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慎柔五書】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10:02 | 只看該作者

亢則害承乃制論


慎齋先生云:在上益下謂之濟,以下犯上謂之亢。


水火濟制,則無病而多壽。


譬若火生,則金氣受傷,而金之子為水,水能克火,子報母仇,而火反受其制矣。


蓋造化之常,生則必克,克則必生,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


故又曰:制則生化。


所以有病久自愈者,亦亢而自製,剝生復也。


苟亢而不能自製,則湯液、針石、導引之法以為之助。


譬如水固能制火,而腎水本涸之人,豈能以涓滴救其燎原哉?!


明乎此理,而補瀉運用之妙,自超越於(缺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10:30 | 只看該作者

河洛生成之圖

 

又云:人之一身,生死系於脾胃。


凡傷寒、雜病一七後,只當於脾胃求之,始免殺人之東垣云:


補腎不若補脾,此之謂也。


然調理脾胃之法,須明五行化氣制克之理,譬如木乃水生,獨水不能生木,水為木之母,克水者土,則為人,金失所養,水枯火凡補瀉法,瀉其有餘,因不足者瀉之;


補其不足,因有餘者補之。


譬如木盛,因於肺虧,當瀉南方以制肝,使火無相克,則肺自清。


金衰因於火盛,火盛則水虧,當補脾以養金,則水自長。


蓋土常不足,最無有餘。


氣血貴於中和,偏勝者乃邪傷也。


瀉其有餘,是瀉邪也;


補其不足,是補正也。


氣有餘者,非氣也,火也。


初因氣不足,漸化為火,燒爍真陰,為害滋大。


人之一身,以血為主,血以氣為先,(二語似平淡而超卓千古,前人重氣不重血,西人知血不知氣。人之百骸五臟,由血長養,而氣所以運化夫血以遂其長養也。悟此乃能養生,乃能制病。)


當補血中之氣,四物加肉桂;


補氣中之血,保元東加減。


治病不可忘血,亦不可忘氣。


忘血則四肢不能用,忘氣則體無管攝,平和之藥,氣血疏暢,宜多不宜少;


寒熱之藥,不過卻病,宜少不宜多,多則大傷脾胃。


虛中有實,正虛生實邪;


實中有虛,實邪由虛致。


實以瀉為補,虛以補為瀉。


言不能盡,學人研究之可也。


東垣《脾胃論》盛衰用藥禁論,豈可不熟讀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11:08 | 只看該作者

虛損誤藥之辨

 

凡得勞心、嗜欲、七情、飲食、縱酒、飢飽過度,此內傷也。


初不自覺,久則成患,以致身熱、頭痛、惡寒。


或因微熱,脫換衣服,腠理不密,易感風寒,症類傷寒,實非傷寒。


醫不明此,驟用麻黃、紫蘇、荊芥大發其汗,熱未退,仍以寒涼瀉火之劑,下陷清氣,濁氣轉升,故食下腹滿,又大下之,故中愈不足,以致汗多亡陽,下多亡陰,陽耗散,死不旋踵,實醫殺之耳。


傷寒發表,汗透而愈。


內傷寒熱,間作不齊,發熱而微汗至頸或臍而還,(臍字誤,仲劑頸而還。劑,際也。謂汗僅在頭,齊頸而下無汗也。)


口不知味,似瘧非瘧,或兼泄瀉,醫與諸傷寒藥,不愈。


如是者,名曰內傷。


雜病多端,汗而又熱,熱而又汗,亦頭痛發熱,或自語煩躁,不思飲食,遍身骨痛者,用補中益氣加羌活;


或泄瀉而熱不退,此陽虛也,補中加附子;


頭痛甚,加蔓荊子、川芎;


或無汗而熱不退,亦補中;


