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4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5 11:2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

 

寒門

 

(傷寒 中寒 瘟疫大頭病附 內傷脾胃附)

 

傷寒

 

脈 人迎脈必緊盛。或浮或緊。無汗。太陽尺寸俱浮。陽明尺寸俱長。少陽尺寸俱弦。太陰尺寸俱沉細。少陰尺寸俱沉。厥陰尺寸俱微緩。又浮大。屬陽。沉細屬陰。傷寒熱盛。脈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脈訣云。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濕。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為濕毒。病發熱。脈沉細。表得太陽。名曰 。( 有剛柔二種、有汗名柔 、無汗名剛 、)病太陽。關節即痛而煩。脈沉。名曰濕痹病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 。病。發汗身內熱。名曰風溫。其症脈陰陽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 謹按內經曰。凡傷於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

 

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也。

 

尺寸俱長者。

 

陽明受病也。

 

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

 

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經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

 

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

 

故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

 

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

 

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當依舊壞症病而治之。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

 

即與大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臟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傷寒論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當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癘之氣也。

 

自霜降後。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若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若天令溫暖而感之。是為冬溫。如春時天令溫暖而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

 

如天氣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傷寒。若春末夏秋之間。天氣暴寒。而感之為病者。此乃時行寒疫也。

 

如夏至後,壯熱脈洪者。謂之熱病也。

 

然又有溫瘧。風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傷風。中濕。中暑。中 。濕毒。濕溫。痰症。

 

腳風。內傷。食積。虛煩。陰虛陽乏。亦皆發熱。狀似傷寒。故世俗不辨。悉以傷寒治之。

 

殺人多矣。

 

且溫病熱病。乃因伏寒而變。既變。不得復言為寒也。

 

其寒疫。乃天之暴寒。與冬時嚴寒。又有輕重不同。時氣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

 

溫病乃山澤蒸氣。暑乃炎日之火。風乃天之賊邪。皆傷於人者也。

 

有中者為重。傷者猶輕也。

 

溫瘧。風溫。又系傷寒壞症。更感異氣所變。治亦不同。且諸症似傷寒者。各有其因。豈可通謂傷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尚不正。豈可以言治乎。幸東垣發內外傷辨之論。救千古無窮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東垣內外傷辨曰。夫傷寒者。其寒邪多傷於太陽之經。而後傳變。故先頭疼身痛而發熱。其脈見於左手。人迎脈必緊盛。或浮緊而無汗。其寒熱齊作而無間。晡時必劇。乃邪氣盛。潮作之時。精神有餘。語言壯厲。口鼻之氣俱盛。手背熱而手心不熱。乃邪氣勝此為有餘。當瀉不當補也。

 

內傷則見於右手。氣口脈必緊盛。手心熱而手背不熱。燥作寒已不相並。

 

但有間耳。日晡時必減。乃胃氣得令。潮作之時。精神困倦。少氣懶語。身無大熱。脈不緊數。但大而無力。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是陽虛也。

 

此為不足。宜補不宜瀉也。

 

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

 

是為陰虛火動。或盜汗遺精。咳嗽寒熱。或於午後發熱。身無痛處。惟覺困倦。其脈細數無力。宜補陰降火。

 

傷食者。因飲食停滯而發熱。氣口脈亦緊盛。或右關短滑。太抵傷食則惡食。理必然也。

 

又或噫氣吞酸。或惡食氣。或欲吐不吐。或惡心痞悶。按之則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復感寒者。則氣口人迎之脈俱大也。

 

亦頭痛發熱。惡寒拘急。中脘痞悶。或吐或嘔。或痛者。為傷食也。

 

若發熱脈浮緩而有汗者。謂之傷風也。

 

必口氣粗。合口不開。面光不慘。惡風不惡寒也。

 

虛煩者。謂虛熱。心中鬱鬱不安。故謂之煩。但只不惡寒。頭身不痛。脈不緊數。此為異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飲。凝結中脘。亦令人寒熱。狀如傷寒。若痰在上焦。則寸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則右關滑大。兼氣鬱。則沉而滑。挾食則短而滑也。

 

凡關脈滑大者。

 

膈上有痰。可吐之。香港腳之症。亦發寒熱。或嘔逆。或舉體轉筋。足脛 赤而腫者。是有瘀血。症為跌撲損傷。初時不覺。過七八日或十余日。則寒熱始作。但脅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衝。而昏迷不省。良久復蘇。此瘀血也。

 

溫病者春時地天道和暖。若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

 

若夏至以後。時令炎暑。患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

 

時氣乃天行溫疫。四時不正之氣。人感之。則長幼一般病也。

 

