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得集 】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0:46:15 | 只看該作者

趙姓婦產後血厥治驗


趙姓婦。年十八。生一女。產下即暈絕。汗大出。而目上竄昏厥。不知人事。急召余診。


余曰。


此敗血衝於胃經也。猝不及藥。


急令先用醋三斤。置甑內。以鐵稱錘一個。用炭火爐內煅通紅。置產婦前淬之。令口鼻皆受之。煙氣熏入。少頃。汗收、目開、神定。


復以童便灌之。


方用當歸四錢、川芎二錢。桃仁、延胡索、蒲黃、五靈脂各一錢。薑炭八分。炒黑荊芥三錢。百草霜一錢。煎服即愈。


不知者以為有起死回生之術。其實古人原有此法。


余亦不過效顰而已。病似雖危。治之極易。人人得而為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0:51:40 | 只看該作者

姚姓婦怪胎治驗


姚姓婦。年四十餘。生兩男兩女。最後生者九歲矣。


丙戌秋。月信愆期。至冬病不起床半載。以後腹大如抱甕。肌肉盡消。面色暗慘。床內轉側。須人攙扶。有時腹如絞痛。痛過即飢。飢即欲食。而胃口倍強於平昔。


延醫診之。


或云胎氣。或云水氣。或云蠱脹。或云血積。紛紛不一。治亦無效。


丁亥春。病更劇。


延余診之。


其脈右手浮部滑數。沉部參伍不調。左三部俱弦強。診時適當痛後。


余曰。


痛後之脈。不可憑信。


明日再診。或可定方。然大端總非胎脈。此等奇症。須認明的實。或可一擊而去。彼以為然。


次早復診。左脈雖弦而不強。右脈如羹如沸。尋按之細軟如絲。無氣以動。竟猶欲絕之狀。


余曰。


昨今脈候。大相懸殊。凡治病多先得其要領。可以下手。脈象如此無定。何敢輕治。其夫再三求方。


余曰。如是下午再商可也。午後復往診。而脈象又更。兩手頻現歇止。時數時緩。因知此脈本無定象。問其痛時腹中動否。痛處有無一定。


曰動處與痛俱無一定。或在臍上。或在臍旁。或左右脅下。動則必痛。不動則不痛。


余曰。


脈象屢更。且必動而始痛。胃反倍強。肌肉日削。其為怪胎無疑。但怪胎須下。藥必有毒。下後生死。余亦難決。然不下必死。下之或可望生。


婦云。如能下之。雖死不怨。現今身如巨石。扶持需人。家貧如洗。日食維艱。生不如死。


夫婦皆堅請用藥。於是鄰里共聞。


余始疏方用大黃一兩。附子五錢。乾薑、桂心、川烏、雷丸、鶴蝨、桃仁、牛膝、枳實各二錢。巴豆霜四分。麝香一分。共研細末。煉蜜為丸。


開水送服五錢。


一服腹中大動。痛更劇。而胎未下。


令再服三錢。約二時許先下漿水斗余。後出兩怪物。形圓且長如魚。兼有兩角。口眼俱備。不知何物。產下尚能跳躍。人盡駭絕。


下後用銀花六錢。生甘草四錢。生綠豆一鍾。煎湯以解其毒。腹痛乃止。後以補養氣血。調理脾胃。月餘始能起床。


僉謂此婦慶再生云。


姑蘇誠信洋藥店。一婦甫二十歲。亦患怪胎。伉儷方年餘。汛愆肌削。困憊已極。亦下之而安。方知患此者。


斷不可以其形虛危而不下也。須知因病致虛。病去而正自復。


語云。藥不瞑眩。厥疾弗瘳。正此謂也。


此二症或誤於保胎不下。必至殞命。(淞樵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0:56:09 | 只看該作者