或咳嗽痰中帶紅,亦補中。


此病裡虛不足,反用汗下清利,死可待矣。


內傷病中,有泄瀉、嘔吐、腹脹疼痛、咳嗽、清涕,四君加和中散,無有不效。


元氣藏於腎中,靜則為水,動則化而為火。


腎者肝之母也,元氣足則肝子足以承乎心。


心為主,神明出焉,元氣不足,心神失養,相火抗拒,脾土受虧,金衰木旺,諸臟皆病矣。


惟胃氣不絕,用藥力以培之,庶可冀幸萬一。


生脈散加參、或保元之類是也。


但見潮熱,宜補中。


火熾,宜發,用升陽散火湯。


虛而不瀉,宜血分中補氣,保元加滋陰。


若瀉發困熱,宜氣分中補血,保元、四君加芍藥。


瀉則加松花。如自汗,乃陽氣虛,加附子。


內似火爍,胸中嘈痛,白朮一錢,黃連一分,陳皮二分,神麯為丸細小。


臨臥時嚼碎,津咽下三十丸,三日愈,則止。


久瀉傷腎,用保元兼四神丸。


或腹脹,和中散並補中。


脈見平和,而病不愈,乃藥力未至,不可改換。


倘不愈,又脈見細數、緊數,皆邪脈變異,更兼嘔吐,不祥之兆也。


又口失滋味,不思飲食,不可誤作胃絕,是內有虛火,當滋生元氣,不可以燥劑動火。


蓋總以脾胃為主,脾胃四季皆擾,常自不足,傷寒言陽明有餘,因火邪鬱於胃中,故瀉胃中之火耳。


虛損由於內傷證,與外感相似。


外感頭疼、發熱、惡寒,其脈浮數有力,宜汗解而愈,從表入裡,脈洪大,大便燥,宜和解通利之。


內傷亦頭痛、發熱、惡寒,其脈緊數無力,宜補中加羌、防。


元氣一足,邪氣自散。


羌活領太陽經而出,前證俱退矣。


不效,再一劑,自然見汗,乃愈。


庸醫不知此理,仍用發表,汗至頸而還,一旦發似瘧,作瘧治之,又似痢,作痢治之,更加發熱,庸醫無措手處矣。


傷寒脈洪大有力,內傷豁大,似洪而無力,亦大便結燥,仍用清涼汗下解散之法,大傷脾胃,則肺已虧矣。


咳嗽吐痰,或吐紅痰,又作陰虛火動治之。


脾土一損,雜病多端,潮熱似痢似瘧,且脾虛不能統血,而吐血之症成矣。


若因火盛,脾陰不足,血枯之症,亦不可用滋陰劑,當用救陰之法。


陰從陽生,陽從陰長之義。


人參、白朮、蓮子、五味、甘草、白茯苓之類是也。


惡心,加乾薑;不思飲食,加砂仁;


胸中氣滯,加陳皮;


泄瀉,去陳皮;


汗多,加白朮、黃?;


惡寒,加肉桂;


吐紅,去桂。


若泄瀉而諸藥不愈,胃虛而難受藥者,陳臘肉骨灰、陳米鍋焦,共三分,炒松花一分,米糊丸,人參看輕重虛實用之,煎湯送下六、七十丸。


此法活人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19:31 | 只看該作者

虛損秘訣

 

虛損之起,或久遇勞碌,損傷陽氣,遂發熱,漸至咳嗽,或傷風失治,或治之不當,亦症。


或傷寒汗下失宜,久之遂成寒熱之症。


或飢餓傷脾,飽食傷胃,治之不妥,亦成此症。


是皆陽氣虛弱,倒入於內,便化而為火,而發熱也。


須用保元或四君加黃?,再加干葛以開肌,紫蘇以開皮毛。


病未多日者,服十五、六劑,則自然汗來。


譬如夏天鬱蒸一二日或三四日,遂大雨方涼,陰陽和而後雨澤降也。


又如秋冬陽氣降入地中,則井水溫暖;


至春夏陽升,則天地和暖,萬物生化,井中水冷徹骨矣。


何內熱之有?


損病初發,十數日間,未經寒涼藥,可用火鬱湯、升陽散火湯及補中益氣湯。


若久之,則火鬱湯不宜用矣。


保元、四君繼之,此為第二關。


蓋元氣已虛,只助陽氣,不宜散火。


誤以當歸、地黃補血,並黃柏、知母苦寒,有形重味,反傷無形陽氣。


陽氣愈弱,愈不升發,陽絕則陰亦隨之而絕,損病之死,職此故也。


損病六脈俱數,聲啞,口中生瘡,晝夜發熱無間。


經云:數則脾氣虛,此真陰虛也,此第三關矣。


則前保元、四君等劑,皆投之不應,須用四君加黃?、山藥、蓮肉、白芍、五味子、麥冬,煎去頭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此為養脾陰秘法也。


