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濟陰綱目】

 關閉 [複製鏈接]
2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1:43:2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臨月束胎


束胎丸


胎瘦易生,服至產則已。


白朮 枳殼(去穰麩炒,各等分)


上為末,燒飯丸如桐子大,入月,一日食前服三五十丸,溫水下。(燒飯用荷葉煎湯更妙)


達生散


孕至八九個月內,服十數帖,甚好,易產。


大腹皮(三錢) 人參 陳皮 紫蘇莖葉(各五分) 歸身尾 白朮(各一錢) 白芍藥(炙,一錢)


甘草(炙,二錢)


上切作一服,入青蔥五葉,黃楊腦七個,(即黃楊樹葉梢,見食少胎瘦者,不須用。)水煎服。


或加枳殼、砂仁。


春加川芎。


夏加黃芩。


秋加澤瀉。


冬加砂仁。


氣虛倍參、朮。


氣實加香附、陳皮。


血虛加當歸、地黃。


形實倍紫蘇。


性急多怒,加黃連、柴胡。熱甚加黃芩。


濕痰加滑石、半夏。


食積加山楂。


食後易飢,倍黃楊腦。


腹痛加木香、官桂。(加法俱妙甚)


又方


第九個月服。(即束胎丸變法也,若氣血不足者,當再酌之)


酒芩(酒炒,一兩,虛弱人不宜涼藥者減半) 白朮(一兩) 枳殼(麩炒) 滑石(各七錢半,臨月十日前用,小便多者,減此一味)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熱湯下。


氣實人宜服,多則恐損元氣。


滑胎枳殼散


妊孕七八個月,常宜服,滑胎易產。湖陽公主每產累日不下,南山道人進此方。


商州枳殼(麩炒,二兩) 粉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百沸湯點服,日三服。(兩方兼服固妙,然與氣虛者非宜) 


溫隱居加當歸、廣木香各等分。


許學士云:枳殼性苦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胎痛之疾,以地黃、當歸蜜丸,佐之可也,名內補丸。


蓋枳殼散破氣有餘,而內補丸補血不足也。


內補丸


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與枳殼散間服。


熟地黃(二兩) 當歸(一兩,微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或滾湯下。


張氏方


治妊娠胎肥壅隘,動止艱辛,臨月服之,縮胎易產。兼治腸中諸疾,下氣寬膈。


(氣實者宜之)


枳殼(五兩) 甘草(一兩半) 香附子(三兩,炒去毛)


上為末,薑湯點服。如丈夫婦人,冷氣攻刺脅肋疼痛者,用蔥白三寸同煎服。婦人脾寒,血氣成塊作刺,熱酒調服。大小便不通,白牽牛湯調服。(牽牛太峻,恐非胎產所宜)


保生無憂散


治妊娠身居安逸,口厭甘肥,憂樂不常,食物不節,致胞胎肥濃,根蒂堅牢,或瘦人血少胎弱,臨蓐難產,入月服之,則易生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枳殼(麩炒) 木香 甘草(炙,各一錢半) 乳香(另研) 血余(燒存性,另研,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入乳香、血余和勻,不拘時服。


神寢丸


瘦胎滑利易產,臨入月服之神效。(惟宜氣盛者,故臨月可服)


通明乳香(半兩,另研) 枳殼(麩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1:55:40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難產催生


三合濟生湯


以枳殼、芎歸、達生三方,抽其精粹而成合此湯,治臨產艱難,雖一二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轉動下生。


當歸(三錢) 川芎 枳殼(麩炒,各二錢) 香附子(炒) 大腹皮(薑汁洗,各一錢半)


蘇葉(八分) 粉草(七分)


上用水煎,待腰腹痛甚,服之即產。一方加白芷一錢。(加白芷行血海之氣也)


佛手散


(即芎歸湯)治妊娠因事仆跌,子死腹中,惡露妄行,疼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藥探之,若子死腹中,立使逐下;


若腹痛隨止,子母俱安,又治臨產艱難,胞衣不下,及產後血暈,不省人事,狀如中風,血崩惡露不止,腹中血刺絞痛,血滯浮腫,血入心經,語言顛倒,如見鬼神,血風相搏,身熱頭痛,或似瘧非瘧,一切胎前產後,危急野狼狽垂死等證,並皆治之。


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


當歸(酒洗去蘆,一兩) 川芎(七錢,一方各等分)


上細銼,分作四服,每服先用水一盞,煎將干,投酒一盞半,煎五七沸,溫服。(投酒之法,更妙,然看緩急用)


如口噤,斡開灌之,如人行五裡許,再灌一服,盡此四服,便立產,神驗。


如產難倒橫,子死腹中,先用黑豆炒熱,入白水童便各一盞,用藥四錢煎服。


如胞產五七日不下,垂死,及矮石女子,交骨不開者,加龜板(立齋以交骨不開為陰氣虛,龜為至陰,板則交錯相解,故用之),並生育過婦人頭發燒灰為末,每三錢,酒調服。


來蘇散


治臨產用力太過,氣脈衰微,精神困倦,頭眩目暈,口噤面青發直,不省人事。


木香 神麯 陳皮(去白) 麥 (炒) 黃 阿膠珠 白芍藥 苧根 甘草(各三錢) 糯米(一合半) 生薑(切碎炒黑,一錢)


上銼細,水煎,拗口灌之,連進為妙。(症亦危矣,而不用人參、當歸等藥,且以神麯、麥芽、陳皮、苧根者何?蓋用力太過,則胃氣乏矣,故亟佐之救其胃氣,又一活法也)


黑神散


(一名催生如神散) 治橫生逆產,其功甚大。並治胎前產後虛損,月水不止,崩漏等證。


百草霜 白芷(不見火,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下,或童便酒煎進二服。


然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又免血涸甚妙。一方加白滑石煎芎歸湯調下。


催生立應散


治難產及橫生逆產。


車前子 當歸(各一兩) 冬葵子 白芷(各三錢) 牛膝 大腹皮 枳殼 川芎(各二錢) 白芍藥(一錢)


上銼,水煎熱,入酒少許服,立產。


榆白皮散


治妊娠滑胎易生。


榆白皮 甘草(各二兩) 葵子(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一方單用榆白皮焙乾為末,臨月,日三,服方寸匕,令產極易。


如聖散


專治孕婦難產。


紫蘇葉 當歸(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五錢,用長流水煎服,無長流水,以水順攪動煎。


催生散


治難產,並胞衣不下。


白芷 滑石 伏龍肝 百草霜(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為細末,用芎歸湯入酒童便各少許,調服二次,立效。


催生飲


治臨產生育艱難。


當歸 川芎 大腹皮(洗) 枳殼(麩炒) 白芷(各等分)


上銼,水煎溫服。


一方無大腹皮,有益母草、火麻仁。


催生湯


候產母腹痛腰痛,見胞漿水下方服。(此以破血為主,血實氣盛者宜之。若今人不辨氣血虛實,一概混用,可笑)


