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科經綸(1)】

 關閉 [複製鏈接]
5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38:34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三節,崩漏屬心火亢甚肝實不納血


虞天民曰:婦人崩漏不止,先因心火亢甚,於是血脈泛溢,以致肝實而不納血,出納之道遂廢。


經曰:「子能令母實」。


是肝腎之相火,挾心火之勢,從而相扇,所以月水錯經妄行,無時而泛溢也。


若不早治,漸而崩中;


甚則為血枯發熱勞極證,不可治矣。


〔慎齋按〕已上八條,序崩漏之屬火熱為病也。


血崩漏下,內經運氣均主於火,然火亦有虛實之分,惟子和、學士、海藏三家,則以陽邪有餘立論,故有不可作寒冷治法之說。


至潔古、東垣雖言包絡相火,心火乘脾,而曰真陰虛,曰脾胃虛,則又不可純以火熱為治矣。


玄臺、天民亦從張李以發明其未盡,臨是證者,毋竟從火治,必兼潔古、東垣之論,為不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39:06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四節,血崩屬寒在下焦


陳良甫曰:婦人衝任二脈,為經脈之海,外循經絡,內榮臟腑,若陰陽和平,則經下依時。


如勞傷不能約制,忽然暴下,甚則昏悶。


若寸脈微遲,為寒在上焦,則吐血衄血。


尺脈微遲,為寒在下焦,則崩血便血。


法當調補脾胃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39:58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五節,崩漏日久化寒主升舉論

 

李東垣曰:聖人治病,必本四時升降浮沉之理。


經漏不止,是前陰之氣血己下脫。


水瀉不止,是後陰之氣血又下陷。


後陰者,主有形之物,前陰者,精氣之門戶。


前後二陰俱下,是病人周身之氣,常行秋冬之令,主肅殺收藏。


人身中陽氣升浮,榖氣上行,則陽生陰長,春夏是也。


既病則周身氣血皆不生長,榖氣不升,前雖屬熱,下焦久脫,已化為寒。


久沉久降,寒濕大勝,當急救之,瀉寒以熱,除濕以燥,大升大舉以助生長,補養氣血,不致偏枯。


聖人立治法云,濕氣大勝,以所勝助之,用風木上升是也。


經云:「風勝濕。」


是以所勝平之,當和調胃氣而滋元氣。


如不止,用風藥以勝濕,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40:49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六節,血崩服寒藥變寒用熱治法


薛立齋曰:有婦人患崩,過服寒藥,脾胃久虛,中病未已,寒病復起,煩渴引飲,粒米不進,昏憒時作,脈洪大,按之微弱,此無根之火,內虛寒而外假熱也,十全大補加附子;


崩減,日服八味丸愈又有久患崩,服四物涼血劑,或作或止,有主降火,如腹痛,手足俱冷,此脾胃虛寒所致,先 用附子理中湯,次用濟生歸脾、補中益氣二湯,崩頓愈。


若泥痛無補法,則誤矣。


〔慎齋按〕已上三條,序血崩之屬虛寒為病也。


血崩屬火熱致病者多,崩中日久,則熱變為寒,亦有服寒涼過甚,中寒內生者,東垣、立齋之案治,小可不留意也。


崩漏有實、有虛、有熱、有寒,寒熱虛實之辨明,而治法可以不忒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41:22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七節,崩漏有五色之分


王叔和曰:五崩何等類?


師曰:白崩者,形如涕。


赤崩者,形如絳。


黃崩者,形如爛瓜。


青崩者,形如藍色。


黑崩者,形如衃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56:12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八節,崩有陰陽以五色分五臟屬虛冷所致


齊仲甫曰:受熱而色赤者,謂之陽崩。


受冷而色白者,謂之陰崩。


五臟皆虛,五色隨崩俱下,一臟虛,隨臟見色而下。


其色白如涕,知肺臟之虛冷也。


其色青如藍,知肝臟之虛冷也。


其色黃如爛瓜,知脾臟之虛冷也。


其色赤如絳,知心臟之虛冷也。


其色黑形如肝血,知腎臟之虛冷也。


五臟俱虛,五色相雜,謂之五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0:58:39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二十九節,崩漏有陰證陽證之分