服十余日,發熱漸退,口瘡漸好,方用丸劑,如參苓白朮散,亦去頭煎,晒乾為末,陳米鍋焦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日服二錢,或上午一錢,百沸湯下。


蓋煮去頭煎,則燥氣盡,遂成甘淡之味。


淡養胃氣,微甘養脾陰。


師師相授之語,毋輕忽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0:22 | 只看該作者

損病湯藥加減法

 

有汗,用黃?蜜炙;


無汗,煨用;


胃虛,米泔水炒用;


表畏寒,酒炒;


嘈雜,乳汁制;


表虛,多。


瀉火,生甘草;


熱盛,?、草多;


無汗,加干葛、防風、升麻、柴胡;


久病熱不退,去表藥,只用保元;


血虛,加當歸;


脾虛,加白朮;


渴,加麥冬、五味;


虛煩,亦加;


不睡,加酸棗仁;


頭痛,宜補中益氣加川芎、蔓荊;


小水不利,加牛膝、茯苓;


心神不安,加茯苓、遠志、酸棗仁;


退火,多用參、?;


虛而動火,少加炒黃柏;


小便不通,或赤或白,黃柏、知母酒浸炒各一兩,肉桂一錢,為末,開水為丸,空心服百丸,小便下異物為驗。


腰痛,薑汁炒杜仲;


惡寒,加官桂;


惡心,加乾薑;


自汗虛寒,加附子。


內傷發熱不退,莫如補中益氣加附子,?、草倍之,甘溫除大熱故也。


腹脹,恐成中滿,補中加附子、薑、桂、吳萸、青皮、麥芽、神麯、枳殼之類,隨手用之;


濕痰,加羌活、防風、茯苓,風能勝濕故也。


去病之藥,不可多服,恐泄真氣,人無氣不生。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前藥皆補血中之氣,血無氣不行,須用保元。


獨陰不生,獨陽不長。


保元者,保血之元氣耳。


人稟天地之氣,猶恐陽陷於陰分,常使胃氣有春夏之令,故宜大升大舉,使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是也。


蓋人以血為主,胃乃生血之源,若元氣不足,陷於陰分,則通身化為虛火,變異無常,人死莫知其故,何也?


人天庭屬陽,下體屬陰,天庭一倒,其死即速者,上陽不生而陰氣絕也。


故天之陽氣上升,即地之陰氣不絕;


人之陽氣升舉,即血之陽布於四肢,何病之有?


倘陽一不升,則氣凝澀,諸病生焉,聖人固不過升降浮沉之法耳。


虛損諸病,久之皆屬脾虛,脾虛則肺先受之。


肺病,不能管攝一身;


脾病,則四肢不能為用。


謹養脾氣,惟以保元氣為主,或前從瘧、痢、吐瀉變症,總從脾胃治。


則保元兼溫脾,勿用血藥。蓋縱有雜症,火起不必去火,有痰不治痰,宜參苓白朮散加減。


腹痛,加乾薑;


腰痛,益智、吳茱萸少許;


小腹疼痛亦宜;


胃不思食,加砂仁、木香;


噯氣,神麯;


腹脹,和中散加六君子。


久病以溫補為主,病急則緩治,攻則散離。


書曰:大毒治病,十去一二;


中毒治病,十去其五;


無毒治病,十去八九。


慎齋先生內傷治法,凡邪火逆行,上乘脾位,用吳茱萸炒黃連者,以黃連瀉火,歸於其位,所以木沉則火降。


凡內傷,清氣下陷,陰火在上者,若用寒藥,則陽愈陷,火愈熾,火尋竅出,虛者受之,或目痛,或耳聾,或齒痛,從其虛而攻之也。


(此所以寒遏於上陽陷於下,而反不免有上焦熱證也。肺閉則中下之氣為所攝,胃閉則上下之氣為所格,真陽失道,久郁盡化為陰火,甚有令人心孔鼻竅日夜如煙熏難受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1:47 | 只看該作者

損病主治湯方門

 

人參(一錢)、黃?(炙,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生,三分)、加煨薑(三片)、黑棗水二茶盅,煎八分,空心服。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甘草(炙,八分)(缺文)