桃仁(炒去皮) 赤芍藥 牡丹皮 官桂 白茯苓(去皮,各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


活水無憂散


專治十月已滿,多因恣情,及多吃熱毒之物,瘀血相搏,臨產橫逆之厄,愴忙不謹,觸死胎兒在腹,服此一二帖,加烏金丸二顆,效如神。(烏金丸失載,查附)


益母草(二兩) 急性子 當歸(各四兩) 陳枳殼(一兩) 生地黃 蘇葉 赤芍藥(各二錢) 肉桂川芎 陳艾(各一錢) 甘草(八分) 活鯉魚(一個)


上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三碗,先將魚入水,坐火上略溫急取魚出,魚死則難取效矣。


後下藥煎至二碗,臨服之時,加入好醋一茶匙,每一碗,和調烏金丸一顆。如死胎不下,急取無根水再煎,藥渣連服二次。


七聖散


(一名七寶散) 臨產腰痛,方可服。


當歸 玄胡索 香白芷(焙) 白礬(白礬固腎亦固血之意耶) 薑黃 沒藥 桂心(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燒犁頭令紅,淬酒調下,臨陣疼時,一二服立產。


一方


治難產累日,氣力乏盡,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宜此方。(不益氣力治宿病,而單用大劑催生,此急因急用法也,妙妙)


阿膠(二兩) 赤小豆(二升)
 

上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納膠令烊,每服五合,不覺更服,不過三服,即出。


勝金散


產難蓋因兒枕破,與破血裹其子,故難產。但服此藥,逐其敗血,即自生,逆生橫生並治之。


麝香末(一錢,研) 鹽豉(一兩,以青布裹了燒紅,急研細)


上每服一錢,用秤錘燒赤淬酒下。


一方


治橫生先露手足。(即非橫生亦可服)


阿膠(炒) 滑石(各一兩) 冬葵子(一合)


上每服四錢,水煎,連進二三服。一方有酥油一兩。


油蜜煎


治難產瀝漿胞干,胎不得下。


用香油、蜂蜜、小便各一碗(此方簡當。小便取其破血,又有濁陰下降之理,而摩法更妙)和勻,銅鍋內慢火煎一二滾,掠去沫,調白滑石末一兩,或益母草末,攪勻頓服,外以油、蜂蜜於母腹臍止下摩之。


或油煎一盞服之,亦可。


一方止用油、蜜、小便,能下難產。


兔腦丸


(一名催生丹) 治難產,及橫生逆產。


兔腦(臘月者,去皮膜,研如膏) 明乳香(二錢半,細研) 母丁香(為末,一錢) 麝香(一字,另研細)


上研勻,用兔腦髓和為丸,如雞頭大,陰乾,油紙封裹,每一丸,破水後,溫水下即產。


柞木飲子


治產難,或橫或倒,胎爛,腹中脹悶,服之。


生柞木(一大握,長一尺,洗淨寸銼,生用) 甘草(大者五寸,銼五段)


上用新汲水三升半,入新瓷瓶內,以紙三重封緊,文武火煎至一升半,候產婦腰重痛,欲坐草時,溫飲一小盞,便覺心下開豁,如覺渴,再飲一盞,至三四盞,覺下重便生,此方最驗。


催生如聖散


黃蜀葵子不拘多少,焙乾為末,熱酒調下二錢,神效,如無子,花亦可。


若胎漏血干,難產痛極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產,須見正產候,方可服之。


如打撲死胎,紅花酒下。歌曰:黃葵子炒七十粒,細研酒調濟君急。


若還臨危產難時,免得全家俱哭泣。


催生如意散


治橫生倒產。


人參 乳香(各一錢) 辰砂(二錢,一方只用五分)


上為末,臨產時,急用雞子清一個,調藥末,再用薑汁調開冷服,即時順產,子母無恙。


催生鉛丹


治橫逆難產。(此墜藥也,未敢輕試)


用黑鉛一錢,將小銚子火上熔化,投入水銀一錢,急攪,結成砂子,傾出,以熟絹衣角紐成丸子,如綠豆大,臨產時,麝香水吞下二丸,立下。


三蛻散


治橫逆難產,子死腹中。


蛇蛻(一條) 蟬蛻(十四枚) 人蛻(即男子頭發,加雞蛋大一團)


上俱燒灰為末,分三服,酒調下。


滑胎散


催生神效。


益元散(一兩) 蛇蛻(一條,燒灰存性) 蟬蛻(全者五個,燒灰) 穿山甲(一片,燒灰存性)


男子亂髮(一團,香油熬化)


上為細末,用齏水一碗和藥,煎二沸,入發灰拌勻,冷定服之,立下。


一方


治產不順。
 

蛇蛻(一條全者) 蠶蛻(一張)


上入新瓦瓶內,鹽泥固濟,火燒存性為末,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


一方


用蛇蛻一條,全者燒灰,入麝香一字,酒調二錢,面東服,如橫生逆產,以余渣塗所出手足即順也。


神效乳炒丹


治難產。


明乳香為末,以豬心血為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日干,每服一丸,嚼碎冷酒下,良久未生,再服。


或以蓮葉蒂七個,水煎,化服二丸,良久未生,再服。


如胞漿先干,胎不得下,急服大料四物湯,滋其血氣,並濃煎蔥湯熏洗產戶,更用油燭塗產戶內,卻服前藥。
 

如胎死不下,用朴硝五錢,滾湯調下(此急用方,不得已也)。


或平胃散一服送下。


如胞衣未下,酒水服一丸,即下。


產門不開,用加味芎歸湯,仍服二丸。
 

此藥靈驗如神,合時須五月五日千時極妙,或七月七日,三月三日,及月初上辰日亦可。


又方


乳香、朱砂等分為末,麝香酒調下。


又方


通明乳香一塊,如皂子大為末,腰痛時,用冷水醋少許調服,扶立,令兩手拿石燕子二個,遍行數步,坐草便生,更無痛楚。


又方


乳香研細,五月五日,滴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無灰酒下,名開骨膏。


又方


用大朱砂於端午晒起,以百日為度,研為細末,取臘月兔腦髓(即兔腦丸意),丸如綠豆大,欲產時,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晒朱砂不得著雨。


如神散


催生累效靈驗,於理固難通,於事實殊效。(妙方)


用路上草鞋一雙,取鼻梁上繩,洗淨燒灰,童便和酒調下三錢。一名千裡馬,此藥委是神奇。


短劇方


治橫生倒產,手足先出。


用粗針刺兒手足入二分許,兒得痛,驚轉即縮,自當回順而生。


一方


用鹽塗兒足底,又可急搔抓之,並以鹽摩產婦腹上,即產。


黃金散


治生產一二日難分娩者,服之如神。(奇方,蓋以鎮墜為主,能產能安,信非虛也)