坐禪傷陽吐血治驗

性智長老。有人傳以坐禪云。


久久行之。則神氣完足。


上升泥丸。始能出定入定。


超脫生死苦海。於是強制不睡。終夜枯坐。


兩月來體漸羸瘦。單聲咳嗽。血從上冒。一吐盈掬。


乃就余診。


脈虛大無力。三候皆然。

余曰內經云。起居有時。不妄作勞。乃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古聖教人養生之道。


修行何獨不然。豈必強制枯坐。即能成仙成佛耶。


古云。磨磚何以成鏡。坐禪何以成佛。良有以也。且歸神煉氣。乃道家工夫。


釋教以明心見性為上。坐禪雖是見性要著。其中卻有妙諦。


六祖壇經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其了徹生死處。並不在坐與不坐。此又在長老自參。不可以明言者耳。


至於禪堂坐香。如坐一炷香即跪一炷香。始則緩步。後則緊步。使周身之氣血上下流通。不至凝滯。過二鼓即就寢矣。誠以子時不睡。則血不歸經。必致吐血衄血等症。


昔志公和尚日夜講經。


鄧天王憫其勞。為制補心丹以賜之。要知人身一小天地。呼吸之氣。與之相通。不善用之。未有不立蹶者。譬穀麥為養生之本。既飽而強食之。徒傷其生。財物為立命之原。既得而妄取之。徒害夫義。非謂坐禪無所俾益。第過於作勞。必入魔道。而此心反不能自主矣。


大梅禪師云。即心即佛。是參禪要旨。認定宗旨。下手庶不致為傍門別殼所惑。蓋心知色相。便當思知色相者是誰。心知煩惱。便當思知煩惱者是誰。思無所思。是為真思。行住坐臥。刻刻如此用力。將一旦豁然貫通。誠有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


古偈云。鐵馬撞開青石門。玉雞啄破黃金殼。這個消息。長老掩關靜悟。必能自得。總之自性自度。為禪門日用功夫。暗來明可度。邪來正可度。惡來善可度。智慧度癡愚。布施度慳貪。清靜度煩惱。名曰六度。


波羅密即到佛法世界。


今長老為人所惑。枯坐不寐。則陰陽之樞紐不能交互。而陽浮於外。陰不內守。其有不病者幾何。


為立潛陽。固陰方法。


用二地、二冬、石斛、京元參、杏仁、芩、膠、菀、龜版、牡蠣。煎好加入人乳半鍾。守服二十劑。


不必更方。


長老唯唯頂禮而去。過廿餘日復來。據云服兩劑血即止。


今則精神日健。


因於前方去杏仁紫菀。加歸、芍、枸杞。服之強壯反逾於昔。從此坐禪遂無所苦云。


大道無為。不著色相。一涉黏滯。便入魔障。修持者可弗慎歟。(淞樵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0:58:10 | 只看該作者

顧秋芳傷酒吐血案


武林清和坊顧升泰扇店秋芳。患吐血十餘年矣。


病起於傷酒過度。血熱妄行。而雜藥亂投。肌瘦痰盛。惡寒心悸。神識如癡。


自疑虛寒。妄將性熱之藥。雜湊四十餘味。亦無君臣佐使。猶恐欠熱。乃用生薑搗汁煎服。畏寒益甚。雖在重幃。尤嫌微風。心虛膽怯。常怕屋坍壓死。人眾雜處。又厭喧煩。


丁亥秋。


延余診之。


痰喘氣逆。脈虛大而數。一息七八至。蓋從前所服大辛大熱之藥。助火內熾火。盛剋金。肺藏已傷。所謂熱極反現寒象也。症已危極。


勉擬甘寒育陰法。


用鮮蘆根、甜水梨、荸薺、鮮生地、麥冬各絞汁半鍾。沖入人乳一鍾。


每日徐徐緩飲。


此蓋處方於無可處之地也。服之頗安。


其後失於調理。至春而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01:05 | 只看該作者

損傷奇脈下血治驗

 

錢塘張調梅先生。年四十餘。下血有年。


丁亥九月。


在吳山太歲廟斗壇召診。


神氣委頓。診其脈弦細芤遲正仲景所云革脈也。


男子則亡血失精。婦人為半產漏下。


余曰。察脈審症。當主腹痛亡血。


曰然。


余曰。


此症乃木強土弱。蓋肝主藏血。脾主統血。今肝木之疏泄太過。則血不內藏而下泄矣。伊云下血數年。


一日數行。氣若注下。後重難忍。逾時便又溏泄。腰尻痠疼。少腹脹急。行動氣逆。坐臥必豎足方快。形如傴僂。

余曰。此奇脈為病也。小腹兩傍名曰少腹。乃衝脈之所循行。督脈行於背膂。其一道絡於腰尻。挾脊貫臀。入膕中。而帶脈又橫束於腰間。夫衝脈為病。逆氣裡急。督脈為病。腰溶溶若坐水中。又督脈虛則脊不能挺。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諸病形狀如繪。凡奇經之脈。皆麗於肝腎。


