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方劑名稱由來】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6:57:36 | 只看該作者

抱龍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天竺黃、雄黃、朱砂、麝香、膽南星諸藥組成,甘草水為丸。


用於小兒急驚,痰熱內壅,身熱昏睡,呼吸氣粗,四肢抽搐等症。


有清熱化痰,開竅安神之功。

  
「龍」,這裡指肝,「抱龍」者,鎮肝也;


因肝屬木,應東方,青龍亦屬木,木生火,肝為心母。


且心藏神、肝藏魂。


小兒急驚,多由內熱熾盛所致,以鎮肝熄風,清心滌痰為大法。


本方既清熱熄風,又開竅定驚,能清肝寧心,安神定魂,從而驚風得平,幼兒健壯。


故名曰「抱龍丸」。


又曰,本方有驅邪保赤之功,可達抱子成龍之望,故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6:58:23 | 只看該作者

抵當湯


出處:《傷寒論》

  
本方由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味藥物組成。


用於下焦蓄血所致之少腹滿痛,小便自利,身黃如疸,精神發狂等症。


有攻逐蓄血之功。

  
「抵當」的方名意義,說法不一:一謂非大毒猛厲之劑不足以抵擋其熱結蓄血之證;


一謂抵當乃抵掌之訛,抵掌是水蛭一藥的別名(陸淵雷引山田氏語),本方以其為主藥,因而得名。


但也有謂「抵當」為「至當」者,如王晉三曰:「抵當者,至當也。蓄血者,至陰之屬,真氣運行而不入者也,故草木不能獨治其邪,務必以靈幼嗜血之蟲為嚮導。飛者走陽路、潛者走陰路,引領桃仁攻血,大黃下熱,破無情之血結,誠為至當不易之方,毋懼乎藥之險也。」


(《古之選注》)或曰,本方有攻逐蓄血之功,可宜抵當攻之處,故名。

  
抵當丸亦出自《傷寒論》,藥味相同,僅劑量略少,制丸服,適於病久勢緩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6:59:06 | 只看該作者

奔豚湯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由甘草、川芎、當歸、半夏、黃芩、葛根、芍藥、生薑、甘李樹根皮諸藥組成。


用於治奔豚,證見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等。


有溫散寒邪,平沖降逆之功。

  
奔豚,又名賁豚、奔豚氣,曰腎之積。


證見有氣從腹上直衝胸脘、咽喉,發作時痛苦劇烈,或腹痛,或往來寒熱。


病延日久,可見咳逆、骨痿、少氣等症。


王晉三云:「賁,與『憤』同,俗稱奔;豚,尾後竅;又,小豕也。病從腹中氣攻於上,一如江豕之臀憤起而攻也。」


(《古方選注》)本方為治腎水凌心所致的奔豚病的專方,故名「奔豚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6:59:42 | 只看該作者

厚朴溫中湯


出處:《內外傷辨惑論》

  
本方由薑厚朴、橘皮、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乾薑諸藥組成。


用於脾胃寒濕、氣滯所致之脘腹脹滿痞痛,或客寒犯胃,時作疼痛等症。


有溫中理氣,燥濕除滿之功。

  
厚朴辛溫苦燥,入脾胃二經,功能溫中散滿。


張錫純譽之為「溫中下氣之要藥」。


本方以厚朴為主藥,配諸藥合用於治療脾胃寒濕、氣滯之證,有溫中行氣,散滿止痛之效,使寒濕去而氣滯行,痞滿除而疼痛消,故稱「厚朴溫中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0:16 | 只看該作者

青娥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補骨脂、胡桃仁、杜仲三味藥物組成,加蒜熬膏為丸。


用於治療腎虛腰痛如折,俯仰不利,轉側艱難。


有補肝腎、壯筋骨,止腰痛之功。

  
「青娥」,古時女子用青黛畫眉,後來泛指青年女子。


傳說乃唐知廣州太尉張壽明得本方於南番,服用之後使白鬚髮轉為烏黑,所以有「奪得青光來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髯」之詩句,贊美此方的神妙。


由於本方有溫補肝腎之功,服後可使肝腎充足,腰痛若失,鬚髮烏黑,筋骨強壯,從而體健年輕,可與青年女子相媲美,故名「青娥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0:47 | 只看該作者