真金箔大者五片,小者七片,以小瓷盅,將水少許,去紙入金在內,用指研勻,後再添水至半盅,一面先令一人扶產婦虛坐,又令一婦人用兩手大指,按定產母兩肩上肩井穴,前藥溫服,其胎即下。此催生聖藥,如產月未足,又能安之。


勝金丹


治難產神效。


敗兔毫筆頭一枝,燒為灰,研細,搗生藕汁一盞下之,立產。


若產母虛弱,及素有冷疾者,恐藕冷動氣,即於銀器內,重湯暖過後服。


催生萬金不傳遇仙丹


蓖麻子(十四粒,去殼) 朱砂 雄黃(各一錢半) 蛇蛻(一尺,燒灰存性)


上為末,漿水飯和丸,如彈子大,臨產時,先用椒湯(尤妙在椒湯法)淋渫臍下,次安藥一丸於臍中,用蠟紙數重覆上,以闊帛束之,須臾生下,急取去藥,一丸可用三次。


如聖膏


治產難,並治胞衣不下,兼治死胎。


蓖麻子七粒去殼,細研成膏,塗腳心,胞即下。速洗去,不洗腸出。卻用此膏塗頂上,腸自縮入。(此法用之不驗何歟?)


一方


蓖麻子百粒,雄黃一錢細研,如上法塗之。


一方


蓖麻子三粒,巴豆四粒(巴豆恐傷臍),各去殼,入麝香研細,貼在臍中。歌曰:三麻四粒脫衣裳,研碎將來入麝香,若有婦人遭產難,貼在臍中兩分張。


立聖丹


治產難橫逆惡候,死胎不下,並治神驗。


寒石(四兩,內二兩生,二兩 赤研細)(以寒激之,亦是一法,然須因人而施,毋妄試也) 朱砂上同研如深桃花色,每用三分,井華水調如薄糊,以紙花剪如杏葉大,攤上,貼臍心,候干再易,不過三上,便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1:57:3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治難產雜方


益母草方


益母草搗取汁七合,煎半,頓服,立下。(益母不惟催生,抑且心痛有驗)


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把,水七合煎服。


一方


令產婦兩手各握石燕一枚,須臾即下。


一方


雲母粉半兩,溫酒調服,入口即產,萬不失一。


一方


桂心為末,童便酒調服一錢,神效,名救苦散。


一方


用伏龍肝研末,每服一錢,酒調下。


一方


臘月兔頭 為末,蔥白煎湯調服二錢,立生。


一方


燒銅錢通紅,放酒中飲之。

一方


皂子二枚,研末酒調下。


一方


用魚膠一尺,新瓦上 灰,陳醋調服,立下。(魚膠方,嘗試果驗)


一方


好墨新汲水濃磨服之。


一方


取弓弩弦以縛腰,及燒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皆取法於快速之義也。


一方


神麯末,水服方寸匕。


一方


赤小豆為末,東流水服方寸匕。


一方


當歸末酒調一錢服,良久再服。


一方


車軸脂,吞大豆許兩丸。


一方


紅莧菜與馬齒莧同煮熟,臨產食之,即下。


一方


車前子為末,酒服二錢。


一方


取本夫 帶五寸,燒存性,酒調服下。


一方


取槐樹東枝,令產婦把之,易產。


一方


用紫蘇煎湯,調益元散服之,即產。


一方


吞槐子十四粒即下。


一方


取槐子十四枚,蒲黃一合,納酒中溫服,須臾不生,再服之,水服亦得。


一方


生薑汁、生地黃汁各半升,合煎熟,頓服之。(凡產婦藥性不同,胎氣各異,諸方種種,俱云神效,然用者必詳症體選之方驗,不然恐漫嘗無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1:58:32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治交骨不開


龜殼散


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


當歸 川芎(各一兩) 敗龜板(一個,酥炙) 婦人頭發(生男女多者一握,燒存性)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裡即生,如胎死亦下,灼過龜板亦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17:33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治胎死腹中


烏金散


治難產或熱病,胎死腹中,或因顛仆,或從高墜下,或房室驚搐,或臨產驚動太早,觸犯禁忌,或產時未到,經行先下,惡露已盡,致胎干子死,身冷不能自出。


但視產母面赤舌青,是其候也,面青舌赤,母死子活;


唇青吐沫,子母俱斃。又有雙胎,或一死一活,其侯難知,臨時觀變可也。


熟地黃(洗切,焙乾酒焙) 真蒲黃 大當歸 交趾桂 楊芍藥 軍薑(去皮) 粉草(各一兩) 小黑豆(四兩) 百草霜(五錢)


上為末,每用二錢,米醋半合許,沸湯六七分,浸起溫服。


疑貳之際,且進佛手散,酒水合煎二三服探之,若未死,子母俱安,若胎已死,立便逐下。


的知其胎死,進此藥後,更進香桂散,須臾如手推下。


常用催生,更加好滑石末半兩,葵子五十粒,捶碎黃柞葉七八皮,蔥白二寸,順流水煎湯調下,蓋滑石能利小便,柞葉行氣逐血,蔥白內通陽氣,氣盛血行即產矣。


香桂散


下死胎。


麝香(五分,另研。一方用當門子一個) 官桂(三錢,為末,一方用桂枝二錢)


上和勻,作一服,溫童便酒,或蔥湯調服,(服法妙)須臾如手推下。


此方比之用水銀等,不損血氣。


一方加白芷三錢。一方單用桂末一錢,童便調下,名救苦散。


平胃散


治死胎不下,指甲青,舌青脹悶,口中作屎臭。


蒼朮(米泔浸) 陳皮 厚朴(薑汁炒,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酒水各一盞,煎至一盞,投朴硝半兩,再煎三五沸,溫服,其胎化血水下。


或只用朴硝半兩,研細,以童便調,溫服,亦妙。


或用二錢,以順流水調下。(一平胃散也,而用以下死胎,可見用法之不窮如此。蓋胃行則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則無不下矣,妙妙)


一方


治妊娠三五個月,胎死在腹中不出。


大腹子 赤芍藥 榆白皮(各三兩) 當歸(炒一兩) 滑石(七錢半) 瞿麥 葵子(炒) 茯苓粉草 黃芩(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煎服。


千金神造湯


治動胎及產難,子死腹中,並妊娠兩兒,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驗。


蟹爪(一升) 甘草(一兩) 阿膠(三兩)(藥妙,分兩尤奇)


上三味,以東流水一斗先煮蟹爪、甘草(東流取其順下,先煮取其力全),得三升,去滓,次納膠,令烊,頓服之,不能分再服。


若人困,拗口納藥,藥入即活,煎藥作東向灶、用葦薪煮之。(煮葦薪取輕虛之意)


一方


治胎死腹中,干燥著背。


葵子(一升)(要知葵子多用方妙) 阿膠(二兩)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未出再煮服。


