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後,欲情一動,元炁即洩,不知禁懇,貪戀無已。
故由十六至二十四歲,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姤卦。
一陰初生,品物咸章,淳澆樸散,去本雖未遠,愎霜之戒,己見於初,又若勤修煉,可謂不遠复者矣。
至三十二歲,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遁卦。
二陰浸長,陽德漸消,欲慮蜂起,真源流蕩,然而血氣方剛,志力果敢,若勤修煉,則建立丹基,亦易為力。
至四十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否卦。
天地不交,二氣各復其所,陰用事於內,陽失位於外,若勤修煉,則危者可安,亡者可保。
至四十八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觀卦。
二陽在外,而陽德微,重陰上行,而陰氣盛,若勤修煉,則可抑方盛之陰柔,扶向微之陽德。
至五十六歲,又耗元炁六十四銖,應乎剝卦。
五陰併升乎上,一陽將反乎下,陰氣橫潰,陽力僅存,若勤修煉,如續火於將窮之木,布雨於垂槁之苗。
至六十四歲,卦炁已週,所得天地父母之元炁三百八十四銖、而為一斤之數者,耗散已盡,復返於坤。
純陰用事,陽氣未萌,若勤修煉,時時採藥,時時栽接,則陰極而能生陽,窮上而能反下,革柔為剛,還老為強矣。
於此時不遇至人,汲汲修煉,雖保餘年,皆籍谷精以培後天之精氣,無復有先天之元炁矣,安能長生不死哉?
此所以虛化神、神化炁、炁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复化為虛、虛复化為神、神复化為氣、氣复化為物,化化不間,猶環之無窮。
夫方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
任他塵生塵滅,萬化萬生,不能脫離苦海,劫劫生生,輪迴不絕,無終無始,如汲井輪。
三界凡夫,無一不遭此沉溺。
故世人莫知生從何來,蓋參父母未生前;死從何來,知來然後知生處。
世人莫問死從何去,蓋參魂遊魄降後;生從何去,知去然後知死處。
死之機由於生,生之機原於死。
無死機不死,無生機不生。
生死之機兩相關,世人所以有生死,生死之機不相關,至人所以超生死。
有生死者,身也;無生死者,心也。
敦复則心生,迷复則心死。
則危者可安,亡者可保。
故仙佛愍之,說一切眾生,具有本來一靈真覺,但昏惑不見,使天命之性,浪化遷流,轉轉不悟。
而世世墮落,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至真性根,不復於人。
我當以聖道,令眾生永離妄想,能致自身如仙家之長生、佛氏之不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