亦與傷寒相似。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同論也。

 

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四時之中。或有風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

 

亦與傷寒相似。但略輕耳。冬溫者。因冬時有非節之暖。即時行之氣也。

 

若發斑者。亦曰溫毒也。

 

中 。即中熱也。

 

蓋傷大陽經與傷寒相似。故曰中 。必汗出身熱而渴。或身重而疼也。

 

中暑者。熱傷於心脾之經。而不在大陽。其候面垢。自汗。身熱。煩渴。脈虛。或背微寒。蓋暑喜傷心。心不受邪。則包絡受之。包絡本相火也。

 

以火助火。故熱甚而昏也。

 

或小便不利。或嘔吐頭疼。胸膈痞滿。或腹痛。又有傷暑之症。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乃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

 

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劑。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

 

風濕者。春夏之交。病如傷寒。肢體重痛。轉側則難。小便不利。因陰雨畢濕。或引飲多。有此症。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瘡瘍者。凡瘡瘍初生。必寒熱交作。必須視其身體有無瘡頭。仔細詳辨。不可便作傷寒治之。凡脈浮數。當發熱而漉浙惡寒。若飲食如常。而有痛處。必生惡瘡。常見俗醫。妄名流注。傷寒褊考諸書。並無此名。何其謬哉。凡此之類外形相似。內實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必須審其果為溫病。熱病。

 

及溫疫也。

 

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傷食。及內傷也。

 

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及痰火也。

 

則用丹溪法。果為正傷寒例病也。

 

則遵用仲景法。如此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

 

世俗但見發熱之症。一概認作傷寒治之。悉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遽用下藥以疏其裡。設是虛症。豈不死哉。故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治 愚考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裡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了然於胸中也。

 

何以言之。有表實。

 

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有表寒裡熱。有表熱裡寒。有表裡俱熱。有表裡俱寒。有陰症。有陽症。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而無汗者。表實也。

 

宜麻黃湯以汗之。若脈浮緩。發熱惡風。身疼而有汗者。表虛也。

 

宜桂枝湯以和之。設腹中鞭滿。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脈實者。裡實也。

 

宜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看虛實下之。或腹鳴自利。有寒有熱者。裡虛也。

 

如表裡俱實者。內外皆熱也。

 

脈浮洪。身疼無汗。宜防風通聖散汗之。若口渴飲水。舌燥脈滑者。人參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裡俱虛。自汗自利者。宜人參三白湯。或黃 建中湯。加人參白朮主之。脈微細。足冷者。加附子以溫之。如表寒裡熱。身寒厥冷。脈滑數。口燥渴。白虎湯主之。如裡寒表熱者。面赤。煩躁。身熱。自利清穀。脈沉者。以四逆湯溫之。如表裡俱寒。而自利清穀。身疼惡者。此內外皆寒也。

 

先以四逆救裡。後以桂枝治表。如陰症發熱。

 

則脈洪數而爆渴矣。

 

大抵麻黃桂枝之類。汗而發之。葛根升麻之類因其輕而揚之。承氣陷胸之類。引而竭之。瀉心十棗之類。因中滿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半表半裡者和之。表多裡少者。和而少汗之。裡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氣虛而脈微者溫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

 

若表裡汗下之法。一或未當。則死生系反掌之間。可不深思而明辨哉。

 

按陶氏傷寒啟蒙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

 

身熱。目痛。鼻乾。

 

不得眠。則知病在陽明經也。

 

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

 

腹滿。咽乾。手足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

 

引衣倦臥。惡寒。或舌乾口燥。則知病在少陰經也。

 

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

 

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則知病在正陽明胃府也。

 

設若脈症不明。誤用麻黃。令人汗多卞陽。誤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誤用薑附。令人失血發狂。正為寒涼耗其胃氣。辛熱損其汗液。燥熱助其邪熱。庸俗狐疑。莫此為甚。蓋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其脈必浮。或入陰經血分則少陰為先。其脈必沉。浮而有力無力。是知表之虛實。沉而有力無力。是知裡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是知表裡緩急。脈有浮沉虛實。症乃傳變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於日數。但見太陽症。在直攻太陽。但見少陰症。在直攻少陰。但見真寒。直救真寒。見此三症。便作主張。不必悉具。當知如何處治。此為活法。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裡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舉之。從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陰經者溫補之。若解不開。不可攻裡。日數雖多。但有表症而脈浮者。尚宜發散此事不明。攻之為逆。經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症解而裡症具者。不可攻表。日數雖少。但有裡熱症而弦實者。急當下之。此事不明。禍如反掌。經云。邪熱未除。復加燥熱。猶抱薪積火矣。

 

