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得集 】

 關閉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0:12: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2:24 編輯

答何勉亭孝廉書附論令正血蠱痰喘危症因由

 

衲檮昧斟識。 於醫道略涉崖本。 無一長可恃。 乃謬荷諸大人先生。 格外垂青。 殷殷諮詢。衲惟殫竭底蘊。 聊效土壤細流之助去爾。


蓋平日既不能於黃帝岐伯諸書。 窺見隱奧。 使臨症仍復苟且從事。 是輒以人之身命為兒戲。 匪特負人。 實以負己。 衲自祝髮後。 心懷悲憫。 斷不敢草草塞責。 每遇奇難病症。
百計圖維。 夜以繼日。 必細繹其所以受病之故。 與夫臟腑之虛實。 脈理之平逆。 服何藥而相宜。 服何藥而不合。 一一詳悉。


始敢斟酌方劑。 今尊壺玉體違和。 荏苒三載。 痰壅於上。 血蠱於下。 根深蒂固。 藥非瞑眩。 恐難奏功。 今據實條辨以聞。 凡人之一身。 吸食水穀之精華。 臟腑受之以生氣血通十二經脈。 達乎毛竅。 運用於四肢百骸。而各有所主心焉皇極居中。 肺如華蓋。 其位最高。 肺之葉下有竅。 以受諸臟之氣。 心之下。 左有肝。 右有肺。 為一升一降之道路。 而所以司此升降者。 權又操於脾腎。 故人以腎為先天之根。 胃納水穀。 五臟六腑。 皆稟氣於胃。 故又以胃為後天之本。 水穀入胃。 得脾陽之蒸動。 清者為津液。 濁者為糞溺。 其氣化而上升。 先至於肺。 下乃灌注奉心化赤而為血。 復由胃之大絡通於衝任。 衝任實為血海。 而其脈又肝之所主。 故云肝主藏血。 究竟藏血並不在肝。 而在衝任二脈也。


男子之血。
運行於周身。 女子之血。 停貯於衝任。 其血一月而一下。 不愆其期。 名為月信。 至生產之後。


胃中所升之津液不復化血。 而歸衝任。 即於胃之大絡通於兩乳。 是以乳婦月信不來。 其義甚明。 現按尊夫人之病。 始於風溫發疹夫風溫之邪。 首先犯肺。 由肺而傳於胃。 發疹由於風邪內郁。 肺胃熱盛。 傷其血分。血熱於肌膚。 則為疹。 血熱內溢。 則為衄。 此所以先發疹而後吐血也。


發疹吐血。 本無二致疹發未透。 邪熱蘊結於中。 則吐血。 肝胃有熱。 津液得火煎煉。 則又生痰。 故氣升而痰亦升。 氣即火也。


火與元氣不兩立。 邪火進一分。 正氣即退一分。 迨邪火充斥。 正氣日就衰耗。 全身經絡無處非痰。 直與血氣混而為一。 所以上則氣急痰壅。 下則血蠱脹滿耳。或者謂邪火既極盛如此。


火能化物。 理應易飢。 何以不能食。

經云。
邪熱不殺穀。 病當不能食而脹滿也。

且此病數更寒暑。 脈象甚虛。 聲音已啞。 而面目神氣。 宛如盛怒。 謂非痰火充塞。 痰脈類虛之明徵耶。


何子翁所定之方。 醕乎其醕。 原無可議。 但根本已傷。 諸邪蟠據。 譬諸治軍者。 賊蹤蔓延山野。 孤城失援。 危如累卵。 四向糧餉。 無所接濟。 而猶日坐堂皇。 與士卒等講求大學三章。 理雖甚正。 其如勢所不及何。 可知此症痰氣塞滿經絡。 血蠱腹脹。 其由來者漸。 必非一朝一夕之故。


使不有斬關奪隘之大將。 多領精銳而能操必勝之權。 以凱旋者。 吾不信也。


考之古人治痰成法。 多用攻下鄙意藥中擬用巴豆未知有當萬一否並請高明裁奪。 心禪與當代士大夫。 往來手扎甚多。 予概不採錄。 惟此書論病論脈。 體會入細。 實與內經相發明。 洵足津逮後學。 謂之痰壅血蠱治案誰曰不宜。