一方


治子死腹中,或半生不下,或半著脊骨,在草不產,血氣上蕩母心,面無顏色,氣欲絕,及治胞水早干,胎澀不下。


豬脂(一斤) 白蜜(一升) 淳酒(二升)


上三味,共煎至二升服,分溫二服,不能服者,隨多少緩緩服之。


一方


治胎死腹中,或半產不下。


官桂(五錢) 牡丹皮 川芎 葵子(各一錢二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蔥白湯下。


半夏湯


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衝上昏悶,或血暴下,及胞干而不能產者。


半夏曲(一兩半) 桂(去皮,七錢半) 大黃(五錢) 桃仁(三十個,去皮尖炒)


上為粗末,先服四物湯一二服,(妙在先服四物)次用此藥三錢,生薑三片,水煎服。


如未效,次服下胎丸。


下胎丸


治產難,胞衣不出,橫倒者,及兒死腹中,母氣欲絕者。


半夏(生) 白蘞(各半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食後用半夏湯下三二丸,續續加至五七丸。(一方下三十丸。


漸加至五十丸。)(治肥胖痰多難產者妙)


一方


治生產不順,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臨產危急妙。


蛇蛻(一條全者,香油燈上燒研) 麝香(少許)


上為末,童便酒各半盞,調下一服即生效。


霹靂奪命丹


治臨產驀然氣痿,目翻口噤,面黑唇青,沫退場門中,子母俱損,兩臉微紅,子死母活。


蛇蛻(一條,瓦罐內 ) 蠶蛻(燒,二錢) 男子發(燒灰,一錢) 乳香(五分) 黑鉛(二錢半)


水銀(七分半,依前法作) 千裡馬(即路上左腳舊草鞋一只,取鞋鼻洗淨燒灰,一錢)


上為末,以 豬心血丸,如桐子大,金銀箔七片為衣,每服二丸,用倒流水灌下,或入伏龍肝調下。(危症極矣,必黑鉛、水銀方妙。然症少緩者,切不可用之)


宣明 砂散


治胎死腹中不下。


砂(研細) 當歸(各一兩)


上研極細,只分作二服,溫酒調下,如重車行五裡,不下再服。


牛膝丸


下死胎。


杜牛膝(三兩) 紫金藤(紫金藤即紫木香) 蜀葵根(各七錢) 當歸(四錢) 肉桂(三錢) 麝香(五分)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乳香湯送下。


一方


治產難數日,子死腹中不出,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 通草 桂心(各三兩) 牛膝 榆白皮(各四兩)


上細切,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頓飲即下。一方無榆白皮,有天花粉四兩,大能墮胎。(天花粉亦能墜胎)


一字神散


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胞破不生,累有神驗。


鬼臼(亦可治鬼胎)不拘多少,黃色者,去毛,研為末,以手指捻之如粉,極細為度。

此藥不用羅,每服三錢,用無灰酒一盞,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19:37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臨產門●治死胎雜方


(以下二十余方,隨人取便用之)


一方


用辰砂一兩,以水煮數沸為末,取酒服之,立出。


一方

 
真珠二兩為末,酒調,服盡立出。


一方


葵子為末,酒服方寸匕。若口噤不開,格口灌之,藥下即活。


一方


鹿角屑一兩,蔥五莖,豆豉半合,水煎服。


一方


鹿角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一方


水銀半兩,桂末三錢,溫酒調下,粥飲亦得。


一方


錫粉、水銀各一錢,棗肉丸,如大豆大,水吞下立出。


一方


用雞子黃一個,生薑自然汁一合,調勻頓服,分娩後,用芸薹子粥補之。


一方


瞿麥二兩,銼碎,水八盞,煎一盞服,未出再服。


一方


灶心黃土為末,酒調服二錢。


一方


鍋底墨,酒調服。


一方


米、麥、赤小豆,同煮濃汁服,立出。


一方


紅花酒煮汁服二三盞。


一方


以利斧 赤置酒中,待溫飲之,其子自下。


一方


用雌雞糞二十一枚,水二升五合,下米作粥食,即下。


一方


用三家雞卵各一枚,三家鹽各一撮,三家水合一升,合煮,令產婦東向飲之立出。


一方


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飲之。


一方


以黃牯牛糞,塗母腹上,立出。


一方

 
以牛糞炒令大熱,入醋半盞,以青布包裹,於母臍上下熨之,立下。


一方


用烏雞一只,去毛細切,水煎三二升,候湯通手,用衣帛蘸摩腹中,胎自出。


一方


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一方


治有孕,月數未足,子死腹中,母欲悶絕,取大豆三升,醋煮濃汁三升,頓服。


一方


用栝簍根一味,焙為末,每服二錢,取順流水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41:1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論產後調理法


大全


云:凡生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少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臥,宜豎膝,未可伸足,高倚床頭,濃鋪 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


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 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


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便和酒半盞,溫服五七服。


酒雖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人四肢,且能昏暈。


宜頻食白粥少許。


一月之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


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日月,否則患手足腰腿酸痛等證,名曰蓐勞,最難治療。


初產時,不可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吃緊語)。


不可獨宿,恐致虛驚;


不可刮舌,恐傷心氣;


不可刷齒;


恐致血逆。


須血氣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陳藏器云,漬苧汁與產婦服之,將苧麻與產婦枕之,止血暈;產婦腹痛,以苧安腹上則止。)


產婦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諸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


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用玉露散;


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


粥食不美,是胃氣虛,用四順理中丸。(皆新產切實治法,須熟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44:4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論產後大補血氣為主


丹溪


曰:產後當大補血氣為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產後雖當大補,亦宜審惡露有無,內傷外感虛實何如?庶為合理)。


產後補虛,用參、朮、黃 、陳皮、歸身尾、川芎、炙草;


如發熱,輕則加茯苓淡滲之(熱輕用淡滲,人所易忽,卻最妙),其熱自除,重則加乾薑。


凡產後有病,先固氣血。


產後一切病,多是血虛,皆不可發表。


新產後不可用芍藥,以其酸寒能伐生發之氣故也。


大抵胎前毋滯,產後毋虛。(法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53:4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論產後服熱藥之誤


丹溪


曰:或問新產之婦,好血已虧,污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


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理之常也。


初產之婦,好血未必虧,污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


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


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


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此論出《局方發揮》,其血病治血以下,尚有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凝者行之,虛者補之,血多者止之五句,似不可少,姑識之,以便采擇),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


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


夏月坐蓐者,時在火令,薑桂皆為禁藥。


至於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哲具在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補劑,並是偏熱,臟腑無寒,何處消受?


若夫兒之初生,母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吃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展轉生證,不知所因?

