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絡全書】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7:11 | 只看該作者

五十七、〔脅肋〕


李東垣曰:兩脅痛,刺少陽丘墟。


丘墟穴在兩足外踝下,微前骨縫陷中,乃足少陽經之原穴也)。


兼屬足太陰脾經、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陰之筋,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其病兩脅痛引膺中。


沈承之曰:脅前屬足少陽膽經,脅後屬足太陽膀胱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8:03 | 只看該作者

五十八、〔季脅〕


(脅下也)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循胸過季脅下。


又曰:足少陽之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


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素問》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又曰: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 下滿。


《中藏》曰:肝虛冷,則脅下堅痛,目盲臂痛,發寒如瘧狀,不欲食,婦人月水不來,氣急,其脈左關上沉而弱者是也)。


兼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手太陰之筋,合賁下,抵季脅,其病息賁脅急,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


朱丹溪曰:左脅多因留血作痛,右脅悉是痰積作痛。


痰氣亦有流注於左者,然必與血相搏而痛,不似右脅之痛無關於血也)。


又屬五臟之會(《難經》曰:臟會於季脅。


注:臟,五臟也。


季脅,章門穴也,一名脅 。


在臍旁左右各九寸,直季脅,乃足厥陰之穴。


帶脈發於此,脾之募也。


脾受穀氣,播敷各臟,故臟會於季脅,不能食而熱,可灸章門。


張潔古曰:脅痛者肝也,身熱而煩者心也,體重而滿者脾也。


寒熱者肺也,足脛寒而逆者腎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8:16 | 只看該作者

五十九、〔〕


(季脅之下,挾脊兩旁空軟處也)屬足少陰腎經、帶脈之會(《靈樞》曰:足少陰之正,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王太仆曰:腎之外當 )。


又屬足少陽膽經、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乘 季脅,其病 季脅痛。


《素問》曰: 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刺 。


穴在肩膊內廉,挾第六椎下,以手厭之,令病患呼 之聲,則指下動矣,此足太陽脈氣所發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8:30 | 只看該作者

六十、〔腰〕


(尻上橫骨也)統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別,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其病逆則煩心,實則閉癃,虛則腰痛。


又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際色夭,死於季夏也。


《素問》曰: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又曰:腎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溪穀 膝。


注: ,腓腸也,又曰: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


又曰:腎熱病者,先腰痛脛酸,苦渴數飲,身熱,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又曰:腎咳之狀,咳則腰脊相引而痛。


又曰:腰者腎之腑,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又曰: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注:高骨,腰高之骨也。


朱丹溪曰:諸經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


腎氣一虛,則凡沖風受濕,傷冷蓄熱,血澀氣滯,水積墮傷,與夫失志作勞,種種腰疼,疊見而層出矣。


《三因方》云:腎著為病,其體重,飲食如故,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帶五千錢,治宜流濕,兼用溫散,腎著湯主之)。


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


《素問》曰: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


李東垣曰:太陽氣虛,則邪客之。


邪者,風、熱、寒、濕皆然。


寒濕多而風熱少,又有房勞傷腎而腰痛者,此由陽虛不能運動也,宜補陽。


若膏粱之人,久服湯藥,醉以入房,損其真陰,腎氣熱,腰脊痛而不能舉,久則髓減骨枯,此由陰虛生內熱也,宜補陰。


又曰:防風辛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若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症,正宜用之)。


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婦人少腹腫。


《素問》曰: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


朱丹溪曰:腰軟者皆腎肝伏熱,治宜黃柏、防己)。


兼屬足陽明胃經、少陽膽經(《靈樞》曰: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


痛上熱,取足厥陰;


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


《素問》曰: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


又曰: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刺肉裡之脈,為二 ,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又曰: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注:同陰,足少陽之別絡也)。


又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甚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


注:散脈,足太陰之別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8:47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一、〔命門〕


(一名精宮,在背對臍,以竹竿立地量之,使無高下也)屬督脈(《明堂經》曰:命門穴,在第十四椎節下間,與腎相當,伏而取之,督脈氣所發也。


病五臟熱,脈弦急者,當灸五十壯,老少增損之。


如虛寒者,灸百壯)。


又屬足少陰腎經(《難經》曰:十二經之脈,皆系於生氣之原,生氣之原者,謂腎間之動氣,五臟六腑之本,三焦之原。


呼吸之門也。


一名守邪之神。


根絕則枝葉枯矣,故有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注:腎間動氣,謂命門穴也。


顧英白曰:命門居兩腎之中,故《脈訣》云左為腎,右為命門,非也。


不知十二經脈,則有心包與三焦,而腹中臟腑,豈能以兩腎為二臟者。


夫膀胱與腎為配偶,腎二而膀胱一,故曰孤之腑,後之人不可以憬然而誤歟?