方用歸、芍、川斷、山藥、枸杞、鹿角膠、熟地、龜版、牡蠣、寄生、小茴、木香、防風。煎送濟生烏梅丸三錢。數劑血止。


後重亦減。


乃去木香、防風、烏梅丸、加血肉之品。以峻固奇經。或為湯。或為膏。


多方圖治。諸恙漸安。


惟腎氣從小腹上衝。如賁豚狀。後灸中脘。關元、石門。調理兩月而愈。凡奇脈虧損。必多用血肉有情。乃克有效。


內經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至於灸法。則尤宜三致意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03:21 | 只看該作者

轉胞症治驗

 

杭垣萬安橋天和煙店夥。年近七旬。


平日體極健壯。身軀豐偉。


戊子冬患小便不通。半載有餘。


久而愈閉。點滴難出。氣常下注。脹急欲死。不得已至西醫處用吸水管吸出始安。凡一日數次。以為常也。


延余診治。


兩寸關脈俱極虛大。兩尺細澀不調。


余曰此症乃中虛清陽下陷。初則不過如癃閉。醫者以熟地、桂、附、漫補。則清陽愈陷。


下竅填塞。遂致胞系了戾。膀胱之下口與溺管不相順接。故溺難出。病名轉胞。


治之極易。何以半年之久。


無有識此病者。真屬可笑。


與補中益氣湯。黃耆重用至一兩。加木通三錢。肉桂三分。兩劑而便稍通。四劑其病如失。後以補中益氣全方。不加利水之藥。


更囑其每日淡食豬脬數枚。取以胞補胞。同類相感而安。


其從前之擾亂半月。後胃強體健。渠以為神奇。其實亦是按症施治。何奇之有。


噫。


是症金匱諸書。


鑿鑿具載。省垣甚大。


何知醫者之寥寥也。誠可嘆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04:26 | 只看該作者

孫太太腳氣入腹治驗

 

杭垣水溝巷孫太太。


兩足自腨至跗皆腫。熱痛甚。皮色光亮。至晚發厥。


延余診之。脈沉而弦。


余曰。


此名腳氣入腹。亦危症也。衝心即死。其足上有諸絡現者。盡刺出血。並刺委中。遂與雞鳴散。


令五更雞鳴時服。外以蠶矢湯熏洗。


次晚果不厥而熱痛仍然。


乃用檳榔、蠶沙、海桐皮、木瓜、片子薑黃、黃芩、滑石、薏仁等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06:20 | 只看該作者

汪良翁誤汗陽越治驗


汪良翁。年七十七。


患下體沉重。痠痛不能行。


己丑十月。


召余診之。


其脈六部皆大而空。


余謂此乃陽寒濕相乘之症。治當固本理虛。不得過於滲利其濕。


乃用參、苓、朮、草、歸、芍、牛膝、木瓜、薏苡、防己等。


服數劑。病無進退。


一醫謂當發汗。投以麻黃、羌活、川芎等。


汗大出如雨。其夜合眼即驚。覺心中空空。如無物然。次日又覺身輕。如兩腋生翼。欲飛翔狀。且常欲跳躍高處。其家驚惶不知所為。


醫亦如之復召余診手足亂舞。力大甚有逾垣上屋之勢須。兩三人掖之始可。診脈寸關二部俱浮數侵上兩尺尤躁動。

 

余曰。


此誤汗陽並於上不急固補必發癲狂。元氣亦因之而即脫。


方用人參、附子、炙甘草各三錢、五味子一錢、生白芍、麥冬各八錢、熟地四兩、生鐵落二兩。煎湯代水煎藥。服後睡三四時之久。


及醒脈斂神清而下體仍重痛。


余曰。此病難以痊好。但可望遷延歲月耳。


昔徐洄溪以病不愈不死。愈則必死。即此類也。


乃檢其醫論示之。


彼方信從。後與調養氣血。胃氣漸旺。脈亦安和。而下體之病。終不能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08:35 | 只看該作者