龔雲林曰:崩漏之證,有陰陽。


若埽人年五十後,經止數年,忽然又行,兼腹痛,或身熱囗渴者曰崩,此陰謹也。


若婦人年三十四十後,經行三十日,湧暴小止者曰漏,此陽證也。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崩漏有陰陽、五色、五臟之見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0:11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節,血崩心痛名殺血心痛


陳良甫曰:婦人血崩心痛,名曰殺血心痛,由心脾血虛也。


若小產去血過多而心痛者,亦虛也。


用馬賊骨炒末,醋湯下失笑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0:53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一節,血崩心痛屬血虛心無所養


薛立齋曰:血崩兼心痛者,心主血,去血週多,心無所養,以致作痛,十全湯倍參、朮多服。

如瘀血不行者,失笑散。


陰血耗散者,烏賊丸收歛之。


〔慎齋按〕已上二條,序血崩有兼心痛之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1:49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二節,治崩漏先調其氣

 

許叔微曰:治下血不止,成五色崩漏,香附是婦人仙藥,醋炒為末,久服為佳。


又曰:女人以氣血為主,小知因氣小先理,然後血脈不煩,即生崩帶諸證,抑氣散,異香四神散,大有奧理。


〔慎齋按〕香附味辛氣溫,能行十二經八脈,為血中耗氣之藥,婦人虛寒,氣鬱不舒,用之固宜。


若陰虛血熱,有囗乾燥渴,骨蒸,五心煩熱等證,而必謂婦人之仙藥以用之,末免抱薪救火矣,慎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2:38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三節,崩與漏有分證治法


李太素曰:崩為急證,漏為緩病。


崩必是大怒傷肝,衝動血海;


或火盛之極,血熱沸騰而然。


漏則房勞過度,傷損衝任二脈,氣虛不能約制經血;


或其人平素多火,血不能安,故小時漏泄。


崩宜理氣降火升提;


漏宜滋陰養氣養血,或兼制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3:37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四節,治血崩有初中末之三法


方約之曰:血屬陰,靜則循經榮內,動則錯經妄行,故七情過極,則五志亢甚,經血暴下,久而不止,謂之崩中。


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熱涼血,以澄其源;


末用補血,以復其舊。


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涼,則滔天之勢小能遏。


若止澄其源,而小復其舊,前孤陽之浮無以止,不可不審也。


〔慎齋按〕治崩之法,有消逐污血,有寒涼降火,有收澀固脫,有大升大舉,有扶脾健胃,有補氣補血,有溫暖下焦,種種不一。


方氏三法,分初中末,有倒行逆施之弊,予謂中法當為初法,初法當為末法,末法當為中法,庶無差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04: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12-18 01:13 編輯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五節,治崩漏宜調脾胃為主


薛立齋曰:人以脾胃為本,納五榖,化精微,清者入榮,濁者人衛,陰陽得此,是謂橐籥。

人得土以養百骸,失土則枯。


東垣以飲食自傷,醫多妄下,清氣下陷,濁氣小降,乃生瞋脹,所以胃脘之陽不能升舉其氣,陷入中焦,當用補中湯,使濁氣得降,不治自安。


若因飽食後致崩漏,是傷脾氣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所致,宜甘溫之劑調補脾胃,則血自歸瀅。


若誤用寒涼,損傷胃氣,則不能攝血歸經。


東垣曰:「凡下血證,須用四君子湯收功。」


厥有旨哉,此皆從脾胃本源病治,不可不知也。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治崩漏之大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4:28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六節,婦人血崩服四物湯問


王海藏曰:婦人月事不至,是為胞閉,為血不足,宜服四物湯。


婦人崩者,是為血有餘,亦服四物湯何也?