抽薪飲


《景岳全書》本方由黃芩、石斛、木通、炒梔子、黃柏、枳殼、甘草、澤瀉八味藥物組成。


用於火熱熾盛之面紅耳赤,狂言亂語,小便赤澀,大便乾結之症。


有較強的清熱瀉火功效。

  
古有「釜底抽薪」之成語,「釜」即鍋也,是說從鍋底取掉薪柴,鍋裡的水就不會沸騰,這是一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


本方以此命名,其意是在火熱熾盛之時,服用清熱瀉火之重劑,猶如從「釜底」抽出柴火一樣,從而火勢不會蔓延,病情不再發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1:19 | 只看該作者

固衝湯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方由炒白朮、生黃者、煅龍骨、煅牡蠣、山萸肉、生杭芍、海螵哨、茜草、棕邊炭、五倍子諸藥組成。


用於衝脈不固,證見血崩或月經過多,色淡清稀,心悸氣短,舌質淡,脈細弱或虛大者。


有益氣健脾,固衝攝血之功。

  
「衝」,即衝脈,為奇經八脈之一。


衝為血海,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精氣充足則衝脈盛,血海盈,故月事以時下。


若脾胃虛弱,統攝無權,則衝脈不固,而致崩漏或月經過多之證。


本方止血而不留瘀,健脾又能固衝,專治氣虛衝脈不固所致之崩漏或月經過多,有固衝攝血作用,故名「固衝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2:19 | 只看該作者

虎潛丸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黃柏、龜版、知母、熟地黃、陳皮、白芍藥、鎖陽、虎骨、乾薑諸藥組成,蜜丸,淡鹽湯下。


用於肝腎陰虧所致之腰膝酸楚,筋骨痿軟,腿足瘦弱,步履不便,舌紅少苔,脈細弱等證。


有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之功。

  
張璐云:「虎體陰性,剛而好動,故欲其潛,使補陰藥咸隨其性,潛伏不動,得以振剛勁之力,則下體受蔭矣」。


(《張氏醫通》)費伯雄云:「虎潛丸息肝腎之虛風,風從虎,虎潛則風息也。」


(《醫方論》)葉仲堅云:「是方以虎名者,虎於獸中稟金氣之至剛,風生一嘯,特為肺金取象焉;其潛之云者,金從水養,母隱子胎,故生金者必麗水,意在納氣歸腎也。」


(《古今名醫方論》)本方為治肝腎陰虧,精血不足所致痿證之效方。


服之可使精血受益,肝腎得補,陰精固守,猶如虎潛山林,從而筋骨強壯,痿證自癒,健步有方,故稱「虎潛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7:02 | 只看該作者

金鈴子散


出處:《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本方由川楝子、延胡索兩藥組成。


用於肝氣鬱滯,氣鬱化火所致之胸腹脅肋疼痛,或痛經,症氣痛,時發時止,食熱物則痛增,舌紅苔黃,脈弦或數等症。


有疏肝泄熱,行氣止痛之功用。

  
本方為治療肝鬱化火,氣滯血瘀諸痛的常用劑。


藥雖兩味,但功效卓著。


方中川棟子清熱行氣,泄氣分之熱而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氣,行血分之滯而止痛。


服本方可使肝鬱解而熱自清,氣血行而疼痛止。


《古方選注》曰:「金鈴子散一泄氣分之熱,一行血分之滯。……方雖小制,配合存神,卻有應手取癒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由於川楝子亦名「金鈴子」,本方以其為主藥,且劑型為散,用酒調下,故稱「金鈴子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8:02 | 只看該作者

金鎖固精丸


出處:《醫方集解》

  
本方由沙苑蒺藜、欠實、蓮鬚、?龍骨、?牡蠣諸藥組成,以蓮子粉糊為丸,鹽湯服下。


用於腎虛不固所致之遺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痛耳鳴,舌淡苔白,脈象細弱等症。


有固腎澀精之功。

  
「金鎖」,形容其堅固如金製之鎖;


「固精」,謂固斂腎氣,秘澀陰精之效。


人之精藏於腎,腎氣固則精自斂藏,腎氣虛則精關不固而遺泄。


本方專為治療腎虛滑精之證而設。


方中諸藥合用,既可補腎,又能澀精,實為標本兼顧,偏於治標之效方。


服之能像金鎖一樣把守住精關,使腎氣秘固,遺精滑泄自止。


故名「金鎖固精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8:46 | 只看該作者

定志丸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石菖蒲、遠志、白茯神、人參組成,蜜丸,朱砂為衣,米飲湯下。