(淞樵評) 徐淞樵曰。 統觀諸作。 大有根柢之學。 故能元元本本。 傾笥而出。 其知病也由於博涉。 其識脈也由於多診。 其達藥也由於屢用。 是以論痰不拘拘於喻氏痰飲。 獨出機杼。 自我作古。 論痢主通不主澀。 挽瀾既倒。 砥柱中流。 至論推摩、針灸。 熏蒸、薄貼各法。 又皆出自心得。 因時制宜。 不落前人窠臼。予於虎林僧廬。 與之合併數月。 其指下活人多矣。


且性甚謙和。 虛懷若谷。 日有診治。 歸必質正於予。 賞奇析疑。 相得甚歡。 臨行不勝悵悒。 因乞詩留別。 率成長句二律。 以志雪泥鴻爪之印云爾。


有僧把臂最相宜。 況是清譚玉屑時。 南海林泉君久住。 西湖風月我深知。 竺干學淺慚留髮。 靈素功多易察眉。 更喜能傳元化術。 金針要度世人述。 心燈炯炯洛伽懸。 普照群迷世大千。 學道只今隨意試。 逃禪自古藉醫傳。 姓名不落徐王後。 謦咳應通孔孟前。 老我此肱慚未折。


校讎卻為疲丹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0:23: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2:28 編輯

卷中醫案

 

【鄭姓子哮吼症治驗】


寧人鄭姓子。 甫七歲。 患哮吼症。 脈形俱實。 結喉兩旁。 青筋突起如筆管。 喉中作牛馬聲。 此係果餌雜進。 痰濁壅塞。 始用蘇子降氣湯加減。


服六七劑。 不效。 余思病重藥輕。

 
遂以蘇梗八錢。 易本方之蘇子。 余藥分量加重。


連服三劑。


青筋隱而不露。 脈亦和軟。 鳴聲不作矣。


凡治病。 雖用藥不誤。 而分量不足。 藥不及病。


往往不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0:26: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2:29 編輯

陳姓婦虛喘暴脫症治驗

 

定海陳姓婦。 年四十許。 患氣喘倚息不得臥。 延余診之。


面色光亮。
兩顴發赤。 舌上無胎。 其脈浮部空大。 沉部細如蛛絲。 尋之若失。

余出謂其女曰。 此症甚危。 決不能治。 因再三求方。

遂勉寫醫案曰。
陰虛於下。 格陽於上。 面色戴陽。 脈象無根。 真元將絕。 若大汗一出。 頃刻陰陽脫離矣。


姑擬二加龍骨湯。 婉辭而去。


他醫輒謂不妨。 進旋覆代赭湯。


下咽即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0:28: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2:30 編輯

虛喘治驗

 

廣東鹽大使汪公。 回杭途次。 偶感微邪。 又加忿怒。 遂致喘逆倚息不臥。 余因治桑觀察之症。


乘便召診。 其息甚促。


音不接續。 面色黧黑。 中有油光。 脈浮部豁大。 中部空芤。 沉部細弱。 不相聯貫。


余曰。 此症邪少虛多。 勿誤用表散。


進二加龍牡湯二劑而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4:47: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2:30 編輯

陳信良肺虛喘咳治驗

寧波蓬萊宮羽士陳信良 。 患虛喘 。 咳逆無痰 。 動喘乏力 。 脈虛自汗 。 症屬肺脾兩虛 。

與西洋參、冬蟲夏草、川貝、青鹽陳皮、阿膠、當歸、杞子、枇杷葉、蒺藜、牡蠣等 。


土金相生 。


服二十餘劑而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4:50:14 | 只看該作者

尹季藩風熱咳喘治驗

 

