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學中的“黃金率”】
你知道嗎,幾千年前古希臘學者提出的“黃金分割率”(0.618),在保健養生方面也有許多適用價值,甚至能幫助我們破譯養生學中許多難解之謎。
▲理想睡眠
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7.5小時是成年人最理想的睡眠時間。
一天24小時,白晝和夜晚各佔約12小時,成人最理想的睡眠時間剛好是夜晚12小時的0.618(7.416)即接近7.5小時。
事實也證明,長期這樣睡眠的人大多都健康長壽。
▲愉快起床
睡醒時,若眼睛一睜開就馬上起床,極易產生疲乏感,導致白天工作或學習時精神欠佳。
我們姑且計算一下,如果穿衣服的時間大致需要2分鐘,那麼從睜開眼睛到坐起身來的時間應為3分鐘(即後者與前者的時間比約為6∶4),這樣起床,感覺是最舒服的。
▲文明說話
古人云:“逢人只說三分話”,但這樣難免會讓人覺得虛偽。
如果利用黃金分割率,“逢人且說六分話”,不但讓人感到恰到好處,還能換來真誠的笑容。
禮貌地保留四分話,這是與人處世的“適可而止”的文明舉動。
▲科學工作
按照黃金分割率,宜為六分“認真工作”,四分“自然工作”。
如果十分認真工作,別人可能會懷疑你的野心大,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即是這個道理。
四分的自然工作,不但對身心健康有益,還可以給自己留有迂迴和發展的餘地。
▲理智上網
很多人由於長時間操作電腦,缺乏必要的運動和休息,從而影響了身心健康。
健康上網應該注意有動有靜、勞逸結合。
一般來說,開機、打字、移動鼠標等動作的時間,1個小時內應有24分鐘;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後應該適當休息一段時間。
最好到室外活動活動手腳與軀幹,散散步、做做廣播體操,或者在室內做眼睛保健操等。 ▲動靜法則
“以動養生”與“靜養”的關係問題,一直是眾說紛紜。
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運動”“動而不衰”的觀點,也有人認為“靜養存精得以長壽”,此外,更有“心靜體動”“養心在靜、養生在動”之說。
其實從辯證角度來看,動與靜應該有一個比例關係,大致是四分動、六分靜,這才是最佳的養生之法。
▲養心與養生
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對抗衰老和疾病方面,心理作用佔六成,生理作用佔四成,這也恰好符合黃金分割率。
充分調動、合理協調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力量來延緩衰老,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情感調控
人有七情六欲。
然而,情感也影響著人體生理機能的狀態,它掌控著人的內分泌系統,繼而影響著人體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又直接決定著人體的健康狀態。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調控與平衡自己的情感。
情感的調控,一般以四分宣洩、六分忍耐為最佳平衡點。
▲最佳孕期
專家研究發現,受孕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7月底~8月底,恰恰是一年12個月的0.618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水平在7月至8月這段時間最高,人的免疫力強。
此時受孕所生的孩子,其生命力尤為旺盛。
▲生命奧秘
黃金分割率在人體中呈現著很多“巧合”,其中最神秘的巧合要算是DNA了,它的每個雙螺旋結構中都包含有黃金分割率:每個螺旋結構都是由寬21個埃與長34個埃之比組成,而它們的比率為0.6176,非常接近黃金分割率的0.618。
難怪有人猜測黃金分割率是人類保健養生與延年益壽的遺傳密碼呢!
引用:http://zmf92239.blog.163.com/blog/static/132135110201121053815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