率爾用藥,寧不誤人。


予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之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火鹽、諸品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石首鯗,煮令甘澹食之,半月後方與少肉。


若雞子亦須豁開澹煮,大能養胃卻疾。


彼當富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築,痰逆口乾,經事不調,髮禿體熱等證,皆是陽盛陰虛之病。


天生血氣,本自和平,曰盛曰虛,又烏知非此等謬妄,有以兆之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55:08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論新產三病


仲景


云:問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


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讀此則知痙症亦有外來,不可專主氣血不足而驟用補劑,反致不救也)。


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


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即今世所謂血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58:24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產後諸忌


千金


云:凡產後滿百日,乃可會合,不爾,至死虛羸,百疾滋長,慎之(至言)!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產後七日內,惡血未盡,不可服湯,候臍下塊散,乃進羊肉湯(不可服湯,謂不可服補氣之劑,故羊肉湯亦俟塊散後服)。


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候兩三日消息,可服澤蘭丸,此至盈月,丸藥盡為佳。


不爾,虛損不可平復也,至極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澤蘭丸補之,服法必七日之外,不得早服也。

凡婦人因暑月產乳,取涼太多,得風冷,腹中積聚,百疾競起,迄至於死,百方療不能瘥,桃仁煎主之,出蓐後服之。
 

婦人總令無病,每至秋冬,須服一二劑,以至年內,常將服之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2:59:25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脈法


脈經


云: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不調字並附骨不絕字,重看)。


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丹溪


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


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者,多主死。(此亦大概言之,今見產後,豈無脈洪數而生者。)(洪數中得胃氣者亦生,堅強者死,亦須審原稟脈何如?乃當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3:06:18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胞衣不下


大全


云:夫有產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


由產初時用力,比產兒出,而體已疲憊,不復能用力,產胞經停之間,而外冷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之不出,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


所奈者,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


舊法胞衣不出,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須順四時方向,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
 

郭稽中


論曰:胎衣不下者何?


答曰:母生子訖,流血入衣中,衣為血所脹,故不得下。


治之稍緩,脹滿腹中,以次上衝心胸,疼痛喘急者難治。


但服奪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脹消,胎衣自下,牛膝湯亦效。


薛氏


曰: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有因元氣虧損,而不能送出。


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脹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


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分別有餘、不足),或用蓖麻子肉一兩(蓖麻法少驗),細研成膏,塗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如腸不上,仍用此膏塗腦頂,則腸自入,益母丸亦效。


家人婦胎衣不落,胸腹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不脹痛,手按之痛稍緩,此是氣虛,而不能送出,用無憂散而下。


前證余詢諸穩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產婦頭發入口作嘔,胎衣自出(作嘔者,為借力出也,設不能出,徒傷氣血),其不出者,必死。


授與前法甚效。


一產婦產後面赤,五心煩熱,敗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敗血,其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後燒紅鐵秤錘同豆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從血而出,余證盡平。(此方最佳)


奪命丹


治胞衣不下,蓋兒之初生,惡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塞,故不得下,須臾衝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藥,(此郭稽中方,配製有神)


黑附子(炮,五錢) 丹皮(一兩) 乾漆(炒煙盡,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煮成膏,和前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下。

奪命丸


治胞衣不下,並治胎死。


牡丹皮 桃仁 茯苓 赤芍 桂心(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醋湯化下,或蔥白煎濃湯下,尤妙,連進兩丸,死胎腐爛立出。


牛膝湯


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 瞿麥(各四兩) 當歸尾 通草(各六兩) 滑石(八兩) 葵子(五兩)


一方有桂心二兩。


上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膝散


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黃(各七錢半) 當歸(一兩五錢) 桂心(五錢)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加桂芎歸湯


有胎衣不下,因產母元氣虛薄者,以此溫之自下。


川芎 當歸(各二錢) 官桂(四錢)(至當之極,妙在官桂四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


黑龍丹


治難產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惡證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


當歸 五靈脂 川芎 良薑 熟地黃(各二兩,銼碎,入砂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 過) 百草霜(一兩) 硫黃 乳香(各二錢) 琥珀 花蕊石(各一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 紅,投入生薑自然汁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法、丸法、服法俱奇妙)


花蕊石散


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暖者,急用一錢,化下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 土色硫黃(四兩,各研細)


上和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個,入二藥,仍封固陰乾。如急用以火籠內炙干,用炭火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童便熱酒下。


一方


治胞衣不出。


牛膝(一兩) 葵子(一合)


上銼,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千金備急丸


治產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


錦紋大黃一兩為細末,用釅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溫醋湯下,五丸或七丸,須臾惡下,即愈。


胡氏法


治產後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


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有一妙法,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證,宜急斷臍帶,以小物系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屢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3:22:05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治胞衣不下雜方


一方


五靈脂為細末,溫酒調下二錢。


一方


取小麥合小豆煮濃汁,飲之立出。


一方


皂角刺燒為末,溫酒調下一錢。


一方


蛇蛻燒為細末,酒下二錢。


一方


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盞,煎三五沸,去豆分三服,酒煮亦可。


一方


取灶內黃土一寸,研細,醋調勻,納於臍中,續煎甘草湯三四合服之出。


一方


墨三寸,為末,酒服。


一方


生地黃汁一升,苦酒三合,暖服之。


一方


灶突墨三指撮許,以水苦酒調服,立出。


一方


雞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飲之。


一方


生男吞小豆七枚,生女吞十四枚即出。


一方


浸苧水濃煮,飲三碗立下。


一方


取產母鞋底炙熱,熨大小腹上下二七次。


一方


取初洗兒湯,服下一盞,勿令產母知。


一方


栝蔞實一個,取子研細,用酒童便各半盞相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無實,根亦得。)


一方


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


一方


以鹿角鎊為屑,研細三分,煮蔥白湯調下。


一方


凡欲產時,必先脫常所著衣以籠灶,胞衣自下,仍易產。


一方


取夫單衣蓋井上,立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03:29:18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血暈


(厥逆附)


大全


云:產後血暈者,由敗血流入肝經,以致眼黑頭旋,不能起坐,甚至昏悶,不省人事,謂之血暈,以細酒調黑神散最佳。


若作暗風中風治之,誤矣。血熱乘虛逆上湊心,以致昏迷不省,氣閉欲絕者,服童便最妙。


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過多而暈者;有下血過多而暈者;


有下血少而暈者,其暈雖同,治之則異,當審詳之。


下血多而暈者,昏而煩亂而已,當以補血清心藥;


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於心,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以破血行血藥(一條缺用心使力過多作暈治法,大都以清心、涼血、補益為主,如後保命集方。


用童便或麥門、烏梅之類皆可。


而薛氏用補中益氣者,為勞力也,若用心則朱砂安神丸亦妙,或疑內有黃連於產後不宜,則存乎用者)。


古法云:產婦分娩訖,預將秤錘或黃石子,硬炭燒令通赤,置器中,急於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氣可除血暈,產後一月內,時作為妙。


崔氏


云:凡暈者,皆是虛熱,血氣奔迸,腹中空虛所致。


欲分娩者,第一須先取釅醋,以塗口鼻,仍置醋於旁,使聞其氣,兼細細飲之,此為上法。


如覺暈,即以醋 面,蘇來即飲醋,仍少與解之。(一云仍少與水解之。)


一法燒乾漆,令煙濃熏產母面,即醒。(如無乾漆,取舊漆器火燒煙熏,亦妙。)(醋解法收其神,水解法清其熱,燒乾漆者散其血迷於上也,俱妙)


郭稽中


曰:產後血暈者何?