曰:婦人月事不至者,內損其原,不能生血,故胞閉不通,是血不足,宜服四物湯,是益原和血之藥也。


崩中者,是血多也;


暴損其原,是火逼妄行,涸竭為根,亦宜四物湯,乃潤燥益原之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5:06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七節,崩漏屬虛熱用藥之法

 

朱丹溪曰:崩漏有虛有熱,虛則下溜,熱則宣通。


氣虛血虛,皆以四物加參、耆。


因勞力者加升麻,熱加黃芩,寒加乾薑。


又曰:漏下乃熱而虛,四物加黃連。


崩過多者,先用五靈一服。


紫色成塊者,血熱也,四物加柴胡、黃連,後用四物加黑薑。


急則治標,用白芷湯下百草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6:12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八節,崩漏分諸證用藥之法


經云:「陰虛陽搏謂之崩。」


又云:「陽絡傷,血外溢,陰絡傷,血內溢。」


又云:「脾統血,肝臟血。」


其為患:因脾胃虛損,不能攝血歸經。


或因肝經有火,血得熱而下行。


或因肝經有風,血得風而妄行。


或因怒動肝火,血熱沸騰。


或因脾經鬱熱,血不歸經。


或因悲哀太過,胞絡傷而下崩。


治療之法:脾胃虛弱者,六君子加芎、歸、柴胡。


脾胃虛陷者,補中湯加白芍、山梔。


肝經血熱者,四物湯加柴胡、山梔、蒼朮。


肝經風熱者,加味逍遙散,或小柴胡加山梔、白芍、丹皮。


若怒動肝火,亦用前藥。


脾經鬱火者,歸脾湯加山梔、柴胡、丹皮。


悲傷胞絡者,四君子加升、柴、山梔。


故丹溪、東垣云:「凡下血證,須四君子收功」。


斯言厥有旨也。


若大去血後,毋以脈診,急用獨參湯。


若發熱潮熱,咳嗽脈數,乃元氣虛弱,假熱之脈也,尤當用人參。


此等證無不由脾胃先損,故脈洪大,察其中有胃氣受補則可救,設用寒涼,復傷脾胃生氣,反不能攝血歸源,是速其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7:54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三十九節,血崩用藥有三治


醫壘元戒曰:女子經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澀之益之。


血閉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


破血有三治:始則四物人紅花,調黃耆、肉桂。


次則四物人紅花,調鮫鯉甲、桃仁、桂,童便和酒煎服。


末則四物人紅花,調易老沒藥散。


〔慎齋按〕已上四條,序治血崩用藥之大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8:22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四十節,血熱崩漏用荊芥四物湯論


武叔卿曰:血藏於肝,盰氣小升,則熱迫於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


況厥陰之經環陰器,廷孔前陰皆屬之荊芥升肝氣,香附理肝氣,條芩除內熱,四物養血涼血,故能收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9:00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四十一節,血熱崩漏用河間生地黃散論


武叔卿曰:河間生地黃散,治經漏不止,脈虛洪,經水紫黑。


夫脈虛洪者,氣不足也。


紫黑者,熱之甚也。


黃耆所以補氣,氣盛則生火:天冬、地骨以清氣中之火;


熟地所以生血。


血生而不涼,尤慮妄行,故以生地、黃連涼心,芍藥、甘草緩肝益脾,柴胡升畢,枸杞、地黃,又肝腎同歸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8 01:19:51 | 只看該作者

女科經綸(1)●第七章,崩漏門●第四十二節,熱崩用涼血地黃湯論


武叔卿曰: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小止,腎水陰虛,鎮守胞絡相火,血走而崩。


夫陰者,從陽而亟起也,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後升,若氣有所陷,則熟迫血而內崩矣。


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


心者,火之主也,故以生地、黃連治火之原,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謂去故生新也。


川芎行血海之餘,蔓荊涼諸經之血,升、柴、防、羌、藁本、細辛諸風藥,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


諸經氣行,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故曰從陽亟起也,有是證者法之。


〔慎齋按〕血崩不止,則去血過多矣,方中風藥大半,不敵生地一味,獨小慮風藥燥血乎?


雖云升舉,而血之耗者已多,用力者酌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2:38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