即四君加陳皮


即四君加陳皮(一錢)、半夏(湯泡五次,晒乾,切片,一錢)、人參(五分,補氣之血)、黃?(一錢,炙,補氣中之氣)、甘草(炙,七分)、當歸(三分)、陳皮(五分)、白朮(七分)、升麻(二分)、小柴胡(三分)


治中氣虧損,津液短少,口舌乾渴,或口舌生瘡,不喜飲冷,或吐瀉後口乾,最宜服。


人參、白朮、木香、甘草、藿香、白茯苓(各五分)、干葛(一錢);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一名八物湯即四君四物合。


即八珍加黃?(一錢)、肉桂(一錢);


治中寒腹痛,或寒瀉清水,或飲食傷,噯麩氣,或久痢寒虛。


乾薑(三兩,炒黑,脾家藥)、肉桂(一兩五錢,腎家藥)、吳茱萸(五錢,鹽水炒過,肝家俱用苦烈好大酒,頓半熱一杯,調下五分。(孫真人制)


麥冬(五分,去心)、北五味(三分)、人參(一錢);


甘草(生,二錢;炙三錢)、防風(二錢五分)、柴胡(八錢)、升麻、葛根、白芍、羌活、獨活、人參(各五錢);


每服五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忌寒冷物及冷水月余。


東垣云:陰覆其陽,能伸,宜汗之。


經云: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脈弦而數,此陰氣也,風藥升陽,以發火鬱,則脈數峻退矣。


凡治此證,脈數者,當用黃柏,少加川黃連、柴胡、蒼朮、黃 、甘草,更加升麻,得汗出則脈必下,乃火鬱則達之也。


治男婦四肢發熱,筋痹熱,骨髓中陽郁,因熱如火燎,捫之烙手,四肢熱者,屬脾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也;


亦有胃虛,過食冷物冰水,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


經曰:火鬱則發之。


升麻、葛根、獨活(各三兩);


防風(二錢五分)、生甘草(二錢)、柴胡(二錢)、炙甘草(二錢)、人參(五錢)、白芍(五錢)。


上?咀,每服半兩,水兩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忌食寒冷。


治五心煩熱,心火下陷,郁於脾土。


升麻、葛根、防風、柴胡根、炙草、白芍(各五錢)。


上?咀,每服三錢,或四錢,水二大盞,入連須蔥白三寸,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以上三方,宜於初發熱之時,未服藥之前,元氣未傷,服之若神;


若已經服過寒冷,已,火氣亦餒者,服此反禍,於人無益也。


蓋虛損初時,可以發之,故勞證內以上三方不與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2:13 | 只看該作者

癆瘵門題辭

 

慎柔師父所謂自下而上者,勞症多系水枯火燥,故特舉其大凡,而內有命門真陽衰者,不仍用壯火之法。


惟真陽衰,故虛火旺,其源未嘗不合,自在按脈識病者,臨時之善別,而讀書明理者,平日之善會耳。


至險怪之症,於癆瘵乃備,既為一門之專牘,不可不竟其詳,雖世人不恆犯而適有犯者,豈可無法以待之?


此先聖賢已創於前,而慎柔之婆心,固不厭繁委,次第以備全覽。


夫著書之難,古今通患,千慮一失,孰能無之。


在學人,諒其創始之苦心,而踵事增華,自所望於高明君子耳。


予與顧子,特仍其舊聞,稍加刪潤,未敢以意為補竄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2:43 | 只看該作者

卷四

 

第四癆瘵

 

脈法

 

癆瘵脈,酉、戌時洪盛,寅、卯時細弱者,陽氣虛陷也。


忌服苦寒,損其陽氣,當以助劑,復其寅卯之位,微加瀉陰火而已。


若服寒涼,證雖大減,脈反加數者,陽郁也。


(朝暮異脈,而朝細暮洪者,振陽分之陽,滋陰分之陰;朝洪暮細者,斂陽分之陰,溫陰分之陽。)


右脈大,用保元湯;左脈大,用六味湯。


不減,若燥者,以栝蔞、生甘草散潤之。


久病咳嗽、氣喘,若脈洪數,不可即用補藥。


如服之,虛火一退,多令人痿倦不起。


(下文意測之,補藥二字,當作瀉火。此證本不宜瀉火,肺體已痿,一瀉不返,治法不外宣陽納陰。陽郁由於濕痹,陰浮由於血虛及燥熱,宜以龜板、牡蠣清滋。又有下寒上衝而然者,是實邪也,以法逐之化之。)