或又以命門為子戶,則愈謬矣!


子戶在中極之旁,左亦名胞門,得毋以命門易心包之故而云然耶?


可慨甚矣!


丹田亦名曰命門,任脈所發也,為三焦之募,故命門專以配三焦。


然《脈訣》之命門,則必屬督脈焉,為其可以通於腎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8:59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二、〔臍〕


(神闕穴之分也,又名為氣舍)屬任脈、衝脈之會(《素問》曰:任脈者,起於少腹,直上貫臍中央。


又曰: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


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又屬足少陰腎經、太陰脾經(《靈樞》曰: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涌泉。


涌泉,足少陰之井穴也,又曰:足太陰之筋,上腹,結於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9:20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二、〔臍〕


李東垣曰:臍腹痛,少陰也,四逆真武附子湯之類主之。


故臍下或大痛,人中黑色者,不可治。


《機要》曰:臍下發熱者,腎經病也,非熟地黃不能除,以其能補腎也。


《心鑒》曰:脾絕者,臍突唇反)。


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從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又曰:積著於陽明之筋,則挾臍而居,飽食則差,大飢則益也。


又曰: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


腸中熱。


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則腹脹;


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素問》曰:人有身體髖股 皆腫,環臍而痛者,病名伏梁,此風根也。


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


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


《中藏》曰:冬日大腸,重感於寒,則腹中當臍而痛,鳴濯濯,不能久立,痛已則泄白物)兼屬足太陽膀胱經、厥陰肝經(朱丹溪曰:足太陽膀胱經見症,臍反出。


沈承之曰:挾臍旁左右二寸名天樞穴,大腸之募也,屬足陽明胃經,會手陽明大腸經。


臍下三寸,名關元穴,小腸之募也;


四寸名中極穴,膀胱之募也,並屬足三陰脾、腎、肝經、任脈之會)。


又以動脈分五臟(《難經》曰:臍左動氣屬肝,臍右動氣屬肺,臍上動氣屬心,臍下動氣屬腎,當臍動氣屬脾。


又曰:臍上牢若痛,心內症也;


臍下牢若痛,腎內症也;


臍右牢若痛,肺內症也;


臍左牢若痛,肝內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9:33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三、〔少腹〕


(一名小腹,即下焦也)屬足厥陰肝經、任脈之會(《靈樞》曰:足厥陰之脈,過陰器,抵小腹。


又曰: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


又曰: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素問》曰: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


又曰: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


李東垣曰:少腹痛,厥陰也,重則正陽散、回陽湯主之;


輕則當歸四逆湯主之。


王海藏曰:玄胡索,治心氣痛、少腹痛如神,入足厥陰也)。


又屬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經(《靈樞》曰:小腸脹者,小腹脹,引腰而痛。


膀胱脹者,小腹滿而氣癃。


又曰:小腸病者,少腹滿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耳前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9:46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三、〔少腹〕


若寒甚,若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間熱。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


又曰: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


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


顧英白曰:三焦約者,即膀胱也,故經又曰:三焦病者,腹脹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時窘急,溢則水溜,此皆小腸、膀胱病也。


蓋小腸者,膀胱之源;


膀胱者,小腸之委。


而心與小腸,實相為表裡,故心包與三焦,亦相為表裡。


而膀胱、三焦,經文時並稱之耳,豈別有所謂三焦之腑哉)。


又屬足少陰腎、太陰脾經(《素問》: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注:清,冷也。


又曰: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仰息。


《靈樞》曰: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墮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三交結。


三交結者,陽明、太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09:59 | 只看該作者

六十四、〔髖〕


(腰胯骨也,亦謂之踝。


腰旁挾脊,平立陷者中,按之有骨機關處,動者是也)屬足少陽膽經(《素問》曰:挾髖為機, 上為關。


又曰: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


又曰: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兩踝胂上,以月死生為 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0:14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五、〔髀樞〕


(即髀厭也,當環跳穴之分,謂之樞者,以楗骨轉動,如戶之樞也,亦曰髀關)屬足少陽膽經(《素問》曰: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


朱丹溪曰:環跳穴痛,防生附骨疽)。


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脈,挾脊內,過髀樞。


又曰:兩肘兩腋,兩髀兩 ,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地,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留住。