尹季藩素好豪飲 。


癸未春患風溫咳嗽 。


氣喘 。


微有寒熱 。


脈浮而數 。


此溫邪犯肺 。


肺失清肅之令 。


與連翹、杏仁、牛蒡子、條芩、桔梗、枳殼、竹茹、羚羊角等 。


一劑而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4:52:54 | 只看該作者

寒邪挾飲喘咳治驗

 

郭姓年四十許 。


素有痰飲 。


每值嚴寒 。


病必舉發 。


喘咳不臥 。


十餘年來 。


大為所苦 。


甲申冬 。


因感寒而病復作 。


背上覺冷者如掌大 。


喉間作水雞聲 。


寸口脈浮而緊 。


與小青龍湯 。


二劑即安 。


至冬乃灸肺俞大椎中脘等穴 。


以後不復發矣 。


凡飲邪深伏臟腑之俞 。


逢病發作 。


用灸法必能除根 。


惜人多不信 。


致延終身之疾 。


可慨也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4:57:47 | 只看該作者

馬姓婦暑熱氣喘治驗

 

馬姓婦 。


夏月患氣喘嘔吐 。


頭汗如雨 。


粒食不進 。


已二日矣 。


乃邀余診 。


其脈大而數 。


舌苔微白 。


中心黃而四旁帶赤 。


余曰此暑邪充斥肺胃氣失肅降成喘乃以葶藶子知母南花粉枇杷葉碧玉散川連一劑而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00:26 | 只看該作者

虛傷風治驗

 

郭紹翁年四十許 。


經營米業 。


勞頓實甚 。


癸酉秋 。


患傷風咳嗽 。


就診於余 。


脈浮部虛大 。


寸口澀小 。


自汗淋漓 。


余曰 。


傷風症也 。


但脈象極虛 。


寸口脈應大反小 。


是內傷而微有外感 。


若服發散之藥 。


汗必漏而不止 。


虛陽浮越矣 。


法宜補益 。


與玉屏風散二劑而瘳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01:45 | 只看該作者

元虛受暑治驗

 

馮某年四十許 。


素質本虛 。


更患暑邪 。


脈極虛大而數 。


近人至 。


舌絳目赤 。


面色戴陽 。


頭汗淋漓 。


目直視而昏 。


余曰 。


病原暑邪未透 。


但真元虛極 。


醫甚棘手 。


當先固其元 。


急用四逆加人參湯 。


益以龍骨、牡蠣 。


佐以膽汁、童溺 。


用地漿水一杯為引 。


濃煎候冷 。


徐徐投之 。


服下一時許 。


口斂神定 。


目能轉動 。


但大渴舌燥 。


暑象畢呈 。


令食西瓜 。


神氣頓覺清 。


爽 。


次日再診 。


脈象稍斂 。


有根而數 。


減去一至 。


為立竹葉石膏湯 。


服二劑 。


身能起而口能言 。


但覺困倦少食 。


此由胃津已耗 。


餘燼未熄之故 。


乃以沙參、麥冬、石斛、知母、生甘草、銀花、生扁豆、等滋養肺胃 。


而清餘熱 。


數劑即安 。


徐洄溪慣用此法 。


用之頗不易也 。


蓋此症象白虎 。


開手即用白虎 。


用則必死 。


何以辨之 。


全在脈之虛實而已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03: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05 編輯

翁姓子暑毒發頤治驗

 

定海東山下翁姓子 。 年十二 。 丙戌夏患暑熱病 。 內挾穢濁 。 身熱如熾 。 十餘日不解 。 乃邀余診 。 脈極洪大 。 面色老黃 。 唇焦舌黑 。 舌本短縮 。 牙根舌心 。 鮮血盈口 。 渴飲不止 。 兩目直視 。 不能出聲 。 閱前方系正氣散 。

