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光年外星爆星系産生劇烈星系飓風】
這張最新的可見光波段圖像,使用了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MPG/ESO 2.2米望遠鏡及其廣角成像儀,圖中NGC4666位于正中心。
這是一個星爆星系,距離地球約8000萬光年,在其內部存在密集的恒星誕生區。
星爆星系一般被認為是由星系間引力相互作用造成,包括圖中左下方可見的NGC4668星系。
這張圖像采用紅、綠兩色濾光鏡數據合成,展示了NGC4666附近天區的情況。
該圖像構成數字化巡天2號項目的一部分。
NGC4666位于圖像中心位置。
圖像右下方那顆明亮的藍色星球是著名的雙星系統,室女座γ。
整個視場大小約為3度。
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近期拍攝到一張壯觀的圖像,顯示一個充斥恒星新生區域的星系正向外産生劇烈星系飓風。
這一星爆星系編號為NGC 4666,距離地球8000萬光年,是一個孕育新生恒星的溫床。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該星系與其鄰近星系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所致,其中一個這樣的近鄰星系位于這張新圖像的左下方。
星系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經常會引發類似NGC 4666中那樣活躍的恒星形成現象。
根據進行這項觀測的歐洲南方天文台研究人員的說法,NGC4666內部質量巨大的恒星發出的強烈星風,加上超新星爆發,使星系內部産生劇烈的氣體向外爆發性流動,這就是所謂的“星系飓風”——一種由星系內部流向外部宇宙空間的劇烈氣流。
這種“星系飓風”源起星系明亮的中心部位,向星系邊緣延伸運行數萬光年。
來自密歇根大學的天文學家約格•迪切赫(Jörg Dietrich)認為,這種宇宙氣流運動速度非常驚人,可以達到每秒數千公裏。
對該星系進行的此次觀測本身就是對早前另一次觀測的後續工作,那次觀測的實施者便是迪切赫及和他的同事。
“直接觀測這種宇宙飓風非常困難,因為其中所含的氣體太稀薄,” 迪切赫在發給太空網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說,“但是這股氣體流將那些密度更大、溫度更低的氣體向外推,而這些則較容易被觀測到。”
星系飓風中所含的氣體溫度很高,其輻射主要以X射線的形式進行,集中在無線電波光譜段,因此肉眼無法觀測到。
這張NGC 4666的最新圖像拍攝于可見光波段,使用了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MPG/ESO 2.2米望遠鏡及其廣角成像儀。
拉西拉天文台是歐洲南方天文台的一部分。
這一星系目標之前曾經由歐空局牛頓空間望遠鏡進行觀測,觀測波段是X射線。
此次的觀測是為了能進一步研究其更多細節,並對之前的X射線觀測時發現的幾個目標進行補充觀測。
其中一個目標可以在這張最新圖像的底部邊緣看到,是一個暗弱的星系群,靠近圖像的右側。
這一星系群屬于牛頓望遠鏡的意外發現,其和地球的距離遠大于NGC4666,大約為30億光年。
在對天體目標進行研究時,科學家常常需要在不同波段進行觀測,因為光線的不同波段常常可以揭示天體的不同細節。
引用: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062.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