如直中陰經真寒症。無熱惡寒。不渴。只宜溫補。切禁寒涼之藥。此事不明。殺人甚速。經云。非從無益。而反害之。陰症似陽者。溫之。陽症似陰者。下之。陽毒者。分輕重下之。陰毒者。分緩急溫之。陽狂者。下之。陰厥者。溫之。濕熱發黃者。利之。下之。血症發黃者。潰之。下之。譫語者。下之。溫之。中滿者。消之。瀉之。結胸者。解之。下之。太陽症以少陰者。溫之。少陰症似太陽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發喘者。汗之。下之。咳嗽者。利之。解之。正傷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勞力感寒者。溫散之。溫極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經常之大法也。

 

有病一經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症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又少陰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嗚呼。能發傷寒之症名。而得傷寒之方脈。如此視切。乃為良醫。始在寒藥如少陰。乃傳經熱症也。

 

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真寒症也。

 

辨名定經。明脈識症。驗症用藥。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裡而下。真知直中陰經而溫。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辛熱之劑。投之不瘥。寒涼之藥。用之必當。病奚逃乎。須分輕重緩急。

 

老少虛實。久病新發。婦人胎產。室女經水。大凡有胎產傷寒。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無胎產者治相同。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即是熱入血室。但宜和解表裡。久病者過經不解。壞症也。

 

新發者。始病也。

 

老者血氣衰。少者血氣壯。緩者病之輕。急者病之重。寒藥熱服。熱藥涼服。其中和之劑。則溫而服之戰汗分為四症。要知邪正盛衰類傷寒。四症照常法例治之。雖云發蒙。實登仲景之楷梯也。

 

又按陶氏傷寒見症識病條云。傷寒之邪。從表入裡。裡必達外。見症之由。所屬必相應。庶無誤也。

 

且如頭痛項強。身熱者。太陽症也。

 

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頭搖者。裡病也。

 

隨症治之。頭汗者。裡有瘀血。必發黃也。

 

犀角湯。茵陳湯。面戴陽者。下虛也。

 

薑附湯。面慘不光。傷寒也。

 

麻黃湯。面光不慘。傷風也。

 

桂枝湯。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瘡。狐惑也。

 

治以桃仁雄黃之類。面如錦紋者。

 

陽毒也。

 

大青一物湯。或陽毒。升麻隨機選用。舌上有黃白胎。內熱也。

 

或黑者。熱極也。

 

並用黃連解毒湯。鼻燥。漱水不下。或目HT 。溺血也。

 

犀角地黃湯。目睛黃。小腸熱也。

 

茵陳五苓散。加木通。懊 者。胃虛也。

 

梔子豉湯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

 

桃仁承氣湯下之。肉 筋惕汗下。虛也。

 

宜溫經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

 

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或微腫難轉者。風濕也。

 

甘草附子湯。蒼朮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

 

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

 

黃 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

 

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

 

酸棗仁湯。坐而伏者。短氣也。

 

宜補之。下利清穀。內(寒也)、附子理中湯。咽中生瘡。上實下虛也。

 

黃連加桂治之。舌生刺。熱甚也。

 

黃連解毒湯。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虛也。

 

黃 建中湯。腹滿自利。手足溫者。邪入太陰也。

 

理中湯。舌卷濃縮。邪入厥陰也。

 

大便實承氣湯。手足厥。茱萸四逆湯溫之。以上乃大要耳。臨症詳而用之。思過半矣。

 

方 麻黃湯治太陽無汗。脈浮緊者。宜此汗之。

 

麻黃(三錢) 桂枝(二錢) 杏仁(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薑五片。蔥白三根。棗三枚。水二鐘。煎至一鐘。去上沫。熱服。以衣被蓋取汗熱。熱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須臾汗未出。宜吃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難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於天令寒冷之時。若炎暑之月。則當通變。不可執用此方。又宜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之劑。以發散也。

 

本經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風、羌活、白芷、蒼朮、白芍藥(各一錢)。

 

本經惡寒發熱。身癢面赤者。加柴胡、芍藥(各一錢五分)。

 

本經頭痛。發熱。惡寒。胸中飽悶者。加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 桂枝湯治太陽症自汗。脈浮緩者。宜服。

 

桂枝 白芍藥(各三錢) 甘草(二錢)

 

上作一服。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如汗不止。加橫 (二錢)。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錢五分)。

 

如胸中飽悶。加白朮(二錢)、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 葛根湯治陽明經病宜解之。陽明府。別用承氣下之。

 

葛根(三錢) 柴胡(二錢) 黃芩 桂枝(各一錢五分) 芍藥(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鐘。薑三片。棗二枚。煎一鐘。溫服。

