔,鶴虱,夏取汁飲,冬濃煎湯下,萬應丸最好。
脈堅實不大便者下之。
心痛用山梔並劫藥止之。
若又復發前藥必不效。
可用玄明粉一服立止。
左手脈數熱多,脈濇有死血。
右手脈緊實,痰積,弦大必是久病;
胃脘有濕而痛者宜小胃丹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