答曰:產後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


醫者不識呼為暗風,若作此治,證必難愈,但服清魂散即省。


薛氏


曰:產後元氣虧損,惡露乘虛上攻,眼花頭暈,或心下滿悶,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


若血下多而暈,或神昏煩亂者,大劑芎歸湯補之,或芸薹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陳湯;


若因勞心力而致者,宜補中益氣東加香附;


若因氣血虛極,不省人事,用清魂散,惟以芎歸湯,及大補氣血之劑。


凡產可用醋、漆器熏,或用半夏末,冷水和丸,入鼻孔中,並無前患。


丹溪先生云:血暈因氣血俱虛,痰火泛上,宜以二陳導痰,或加減朱砂安神丸,以麥門冬湯下亦可。

大凡產後口眼 斜等證,當大補氣血為主,而兼以治痰。


若脾胃虛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湯,至五個月,當服安胎飲,至八九個月,再加大腹皮、黃楊腦,如臨產時,更宜服保生無憂散(保生無憂散,見前臨月束胎方上),自無前患。


家人婦產後,小腹作痛,忽牙關緊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生,又用四物加炮薑、白朮、陳皮而愈。


一產婦因產飲酒(產婦不宜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


以佛手散加干葛二錢,一劑而痊。


酒性剽悍,入月及產後不宜飲,恐致前證。


產室人眾喧嚷氣熱,亦致此證。


奉化陸嚴治新昌徐氏婦病,產後暴死,但胸膈微熱。


陸診之曰:此血悶也,用紅花數十斤,以大鍋煮之,候湯沸,以木桶盛之。


將病者寢其上熏之,湯氣微,復加之,有頃,婦人指動,關日遂蘇。


此與許胤宗治王太後之意同。


仲景


云: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


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


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


所以大便堅,嘔不能食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


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今按鬱冒,即暈也。


觀此,則產後血暈,有汗、下、和解三法,當分表裡虛實,精而別之。


清魂散


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宜先取乾漆,或漆器燒煙,鼻中熏之,頻置醋炭房內,次進此藥即醒。


澤蘭葉 人參(各二錢半) 川芎(半兩) 荊芥穗(一兩) 甘草(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酒熱湯各半盞,或入童便調急灌之,下咽,眼即開,氣定即醒。


芎歸湯


治產後去血過多,昏暈不醒。


川芎 當歸(去蘆,酒洗焙,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錢,水煎熱服,不拘時。


如腹中刺痛,加酒炒白芍藥,甚者加桂心。


口乾煩渴,加烏梅、麥門冬。


發寒熱,加乾薑、白芍藥。


水停心下,微有嘔逆,加茯苓、生薑。


虛煩不得眠,加人參、竹葉。


保命集方


治產後血暈危困,此下多血虛也,補之。


當歸(炒) 赤芍藥(炒,各錢半) 生地黃汁(一大盞)


上銼,水煎三五沸,溫服,如覺煩熱,去當歸,(當歸辛溫,煩熱者恐不投,故去之)入童便半盞,服之。


以上治去血過多,昏暈之疾。


醋墨


才產便服,免致昏暈。
 

松煙墨或京墨,不拘多少,用炭火 紅,以米醋淬之,再 再淬,如此七次,研極細,才產畢即用一二錢,以童子小便調下,淡醋湯溫酒亦可。(酒不如醋,醋不如童便)


獨行散


治產後血暈,昏迷不省,衝心悶絕。


五靈脂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灌,入喉即愈。不愈更加蒲黃炒等分,名失笑散。


一方加荊芥等分,童便調下。
 

奪命散


治產後血暈,血入心經,言語顛倒,健忘失志,及產後百病。


血竭 沒藥(各等分)


上為末,才產下便用童便與細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下二錢,良久再服。其惡血自下行,更不衝上,或只用白湯調下。


四味散


治產後一切諸疾,才方分娩,一服尤妙。


當歸 玄胡索 血竭 沒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煎六分,通口服。


如心膈寒,倍當歸。


氣悶喘急,倍玄胡索。


惡露不快,倍血竭。心腹撮痛,倍沒藥。


黑神散


治產後惡露不盡,或胎衣不下,血氣攻衝,心腹痞滿,或臍腹堅脹撮痛,及血暈神昏,眼黑口噤,產後瘀血諸疾。


當歸 芍藥 熟地黃 乾薑(炮) 桂心 蒲黃 甘草(炙,各四兩) 黑豆(炒去皮,半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盞,同煎調服。樓氏曰:黑神散,寒多及秋冬者宜之,若性急形瘦及夏月宜審之。
 

紅花散


治產後血昏、血暈、血崩,及月事不勻,遠年干血氣。


干荷葉(干荷葉善破血) 牡丹皮 川歸 紅花 蒲黃(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兩,酒煎和渣溫服。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湯調半兩,立效。


鹿角散


治產後血暈,此乃虛火載血,漸漸暈將上來。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用好酒、童便調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補方也,尤妙在服法)


鬱金散


治產後血上衝心已死,並下胎。


鬱金燒存性為末,每二錢,釅醋一合,調灌之,立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16:27:51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治血鬱雜方


產後血暈,全不省人事,極危殆者,用韭菜切,入有嘴瓶內,煎熱醋沃之,以瓶口對產婦鼻孔熏之,即醒。


一方


如覺暈,即以醋 面,醒來,仍與醋細細呷之。


又以醋塗口鼻,並置醋於旁,使常聞其氣。


一方


麒麟竭一兩,細研為末,非時溫酒調下。(二錢匕)


一方


紅花一兩,搗為末,分作二服,酒二盅,煎取一盅,並服。如口噤,斡開灌之,速效。


一方


用紅花三兩新者,無灰酒、童便各半升煮取一盞,服之。


一方


用蘇木三兩細銼,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瘥。無蘇木,取緋衣煮汁服之,亦得。(以上俱破血輕劑。)


牡丹散


治產後血暈,悶絕口噤,則斡開口灌之。


牡丹皮 大黃(煨) 芒硝(各一兩) 冬瓜子(半合) 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上銼,每服五錢,水三盅煎至一盅半,去滓,入硝又煎,分二服。(用到硝黃,法亦極矣,宜慎之)


