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1 20:5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

 

更新日期:2009/10/07 02:20 陳文和/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二○○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共同得主高錕,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且兼具台灣中央研究院第十九屆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身分,是出類拔萃的光纖通訊與電機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

 

只是,近年來高錕罹患了老年失智症,讓為他獲獎而萬分欣喜的親友多少有些遺憾。


高錕於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出生於上海的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

 

入學前,父親就聘請家教,教導高錕與其弟誦讀四書五經。

 

十歲時,高錕就讀國際學校,開始接觸英文、法文以及外國文化。

 

據他後來回憶說,這「影響很大!」


實至名歸 獲諾貝爾物理獎


高錕年少時就對科學深感興趣,當時學校沒有化學課程,高錕就自購課外書,學做實驗,住家三樓就是他的私人實驗室。

 

還一度「試過自製炸藥,然後將炸藥藏在泥裡,再搓成一個個小湯圓般的『武器』,擲在地上,作弄路過的貓貓狗狗…有一次把弟弟的褲管子銷熔了,當時真的很危險!」


高錕自童年起就具有學以致用的精神,「為何要學習知識學問?就是學問學懂之後,一定有用。」

 

他也主張:「自己思想不一定對,要去探討,在對、錯、無用、有用之間找出答案。」


一九四八年,高錕舉家移民香港。他在中學時期遇上了幾位善於啟發的老師,「其中一位老師,請學生用手推他到牆角,切身體會推力的原理」。

 

這種教育方法讓高錕得以深刻體驗、瞭解所學知識。

 

中學畢業後,由於香港大學沒有電機工程系,高錕遠赴英國求學,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先後取得倫敦大學理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鑽研有成 不悔未申請專利


一九七○年起,高錕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教授,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擔任該校校長。

 

一九九二年,高錕當選台灣中研院第十九屆院士,隨後在一九九六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此外他還先後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高錕同時擁有美國與英國國籍,現居香港,他以十年時間完成的英文自傳,已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


「光纖之父」高錕並未申請光纖技術的專利權,龐大財富失之交臂。

 

對此,高錕曾說:「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


憑腦力成為華人之光的高錕,在光纖領域的成就雖然改變了世界的通訊模式,卻像一般人一樣無法扭轉自己的命運,他的夫人黃美芸今年二月初回應外界傳聞,證實高錕罹患老年失智症。

 

雖然高夫人說病情輕微,但與高錕深交多年的高溫超導體權威朱經武說,高錕的病況「挺嚴重」。


華人之光 老年罹患失智症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一九九六年,將所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高錕星」(asteroid Kaokuen) 及「楊振寧星」(asteroid Yangchenning),以表揚這兩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

 

楊振寧與李政道在一九五七年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其他得過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還包括:丁肇中(一九七六年物理學獎)、李遠哲(一九八六年化學獎)、朱棣文(一九九七年物理學獎)、崔琦(一九九八年物理學獎)、錢永健(二○○八年化學獎)。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7/4/1sh89.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 02:28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