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百年古墓出土 明朝兵部尚書孫女容貌依稀可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7 09:1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百年古墓出土 明朝兵部尚書孫女容貌依稀可見

 

更新日期:2010/07/26 18:20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十八裡鋪鎮郝樓村一位村民建蔬菜大棚時,挖開一處古墓,裡面有三副棺槨。

 

據縣文管所考證,這是一個距今400多年的明代古墓,根據古墓裡出土的墓志銘顯示,古墓男主人是郝若鏞,兩位女主人一位名為江氏,郝若鏞的元配,明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江東的孫女;

 

另一位女主人為丁氏,郝若鏞的繼室,其中江氏容貌依稀可見,村民甚至形容「猶如活人」。


《齊魯晚報》報導,一位知情村民稱,知道村裡挖出一個古墓,村民們一哄而上都想去見識一下古墓的樣子。「我們去的時候,墓裡的棺材都已挖出來了,味道很燻人,還看見一具女屍的模樣,就像活人似的,牙齒都是完整的。」


「村上的人都說,建大棚打樁子時,挖到這個古墓,裡面有三副棺材,可誰都不知道這是誰家的祖墳,後來大家看到一塊石碑上,刻著『郝』字,估計是郝家的祖墳,我們附近村上也有他家的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說。


聽說發現郝家祖墳,郝家幾位後人和莘縣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趕到事發現場,當時現場三副棺槨已被掩埋。

 

郝家後人郝燁說,「再次挖出古墓後,我們發現最西頭一副棺槨的棺材板已全部散落,裡面只有幾節骨節,中間棺槨上方塌陷,裡面只有幾節屍骨,最後一副棺槨的蓋子上破了一個洞,棺槨外面有塊墓志銘,上面刻有《故內君江氏墓志銘》:『內君江氏名世廣鏞之主婦也,為有莘郝氏為國學生名若鏞,君生于萬歷癸巳七月十五日卒于萬歷丁巳二月廿七日,享年25歲。』我們確定,這就是郝家的祖墳。」


郝家後人說,郝若鏞和丁氏的棺槨曾遷動過,江氏的棺槨從未動過。

 

21日凌晨打開棺槨後,他們只看到屍體,沒發現其他的陪葬品。

 

江氏的墓志銘上刻著「君生于武陽巨族曾祖諱汝龍誥封兵部尚書,祖兵部尚書、太子太保諱東謚恭襄公」等字樣,「既然是江東的孫女,怎麼會沒有陪葬品?我們懷疑這些東西被盜了。」


莘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李洪冰說,這處古墓屬於文物,具有研究價值。

 

他們到現場後重新挖開古墓進行清理,發現江氏棺槨遭到破壞,棺槨裡的屍體部分雖已經變黑,但屍體容貌和身上的毛髮依稀可見。

 

她頭上裹著布巾,身上蓋著帶有花紋的綢緞被子,被子的棉絮像是嶄新的棉花,「我們覺得非常可惜,如果棺槨沒有打開,裡面的屍體肯定完好無損,這對研究古代人體結構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江氏的屍體在地下安放了400多年依然不朽,這得益於棺槨的結構設計巧妙。

 

李洪冰表示,江氏棺槨置放於厚石灰漿澆注成的墓穴中,石灰層大約厚10釐米,密封較好。


江氏棺槨長約196釐米、寬約54釐米,是雙層鬆木套棺,外觀大器漂亮,漆色鮮豔,棺槨內有濃重的藥材味。

 

外層槨和內層棺上各有厚約4釐米的鬆香層,棺槨間還有約12釐米厚的鬆香層,棺槨中放一些約20釐米長的木炭,木炭用棉花包著。

 

女主人躺在一個刻有七星圖案的底板上,底板和內層棺槨間,有一個厚約5釐米的夾層,夾層中也放有大量的木炭灰、紅棗、糧食、朱砂、和古代錢幣。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26/17/29xuf.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3-31 06:31 , Processed in 0.32813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