留住,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致病攣也)。


兼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筋,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


又曰:足陽明之脈,至氣街中而合,以下至髀關,抵伏兔。


顧英白曰:髀關一穴,是足陽明所發也,在髀樞之前廉。


竇氏以腹下腿上為髀樞者,原非誤也。


若髀樞之別名為髀關,則所謂楗後為關者耳,此止一穴之髀關也。


承之但知一穴之髀關,而不知髀樞可以名髀關,而反以竇氏為誤也,宜矣。


舊重出髀關者,大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0:28 | 只看該作者

六十六、〔楗骨〕


(在髀輔骨上,腰橫骨下,股外之中,側立搖動取之,筋動應手者是也)屬足少陽膽經(《素問》曰:輔骨上,橫骨下為楗,楗上為機,楗後為關。


又曰:蹇膝,伸不能屈,治其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0:42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七、〔毛際〕


(少腹下,陰毛之邊際,氣街穴之分也)屬足少陽膽經、厥陰肝經之合(《靈樞》曰:足少陽之脈,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又曰:足厥陰之脈,循股陰入毛中。


又曰: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


又曰: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


《素問》曰:下部天,足厥陰也,以候肝。


注:肝脈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陷中,五裡穴之分,臥而取之,動應於手者是也)。


又屬足少陰腎經、衝脈之會(《靈樞》曰:衝脈與足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0:55 | 只看該作者

六十八、〔陰器〕


(〔交骨附〕男子曰玉莖,女子曰玉門,門之開合者曰交骨,即小便也。


舊重出者非) 統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筋,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


其病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


傷於寒,則陰縮入;


傷於熱,則挺縱不收。


又曰:足厥陰之脈過陰器所,生病者,遺溺、閉癃。


《素問》曰: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於肝。


《難經》曰:假令得肝脈,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


李東垣曰:腎主大便,肝主小便。


朱丹溪曰:陰莖痛,是厥陰經氣滯兼熱,宜用甘草梢以緩其氣。


或問古今方論,以澀為收,芍藥本收劑,而云利小便,何謂也?


東垣曰:芍藥能停諸濕,而益津液,以此補陰滋濕,故小便自行,非通利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1:10 | 只看該作者

六十八、〔陰器〕


又屬衝、任、督三脈之會(《難經》曰:衝、任、督與厥陰,會於曲骨,環陰器。


《素問》曰: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器之端也。


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又曰: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穀,與陽明合於宗筋)。


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


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素問》曰:膀胱不約為遺溺,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


不利為癃,小便閉也。


《中藏》曰:熱入膀胱,則其氣急而小便黃,膀胱寒,則小便數而清白。


王海藏曰:小便不通,宜用滑劑利竅,以通水道。


滑石入足太陽經,為至燥之劑,木通、豬苓、阿膠,皆滑劑也。


朱丹溪曰:膀胱有熱者,宜用黃柏、知母之類以瀉之)。


又屬手太陽小腸經(《靈樞》曰: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


朱丹溪曰:凡小腸有氣則小便脹,有血則小便澀,有熱則小便痛;


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1:30 | 只看該作者

六十八、〔陰器〕


陳良甫曰:小腸有熱,入於脬內,熱結甚,則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則心脅小腹,氣澀而喘急)。


又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筋,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


王海藏曰: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安得復實。


李東垣曰:渴而小便不利者,熱在上焦肺分故也,宜清肺散、豬苓湯。


不渴而小便通者,熱閉於下焦,腎與膀胱也,宜滋腎丸、導氣除濕湯)。


兼屬足少陽膽經(李東垣曰: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


徐伯魯曰:少陽者,足少陽膽與足厥陰肝,相為表裡也)。


又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其病虛則欠KT ,小便遺數。


《素問》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注: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氣通腎,故調水道。


轉注下焦,膀胱稟化,以為溲矣。


王海藏曰:或用梔子利小便,非利小便也,以清肺也。


肺氣清而能化,膀胱為津液之腑,小便乃得出。


李東垣曰:小便遺失者,肺金虛也,宜安臥養氣,禁勞役,以參 之類補之。


不愈,當責有熱,加生地、黃柏。


朱丹溪曰:小便不通,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則宜清金,此隔二之治,用車前子、茯苓之類。


又曰:香薷屬金與水,而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甚捷。


肺得之,則清化行,而熱自下。


又曰:一人小便不通,脈右寸濡滑,此積痰在肺也。


肺為上焦,膀胱為下焦,上焦閉,則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竅通,而後下竅之水出焉。