產書一方


治產後心煩,手腳煩熱,氣力欲盡,血暈,連心頭硬,心寒熱不禁。


接骨木破之,如算子大一握,以水一升煎至半升,分溫二服,或小便數,惡血不止,服之則痊。此木煎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之方。(以上二方俱重劑,點滴不出者宜用。)


以上治惡血攻衝昏暈之劑。


荊芥散


治產後風虛血暈,精神昏昧。


荊芥(一兩三錢) 桃仁(炒,五錢)


上為細末,溫水調下三錢。微喘,加杏仁炒,甘草各三錢。


一方


治產後血暈,用荊芥穗為末,童便調下二三錢,極妙。


一方


用多年陳荊芥穗燈煙上燎焦黑存性,每服三錢,童便少酒調下,極妙。


一方


治產後血暈,身痙直,戴眼,口角與目外 向上牽急,不知人,取雞子一枚,去殼取清,以荊芥末二錢調服,仍依次調治。(荊芥氣虛人不可服。)(接此乃肝熱生風之候,由血虛而肝急也,然痙與戴眼俱屬太陽,要知之)


以上治風虛血暈之劑。


倉公散


治產後血厥而冒。


瓜蒂 藜蘆 白礬(各一分) 雄黃(半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吹鼻取嚏,內服白薇湯。(取嚏治痰,先通其壅,後補其血也,妙妙)


白薇湯


治產後胃弱不食,脈微多汗,亡血發厥鬱冒等證。


白薇 當歸(各六錢) 人參(三錢) 甘草(一錢半)


上切,分作二帖,水煎服。


以上治血厥之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16:42:16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惡露不下


大全


云:夫惡露不下者,由產後臟腑勞傷,氣血虛損,或胞絡挾於宿冷,或產後當風取涼,風冷乘虛而搏於血,則壅滯不宣,積蓄在內,故令惡露不下也。


薛氏


曰:前證若惡露不下,用失笑散,若氣滯血凝,用花蕊石散。


一產婦患前證,服峻厲之藥,惡露隨下,久而昏憒,以手護其腹。余曰:此脾氣復傷作痛,故用手護也。


以人參理中東加肉桂二劑,補之而愈。


起枕散


治產後惡血不行,心腹及兒枕作痛,甚危。


當歸 白芍藥(酒炒,各三錢)(此產後溫行正藥,白芍酒炒亦無妨) 川芎(二錢) 官桂 元胡索 牡丹皮 蒲黃(炒) 五靈脂(炒) 沒藥(各一錢) 白芷上銼,水煎,入童便,空心服。


荷葉散


治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煩悶。


干荷葉(二兩) 鬼箭羽 桃仁 劉寄奴 蒲黃(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以童便一大盞(此以心神煩悶,故不用熱藥,而加童便以引下),薑二片,生地黃一分,捶碎同煎,至六分熱服。


通瘀飲


治產後惡露不通,心慌昏沉,寒熱交攻。


歸尾 大黃(各三錢) 白朮 木通(各一錢) 紅花(五分) 桃仁(三十個,搗爛另入)


上用水一碗、酒一小盞煎三沸,入桃仁,再煎一沸,溫服。(既用大黃,復用白朮,豈得已之心,加酒同煎,桃仁後入,又治法之妙)


廣濟方


療產後惡露不下。


川牛膝 大黃(各一兩) 牡丹皮 當歸(各一兩半) 芍藥 蒲黃 桂心(各一兩)


上為末,以生地黃汁調,酒服方寸匕,日二服,血下愈。(此方寒熱並用,逐瘀而不峻,妙在為末,調生地黃汁酒服)


保命集方


治婦人惡血不下。


當歸 芫花(炒等分)(芫花大毒,用須斟酌)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


又用好墨醋淬末,童便、酒下。


沒藥丸


治產後惡露方行,而忽然斷絕,驟作寒熱,臍腹百脈皆痛,如錐刺非常。此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蓄經絡。


當歸(一兩) 芍藥 桂心(各半兩) 桃仁(去皮尖,炒研) 沒藥(研,各二錢半) 虻蟲(去翅足,炒) 水蛭(炒焦,各三十枚)(虻蟲水蛭,非萬不得已不敢用)


上為末,醋糊丸,如碗豆大,醋湯下三丸。


黑龍丹


見前胞衣不下。

治惡血不下雜方


一方


用蒲黃三兩炒,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一方


用益母草搗絞汁,每服一小盅,入酒一合,溫服。


一方


用麻子五升,酒一升浸一宿,明旦去滓,溫服一升,不瘥再服一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16:53:11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惡露不絕
 

大全


云:夫產後惡露不絕者,由產後傷於經血,虛損不足,或分解之時,惡血不盡,在於腹中,而臟腑挾於宿冷,致氣血不調,故令惡露淋瀝不絕也。


薛氏


曰:前證若肝氣熱而不能主血,用六味地黃丸;


若肝氣虛而不能藏血,用逍遙散;


若脾氣虛而不能攝血,用六君子湯;


若胃氣下陷,而不能統血,用補中益氣湯;


若脾經鬱熱而血不歸源(以下諸方失載,當考立齋良方),用加味歸脾湯;


若肝經怒火而血妄行,用加味四物湯;若氣血俱虛,用十全大補湯;


若肝經風邪而血沸騰,用一味防風丸。


芎歸加芍藥湯


治產後血崩眩暈,不知人事。


川芎 當歸 芍藥(各等分)(產後忌芍藥,而此方用之,亦血崩者無忌耳)


上 咀,每服四錢,水煎熱服。一方加黃芩、白朮。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有謂如豆汁者濕,紫黑者熱,又曰寒過多者虛,此方不寒不熱不燥,故可通用)


川芎 當歸 芍藥 生地 蒲黃 阿膠薊根 白芷上水煎服。


一方


療產後七八日,惡露不止。


敗醬草(敗醬治多年凝血,產後諸病腹痛,則此亦去故生新藥也) 當歸(各六分) 芍藥 續斷(各八分) 川芎 竹茹(各四分) 生地黃(炒干,十二分)


上細銼,以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頓服。


以上補虛之劑。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月余,經血淋瀝不止,此陷下者舉之也。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白芷 升麻(各一錢) 血余灰(另入)


上銼,水煎服。(族弟婦產後半月,離蓐過勞,下血傾盆,急以求救,余用此藥一服立止,其效如神。)


千金方


治產後惡血不盡,或經月或半歲者。


升麻三兩,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溫再服。


以上升提之劑。


烏金散


治產後血迷血暈,敗血不止,淋瀝不斷,臍腹絞痛,頭目昏眩,多汗無力,及崩中下血不止。(諸症皆從敗血不止來,此方之妙,不在止而在行,行則歸經而止矣。治崩者,要得此旨)


麒麟竭


子亂髮灰 松墨( 醋淬) 百草霜 當歸 肉桂 赤芍 玄胡索 鯉魚鱗(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一方