趙老太太陽虛發熱治驗


趙忠翁老太太。今年八十有二。長忠翁二歲。


玉體稍有違和。


即召余診治。

 

每一二劑而輒愈。忽一夕身大熱而喘。


又召余診。


脈兩寸關俱浮大而數。兩尺極虛。


余謂陽氣浮越。真元將離。若加大汗一出。頃刻即有暴脫之慮。乃用大劑生脈飲加朱拌茯神、當歸各四錢。石斛、龍齒各三錢。牡蠣一兩服之即熱退而安。


次日復診。


脈氣頓斂。兩尺亦有根。惟兩脅牽引而痛。乃改用養血疏肝和絡之輕劑。


方用蘇梗、橘絡各八分。香附、柴胡各五分。桂枝三分。歸鬚、丹參、絲瓜絡各二錢、石斛、蒺藜各三錢。服二劑而愈。


忠翁每謂余方太重。似吳越非所宜者。


余曰。


方劑之大小輕重。當度其病勢。審其體質。不可一例而論也。即如是症。昨日真元將離。脈已無根。製劑若小。何能熱退而安。


今日肝絡不和。法宜輕宣。如重用柴胡、桂枝等。則真陽復升。而氣又將上越矣。是昨不得不重。今不得不輕也。


且余在杭。醫治之症。


往往遇有危險者。而方亦不得不然。總之實事求是。能中病即為合法。如慣用輕方。或遇重病。將苟且姑息。知之而不用耶。


抑任人訕謗以盡吾之心耶。


昔蘇長公文章經濟。出人頭地。一肚皮不合時宜。無如何也。


余於醫理粗涉藩籬。本無華扁之術。其克於訕謗者幾希。


古人云。豈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0:13 | 只看該作者

又次年體虛患感治驗


又次年。患血虛痰多。四肢腰背疼痛。身體難於轉側。


至偶感微寒。即氣急神昏。家人無不駭甚。


二月間。


因更衣受寒。


召余診視。身壯熱而神昏。口開氣急。脈六部俱渾渾然。洪大而數。


余因深知其平日體氣。


月黃耆、當歸、川芎、蘇葉、杏仁、蔥白、山梔、鬱金、貝母、連翹、竹茹等輕散。兼以固表之藥。令其服後。助以鍋巴湯。蓋覆取微汗而解。


如法服之一劑果愈。


此乃棄脈棄症。


從平日之體氣以治也。


余嘗見虛人患感其邪本輕。醫每發散太過。即漏汗不止氣升於上。


胸膈窒塞而死者。不可勝數。如前所載汪良翁之案。以體虛誤汗。輒致危症蜂起。而如癲狂。亦此類也。


書之以為虛人不可發汗之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1:48 | 只看該作者

某太太冬溫暴脫症

 