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健忘,情志抑鬱;


或言語錯亂,喜笑發狂,及近視等症。


有補心強志之功。

  
「定」,有安定之意;


「志」,指神志,「意之所存謂之志」,又稱喜、怒、思、憂、恐為「五志」。


本方有益氣安神,寧心定志的功效,服之可使心神安定,五志歸常,諸證悉除,身體健康,故稱「定志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09:55 | 只看該作者

定喘湯


出處:《攝生眾妙方》

  
本方由白果、麻黃、蘇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黃芩、半夏諸藥組成。


用於風寒外束,痰熱內蘊所致之哮喘,證見痰多氣急,痰稠色黃;


或見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等。


有宣降肺氣,定喘化痰之功。

  
哮喘,是指呼吸急促,連續不得息,喉間有喘鳴的病症。


哮與喘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大凡哮必兼喘,而喘不必兼哮。


虞摶云:「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續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醫學正傳》)本方宣、清、降三法合用,既能散肺寒,又能斂肺氣。


服之可使風寒外解,肺氣宣暢,痰熱得泄,於是哮喘得以平定,故名「定喘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1:28 | 只看該作者

河車大造丸


出處:《活人心統》

  
本方由紫河車、龜版、黃柏、杜仲、牛膝、天冬、麥冬、人參、熟地黃、茯苓諸藥組成。


用於肝腎虛損所致之腰酸腿軟,骨蒸潮熱,夢遺滑精等症。


有大補真元,滋陰降火之功。

  
紫河車,即胎盤,有補氣養血,溫腎益精作用。


本方以其為主,偕諸藥滋陰補陽,法備力宏。


謝觀云:「此方又能烏鬚黑髮,聰耳明目,有奪天造化之功」。


(《中國醫學大辭典》)王晉三宗此方而加減變通,另製一方(即上方去龜版、麥、參、苓、加生地、當歸、枸杞、肉礎蓉、鎖陽蜜丸),亦名河車大造丸,謂:「大造者,其功之大,有如再造,故名」。


(《古方選注》)本方借後天以補先天,療虛損功同大造,故稱「河車大造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2:33 | 只看該作者

保元湯


出處:《博愛心鑒》

  
本方由黃耆、人參、甘草、肉桂、生薑(《景岳全書》有糯米而無生薑)諸藥組成。


用於虛損勞怯,元氣不足,及痘瘡陽虛頂陷,血虛漿清,不能灌漿者。


有補氣溫陽之功。

  
元氣,即人身真元之氣,本藏於腎,為脾胃水穀之氣與肺吸入之清氣化台而成。


元氣足則精充神旺,元氣虛則精衰神疲。


王晉三云:「元氣者,未生之前所固有之氣也。不用升降固澀疏泄,但維持固護之,故曰保元」。


(《古方選注》)柯韻伯云:「保元者,保守其元氣之謂也」。


(《古今名醫方論》)本方乃魏桂岩從李東垣黃耆湯借治痘證發展而來。


諸藥同用,合奏保守真元之氣的功效,故稱「保元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3:11 | 只看該作者

保和丸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山楂、神麴、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諸藥組成,蜜丸,麥芽湯送下。


用於食積停滯,證見胸脫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厭食嘔噁,或大便泄瀉,脈滑者。


有消食和胃之功。

  
本方為消食化積之輕劑,宜於食積不甚者。


方中山楂善於消肉食之積;


神麴尤長消酒食之積;


萊菔子又能消麵食之積。


輔以行氣化滯,健脾和中,清熱散結之品,配伍恰當,功效平和,服之可使食滯得消,胃氣得降,而能保脾胃安和無虞。


正如張秉成云:「此為食積痰凝,內瘀脾胃,正氣未虛者而設也……此方雖純用消導,畢竟是平和之劑」(《成方便讀》)故名曰「保和丸」。

  
本方加白朮名「大安丸」,消食兼健脾益氣,尤適於小兒食積脾虛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3:47 | 只看該作者

宣痹湯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防己、杏仁、滑石、連翹、山梔、薏苡仁、半夏、晚蠶砂、赤小豆皮諸藥組成。


