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丹毒】
病名。
皮膚感染之一種,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又名天火、丹熛、火丹等,命名繁多。
孫氏稱:
“肉中忽有赤如丹塗之色,大者如手掌,甚者遍身,有癢有腫,無其定色。
有血丹者,肉中腫起,癢而複痛,微虛腫如吹狀,隱疹起也;
有雞冠丹者,赤色而起,大者如連線,小者如麻豆粒狀,肉上粟粟如雞冠肌理也,一名茱萸丹;
有水丹者,由遍體熱起,遇水濕摶之結丹,晃晃黃赤,色如有水在皮中,喜著股及陰處。
此雖小疾,不治令人至死。”
因患部赤如塗丹,熱如火灼,故名。
該病之發多突然而起,發無定處。
多因火毒邪風感于肌膚鬱蘊而突發。
或因發於頭部者名曰抱頭火丹,或因發無定處者命名為赤遊丹,或因發於下肢者又稱為流火。
辨證尚需注意:
發於上部者多為風熱化火;
發於下部者或系濕熱化火;
或有因外傷感染而引起者。
初起,患部鮮紅片,邊緣清晰,灼熱,痛癢間作或並見,多迅速蔓延擴大。
患者頭痛口渴,惡寒壯熱。
甚者高燒,神昏譫語,煩躁不安,噁心嘔吐等,此即毒邪內攻之險證。
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法。
具體用藥當辨其證候而施治。
一般對抱頭火丹者可選用普濟消毒飲,流火則宜選用龍膽瀉肝湯之類,重症之有內陷者,宜參內陷證施治,或選用蘭葉散、消丹飲之類加減,孫思邈之諸丹神驗方亦可用之。
外治多用複方黃連膏,或選四色散敷貼。
亦可以赤小豆一升為細末,或以榆樹根白皮為細末,用雞子白合如泥狀,遍塗丹處。
若局部焮熱赤痛明顯者,可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榻湯外洗。
即溶血性鏈球菌引起之皮膚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