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空探索/250℃!發現最冷又很近的類恆星天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21 14:57: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空探索/250℃!發現最冷又很近的類恆星天體

 

更新日期:2010/10/19 17:36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英國赫福郡大學(Hertfordshire University)天文學家菲爾.盧卡斯(Phil Lucas)等人發現一顆至今已知最冷的類恆星天體UGPS J0722-05,這個天體同時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天體之一。

 

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協會月刊中。


UGPS J0722-05是經由英國紅外望遠鏡(UK Infrared Telescope,UKIRT)深空巡天計畫(UKIDSS)從6億多個天體中鑑識出來可能為棕矮星天體(brown dwarf)。

 

後來 Lucas等人於2010年2月利用雙子北座天文台(Gemini North)的近紅外成像光譜儀(NIRI)取得UGPS J0722-05的光譜,顯示它有很強的水和甲烷的吸收帶,由此確定它確實是顆棕矮星,而且表面溫度特別低,是顆所謂的T型棕矮星(T-class brown dwarf)。


棕矮星質量太小,不足以點燃或維持星體內部的核融合反應,以致於無法成為一顆真正的恆星,表面溫度也會隨時間逐漸下降。

 

由於在近紅外波段的輻射很強,水或甲烷的光譜特徵不明顯,T型棕矮星在近紅外波段很難分辨彼此;但UGPS J0722-05的水和甲烷譜帶比其他已知棕矮星還稍為強一點,顯示UGPS J0722-05的溫度比其他棕矮星還低一些。


在很低的溫度狀態下,由於總能量變化約達60~80%,因此在中紅外波段上顯現的許多特徵都會改變;

 

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又利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IRAC相機和雙子南座天文台(Gemini South)的熱區相機與光譜儀(T-ReCS)取得較長波長的紅外資料;

 

最後再以理論模擬填補觀測資料之間的欠缺之處,以便最後能呈現總輻射能量。


經測量近紅外影像中UGPS J0722-05相對於背景恆星的移動,可得出這個天體的距離約為4秒差距,相當於13光年左右;對浩瀚銀河而言,這等於是和太陽處在同一社區之中,是離太陽系最近的天體之一。

 

將距離和總能量兩種因素結合後,便可計算出UGPS J0722-05的光度只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而已。


科學家已充分了解棕矮星表面溫度隨時間下降的現象,因此一般可經由光度來估算棕矮星的溫度和質量。

 

估算結果顯示,UGPS J0722-05的表面溫度只有絕對溫度500K(攝氏250度),質量則僅有木星的5~15倍。

 

由於和一般恆星類天體相比,它的質量實在是很小,因此也有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根本是在太空中自由遊蕩的行星罷了!(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19/17/2f91h.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武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0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