用於濕熱痺證,證見寒戰熱熾,骨節煩痛,面目萎黃,小便短赤,舌苔灰滯或黃膩。


有清利濕熱,宣通經絡之功。

  
濕熱為痹,其邪循經入絡,非一般袪風勝濕藥可治;


經絡之邪,非宣散暢達不能出。


故用連翹、杏仁等宣暢氣機,滑石、蠶砂等清宣濕熱,使濕熱得宣而痹痛自止。


正如《溫病條辨》所示:「痹證總以宣氣為主,鬱則癖,宣則通也。」。


本方功專宣通濕熱之痺,故名「宣痺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4:27 | 只看該作者

宣白承氣湯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生石膏、生大黃、杏仁粉、括蔞皮四味藥物組成。


用於治療陽明溫病,腑氣不通,肺氣不降,便秘,痰涎壅滯,脈左寸實大者。


有宣降肺氣、清化痰熱之效。

  
肺其色應白,與大腸相表裡,主宣發肅降,腑氣則賴肺氣的肅降得以暢通。


痰熱內蘊,肺氣不降,則變證叢生。


本方中生石膏清泄肺熱;


生大黃瀉熱通便;


杏仁粉宣肺止咳;


瓜蔞皮潤肺化痰,諸藥同用,司使肺氣宣降,腑氣暢通,痰熱得清,咳喘可止。


「宣白」,指宣通肺氣;


「承氣」,謂承順腑氣,故名「宣自承氣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5:08 | 只看該作者

飛龍奪命丹


出處:《外科正宗》

  
本方由輕粉、冰片、麝香、血竭、膽礬、寒水石、乾蟾酥、乳香、沒藥、朱砂、銅綠、雄黃、蝸牛、蜈蚣諸藥組成。


用於腦疽,疔瘡,發背,痘癩疔毒,乳癰疽,附骨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


或麻木嘔吐,或昏憒咬牙者。


有清熱解毒,消疔散癰之功。

  
「飛龍」,蜈蚣別名,亦稱飛天蜈蚣。


「奪命」,即奪回生命。


本方為治疔疽惡瘡的有效方劑,方中多用有毒攻邪之藥,用量應慎審。


原方註明,服時須用蔥白嚼爛包藥丸,黃酒送服。


服後宜避風蓋被微汗,病在上者食後服,病在下者食前服。


由於方中以蜈蚣等藥以毒攻毒,服後可從病魔惡掌中奪回患者性命,故稱「飛龍奪命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5:47 | 只看該作者

風引湯


出處:《金匱要略》

  
本方又名「紫石湯」。


由大黃、乾薑、龍骨、桂枝、甘草、牡蠣、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十二味藥物組成,共為粗末,取三指撮,以井花水煎服。


用於大人風癇掣引,小兒驚癇瘈瘲,日數十發者。


有清熱熄風,鎮痙潛陽之效。

  
「風引」,是風癇掣引之簡稱。


風癇,是癇證之一,發作時項強直視,不省人事,甚至牙關緊閉,多因肝經積熱所致。


「掣引」是風癇的一種症狀,類似抽搐,手足掣動。


因本方能治療風癇,制止抽搐,故以此而命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7:16:28 | 只看該作者

活絡丹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川烏、草烏、地龍、天南星、乳香、沒藥六味藥物組成,共為細末,酒面糊丸,空心日午冷酒送服。


用於風寒濕邪留滯經絡,流注手腳,筋脈攣急,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亦治中風後手足不仁,日久不癒等證。


有溫經通絡,搜風除濕,袪痰逐瘀之功。

  
張秉成云:「夫風之中於經也,留而不去,則與絡中津液氣血渾合不分,由是衛氣失於常道,絡中之血,亦凝而不行,絡中之津液,則結而為痰。……然治絡一法,較治腑治臟為難,非湯劑可以蕩滌,必須用峻利之品,為丸以搜逐之」。


(《成方便讀》)方中諸藥合用,可使風寒濕邪、痰濁、瘀血盡袪,有活血通絡之效,故名「活絡丹」,亦名小活絡丹。


而「大活絡丹」為《蘭台軌範》方,由五十味藥組成,有扶正袪風,活絡止痛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6 , Processed in 0.1718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