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閉結】
大便閉結
脈 兩關脈實數。右寸澀數。兩尺弦澀。蓋數者火盛也。
澀者血枯也。
由火盛而血衰。服藥而脈變緩滑者。易治。反結促者。難治。集成云:脾脈沉數。下連於尺。為熱結。兩尺脈虛。或沉細而遲者。為陰結。右尺浮。為風結也。
症 內經云:腎主大便。大便難取足少陰。東垣曰:腎主五液。津液潤。則大便如常。若飢飽勞逸。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味濃之物。而助火邪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竊詳燥之為病不一。有熱燥有風燥。有陽結。有陰結。吐瀉後。腸胃虛。服熱藥多者。為熱結。宜承氣湯下之。肺受風邪入腸中。為風結。宜麻仁丸。年老氣弱。津液不足。
或產後內亡津液。而結為氣血虛也。
六味地黃丸主之。大便閉。小便數則為脾約。脾約者。
脾血耗散。肺金受火。無所攝脾。津液故竭。宜養血潤燥。若能食。小便赤。為實閉。麻仁七宣等藥主之。不能飲食。小便清。為虛閉。為氣閉也。
厚朴湯主之。小腸移熱於大腸。為宓瘕。是便澀閉也。
醫者不究其源。一概用巴豆牽牛等藥下之。損其津液。燥結愈甚復下復結。極則以致引導於下。而不能通者。遂成不救之症。可不謹哉。
治 內經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結者散之。治法云:如少陰不得大便。以辛潤之。太陰不得大便。以苦瀉之。陽結者散之。陰結者溫之。有物結者下之。久病腹中有實熱。大腸閉者。以潤腸丸治之。慎勿峻利。脾約者。謂胃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輪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難。名曰脾約。與脾約丸以下脾之結燥。使腸潤結化。津液入胃而愈。然既曰脾約。必陰枯槁。內火燔約。熱傷元氣。故肺金受火爍而津竭。必竊母氣以自救。金耗則土受木傷。脾失轉輸。肺失傳送。宜大便難。小便數。而無藏蓄也。
理宜滋養陰血。使陽火不熾。肺金行清化。而脾土清健。津液入胃。腸潤而通矣。
今此丸用之於熱甚而氣實。與西北人稟壯實者。服無不安。若用之於東南方人。與熱雖盛而氣血不實者。雖得暫安。將見脾愈弱而腸愈燥矣。
惟知西北以開結為主。東南以潤燥為主。斯無誤矣。
方 滋血潤腸湯治大便秘結。或血虛秘。氣滯秘。風秘。熱秘。並治之。
當歸(身尾一錢五分) 桃仁(一錢五分) 麻仁(去殼一錢五分) 大黃(一錢五分) 羌活 防風(各一錢) 生地黃 枳殼 檳榔(各八分) 甘草(生五分) 皂仁(七分) 紅花(二分) 木香(一分)
上作一服。薑一片。棗一枚。煎。食前服。
又方 脾約丸治大便難。而小便數。名脾約。以此丸治之。
枳實(去穰麩炒) 厚朴(薑汁製) 芍藥(各二兩酒炒) 大黃(酒蒸四兩) 麻仁(去殼淨一兩三) 杏仁(去皮尖一兩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量虛實用之。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68341&pid=325563&fromuid=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