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大道 人文初祖】
黃帝公孫軒轅打敗了蚩尤,又戰勝了炎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以兵征天下,臣服諸侯的帝王。在此文中,我們將回顧黃帝在位一百年的業績。
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後,逐漸平定了天下。
黃帝接著又立百官,制典章,舉賢能,封禪祭天,大治天下。黃帝所封官職都用雲來命名,軍隊號稱雲師。他設置了左右大監,由他們督察各部落。
他還任用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等賢臣治理民眾。
他還常常祭祀鬼神山川,次數為自古以來最多。
黃帝順應天地四時的規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論述存與亡的原因,按照季節播種百谷草木,馴養鳥獸蠶蟲,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有節度的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種財物。
此外,黃帝還命臣民建屋室、種五穀、作衣裳、造舟車。
在黃帝時代,文字、醫學、算數、曆法、樂器、陶器等各種發明相繼出現。
相傳指南車就是黃帝發明的。
因此,後世認為中華文明奠基於黃帝時代。
相傳黃帝身邊的一個叫倉頡的史官造了字。
據說,倉頡的頭上有四隻眼睛,可以看見神明。
他抬頭可以看到奎星環曲的形狀,低頭可以觀察龜殼的紋理及飛禽走獸的足跡。
倉頡廣泛的收集世間眾多美麗的圖像,綜合而成文字,被後人稱作「上古文字」。
在曆法上,黃帝用上天賜予的寶鼎,觀測太陽的運行,用占卜用的蓍(shi,師)草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日辰。
黃帝時代還發明了記日法,以記錄日子的變化。
迎來一次日出,就移動一根竹木片。其中,以天干記日法影響最為深遠。
所謂天干記日法,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逐日依次用一個字來標記一天。
這個方法後來和地支結合成為干支記日法,它一直延續使用到現代,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極有特色的部分。
傳說中國數學的創始者也是黃帝,最早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工具都是在黃帝時代發明的。
例如漢代的一本數學著作《數術記遺》中說,是黃帝發明了數的記法和用法。
也有的書中說,最早的算數是黃帝時代一個叫「隸首」的人創作的。
黃帝的正妃是西陵國的女兒嫘(li,雷)祖。
嫘祖發明了養蠶,並教給人們如何利用絲蠶編織衣服。
嫘祖和黃帝的另一位妃子嫫(mo)母一起,幫助黃帝治理天下,相傳二人皆有著高貴的品德。
嫘祖在和黃帝巡視天下時,病逝於途中,黃帝謚嫘祖為「祖神」。
由於黃帝的賢德,萬國安定,老百姓生活富足。
史籍上說,黃帝在位的一百年中,中國沒有賊盜毆鬥,人們謙讓和睦,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甚至虎豹不傷人,鳥獸蟲蛾都受他的教化影響,是個「道行天下,人間天堂」的盛世典範,因此後世尊稱軒轅黃帝為人文初祖。
還有許多關於黃帝求道的傳說。
黃帝懂得順天而治,知陰陽、生死變化之理,行道天下,是個修煉得道之人。
相傳他得法悟道後,治理國事同時煉丹求鼎、靜心修煉。
公元前二五九八年,黃帝在橋山山下,鑄造了一個大鼎,當鑄成那一瞬間,天忽然開了,降下一黃龍迎接他。
黃帝與隨身的宮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黃龍,白日昇天,圓滿功成。福分不足的群臣來的太遲,只能抓住龍鬚,結果龍鬚脫落,他們也掉下來了。
這時候,萬民百姓親眼仰望這神聖壯觀的一幕!
這些沒跟上的臣子與百姓,感恩懷念之餘,把黃帝遺留下來的衣服,埋葬在橋山山下,就是今天陝西黃陵縣的黃帝衣冠塚。
這件事大大地影響了中國人對生命圓滿的結束就是歸天成神的看法。
中國人認為過世的祖先,是另種形式的歸天成神,祖先在天之靈能庇佑看護子孫,所以家家戶戶供奉自己的祖先,同姓親祖甚至建造祠堂共同祭祀,年節祭祀祖先,「敬天祭祖」就這樣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
從三皇到黃帝,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黃帝具有一定的神力,但他不再像神話時代的三皇般,以神祇的形式降世,而是以「治世的帝王」兼「得道的修煉人」出現於世,承接著神傳文化與人本文化的交接。
黃帝最後的圓滿回歸,表明人類可以通過修煉再回歸於天,人與神之間連通的唯一管道就是「修煉」,天代表神的世界,人是神造的,來自於天,回歸於天,「天人合一」的觀念就這樣根深蒂固的深植在中國人的內心中。
天人合一,敬天祭祖,軒轅黃帝真的給了華夏民族一個神話的開端。
據史料記載,堯, 舜,禹,湯都是黃帝的後裔。
黃帝所奠定的是一個民族源遠流長的根系文化。
在人這一層,他給華夏子孫留下了做人的規範,由宗族管理,祖代相傳;在超越人這一層,他給人奠定了通過修煉返本歸真的文化。
從此以後,黃帝的子孫就在黃帝所奠定的基礎上,一步步豐富著人的文化,充實著人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