鄂記綢莊內。某太太。


十月間患冬溫。十餘日不解。醫或發表。或溫燥。失於清理。以致邪傳陽明。大熱氣喘。身發白 。


與疹夾雜。診其脈渾渾然。模糊不清。


余主陽明透達清解之方。


用羚羊角、人中黃、連翹、山梔、貝母、銀花等輕劑。次日早晨。追請甚急。


余即往視。疹 已退。大便已解。熱清而喘逆特甚。診其脈大而空。面赤如裝。


余曰。此邪去而正欲與之俱脫也。

書人參、生附子各三錢。炙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味子五分。

急令煎服勿遲。

囑其嗣君曰。


至申酉時大汗一出。當即亡陽矣。趁此未汗。尚可挽救。彼與一醫商之。不以為然。交申時汗果大出。始信余言不謬。


急去兌參。已暴脫矣。


閤家懊悔復何及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5:12 | 只看該作者

孫某偏枯症治驗


武林雲棲梅家塢孫某。形體肥碩。平素喜啖肥甘。年近六旬。患偏枯症。左手不能展動。足亦如之。


將及一載。時或神昏氣急。大便不通。頭目眩暈。如發痧狀。


邀余診之。


脈右三部滑大而數。左三部俱澀小。尺部微如蛛絲。


余曰。右脈滑大。因痰食積滯。以致氣道不能流通。左脈澀小。乃高年氣血兩虛。無以榮養經絡。濡潤筋骨也。


左不升則右不降。其氣血歸併一邊。而為偏枯之疾。時或神昏氣急。


大便秘結者。實由痰隨氣湧。肺氣不克下降耳。


法當去積化痰。從左引右。從右引左。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俾氣血流轉。周身無滯。


方用丹參、歸、芍、柴胡、升麻。助其氣血升於左。萊菔子、檳榔、木香、半夏、枳實。消其痰食降於右。服三劑而手足舉。大便解。


飲食亦進。眩暈不作矣。


繼用參、苓、歸芍、半夏、陳皮、丹參、升麻、柴胡、麻仁、桑枝等以調之。


囑其午前進食。午後減食。忌油膩厚味。以養胃中清靜之氣。乃不助濁陰以礙氣也。


服四五劑。


居然下樓晉接。步履如常矣。後用參、耆、歸、芍等大補氣血。佐以消痰活絡之品。三十劑以善將來。


半載之疾。脫然而愈。快哉。

 

梅家塢離杭三十餘里。


心禪朝去夕返。余時與同寓。


據述其病危甚。


數日後伊婿來寓改方。不勝欣喜。備言診後大有起色。


無復半體偏枯之苦。足見高手指下。生趣盎然。令人有羹牆黃帝之想。(淞樵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6:49 | 只看該作者

陸姓子脫血筋攣治驗


寧郡月湖陸姓子。


夏隨群兒下河捕魚。右足心湧泉穴。被觸出血盈斗。日久自膝至跗。其冷如冰。筋脈攣急。是足既廢已行動需杖。

 

其戚友為余鄰。商治於余。


余曰。


足廢兩載有餘。何能為也。


然細思起病之由。因於血出過多。而筋脈失養。其穴乃腎經所屬。又為寒濕乘之。


遂以陽和湯去白芥子。


加附子。薏苡、牛膝、木瓜、當歸。姑令試之。


囑其守服四十劑。不必更方。亦未敢云必效也。


乃服十五劑而足溫。三十劑而筋舒。步履漸如常矣。蓋陽和湯原為治陰疽之方。


此則藉以通經養血。而復加舒筋逐濕之品。夙疾頓瘳。凡天下事總須據理推測。不可拘泥如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7:53 | 只看該作者

真心痛


何某年三十餘。忽患心痛。甚則昏厥。


急召余診。


唇面俱青。以手緊按胸膛。痛劇不能言脈之左關尺緊。寸口如循刀刃。右手不克診。以緊按胸膛故也。


余曰。


此真心痛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雖盧扁復生。不能救也。


逾時果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19:18 | 只看該作者

趙忠翁高年亢陽症治驗


趙忠翁前患左頰及耳前後經絡不時抽掣。


余為治癒。


相安三載。間有小發。調理輒效。


己丑冬診其脈兩尺弦滑而芤。小便頻數。溺管澀痛。夜不能寐。


余曰。此高年亢陽為患也。


翁天稟甚厚。年逾八旬。傍無媵妾。以致相火時動。而小便淋瀝。由是而起。


內經云。思想無窮。所願不遂。意淫於外。乃發白淫。因用甘涼育陰之藥。佐以知、柏、車前等以瀉腎火。服數劑漸安。


今言正月亦復如是。


余直言明告其故。曰。此症非藥能治。如火動時惟默唸六字經以制之。是即無上上藥。翁大笑而不答病遂尋愈。


此為心病以心藥治也。年高福厚元氣淋漓趣語令人解頤。(淞樵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22:35 | 只看該作者