以法大吐之,病如失。


又曰:肺中伏熱,水不能生,是絕小便之源也)。


又屬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之合(《靈樞》曰:足太陰之筋,聚於陰器。


其病陰器紐痛,上引臍。


又曰:足陽明之筋,聚於陰器,上腹。


其病 疝,腹筋急。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 。


《素問》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


又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朱丹溪曰:人因脾濕不運,而精不升,則肺不能生水,而小便不通,法宜燥胃健脾。


此隔三之治,用二術之類。


又:琥珀屬陽金,以燥脾土有功,故古方利小便用之。


蓋脾能運化,則肺自下降,而小便可通也。


又曰:古方有脾約症,謂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難,於是制脾約丸以下脾之結燥。


腸潤結化,津液入腎而愈。


然既曰脾約,必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傷元氣。


故津燥金虛,勢必竊母氣以自救,由是土受木傷,脾失轉輸,肺失傳送,宜乎大便閉而難,小便數而無藏蓄也。


理宜滋養陰血,使陽火不熾,金行清化,脾土精健,津液入腎,腸潤而通矣。


今此丸用之熱盛而氣血實,與西北方人,稟賦壯實者,固無不宜,若概用之東南方人,與熱雖盛而氣血不實者,雖得暫通,將見脾愈弱而腸愈燥矣。


要之在西北以開結為主,在東南以潤燥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1:11:46 | 只看該作者

六十九、〔陰囊〕


(莖之垂也)屬足厥陰肝經(《素問》曰:厥陰之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張仲景曰:傷寒六日,厥陰受病,故舌卷囊縮。


《靈樞》曰:厥陰者肝脈也,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


又曰:莖垂者,身中之藏,陰精之候,津液之道。


故飲食喜怒不時,津液內溢,乃下留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31:54 | 只看該作者

七十、〔睪〕


(陰丸也)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別,循莖上睪,結於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


《素問》曰: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


朱丹溪曰:疝氣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痛在帶脈下二寸五樞穴旁者,或無形無聲,或有形如瓜,或有聲如蛙者皆是。


此專主肝經,與腎經絕無干涉,自《素問》而下,皆以為寒也。


然寒主收引,經絡得寒,則引而不行,所以作痛。


殊不知此症,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不得疏散,故痛。


若但作寒論,恐為未備,常見蹈水涉水,而終身不病此者,無熱在內故也。


或問厥陰經鬱積濕熱,何由而致?


曰:大勞則火起於脾,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


火積之久,子能令母虛,濕氣便盛,濁液凝聚,並入血隧,流於厥陰。


肝為將軍之官,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急也)。


又屬足少陰腎經(繆仲淳曰:疝為腎虛,寒濕之邪,乘虛客之所致,丹溪以謂與腎無干,未盡然也。


但有先因濕邪為病,後成濕熱者,藥宜分寒熱先後二途為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32:07 | 只看該作者

七十、〔睪〕


(陰丸也)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別,循莖上睪,結於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


《素問》曰: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


朱丹溪曰:疝氣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有痛在帶脈下二寸五樞穴旁者,或無形無聲,或有形如瓜,或有聲如蛙者皆是。


此專主肝經,與腎經絕無干涉,自《素問》而下,皆以為寒也。


然寒主收引,經絡得寒,則引而不行,所以作痛。


殊不知此症,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不得疏散,故痛。


若但作寒論,恐為未備,常見蹈水涉水,而終身不病此者,無熱在內故也。


或問厥陰經鬱積濕熱,何由而致?


曰:大勞則火起於脾,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


火積之久,子能令母虛,濕氣便盛,濁液凝聚,並入血隧,流於厥陰。


肝為將軍之官,其性急速,火性又暴,為寒所束,宜其痛之急也)。


又屬足少陰腎經(繆仲淳曰:疝為腎虛,寒濕之邪,乘虛客之所致,丹溪以謂與腎無干,未盡然也。


但有先因濕邪為病,後成濕熱者,藥宜分寒熱先後二途為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32:23 | 只看該作者

七十一、〔〕


(俗呼為尾骨,長強穴分也,一名橛骨,亦謂之窮骨)屬足太陽膀胱經、督脈之會(《靈樞》曰: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


又曰: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 上以長針)。


又屬足少陰腎經。


(《明堂經》曰:長強一穴,在脊 端窮骨下宛宛中,乃督脈別絡,足少陰所結也。


沈承之曰:脊 端,屬足少陰腎、少陽膽經之結會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0:51 , Processed in 0.20312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