須先用獨參湯以接其氣,數日後,數脈漸退,方與調理為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3:14 | 只看該作者

總論

 

夫癆者勞也,非一端可盡,或若心竭其心脾之神志,或酒色竭其肝腎之陰精,或久痢、久瘧、傷寒、傷暑諸證,治之不當,損其氣血,傷其脾胃,五臟干枯而火起,以致發熱,則金受克,大腸先結燥,而水之源先涸矣,宜見脈見症,用藥果當,無不愈者。


若初熱未甚,繼以治法之非,久之即成蒸病。蒸病者,如甑之蒸,熱之極也。


然使初病,元氣尚強,脈氣尚旺,照古方用五蒸東加減二十三蒸之法,亦無不驗。


治蒸法服之,病稍退,又當察症清心,參用癆病治方,不可造次。


蒸或病十日、半月熱極,致骨中血凝,便化為蟲,張仲景立祛血之法,不使凝血化蟲,?蟲丸、百勞丸是也。


倘治之不得其序,不能祛血,血化為蟲,是時病人脈氣尚充,精神尚充,猶可救也。


如聲啞、喉痛、寒熱大作、脈細而數、不思飲食、精神視聽俱不能支,皆屬不治。


又有火鬱、痰凝、氣滯、咳嗽、發熱、氣喘,葛先生保和湯、保真湯次序用之。


火散痰開熱退,總歸八珍湯調理。


又有吐紅、咳嗽,脈雖數,有神,不致於蒸極作蟲者。


脈洪、脈數,虛虛實實,通變在乎心靈矣。


骨蒸由氣虛不能化血,血干則火自沸騰,內如針刺,骨熱煩疼。


或五心俱熱,或兩肋如火,或子午相應。


或晝微惡寒,而夜反大熱。


雖腎經所主,傳變不常。


蒸上則喘咳、痰血、舌黑、耳鳴、目眩等症;


蒸下則見夢遺,淋濁、泄瀉、腰疼、腳疼等症;


蒸中則見腹脹、脅痛、四肢倦怠等症。


不問陰病陽病,日久皆能傳變,男子自腎傳心、肺、肝、脾,女子自心傳肺、肝、脾、腎,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


有始終只傳一經者,有專著心腎而不傳者,大要以脈為證驗。


凡氣血勞倦不運,則凝滯疏漏,邪氣得以相乘,又飲食勞倦所傷,則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熱極蒸胸中,而內熱生矣。


凡頸上有核,腸中有塊,或當臍冰冷,或無力言動,皆痰涎結聚,氣血凝滯之所致,故以開關啟胃為先。


蓋關脈閉則氣血干竭,胃氣弱則藥無由行。


但陽虛不可偏用辛、香、丁、附之類,陰虛不可用苦寒,古方有開關定胃散,今亦難用,竊其意推之。


蟲為氣血凝滯瘀血化成,但平補氣血為主,加以烏梅、青蒿、朱砂之類,而蟲自亡矣。


紫河車丹、紫河車丸、青蒿膏、蛤蚧散選用,惟度其虛實為主。


凡體虛者,宜先用補法,補其元氣,然後用王道之藥,佐之以殺蟲之劑,如化蟲丸,使君子丸之類。


或追蟲後,而繼以溫補亦可,不然則蟲去而元氣亦散。


傳尸之說,不必深泥,歷觀癆瘵,皆因酒色之類,損傷心血,以致虛火妄動。


醫者不分陰陽用藥,病者不思疾由自取,往往歸咎前因,甚者疑及房室、器皿、墳墓及冤業、飛尸,遞相傳疰。


古人云:癆瘵三十六種,惟陰德可以斷之。


不幸患此疾者,或入山林,或居靜室,清心戒欲,專意保養,庶乎病可除根。


不然,即服藥不效。


癆蟲須分五臟,常居肺間,正所謂膏之上,肓之下,針之不得,藥之不行,只宜早灸膏肓、四花為佳。


若蝕肺系,則咯血、吐痰、聲嘶、思食無厭。


病恚至此,未易療治,當參究古法九蟲及一十八種蟲名之異,並紫庭取蟲諸法。


晝熱,行陰二十五度,大抵柴胡飲子;


夜熱,行陰二十五度,四順飲子;