余曰 。 症已至此 。 何能為也 。


病家再三請方 。 余思木被火焚 。 杯水車薪 。 終歸無益 。


乃擬大劑辛甘鹹寒之法 。


於是以西瓜汁、蘆根汁、金汁水、銀花露、蔗漿、藕汁、各一茶鍾 。


合置一甑 。


方用生石膏二兩 。


連翹五錢 。 鮮竹葉一握 。 黑山梔四錢 。 細生地一兩 。 犀角一錢 。 磨汁 。 羚羊角三錢 。 西洋參 。 鮮石斛 。 丹皮 。 各三錢 。 滑石四錢 。


囑其用大罐煎成 。


去渣 。 和入諸汁 。 候冷恣飲 。 如再口渴 。 西瓜任食可也 。


第一日服藥盡 。 又啖西瓜一枚 。 次日覆診 。 脈症如故 。 仍用前法 。 石膏再加一兩 。 第三日再診 。 熱仍未退 。 津液略見濡潤 。 而在旁之頤發赤 。 腫大如卵而痛甚 。


余曰 。 暑毒之邪 。 結聚於此 。 內恐爛穿 。 敷藥無濟 。 仍用前法 。


石膏又加一兩 。 至四兩 。 又加元參、麥冬、生地 。 至五劑而熱方退 。 更下黑矢數枚 。 諸恙盡解 。 胃亦漸動 。 此症轉危為安 。 全賴病家之堅信不搖 。 而余得以一盡其技 。


否則難矣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05:5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09 編輯

張義乾濕溫陽明實結食復再愈治驗

 

寧波張義乾 。 秋間患濕熱症 。 發熱十餘日不解 。 大肉脫盡肌膚甲錯 。 右腳不能伸動 。 小腹右旁 。 突起一塊 。 大如拳 。 倍極疼痛 。 大便已十四五日不解 。延醫治之 。


皆謂腸內生癰 。 伊親胡寶翁乃商治於余 。


余謂腸癰脹急 。 金匱以敗 。 漿散主治 。 今此草罕有 。 伊於第三日覓得 。 乃問余服法 。


余曰果爾 。 須同去診視 。


瞑眩之藥 。 豈堪懸擬因同至張家 。 見張倚於床褥 。 張目搖頭 。 病苦萬狀 。 面色青慘而枯 。 脈極堅實 。 沉部如彈石 。 尺愈有力 。 時或一快 。

余曰 。


此非腸癰也 。 腸癰脈洪數 。 為膿已成 。 脈弦緊為膿未成 。 今浮部不洪數 。 而沉部實大 。 腹筋突起 。 目有赤縷 。 乃濕熱之邪 。 結於陽明 。 腹旁之塊 。 乃燥矢之積聚也 。


但得大便一通 。 塊即消散 。 而腹亦不痛矣 。


病者問之曰 。 曾與前醫商論下法 。 醫云人已虛極 。 豈可妄下 。 余思脹痛不下 。 病何由除 。 今先生為我用下法 。 死且不怨 。

余遂書大承氣方 。

大黃五錢 。
芒硝三錢 。 旁視者惶徨未決 。


余曰 。


不下必死 。 下之或可望生 。 於是煎成置於几上 。 病人力疾起坐 。 一飲而盡 。 不逾時腹中大響 。 旋覆登廁 。 先下結糞如彈丸者三四枚 。 既而溏瀉半桶 。 塊消 。 明日腳伸而脹痛俱失 。


繼進增液湯二劑 。


而熱先退 。 再與益胃湯法 。 胃納漸旺 。 津液漸濡 。 余便上郡 。 病者欲食羊肉 。


以問近地之醫士云 。


病後胃氣當復 。 羊肉最能補胃 。 由是病者坦然無疑 。 恣意飽餐 。 次日身不發熱 。 舌苔又厚濁 。 而脈又數 。 復來召余 。


余曰 。


濕熱症初愈 。 以慎口味為第一要務 。 何如是濛濛耶 。


乃與平胃散加神麯、焦查、穀芽 。


而分量遞減 。 以胃氣久虛 。 不任消耗之故也果服二劑而安 。 按是症初則失於清解 。


至熱已日久 。 津液枯涸 。 胃土燥烈 。 而猶日服運氣之藥 。 愈益其燥 。 迨至結糞成塊 。
腹旁突起 。 筋脈不能濡潤 。 而腳攣急 。 醫又誤認為縮腳腸癰 。 或誤投以敗漿散 。 攻伐無功之血分 。 又將何如耶 。


