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新的金融泡沫形成中】
專業撰稿人達拉聞尼(Lawrence Delevingne)在網絡商業雜誌「商業內線人」(Business Insider)上預測了十個正在形成的泡沫。
前美聯儲主席葛林斯潘(Greenspan)近日警告說,每一地區的泡沫化是不同的,但都有共同原因,這是人類在一陣繁榮之後所必經的路,認為繁榮會持續下去。
以下是達拉聞尼預測的十個可能的未來泡沫:
中國泡沫
儘管經濟疲弱,中國這一年來的股市仍然瘋狂的咆哮,仍然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的操控,而不回歸到基本面。
很多公司擁有大量現金,但卻不知要把現金投資到哪裡去,所以就投入股市賭場。
中國的房地產也是走同樣的路子。
綠色產業沫
綠色產業到處都是,就像有觀察家預言說,現在是乾淨技術與生物技術的時代,這是下一波經濟革命,白宮也注入千萬資金投入替代能源行列。
很多人覺得泡沫已經形成了,但是還沒有,至少從投資的觀點來看。
雖然經濟回暖已然成形,過多的綠色能源投資也希望未來能有所回報,許多人還在大吹特吹。
如果投資人能再次獲得資金投入,綠色能源是否會繼網路或房市後下一個泡沫呢?
黃金泡沫
黃金價格不斷翻揚,已經連續七年攀升,最近每盎司突破1,000美元。
現在是泡沫的時候嗎?
看來還不錯的樣子。
黃金無論在通膨時期或通貨緊縮時期都是很好的,具有保值功能,如英國每日電訊報所說的,目前世界上有對黃金的需求,尤其是中國。
就如預期,當漲到每盎司超過2,000美元時,仍會有很多人跳進去,超過其原來價值。
永遠的上漲通常意味著麻煩來了。
聯邦儲備局泡沫
聯邦儲備局購買了大量的房貸債券,這是挽救金融危機或是製造另一個危險的信用泡沫呢?
乍看之下,聯儲局清除有毒資產的努力非常成功。
但作家海蒂‧摩爾(Heidi Moore)在Slate雜誌的The Big Money專欄中寫的,聯儲局創造了一個如同目前他設法挽救的大泡沫一樣。
為了拯救銀行及穩定房地產市場,美國政府已經投入太多的錢:
僅在房貸債券上就耗費了1.25萬億。
如果聯儲局發生泡沫,誰能將他救回來呢?
垃圾股(水餃股)泡沫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炒作垃圾股的情況。
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美國國際集團(AIG)及通用汽車這些垃圾股交易在八月份佔紐約證交所交易量的近三分之一。
為什麼人們要買垃圾股?
CNBC有線電視新聞網點編輯賈斯巴里諾(Charles Gasparino)說,這些股票價格暴漲是由於空頭回補的結果,《華爾街日報》分析說是高頻率投資客在交易。
還有人認為是當華爾街交易員在渡假時,一般投資人及短線交易員為主的市場結果。
教育泡沫
越來越多人回到學校拿學位,甚至揹負了大筆的債務,雖然沒人知道學位的價值為何?
去年,學生貸款與學校的學費收入都增加25%以上,總高達751億美元,這是一筆大數目,尤其是現在這種經濟萎縮的環境,畢業生都面臨低薪的前景。
儘管希望學校提供更多的補助,我們懷疑未來將沒人願意提供學生貸款,也沒人願意增加更大負債。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報導,三分之一受訪的私立大專院校表示,下個學年入學人數會減少。
近40%的這些學府表示,部分學生因為經濟因素而輟學,25%的校方表示,有學生轉為半工半讀。
次級房貸泡沫化
銀行業現在將手上仍有的次級房貸與高品質投資評等的房貸混在一起,重新再包裝,然後在市場上出售。
根據美聯社報導,這種做法好像又在走回金融危機前的老路子。
危機還沒有解除,法拍屋危機仍在繼續。
人壽保險債券泡沫
為了追尋新的賺錢方式,華爾街找到了下一個新的賺錢工具-將人壽保險債券化。
讓病人及老人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出售已經購買的人壽保險,這種做法就好像次級貸款。
《紐約時報》警告,我們有可能經歷再一次次級貸款危機。
商業房產泡沫
儘管經濟在復甦,部分住家房地產銷售已經逐漸回籠,但是商業房產的情況可能更加的惡化。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儘管商業房產公司的說客成功遊說國會,延長貸款計畫,以刺激停滯的債券市場回溫,許多分析師認為,這還是無法阻擋即將而來的拖欠貸款、法拍及破產。
甚至這波商業房產危機將超越1990年代初期的崩盤。
合眾國際社(UPI)報導,商業資產壞帳率在年底前可達4.1%,年初第一季是2.25%。
據估計,2009年已經有價值830億美元商業房產的壞帳、法拍或破產。
大型購物中心將可能受到嚴重衝擊。業界人士認為,下一波金融海嘯可能是大範圍購物中心貸款的破產。
5,000億美元在低利率時期申請的商業貸款在未來三年內將陸續到期,購物中心貸款的負面影響將非常嚴重。
新興市場泡沫
不僅是中國,喜歡冒險的投資者正在搶購新興市場的股票,讓這些股票的估價係數擴張到九年來的最高點。
現在雖然還未成為泡沫,但最好小心以避免情況失去控制。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so3qZkWTExbaL_GEr7EePezdqA--/article?mid=32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