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


日晡潮熱,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故用地骨皮散,以瀉血中之火。


肝症發熱,肉下骨上,寅卯尤甚,瀉青丸、人中白散;


心症發熱,在血脈,日中則甚,單瀉心湯、導赤散、朱砂安神丸;


脾症發熱,在肌肉,遇夜尤甚,瀉黃散、三白湯;


肺症發熱,在皮毛,日西則甚,瀉白散,甚者涼膈散;


腎證發熱,在骨,亥子尤甚,兩手足心如火,滋腎丸。


尸注一症,予嘗治之,先癸亥夜二更,六神皆聚之時,灸腰眼穴七壯,然後用藥。


倘不,先用藥亦可。


注病亦似勞症,但兩足無力,行則痿疲是也,其治法:


六脈洪數,八物湯;


脾肺不足,補中益氣湯;


睡不穩,歸脾湯;


不思食,六君子湯,隨症推類。


但煎劑中,須加忍冬葉三錢同煎,《本草》以其葉能治尸注也。


凡治勞症,或男或婦,若淫火不退者,雖治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3:39 | 只看該作者

骨蒸勞

 

夫骨蒸勞者,由於積熱附於骨而名也。


亦曰傳尸、?,復連、無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肺胃虧損所致。


其形羸瘦、泄痢、肢體無力。


傳於腎,則盜汗不止,腰膝痛,夢鬼交侵,小便赤黃;


傳於心,則心神怯悸,喜怒不時,頰唇赤色,乍熱乍寒;


傳於肺,則胸滿短氣,咳嗽吐痰,皮膚甲錯;


傳於肝,則兩目昏暗,脅下妨痛,閉戶忿怒,五臟既病,則難治療。


立齋云:前症多因經行胎產,或飲食七情而傷脾胃之所致,又或病後失於調攝而成也。


東垣云:發熱之症,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日西尤甚。


其證咳嗽、寒熱,輕者用瀉白中大甚。


其症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用黃連瀉心湯、導赤散、朱砂安神丸。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手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重之間,在肌肉也,遇夜尤甚,其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用瀉黃散。


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寅卯時為甚,其症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筋痿不能起於床,用瀉青柴胡湯飲。


腎熱者,按至骨分。


甚熱蒸手,其症骨酥如蟲蝕,困熱不能起於床,用滋陰丸,此治實熱之法也。(蒸無實熱,即鬱極化實,亦宜宣清滋化並用,諸方未可專恃。)


薛立齋云:肺經虛熱者,用人參補肺湯;


脾虛不能生肺者,用六君子湯;


脾熱移於肺者,用三黃丸;


心經虛熱者,用補心湯;


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


肝虛不能生心者,用補肝散;


腎克心者,用附子理中湯;


脾經虛熱者,用人參黃?散;


土克水者,用承氣湯;


腎虛不能培肝者,俱用六味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4:01 | 只看該作者

血風勞

 

(風言燥也,血虛氣無所維,陰虛陽無所附,化為燥火,走注於經脈之間,上下無常,忽寒忽熱,刺痛昏厥,而成風象。)


血風勞症,因氣血素虛,或產後勞傷,外邪所乘,或內有宿冷,以致腹中疼痛,四肢酸倦,發熱自汗,及婦人月水不調,面黃肌瘦,當調肝脾氣血為主。


東垣云: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因熱懶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靜存養,以甘寒瀉其熱氣,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


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


《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以黃 建中湯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5:09 | 只看該作者

冷勞

 

(此血虛而痰水漬於筋骨之間也,痰盛則冷。亦有寒濕所傷者,血虛甚即見拘攣轉筋。)


冷勞者,氣血不足,臟腑虛寒,以致臍下疼痛,手足時寒,婦人月水失常,飲食不消,或時嘔吐,惡寒發熱,骨節酸疼,肌膚羸瘦,面色萎黃也。


立齋曰:前證有內外真寒,有內外真熱,亦有內真熱而外假寒,有內真寒而外假熱。


若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腸鳴腰痛,飲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黃嘔吐,惡見風寒,此內外真寒之症也,宜用附子理中湯以回陽,八味地黃丸以壯火。若飲食如常,大便堅實,胸腹痞脹,飲食喜冷,手足煩熱,面赤嘔吐,不畏風寒,此內外真熱之症也,宜用黃連解毒湯以滋陰,六味丸以壯水。