士君子涉獵醫書 。 大忌懸擬開方 。 藥不對症 。 生死反掌 。 可不慎哉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16: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0 編輯

張姓婦產後暑熱症不服涼藥致死之由

 

張姓婦 。 盛夏生產半月 。 患暑熱症 。 口渴目赤 。 頭面身體 。 瘍櫛比 。 幾無孔隙 。 召余診之 。 脈一息七八至 。 浮沉皆洪滑 。 為立竹葉石膏湯 。 婦翁村學究也 。


執產後宜溫之說 。 見余 。


方用石膏一兩 。 以為孟浪 。 余知其意 。


以金匱用竹皮大丸之法 。 曲為詳解 。 並以石膏質重而氣清 。最能清熱 。 乃彼格不能入 。


另延他醫 。 迎合疏方 。 三日而畢命 。


聞死後有鮮血從口鼻出 。 不終朝而皮肉腐矣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17: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2 編輯

周子章室人濕溫類瘧治驗

 

寧波石碶周子章先生室人吳氏 。


仲秋患濕熱症 。 遷延月餘 。 每日晡時必先微寒 。 旋即發熱 。 至天明而熱始退 。 胸悶不食 。 前醫固執小柴胡湯出入加減 。 愈治愈劇 。 乃延余診 。


診畢告曰 。 瘧脈自弦 。 今脈不弦而濡小 。 其為脾胃虛弱濕邪阻遏募原 。 而發此潮熱 。當從太陰陽明兩經主治 。 且令閫體肥痰盛之質 。 外盛中空 。 中者陰所守也 。 中虛即是陰虛 。 是以治法又與尋常濕熱不同 。


若用風藥勝濕 。 虛火易於上僭 。 淡滲利水 。 陰津易於脫亡 。 專於燥濕 。 必致真陰耗竭 。 純用滋陰 。 反助痰濕上壅 。 必須潤燥合宜 。 剛柔相濟 。 始克有效 。


乃以沙參、石斛、麥冬、芡實、牡蠣、仙半夏、竹茹、陳皮、薏仁、黃芩、等調理數劑 。


潮熱除而胃漸開 。 余因上郡 。 彼就鄰近之醫治之 。


方中仍用柴胡 。 服一劑而寒熱又作 。


復來邀余 。 仍仿前法 。


以桑葉、川貝、苓、澤、穀芽等 。


互相出入調理而愈 。


葉天士云 。 柴胡動肝陰 。 非正瘧不可用之觀此益信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22: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2 編輯

樂姓女受暑嘔逆胸腹脹痛治驗

 

寧郡樂姓女 。


年方及笄 。 夏秋之交 。 患腹脹痛 。 瞀悶嘔逆 。 水穀不入 。 肢冷汗出 。 身熱口渴 。 脈之浮部洪數 。 沉部弦勁 。 是為暑穢之邪 。 從口鼻吸受 。 直趨中道 。 入於募原 。 挾少陽膽火而上衝 。 故胸腹痛而嘔逆也 。


方用荸薺、藕汁、西瓜汁、萊菔汁、各一杯 。


磨鬱金、枳實、木香、檳榔各五分 。 投七而瘳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23: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4 編輯

吳姓女暑閉卒厥治驗

 

武林吳子翁女 。 陸點翁孫媳也 。


丁亥冬患伏暑症 。 卒然厥逆 。 目瞪神昏 。 點翁急柬召余 。 余往診之 。 脈沉數有力 。 確係暑邪內閉 。 以夜分不能用針 。

急刺十指出血 。
及曲池 。 人中 。

方用石菖蒲、鬱金、竹瀝、石膏、藿香、檳榔等 。 先調紫雪丹八分 。


次早復診 。 症復如前 。 乃用針從印堂刺入 。


沿皮透兩率谷 。 開目知痛 。 余即告以無妨 。

凡治卒厥 。
及小兒急驚風症 。 全視此穴 。 針入得氣 。 與不得氣 。 以及頂門入針之知痛與否 。 決其生死 。 如印堂針入無氣 。 針下空虛 。 如插豆腐 。 及頂門針入不知痛苦 。