詳論李封翁陽脈變陰為真元暴衰之徵


李荔生封翁。


素有痰火。發必召診。試輒幸中。


己丑九月前疾復作。


愚按其脈。


向來滑大。今忽損小。浮部奄奄至數不明。且氣來又不連續。


愕然謂其世兄梅生太史曰。尊甫之脈。何以反常之至此。


梅翁醫道甚精。並深信愚之脈理。


乃驚疑久久。始作聲曰。無大害乎。


愚知其素性純孝。不敢直告。為定清疏上焦之方。加金匱腎氣丸。服之頗安。越數日復診。封翁問脈息如何。愚勉強慰之。


不得已私謂梅翁曰。


脈象已現真臟。如雀啄食。每五六至。或十餘至一止。恐是元陽暴衰之徵。為之奈何。梅翁囑為定方。


用桂苓甘術湯加龍牡以鎮攝之。又擬兩方治上焦之痰。


用陳皮八兩。蒼朮、半夏各二兩。風化硝、青鹽各五錢。生薑汁半碗。以四味煎汁合薑汁收入陳皮。


令不時口內噙咽少許。


治下焦之虛。用人參五錢。生附子八錢。以附子煎汁收入人參。將參用銅刀切小塊。外用茯苓細末。


合煉蜜包裹為丸。曬乾。


每日空心服三錢。奈封翁平日大忌參附。梅翁力勸數四。至於泣諫。終不能用。醫有令服參鬚五分試之。膈間作脹。益加畏慎。


余曰。參鬚與參不同。服僅五分。是以作脹。能服五錢。即不脹矣。況愚所制參附為丸。外用茯苓包裹入胃。使參附之性。必至下焦乃發。是下焦元氣可藉溫補而轉旺。而中焦陰邪。又何難驅除罄盡耶。


豈復能作脹耶。赤心苦口。意終不回。但問小兒明年可入都否。


余曰。病尚未愈。梅翁必不止暫離膝下。此愚之所稔知也。


梅翁淚涔涔下。愚亦不勝嗟嘆。


蓋翁之生平。性最慈愛。樂善忘倦。遠近無不頌德。與愚尤有夙緣。嗟嗟。


珠林玉樹。食報靡涯。不幸至冬。軌遭大變。惜哉。


父慈子孝。一堂和氣。那堪罹此閔凶。心禪寫入案中。纏綿悱惻。至性流露。非深心人不能體會至此何忍卒讀。(淞樵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24:12 | 只看該作者

發背治驗


孫姓一乳嫗。

患發背堅硬高腫。根盤如碗。瘡頂白點如粟米甚多。


余曰。此症甚險。不可輕視。付以散堅消腫丸藥數錢。


令每日服五錢。


來朝視之。


堅塊盡消。其症如失。


余大異之。曰。餘存丸藥。當仍還余。因修合不易。非吝惜也。


出藥視之。所存無幾。


乃伊於一晝夜服十餘次。每服必二三十粒。已服完矣。


余曰。幸而體壯。否則豈不誤事。


然凡癰毒堅腫不消。惟此丸無不應驗如神。即膿已成。亦不必開刀。自能穿破出毒。潰後收功亦易。誠至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25:57 | 只看該作者

陳姓子瘰瀝治驗

 

寧城西門外陳厚載子。年甫十三。項側瘰癧如貫珠。面色 白。脈沉細而微。


先起之瘡已潰年餘。瘡口白陷。稠水淋漓。皮內之核。如彈丸。半露皮外。半在肉裡。余核堅硬未破。


余曰。此症色脈俱屬虛寒。急宜溫補氣血。若不善治。綿延歲月。多成童勞。


遂用人參養榮湯。


加鹿角膠。十餘劑瘡口漸轉紅活。其核未消。仍用前方。兼用洞天救苦丹小金丹。間日輪服。


服至三十餘日。其核化膿。以漸流去。未破者亦漸消散。乃用生肌末藥。


加參鬚、象皮。用陽和解凝膏蓋貼。仍服生肌養血健脾之湯丸。兩月而愈。人亦從此強壯。此王洪緒先生法也。


世醫多用降丹取核。痛不可當。必不能愈。故治瘡瘍諸症。以不痛為第一妙法。此虛寒症之治法也。


瘰癧種數甚多。治法亦各不同。必於平日留心臨症方有把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28:19 | 只看該作者

