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凡妊娠傷寒,六經治例皆同,但要安胎為主,凡藥中有犯胎者,則不可用也,如藿香正氣散、十味芎蘇散、參蘇飲、小柴胡湯之類,有半夏能犯胎,如用須去之,若痰多嘔逆必用之,以半夏曲則可,如無,沸湯泡七次,去皮臍,生薑自然汁拌晒乾,乃可用也。
凡川烏、附子、天雄、側子、肉桂、乾薑、大黃、芒硝、芫花、甘遂、大戟、蜀漆、水蛭、虻蟲、桃仁、牡丹、乾漆、代赭石、瞿麥、牛膝等類之物,皆動胎之藥,凡用必須斟酌,仔細詳之。
大抵妊娠傷寒,合用湯劑,必加黃芩、白朮二味,能安胎也,或與此二味煎湯與之,或為細末,白湯調下二三錢亦佳。
如妊婦素稟弱者,藥中四物湯佐之,不可缺也。
且如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白朮,合四物湯用之,可以保胎除熱也,其效如神。
余皆仿此,用之則妙矣。
萬密齋
云:妊娠傷寒,專以清熱安胎為主,或汗或下,各宜隨其五臟表裡所見脈證主治,勿犯胎氣。故在表發汗,以香蘇散為主;
半表半裡,則和解之,以黃龍湯為主;
在裡則下之,以三黃解毒湯為主。
此吾家傳之秘,活人甚多。(汗下和三法,固成法也,而主以香蘇、黃龍、三黃解毒三方,則發前人所未發矣,妙甚)
如古方六合湯,雖分治詳明,猶不及此切當。(古方六合湯,自表虛四物湯至四物大黃湯,共計十五方,詳見第一卷調經門四物東加減條下。)
白朮散
治傷寒熱病,先以此安胎,但覺頭痛發熱便可服。
二三服即瘥。
若四肢厥逆,陰證也,不可用。
白朮 黃芩(各等分,新瓦上炒)
上細切,每三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安胎阿膠散
治妊娠傷寒時氣,先服此以安胎,卻以主藥間服。(先服安胎,雖是大頭腦,然表證重者,須斟酌)
阿膠(炙) 白朮(炒) 桑寄生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糯米飲調下,日三服。
香蘇散
凡妊婦傷寒,勿論日數,但見惡寒頭疼此主之。
香附(炒黑) 紫蘇(各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蔥五根煎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俱浮而弦,惡寒裡和,謂清便自調也,本方加羌活、防風各一錢,謂肝主風,是膽受病也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善笑,其三部俱浮而洪,惡寒裡和,本方加黃芩、石膏各一錢半,謂心主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面黃、善噫、善思,尺寸俱浮而緩,惡寒裡和,本方加白朮、防己各一錢半,謂脾主濕,是陽明受病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善悲不樂欲哭,其尺寸脈俱浮面澀,惡寒裡和,本方加黃 、防風各一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其尺寸脈俱浮而濡,惡寒裡和,本方加附子炮一錢,謂腎主寒,是膀胱經受病也。(附子犯胎禁用,吳茱萸溫之可也。)(附子雖云犯胎,然仲景附子湯亦治胎寒,但須真寒,方可酌用)
羌活湯
河間云:解利傷寒,不問何經所受。
雖不能盡解,亦無壞證,尤益妊婦。
羌活(二錢) 白朮(一錢半) 防風 川芎 白芷 黃芩 甘草(炙,各一錢) 細辛(三分)
上銼,水煎服,無時。
如無汗,去白朮,用蒼朮,加紫蘇亦可。
黃龍湯
妊婦傷寒得之三五日後,有惡寒發熱,內有煩渴引飲,小便赤澀之證,此邪在半表半裡也,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半) 人參 甘草(各一錢)
上加薑、棗,水煎服。(黃龍湯即小柴胡減半夏,為少陽經藥,而此專重在和解,故主之,其加減法更妙)如寒熱往來,無汗口乾,加葛根二錢,去棗入蔥白三根。
如頭疼不止,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去棗加蔥白三根。
如發熱有汗口渴,加白朮、栝蔞根各一錢半。