雖華扁亦難再生 。 此症針畢 。 即能開言 。


而方則仍主芳香利竅通神之品 。 數劑即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24: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5 編輯

某嫗濕邪內蘊悶嘔便閉治驗

 

某嫗年五十許 。


從石門抵杭 。時當仲秋 。 途次勞頓 。 感受風露 。 微有寒熱 。 胸悶嘔惡 。 大便秘結 。
脹痛不食 。 乃陽明濕鬱化火 。 津液不能濡布 。腸胃傳導失職 。 治以宣化通府 。


方用桔梗、杏仁、黃芩、藿香、鬱金、蔻殼、山梔、生枳實、元明粉、加白蜜 。


一劑而諸恙皆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26: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6 編輯

顧小兒暑穢積食泄瀉治驗

 

顧姓七月嬰孩 。


患暑穢食積 。 泄瀉身熱 。

用鮮藿香、鮮荷葉、西洋參、木香、川連、條芩、穀芽、花粉、雞內金、澤瀉 。


益元散、五穀蟲等出入為方 。


調理而愈 。


凡夏秋之間、小兒之患泄瀉者甚多、由於暑穢食積者十居七八 。


余悉主是法 。 莫不應手取效 。


如脾虛而傷於生冷瓜果者 。 則又不當以此為例也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29: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7 編輯

陳姓小兒泄瀉慢脾危而復安治驗

 

武林吉祥巷陳維和四歲小兒 。


仲秋患泄瀉 。 已近一月 。 粒米不進 。 蓋五六日矣 。


腹痛口渴 。 泄瀉無度 。 身熱咳嗽 。 將成慢脾暑瘵 。 病已垂危 。 乃召余診 。


方用清暑化積之品 。


以鮮荷葉、鮮蘆根、黃連、黃芩、木香汁、甘草、橘紅、萊菔子、雞內金、車前子、益元散等 。


服兩劑而諸症大減 。


一日僅瀉兩三次 。


胃得安穀 。


嬉笑遂爾如常 。 惟食後猶患完穀不化 。


遂改用通補脾胃之方 。


如西洋參、荷葉蒂、茯苓、焦甘草、橘皮、木香、冬朮、炒扁豆、石斛、穀芽、澤瀉、五穀蟲等 。


養胃陰而升脾陽 。 調理數劑 。 諸症悉愈 。


越數日又重感暑邪 。 泄瀉復作 。 身復發熱 。 咳嗽氣促 。 乃專清暑邪 。


以荷葉、蘆根、扁豆花、香連、穀芽、澤瀉、益元散、綠豆皮等 。


調理數劑即愈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6 15:36: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0-26 23:18 編輯

某暑熱泄瀉危症治驗

 

定海西門外某 。


從滬上來 。 感受暑邪 。 熱毒蘊結 。 身熱如熾 。 大渴引飲 。 脈象洪數實大 。 舌苔黃厚濁膩 。 泄瀉日百餘次 。 粒米不進 。 症已垂危 。 就診於余 。


余謂暑熱毒邪 。 結於陽明 。 幸而大瀉 。 邪有出路 。 不然腸腐胃爛 。 早已死矣 。


症雖危而無妨 。 但不可用止截之藥 。 乃遵喻氏通因通用之法 。


方用黃連五錢 。 黃芩四錢 。 生甘草三錢 。 銀花五錢、鮮竹葉一握 。 鮮荷葉一片 。 生大黃五錢 。 元明粉三錢 。 花粉四錢 。 作地漿水煎服 。 一劑而瀉大減 。


次日僅瀉數次 。


熱勢亦緩 。 再進原方 。


減去大黃、元明粉 。


如此危症 。


止兩劑而熱退瀉止 。


後以糜粥自養 。


不勞余藥而瘳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5:16 , Processed in 0.125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