若飲食如常,大便堅實,胸腹痞脹,而飲食喜寒,手足逆冷,面黃嘔吐,畏見風寒,此內真熱而外假寒也,亦用解毒湯、六味丸,而宜於熱服。若飲食少思,大便不實,吞酸噯氣,而手足煩熱,面赤嘔吐,不畏風寒,此內真寒而外虛熱也,亦用附子理中及八味丸,而不妨溫飲,經曰:益火之原,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使不知真水火之不足,泛以寒熱藥投之,則舊病不去新病復生矣。


火之原者,陽氣之根,即心是也;


水之主者,陰氣之根,即腎是也。


非謂火為心,原為肝,水為腎,主為肺也。


或者亦以命門為火原,未為非是,故用八味丸以益命門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5:46 | 只看該作者

熱勞

 

(此津液不足而血滯於經脈之間也,血盛則熱。亦有風暑內灼者,其證兼見昏厥。)


熱勞由心肺壅熱,傷於氣血,以致心神煩躁,頰赤頭疼,眼澀唇干,口舌生瘡,神思困倦,四肢壯熱,飲食無味,肢體酸痛,怔忡盜汗,肌膚作疼,或寒熱往來,當審其所因,調補氣血其症自減。


立齋云:前症乃壯火食氣,煎熬真陰所致也。


王太仆云: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治其心;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助其腎。


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


然心虛則熱收於內,腎虛則虛寒動於中。


竊謂前症,若肝脾血虛,四物、參、朮;


肝脾鬱熱,小柴胡合四物,脾胃氣虛,補中益氣湯;


肝經血虛,加味逍遙散;


肝經風熱,小柴胡湯;


心經血虛,加味四物湯。


午前熱,屬氣分,清心蓮子飲;


午後熱,屬血分,四物、參、朮、丹皮。


熱從左邊起,肝火也,實則四物、龍膽、山梔,虛則四物、參、朮、黃?;


熱從臍下起,陰火也,四物、參、朮、酒拌炒黑黃柏、知母、五味、麥冬、肉桂,如不應,急用加減八味丸。


不時面熱,或無定處,或從腳心起,此無根虛火也,用加減八味丸及十全大補加麥冬、五味子主之。


以上多出自立齋《婦人良方》帙中,但男女五臟相同,間有少異,其為勞則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6:21 | 只看該作者

癆瘵各疰論

 

夫骨蒸?,半臥半起之謂復連,內傳五臟之謂尸注、勞注、蟲注、熱注、冷注、食注、鬼注。


疰者,注也。自上注下,與前人相似,故曰注,(注、疰皆蛀也,如蟲之蛀,即穀飛為蟲之義也。注易之說本於巢氏,似為協。)


言其變有二十二種,或三十六種,或九十八種,令人沉沉默默,寒熱盜汗,夢與鬼交,遺泄白濁,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結核,咳嗽膿血,下痢羸瘦,死而傳注,甚至滅門。


更有飛尸、遁尸、寒尸、喪尸、尸疰,謂之五尸。


人為其疰者,不自知所苦,雖有狸骨、獺肝、天靈蓋等方,未嘗效也。


惟崔氏灸法,早用有濟。


若寒熱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神昏,善恐,不能獨臥,傳在肝也。


若寒熱面黑,鼻燥,善忘,大便秘瀉,口舌生瘡,傳在心也。


若寒熱面青,唇黃,舌本硬強,言語不出,飲食無味,羸瘦吐涎,傳在脾也。


若寒熱面赤,鼻白,干燥毛折,咯嗽喘急,吐涎膿血,傳在肺也。


若寒熱面黃,耳焦,腳 酸痛,小便白濁遺瀝,腹痛,傳在腎也。


以上陳臨川先生,未有治法。


立齋云:前證誠然有之,故葛仙翁用獺肝一具,陰乾,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三服,未愈再服。


宋宣和間,一法師善考訊鬼怪,時一婦以疾投狀,既而如有鬼祟所附曰:


非我為患,乃病患命自衰耳,渠今已成蟲食肺,故令吐血、聲嘶。


又屢訊彼所畏何物,云以獺爪為末,酒服之,則去矣。


患家如其言,則愈。


獺爪即獺肝之類與?


