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濕】
濕門
(傷濕 腫脹 黃膽 諸痛 喘嗽)
傷濕(附痞脾香港腳)
脈 沉細微緩。或澀或濡。皆為濕脈。浮濡為風濕。沉澀為寒濕。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為濕熱自甚。洪而動。濕熱為痛。
症 內經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又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按戴氏云: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多從外入。多從下起。腿腫香港腳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利。滲泄。西北地高。多食生冷。濕面乳酪魚肉辛香炙爆之物。或飲酒後。寒氣拂鬱。濕熱之邪。不能發越。故作腫脹。甚則水氣脹滿。通身浮腫如泥。按之不起。此則自內出也。
辯其多少。通利二便而滲泄之。賈氏云濕為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而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濕本不自生。因熱拂鬱而不能宣行。故停滯而生濕也。
況脾脆弱之人。易於感冒。
豈必水不流而後為濕哉。人只知風寒之威嚴。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於冥冥之中也。
治濕之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知治也。
治 丹溪云: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濕有自外入者。謂陰雨地濕。皆自外入。宜微汗散。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防風、羌活、白朮、蒼朮、茯苓、甘草、微汗為動而已。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桂枝等劑。濕在中下。宜淡滲利小便也。
在下宜升提。賈氏謂治濕用葶藶木香散。煎下神芎丸。下水濕。消腫脹利小便。理脾胃。無出乎此。亦妙法也。
方 加味五苓散治諸濕身重。小便不利。
白朮(二錢) 白茯苓(一錢五分) 豬苓(一錢) 肉桂(五分) 澤瀉 蒼朮(各二錢) 羌活(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薑一片。棗一枚。煎服。
如濕在上。肩背疼。頭重項強者。加防風、白芷(各一錢)、升麻(五分)、微汗之。
濕在中。腹脹臍突。小便不利。加木通、薑皮(各一錢五分)、濕在下。腰膝痛。足重不能移。加薏芯仁(二錢)、木瓜、漢防己、黃柏(各一錢)。
濕熱鬱成黃膽。兩服及遍身如金色者。加茵陳、石膏(各二錢)。
寒濕在下。腰重足痛。加酒防己、附子(各一錢)。
濕症汗多者。加黃 (一錢)、桂枝、當歸(各七分)、麻黃根(一錢五分)、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手足緩弱。肌體不仁。加防風防己當歸、牛蒡子、威靈仙(各等分)。
諸痿因肺熱所致。加人參、黃 、生地黃、麥門冬、防己、黃柏(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薏芯仁(一錢五分)。
風濕相摶。一身盡痛。手足痿痹。加防風、白芷(各一錢)、當歸(一錢五分)、烏藥、五加皮(各一錢二分)、木香(五分)。
臂痛。加當歸(一錢五分)、白芍藥、防風、川芎、白芷(各一錢)、升麻(五分),去豬苓、澤瀉、桂。
香港腳。防己、當歸、木瓜(各一錢五分)、黃柏、防風、白芷(各一錢)、檳榔、蘇葉(各七分),去豬苓、澤瀉、忌補劑。並洗。
諸濕浮腫。並水氣上多者。加防風、白芷(各一錢五分)、麻黃(一錢)、以汗之。下多者。加茯苓皮、生薑皮、大腹皮、五加皮(各一錢)、木通(一錢五分)、以利之。
暑濕熏蒸。令人燥悶。自汗煩渴。加香薷(二錢)、黃連、扁豆、厚朴(各一錢),去羌活、名薷苓湯。
麻木屬氣虛濕痰及死血。加人參、黃 、當歸(各一錢二分)、白芍藥、防風、白芷(各八分)、柴胡、升麻(各五分)、黃柏、半夏(各一錢)。
四肢百節走痛。名痛風。在上。加川芎、白芷、酒芩、桔梗(各八分)、當歸(一錢)、威靈仙(一錢)、桂枝(七分),去豬苓、澤瀉、在下。加當歸(一錢五分)、牛膝、陳皮、桃仁、木通、黃柏、防己(各一錢),去羌活,加川獨活(七分)。
兩手攣急。加半夏、當歸、防風、天麻、白芷(各一錢),去豬苓、澤瀉桂。
兩腳攣急。加當歸、杜仲、黃柏、木瓜、牛膝、薏苡仁(各一錢五分),去羌活。
走注疼痛。加當歸、川芎、威靈仙(各一錢)、木香、枳殼(各七分)。
腳跟痛。加當歸、白芍藥、薏苡仁(各一錢五分)、知母、黃柏、牛膝(各一錢),去羌活,加獨活。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68341&pid=325554&fromuid=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