治產後惡血不絕,崩血不可禁,腹中絞痛,氣息急。


亂髮(燒,一兩) 阿膠(二兩) 代赭石 乾薑(各三兩) 乾地黃(四兩)(妙在地黃為君) 馬蹄殼(燒,一個) 牛角腮(五兩,酥炙)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二服。


豆淋酒


治產後猶有餘血水氣者。(余血瘀血也,故用行法)


黑豆五升熬令煙盡,投瓷器內,以酒一斗,淬之飲,蓋豆淋酒治污血,又能發表也。


蒲醋飲子


治新產壓血,逐敗滋新,此藥治血神效,又非黑神散之可比也。月內每日一二服尤良,及療一切惡露與血積。


真蒲黃不拘多少,熬米醋令稠,和藥成膏,每服一彈子大,食前醋湯化開服。(二味有且戰且守之能)


一方用蒲黃二兩,水煎頓服。


一方


治產後泄血不止,無禁度,及治腹痛胸膈悶。


薑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胡氏曰:薑黃治惡露不止。


以上行污血之劑。


牡蠣散


治產後惡露淋瀝不斷,心悶短氣,四肢乏弱,頭目昏重,五心煩熱,面黃體瘦。


牡蠣粉( ) 川芎 熟地 茯苓 龍骨(各二錢) 當歸(炒) 續斷 艾葉 人參 五味子地榆(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分二帖,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此收澀之劑,虛脫者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16:54:42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血崩不止


陳氏


曰:產後血崩者何?


答曰:產臥傷耗經脈,未得平復,勞役損動,致血暴崩,淋瀝不止,或因酸鹹不節傷蠹,榮衛衰弱,亦變崩中。


若小腹滿痛,肝經已壞,為難治。急服固經丸止之。


陳無擇評曰:血崩不是輕病,產後有此,是謂重傷,恐不止酸鹹不節而能致之,多因驚憂恚怒,臟氣不平,或產後服斷血藥早,致惡血不消,鬱滿作堅,亦成崩中。


固經丸自難責效,不若大料煮川芎東加芍藥,候定,續次隨證諸藥治之為得。


薛氏


曰:前證若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血少小腹虛痞,川芎湯;


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統血,加味歸脾湯;


脾氣虛不攝血,補中益氣湯;濃味積熱傷血,清胃散加槐花;


風熱相搏傷血,四君子加防風、枳殼。


一產婦血崩,小腹脹痛,用破氣行血之劑,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惡寒嘔吐,大便頻瀉,余用六君加炮黑乾薑,四劑稍愈(見症在脾胃,故用六君加炮薑),又以十全大補三十余劑而痊。


一產婦血崩因怒,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經血耗生風,余用六味丸料一劑,諸證悉退,但食少晡熱,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芎歸加芍藥湯


治產後血崩,眩暈不知人事。


方見前惡露不絕。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


方見前惡露不絕。


奇效四物湯


治產後血崩,素有熱者。


方見血崩門。


干熟地黃散


治產後崩中,頭目旋暈,神思昏迷,四肢煩亂,不知人事。(崩久虛脫者宜之)


干熟地黃 黃 伏龍肝 赤石脂(各一兩) 當歸(七錢半) 川芎 阿膠 艾葉 白朮人參 甘草(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阿膠丸


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阿膠 赤石脂(各一兩半) 續斷 川芎 當歸 丹參 甘草(各一兩) 龍骨 鹿茸(酥炙)


烏賊魚骨 鱉甲(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二三十丸。(一派固血,不用補氣,尤妙在鹿茸,謂其能引血上升也)


瑞蓮散


治產後惡血崩漏,狀如涌泉。


瑞蓮(一百枚,燒灰存性) 棕櫚(燒存性) 當歸(各一兩) 官桂(半兩) 檳榔(二枚)


川芎 鯉魚鱗(各七錢半,亦燒灰用)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煨生薑酒調服。如未止,更進一服。或非時血崩,無藥可治,但進三服即止。


固經丸


治產後血氣未復,而有房事,及勞役傷損,致血暴崩,或淋瀝不止。(溫澀之劑,固脫以暖下元)


艾葉 赤石脂( ) 補骨脂(炒) 木賊(各半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為細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米飲下。


千金方


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此方惟心氣鬱者宜之)


菖蒲一兩半銼,酒二盅煎一盅,去渣,分三服,食前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7 18:11:19 | 只看該作者

濟陰綱目●卷之十一●產後門上●心痛


大全


云:產後心痛(心痛曰產後,則與尋常之病不同矣,當於血分求之),為陰血虧損,隨火上衝心絡,名曰心胞絡痛,宜大岩蜜湯治之。


若寒傷心經,名曰真心痛,朝發夕死,夕發朝死,無藥可救。


薛氏


曰:前證若陽氣虛寒,用岩蜜湯溫之;


瘀血上衝,用失笑散散之;


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湯補之。大凡心腹作痛,以手按之卻不痛,此血虛也,須用補養之劑。

 

一產婦患前證,昏憒口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錢,以回其陽,二劑頓蘇,又以十全大補湯,養其血氣而安。


一產婦患前證,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復痛,亦用前藥而安。


一產婦患前證,用大黃等藥,其血雖下,復患頭痛、發熱、惡寒,次日昏憒,自以兩手堅護其腹,不得診脈,視其面色青白。


余謂脾氣虛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東加薑、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東加薑、桂而安。


大岩蜜湯


(一名桂心湯) 治素有宿寒,因產大虛,寒搏於血,血凝不散,上衝心之絡脈,故作心痛。(書病緣明甚)


熟地黃 當歸(酒浸) 獨活 吳茱萸(炒)


白芍(炒) 乾薑 桂心(不見火) 遠志(各一錢) 細辛 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或云熟地泥膈,安能去痛,合用生乾地黃。


失笑散


治產後惡血上攻,心腹絞痛欲死,及兒枕痛,或牙關緊急,一服可愈。(果驗)


蒲黃(炒) 五靈脂(各一錢)
 

上為細末,作一服,用釅醋調膏,入水一盞煎服。


金黃散


治惡血上衝,心腹作痛,或發熱作渴。


玄胡索 蒲黃(各一錢) 桂心(二分)


上為末,酒調服。


火龍散


治產後氣滯心痛。


茴香(炒) 川楝子(炒,各一兩) 艾葉(鹽炒,半兩)


上為末,水煎服。


伏龍肝散


治產後惡物不出,上攻心痛。


赤伏龍肝研細,每服三五錢,溫酒調下。瀉出惡物立止。


一方


治產後惡血衝心痛,氣悶欲絕。


用桂心三兩,搗為細末,狗膽汁和丸,(狗膽能破瘀血,同桂心更治絕悶妙)如櫻桃大,每服二丸,熱酒調下,不拘時。


一方


治產後血不盡,心腹痛。


荷葉炒令香為末,水煎下,方寸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1:47 , Processed in 0.56249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