元珠云:蟲瘵多有互相傳染,甚至絕戶,此乃冤業相纏及風水所致,雖有符文法水下蟲之方,蟲去而人亦亡。


但能平素保養,或可希免。


《救生微旨》云:益氣補肺,益精補腎,皆資其化源也。


蓋人之精血常不足,加之數奪其精,資化失常,則胃氣不固,精氣滑脫,不能上接陽氣,故頭重,或氣弱食少,元氣下陷,脈微外散欲絕而虛洪,或見損脈,總屬元氣不足,非有外感賊邪之證也。


立齋嘗治一婦,素勤苦,因喪子(肺病),飲食少思(脾病,)忽吐血甚多(心病)而自止,此後每勞則吐數口。


瘵症已具,形體甚倦。午前以補中益氣湯滋其脾肺,午後以歸脾湯養其心脾,送地黃丸滋腎而愈。(肺病、脾病、心病六字原注。)


又一女子患前症,反其唇,視有白點,此蟲蝕肺也。


余曰:急尋獺肝治之。


不相信,果咯膿而歿。


反聞其兄弟三人皆夭於此症。


大凡久嗽,當視其兩唇,若上唇有點,蟲蝕上部,下唇有點,蟲蝕下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6:50 | 只看該作者

尸厥

 

夫飛尸者,游走皮膚,穿行臟腑,每發刺痛,變作無常。


遁尸者,附骨入肉,攻通血脈,見尸喪、聞哀哭便發。


風尸者,淫濯四肢,痛而昏沉,遇風雪便發。


沉尸者,纏骨結臟,內腫心脅,發則絞痛,遇寒冷便發。


注尸者,舉身沉重,精神錯雜,時覺昏憒,每至節氣便發。


以上並宜蘇合香丸治之。


按丹溪云:凡人手足逆冷,膚栗,頭面青黑,精神恍惚,或錯言妄語,或牙關緊急,或昏寐倒云:卒厥、飛尸、客忤、鬼擊口噤,用麻黃湯。


寒厥,表熱裡寒,則下利清穀,食下則吐,脈沉,手足冷,用四逆湯。


熱厥,腹滿身重難轉,面垢,譫語,遺尿,手足冷,自汗,脈沉滑,用白虎湯。


若人身忽然不動,目閉口噤,惡聲聞響,眩冒,頃時方寤,此由出汗過多,氣並於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耳。


氣過血還,陰陽復通,移時方寤,名曰鬱冒,亦名血厥,宜白薇湯、倉公散。


人病尸厥,呼之不應者死。


脈當大,反小者死。


錦衣楊永興舉家避眚,有仆沉醉失避者,既而神思昏昧,遍身青傷,煎金銀藤湯灌之,即愈。


一婦人忽昏憒發譫語,兩腳踝膝、臀處皆青腫,痛不可忍,口稱苦楚,次日方蘇,痛尚不止,用金銀藤兩許,水煎服愈。


一婦人入古塚,患前症,以紫金錠灌之,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7:19 | 只看該作者

勞病主治湯方門

 

治男子血虛,有汗潮熱

 

(以下諸方皆甘溫加辛散,有略佐苦降酸斂者。有汗潮熱,無汗潮,行氣行血佐之。強筋即補氣固氣兼到,而又無壅滿之虞,桂、附、參、?桓多流弊。)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歸、黃?、肉桂、陳皮、遠志、熟地 五味子、薑、水煎。


補中益氣湯,治氣虛,有汗,潮熱。


見虛損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7:39 | 只看該作者

治血虛,無汗,潮熱

 

人參、茯苓、陳皮、桔梗、枳殼、前胡、川芎、地黃、川歸、白芍、甘草、半夏、紫蘇、干葛薑、棗,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8:10 | 只看該作者

治氣虛,無汗,潮熱

 

人參、白朮、茯苓、赤芍、當歸、柴胡、葛根、甘草、半夏、曲薑、棗,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8:31 | 只看該作者

八物湯

 

治女子血虛,有汗,潮熱。


見損虛門。


治氣虛,無汗,潮熱。


白朮、葛根、半夏、柴胡、白茯苓、人參、赤芍、當歸、甘草、薑、棗、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23:28:52 | 只看該作者

治氣血兩虛,無汗,潮熱

 

白朮、茯苓、甘草、白芍、歸身、柴胡、薑、棗、水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1:45 , Processed in 0.76562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