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腸病難診 膠囊內視鏡好幫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1 23:4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腸病難診 膠囊內視鏡好幫手

 

中央社╱中央社 2011-10-20 16:05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0日電)若持續腹痛、出血、不明原因的貧血,以傳統方式又找不出病因時,腸胃科醫師建議可以自費新台幣約4至5萬元,進行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

 

63歲李女士連續出現解黑便、又合併肚子痛,懷疑是消化道出血,醫師經胃鏡、大腸鏡、腹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及小腸X光檢查,但都找不到原因,醫師懷疑可能是小腸相關疾病。

 

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醫師洪志聖建議,李女士自費接受「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檢查,發現在患者小腸中段有顆小腫瘤疑是出血點,再經由外科開刀切除大小約1.5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良性迷走瘤」,術後患者沒有再出現腸胃道出血症狀。

 

洪志聖表示,小腸以往是腸胃道內視鏡檢查禁區,以致於小腸疾病一向是腸胃道疾病中診治的盲點,小腸的問題有時很難以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且無法到達小腸深部,因為成人小腸長度約6公尺,診斷或治療都很困難。

 

針對小腸疾病,在一般檢查無法檢查時,洪志聖建議可透過膠囊內視鏡檢查。

 

他說,像平常服藥一樣患者吞服一顆內含前端攝影機、影像感應傳輸器和精密電池的膠囊內視鏡。

 

經腸胃消化系統拍攝影像,可拍攝約5萬張照片,電池續航力約8小時,拍攝完後醫師將這些儲在可攜式硬碟的照片傳輸到電腦判讀,找出病因。

 

膠囊最後也會隨著糞便排出,且不會回收再利用。

 

洪志聖表示,膠囊內視鏡不同於過去內視鏡檢查需由口或肛門伸進一條管子檢查胃或腸道構造,檢查方法無痛、不會有不適感;但孕婦、裝有心律調節器的患者不適用,這項檢查健保不給付,患者需自費。1001020。

 

 

引用:http://n.yam.com/cna/healthy/201110/20111020686828.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6:40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