色現真臟預知死期二案


寧郡陳養生為錢莊夥。


失業境迫。一日倚藤椅仰臥。


余見其似寐非寐。目半露而無神。面色 白。皮膚夭焦。肌肉消瘦。喘息氣促。


余竊謂他友曰。觀陳某之色。死期將不遠矣。曰。何所見耶。


余曰內經云。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毛悴色夭。死於冬。


今其形與內經之論正合。其能免乎。


且經又云。始富後貪。名曰失精。更無治法。果於是冬而卒。


寧波郡廟一術士錢時成。設硯西首廊下。東廊下一相士徐君瑞海。自稱熟讀麻衣。


是日余見錢面黃枯焦。一股青慘之氣如煙霧。


余謂徐曰。君相士也。必能知人壽數。對面錢某可活幾年。


徐諦觀之曰。照部位二三年耳。


余曰。吾不知部位。但觀現在之色。


內經云。黃如枳實者死。毛悴色夭。死於秋。是腸胃之氣予不足也。此人必死於秋間瀉痢之疾。


蓋七八月大火西流。爍石流金。肺氣益虛。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而陽明之土金泄氣。其為必死無疑矣。


後果應余言。凡望色而決人之生死。須要察其神氣。蓋色為標。神為本也。


如色雖枯而尚有神。則主病而不至死。若神色俱敗。氣如煙霧之暗慘。死期可預決也。


故為醫者。安得不讀內經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01:32:15 | 只看該作者

脈現真臟預斷必死二案


乙酉秋。余在寧。有溫州弁某就診。年四十許。


余切其脈浮部虛大。如羹上之肥。久按如魚翔蝦游之狀。


余問曾大脫血否。

曰無。


然則心胸痛乎。


曰無。


問究竟何所苦耶。


曰近日四肢略有酸重。猶幸胃口頗好。


余無所苦。


余曰。無病而得如是之脈。大有可慮。四肢酸重。不過濕滯小恙。而況胃口尚好。何病之有。爾且商之高明。


余不敢定方。伊微笑而去。


是冬聞其友云。一日赴友午飲。至夜覺頭沉重。以為飲酒過多。滅燈就寢。


次日日高未起。同伴呼之不應。以手推之。則已僵矣。


經云。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凡人無大病而現真臟之脈。乃臟腑之氣久已空虛。最宜留心。不可輕與醫治。


抑或服藥之後。病大發作。則必歸咎於醫。可不慎歟。

 

又杭垣陸點翁家一傭婦。紹郡人。年五十餘。尻骨之上。一節突起。腰間患瘡。潰久不斂。


戊子春。就余診之。


六部之脈。俱浮取空大。沉按無根。余知此症不治。乃致意點翁。囑其婉言勸歸養息。病癒仍可復來。傭婦如言回家。醫治至秋似稍安而復來。點翁又邀余診。


脈象如初。余曰脈仍無根。須防暴脫。果至初冬而歿。


昔杭堇浦宗伯謂世醫能殺人而不能起死人。然果能知其必死。雖不克起之而生。則亦斷斷不致殺人矣。


夫技而本於不致殺人。其生趣之流露於十指間者。可想見也。


憶予先大人珠川府君。於學無所不窺。而醫道尤為講求。每遇不救之病。必詳推夫五行六氣。而預決生死之期。今讀真臟四案。不禁有父書散亡之感。(淞樵評)


徐淞樵曰。是冊所治諸症。均非尋常平易者可比。而且按法施治。毫不自作聰明。以致失於一偏之見。洵可傳也。


心禪初意。似以覆瓿之物。


未敢問世。予慫恿再四。心禪始於翌日袖出質正。


予雖不知醫。而自幼備聞庭訓。受讀靈樞素問諸書。於醫理不無稍明。觀其議論必窮夫源。講求必極其奧。誠不愧醫學入門之階梯也。


冥搜靜悟。由病而驗。其方較之近今諸大家。何多讓焉。


予因略為點竄。歸以付之梨棗。謂非一大快事哉。


噫嘻。


予鄉距省千里有奇。因事邂逅。與心禪商訂者兩月餘矣。


豈非前定之數。昔袁簡齋先生自言於佛家因緣二字。平生最為深信。予於此事亦不禁恍然大悟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2:1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