如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本方加人參白虎湯,去薑棗。
如心煩不得臥,加白茯苓、麥冬各一錢。
如嘔噦,加半夏制、白茯苓各一錢,去棗。
如胸膈滿痛,加枳殼炒、香附子炒黑、川芎各一錢。
如大便秘,初加大黃五分,得利則止,不利,加一錢,以利為度。
三黃解毒湯
妊娠傷寒五六日後,表邪悉罷,並無頭疼惡寒之證,止煩躁發熱大渴,小便赤,大便秘,或利下赤水,六脈沉實,此病邪在裡也,宜此方主之。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 大黃(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更隨五臟脈證加減。
假令得肝脈,其內證煩滿、消渴、溲便難,尺寸脈沉弦有力,是肝經本臟受病也,本方加當歸一錢半,甘草五分,倍山梔。
假令得心脈,其內證煩躁、心痛、掌中熱而噦,尺寸脈沉數有力,是心經本臟受病也,本方加麥門冬一錢,竹茹一團,倍黃連。
假令得脾脈,其內證腹脹滿、譫妄,其脈沉緊有力,是脾經本臟受病也,本方加枳實炒、厚朴薑汁炒各一錢半,倍大黃。
假令得肺脈,其內證喘咳、胸滿,尺寸脈沉澀有力,是肺經本臟受病也,本方加葶藶炒一錢,桔梗五分,倍黃連。
假令得腎脈,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尺寸脈沉而石,是腎經本臟受病也,加乾薑炮五分,(既寒逆矣,又主三黃,雖加乾薑,恐終未妥,酌之)熟地黃一錢半,倍黃柏。
黃 解肌湯
治妊娠傷風自汗。(傷風自汗,如頭疼邪盛者,此方用當斟酌)
人參 黃 當歸 川芎 甘草(炙,各半兩) 芍藥(六錢)
上 咀,每服八錢,水煎服,加蒼朮、生地亦可。
桂枝芍藥當歸湯
治婦人有孕,傷寒脈浮,頭重,腹中切痛,宜此方。
桂枝(桂能墮胎,宜火焙用) 芍藥 當歸(各一兩)
上銼細,每服一兩,水煎服。
芍藥湯
治婦人妊娠傷寒自利,腹中痛,食飲不下,脈沉者,太陰病也,宜此方。(裡虛者宜之)
芍藥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一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加減當歸六黃湯
治妊婦傷寒發汗後,汗漏不止,胎氣損者。
當歸身 黃 (炙) 生地黃 黃芩 白芷 阿膠珠 炙甘草(各等分)
上用浮小麥一撮,煎湯去麥,下藥五錢,煎至七分溫服。(先煎法妙)
加味黃芩湯
治妊婦傷寒下後,協熱而利不止,胎氣損者。
黃芩(二錢) 白芍藥 白朮 白茯苓 炙甘草 阿膠(各一錢)
上用水一盞半,後入阿膠再煎至八分服。
加味竹葉湯
妊婦汗下後,熱不除者,虛也,此方主之。
人參 麥門冬 生地黃 阿膠 炙甘草(各一錢)
上加竹葉十二片,粳米一合,煎服。(此竹葉石膏湯變法也,以阿膠、生地易知母、石膏妙甚)
黃龍四物湯
治妊婦傷寒瘥後發熱者,宜此方。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半) 人參 甘草 當歸 川芎 芍藥 地黃(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若因於食者,本方加枳實。
加減四物湯
治妊婦傷寒熱極發斑,狀如錦紋者。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黃芩(各等分)
上銼,每服八錢,水煎服。
梔子大青湯
治妊婦傷寒,發斑變為黑色。
升麻 黃芩 梔子(各二兩) 大青 杏仁(各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細切蔥白三寸,煎服。
一方
治妊娠傷寒發斑忽黑,小便如血,胎欲落。
梔子 升麻(各四兩) 青黛(二兩) 生地黃(二十根) 石膏(半斤) 蔥白(切,一升)
黃芩(三兩)
上用水煎,分三服,忌熱物。
又以井中泥塗心下,干則易。
護胎法
治傷寒熱病護胎。
用白藥子不拘多少為末,以雞蛋清調,攤於紙上,如碗大,貼臍下胎存處,干則以水潤之。
護胎法
治孕婦一切有熱,內外諸證。(護胎法妙)
伏龍肝為末,以井底泥調敷心下,令胎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