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要第四】
【素】
心脈滿大。癇螈筋攣。(癇螈音酣異。火盛生風。而眩仆抽掣也。 )
肝脈小急。癇螈筋攣。(血虛故小。受寒故急。血虛火盛為癇螈。急為筋攣。)
肝脈騖暴。(馳騖暴亂。)
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騖駭則脈阻而氣壅。故不能言。氣復自已。)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小急為虛寒。不鼓為血不流。故內凝為瘕)
腎肝並沉為石水。(沉為在裡。小腹堅脹 如石。)
並浮為風水。(浮為在表。蓄水胃風。發為浮腫。)
並虛為死。(腎為五臟之根。肝為生發之主。)
並小弦欲驚。(弦小為虛。)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瘕疝皆寒氣之所結聚。脈大為虛。急為寒。沉為在裡。故前小急者為瘕。此大急沉者。亦為疝也。 )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脈要精微論。心脈急為心疝。有形在於少腹。其氣上搏於心。)
肺脈沉搏為肺疝。(肺脈當浮。今沉而搏。為寒氣薄於臟。)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三陽。太陽膀胱。三陰。太陰脾也。
王注。受寒血聚為瘕。氣聚為疝。馬注。二病皆氣血相兼。)
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二陰。少陰腎。二陽。陽明胃也。
皆為寒。)
脾脈外鼓沉為腸。久自已。(吳注。沉為在裡。外鼓有出表之象。)
肝脈小緩為腸。易治。(緩為脾脈。脾乘肝為微邪。小緩為脈漸和。)
腎脈小搏沉。為腸下血。(小為陰氣不足。搏為陽熱乘之。
沉為在下。故下血。)
血溫身熱者死。( 凡下痢下血下沫。皆名腸。俱忌身熱。)
心肝亦下血。(心生血。肝藏血。移熱於腸而。)
二臟同病者。可治。(木火相生。)
其脈小沉澀為腸。(心肝二脈。小而沉澀。亦為寒。)
其身熱者死。(陰氣內絕。虛陽外脫。)
胃脈沉鼓澀。(沉不當鼓。鼓不當澀。是血虛而有火也。 )
胃外鼓大。(是陽盛而陰不足也。 )
心脈小堅急。(小為血虛。堅為不和。急為寒盛。)
皆膈偏枯。(人身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有膈膜。所以遮隔濁氣。使不上薰心肺。今膈有病。則隔拒飲食。故即以膈名病也。
偏枯者。半身不遂。血氣不能周通。胃病則不能納穀。心病則不能生血。故為膈症偏枯也。 )
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少陰之脈俠舌本。邪未入腎。猶可治。)
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鼻血曰衄。亡血陰虛。脈最忌搏。身最忌熱。)
脈來懸鉤浮。為常脈。(為邪在表。乃衄家之常脈。)
(大奇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