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景區地圖
泰山景區方位交通示意圖
泰山景區導遊示意圖
景區相關資料
泰山--五嶽之首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
他與我國的衡山、恆山、華山、嵩山並稱五嶽。位於山東泰安境內。
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 《五經通義》雲:“宗,長也,言為群岳之長”。
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岳。
泰山地處山東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會濟南,南臨“聖城”曲阜,東連“齊都”淄博,西濱黃河(北緯36°16'8",東經117°6'2" )。泰山形成於太古代,因受來自西南和東北兩方面的擠壓力,褶皺隆起;經深度變質而形成中國最古老的地層──泰山群;後因地殼變動,被多組斷裂分割,形成塊狀山體。
現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繼續增高。
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古建築主要為明清的風格,將建築、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徵。
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嶽之長”的稱號。
2009年,泰山以12位皇帝到泰山封禪的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封禪第一山,成為又一中國之最。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
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天齊王。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
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佈,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
從祭地經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中天門索道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到“泰山壓頂不彎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對泰山的嚮往。
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泰山雄峙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人稱“五嶽之首”。東岳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6米[1],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泰山雲海 作者: sufei4585)
泰山是五嶽之一,古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它在山東省中部,津浦鐵路的東側,因位於我國東部,故稱東岳。泰山山勢雄奇,景色秀美,居五嶽之首,故古時被稱為“五嶽之長”、“五嶽獨宗”、“五嶽獨尊”。
碧霞祠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同時泰山也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是歷代帝王朝拜之山。
歷代帝王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
岱廟內,漢武帝植下的柏樹翠影婆娑;紅門宮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餘音繚繞;回馬山上,唐玄宗勒馬而回的怯懦,神態猶現;雲步橋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盤道,李白、杜甫歷代文人“笑拍紅崖詠新作”,墨意未盡,豪風猶在;碧霞祠裡,隆重的封禪儀式綽綽伊始。此外還有岱廟、普照寺、王母池、經石峪、碧霞祠、日觀峰、南天門、玉皇頂等主要名勝古蹟。
泰山兼具古、麗、幽、妙,摩崖碑碣數不勝數,廟宇觀堂滿山遍布,山勢壯麗,[2]自然景觀巍峨、雄奇、沉渾、峻秀。
全山有古建築群2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2000多處,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無數。泰山的自然風光更是泰山引人之處,泰山高峰峻拔,雄偉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園”,又是“東方歷史文化縮影”。
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
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佈,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岳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
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鬆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佈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
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
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餘件。
其中城子崖遺址、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巖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等,先後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莊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泰山日出天色略顯昏暗,放眼望去,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在茫茫的夜色下,像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一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一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甚至聽不到鳥叫,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屬於安詳。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裡,遠處的觀日峰彷彿泰山探出的點金指,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
天色慢慢亮了起來,幾乎跟視線平齊的帷幔似的雲彩淡淡地鑲上了一道美麗的金邊。雲海也漸漸地層次分明起來,甚至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距離較近的雲彩開始不安分地翻滾和流動。而稍遠的地方,雲海還是與大山融為一體地默默地聳立著。
很快,這種的翻滾和流動就由近及遠地影響到了那些山峰一樣的雲海,他們先是慢慢變矮,慢慢變得起伏不再柔和,終於在一段時間之後被慢慢拉平。
這個時候的雲海更加像如水月色下的平靜的大海,只是沒有波濤翻滾所產生的嘩嘩的波浪聲。
天色越來越亮,雲海逐漸變得潔白,和它們投下的陰影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對比,天邊帷幔的金邊也越來越顏色生動,慢慢就變成了金黃色,山嵐仍然寂靜無聲地吹拂著,不過這次卻已經帶來了氤氳的霧氣,黑煙一樣從頭頂越過,然後慢慢地遮住雲海,啟明星也為之黯淡。
黑霧並沒有散去,山嵐甚至和人們賭氣般的從四面聚起了更多的霧氣,速度極快的從人們的頭頂和腳下,四面八方地來遮住觀日點。但是很快地, 黑霧就逐漸散去,雲海和帷幔又慢慢展現到眼前。
在日出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面,黑霧和雲海此消彼長地戰鬥著,人們的心境也忽而變好,忽而失望。當人們已經熟悉了這種變化,心態逐漸變得平和的時候,黑霧終於開始變淡,輕煙一樣散去。天色慢慢地亮了起來,天地相接的地方,春水一樣一灣一下子變成了迷人的鮮紅。
帷幔不再鮮明,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亮紅色。太陽慢慢地就探出了自己紅色的面孔,小小桔子一樣,一點點地往上跳躍著。過了約有兩分鐘,一個圓圓的、紅彤彤的太陽跳了出來,霎時,大地一片艷紅。
景觀堯觀頂遊泰山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3月到11月。
遊泰山要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當黎明時分,遊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 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
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蕩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雲海玉盤----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時而山風呼嘯,雲霧瀰漫,如墜混沌世界;俄頃黑雲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遊人遇此,無須失望,因為你將要見到雲海玉盤的奇景:有時白雲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雲翻騰,形同翻江倒海;有時白雲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時雲朵填谷壑,又像連綿無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巒恰似海中仙島。
站在岱頂,俯瞰下界,可見片片白雲與滾滾烏雲而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橫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云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珍異寶殿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雲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如果雲海在此時出現,滿天的霞光則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壯麗的景色、大自然生動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
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盡可放目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
引用:http://www.likefar.com/scenedetail-34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