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7-14 20:10 編輯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宗法禮儀”】
[來自網絡]
宗法是中國古代社會血緣關係的一種原則,其主要精神是嫡長繼承制。
與此相關,產生了一系列的禮儀制度,試分述如下:
1,祭祀
①祭天:
古文獻記載,虞舜、夏禹時已有祭天的典禮,到了周代,“天”的觀念逐漸代替了殷人所說的“上帝”、“帝”。
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稱謂。
周王是作為天帝之子在人間統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天帝。
祀天就是對天帝的侍奉、享獻的儀式。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
“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為“郊祀”。
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
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
後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
②祭地:
遠古時已有對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長五穀,養育萬物,猶如慈愛的母親,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說法。
古文獻記載土地神是“社”,祭禮叫“宜”。
在殷商甲骨文裡已有對社土的祭祀,還有大量的祭祀山嶽河流的記錄,主要目的是祈求.
③封禪:
“封禪”,專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
《史記-封禪書》正義曰:“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這就是“封泰山”、“禪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
相傳遠古在泰山舉行封禪典禮的有七十二家。
歷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將封禪作為一代盛典,給予特別的重視。
行封禪禮的帝王有秦始皇、漢武帝、後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與宋真宗。
④祭社稷:
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壇。
本來,社壇與稷壇是分立的,後來合而為一了。
相傳共工氏之子名勾龍,能平水土,被稱為“後土”,即社神;厲山氏之子名農(一說名“柱”),能播殖百穀,被當做稷神。商湯滅夏,以周人的始祖契(後稷)為稷神。
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穀,因此有“春祈秋報”之祭。
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舉行,秋報在秋收後(孟冬之月吉日)舉行,這是社稷的正祭。
⑤祭宗廟:
宗廟的設置,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後代宗廟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還是周代的禮制。
周人宗廟制度,一般認為: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七。所謂昭、穆,是指宗廟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遞邅排列下去。
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五。大夫三廟,士一廟。
祭祀用的食物,行禮後要分而食之,稱為“餕”(j-n),是食鬼神之餘的意思。
牲肉(生曰脤,熟曰膰)分贈給參加祭祀的賓客或頒賜給同姓諸侯。
⑥九拜:
古代行禮有“九拜”。
《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
當然,祭祀並不是“九拜”並用。
稽首是跪下後,兩手著地,拜頭至地,停留一段時間,是拜禮中最重者。
頓首是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
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
這三拜是正拜。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
吉拜,是先拜而後稽顙,即將額頭觸地。
凶拜,是先稽顙而後再拜,頭觸地時表情嚴肅。
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
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
肅拜,是拱手禮,並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禮。
推手為揖,引手為肅。
其實也就是揖。這是軍禮,軍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肅拜。
其他幾種拜禮都是正拜的變通。
宗廟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新婚夫婦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禮。
平輩同級之間,拜迎拜送,拜望,拜謁,行頓首禮。
對於卑者的稽首禮,尊者以空首禮答拜。
吉拜禮行於各種祠祭,凶拜禮是服三年之喪時所行的禮。
上古時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禮不象後來那樣繁縟複雜,對此應有歷史的觀點。
在周代,貴族中的大宗繼承了王位或封國,而小宗、支子只能充任大夫、士,或者降為庶人。
宗廟祭祀十分集中地表現出宗法制度的等級差別和尊卑次第。
宗族祠堂制度的出現,大致始於南宋。
祠堂制是對舊有的宗法制度的補充。
一方面,它反映了平民的社會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說明人民被更牢固地束縛在封建制度之下。
2,冠禮和笄禮
冠禮是成人禮,是給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禮儀。
在氏族社會,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要參加一種“成丁禮”,這樣才能成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員,享受應有的權利和履行應盡的義務。
冠禮應當是從這種“成丁禮”演變而來的。
《禮記-冠義》說,冠禮是“成人之道也”,“將責成人禮焉也”,要按照“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四個方面的禮的規範加以約束,使之成為具有“孝、悌、忠、順”完美品德的人。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女子在15歲許嫁之時舉行笄禮,結髮加笄,也要取“字”。
結髮是將頭髮梳成髮髻,盤在頭頂,以區別童年時代的髮式。禮經中並無笄禮詳文。
梁代賀瑒說,笄禮由主婦為笄者結髮著笄,由女賓以酒醴禮之。
女子到了20歲,雖然還未許嫁,這時也要舉行笄禮,表示今後要以成人相待。笄禮至明代即廢而不用。
民間女子婚嫁時將頭髮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與婚前髮式明顯不同。
這也算保留了些許笄禮遺風。
3,喪禮
以《儀禮》的記載為主要依據的中國古代喪禮制度,等級分明。
同樣是死,說法就尊卑有別,“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喪禮也有不同的等級。
4,避諱
避諱實際上是一種反映封建禮法的忌諱,即遇到與君主、尊長的名相同的文字就採用某種方法回避。
⑴國諱:如秦始皇嬴政時,改正月為端月,其父名子楚,《呂氏春秋》就改楚為荊;漢高祖劉邦時,改邦為國。
⑵避聖人、尊者諱:漢淮南王劉安之父劉長,避長而用修;蘇軾為避父(蘇序)諱,就改序為引,蘇轍則改序為敘。
⑶避惡人諱:人自宋後少名澮,我到墳前恥姓秦。
⑷其他忌諱:
古人諱言錢而曰“孔方兄”,諱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諱言死則曰“駕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5,年齡稱謂
古人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往往有專門的名稱。
掌握這些常見的稱謂,對讀書為文當有所裨助。
繈褓:原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後來以此來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總角:借指幼年。
古代未成年者把頭髮紮成髫,叫做總角。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髫,兒童頭上紮起來下垂的短髮。
束髮、成童:十五歲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髫。
及笄:女子十五歲左右。笄,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就把頭髮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知命、半百: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
古稀:七十歲。
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期頤:一百歲。
《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附錄:其他宗法禮儀名詞
①七廟
歷代帝王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廟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後以七廟為王朝代稱。
②六親
《左轉》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
《史記》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後泛指親人。
③三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④五常
也叫“五倫”,使封建禮教所規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得多關係。
⑤三從四德
“三從”指婦女幼從父,出家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指婦德、婦顏、婦功、婦容。這都是古代奴役婦女的精神枷鎖。
⑥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①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