 

本經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二錢)、冬春宜用麻黃。夏秋。宜用蘇藥。(一錢)。

 

本經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本經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

 

又方 小柴胡湯治少陽症。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 黃芩 半夏 人參(各二錢)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薑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本經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本經脅痛。加青皮、枳殼(各一錢)。

 

本經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錢五分)。

 

本經嘔吐者。加薑汁(一盞)、竹茹(二錢)。

 

本經嗽。加五味子(一錢)、金沸草(一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痰多。加栝蔞仁、貝母(各二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寒熱似瘧。加桂(一錢)。

 

本經齒燥無津液。加麥門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經壞症。加知母鱉甲(各一錢五分)。

 

本經症。心下飽悶。未經下者。非結胸。乃表邪傳至胸中。猶當作表治。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未效。本方對小陷胸湯。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

 

予魯用亦效。

 

本經與陽明合病。加葛根(二錢)、芍藥(一錢五分)。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歸(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男子加生地黃(一錢五分)。

 

又方 大柴胡湯治陽明內實。大便難。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三錢) 黃芩 芍藥 枳實(各二錢) 半夏(錢半) 甘草(五分) 大黃(壯者五錢虛者三錢)

 

上作一服。薑三片。棗一枚。水二鐘。將諸藥先煎。將熟。再下大黃。煎四五沸。約一鐘。

 

熱服以微利為度。若大滿大實者。依後加減利之。

 

本方加桂枝(二錢)、名桂枝大黃湯。去黃芩。

 

本方加芒硝(二錢)、厚朴(一錢五分),去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氣湯。

 

只加厚朴、名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名桃仁承氣湯。此數方皆宜量虛實斟酌用之。

 

又方 理中湯治太陰自利不渴。實多而嘔。腹滿鴨溏霍亂。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乾薑(二錢)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服。或丸。名理中丸。

 

諸結胸。或太陰症下之。胸而鞭。加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胸本方加枳實。

 

名枳實理中湯。

 

腹滿下利。加附子(二錢)名附子理中湯。

 

動氣。左右上下。加桂(二錢),去水。

 

吐多者。加生薑,去朮、下多者。倍術。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錢)。

 

渴。加烏梅(三個)。

 

腹痛。加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又方 四逆湯治直中陰經寒症。以此溫之。

 

附子(五錢) 乾薑(四錢) 甘草(二錢)

 

上作一服。水煎溫服。附子若加至一兩。

 

名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附子加至六七片、痢止。脈不出。加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

 

上仲景先生正傷寒方也。

 

六經正治。宜依此加減用之。兼有變症。須參全書。茲不備錄。

 

又方 易老九味羌活湯治春夏秋傷寒通用。太陽陽明經藥也。

 

羌活 防風 蒼朮(各一錢五分) 川芎 白芷 黃芩(各一錢) 細辛(五分) 生地黃(八分)

 

上作一服。用生薑三片。蔥白三根。水二鐘。煎熱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朮散不作汗。本方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黃、汗後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黃、如釜底抽薪之法。

 

其春夏秋。感冒非時傷寒。亦有頭疼身熱惡寒之症。脈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蒼朮。

 

加白朮、汗不止。加黃 (一錢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藥(各一錢)、如神。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黃(結胸加同)。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五分)、倍黃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內傷。加白朮、陳皮、半夏、藿香、厚朴(各一錢),去生地黃、潮熱似瘧。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發狂。加黃連、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去生地細辛。

 

發黃。加茵陳(一錢五分)、茯苓、山梔(各一錢二分),去細辛、生地。

 

濕症。加五苓散、倍蒼朮,去生地、細辛、小便不利。加減同。

 

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厚朴、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細辛。

 

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當歸、白朮(各一錢五分),去細辛、倍蒼朮。

 

寒濕。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細辛。

 

又方 香蘇散春月用。治傷寒傷風。

 

紫蘇葉(二錢) 香附子(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薑三片。蔥白三根。水一鐘半。煎八分。熱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頭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錢)、蔥頭連須(三根)。

 

偏正頭痛。加石膏(二錢)、薄荷、細辛(各七分)。

 

太陽穴痛。加荊芥穗(一錢)、石膏(一錢五分)。

 

傷風自汗。加桂枝(一錢)、無汗。加麻黃、乾葛、薄荷(各一錢)。

 

傷風發熱惡寒。加柴胡、黃芩、蒼朮(各一錢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貝母、杏仁(各一錢)。

 

胸膈痞塞。加黃連、枳實、桔梗(各八分)。

 

傷寒鼻塞聲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覆花(各八分)。

 

傷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薑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鼻塞不聞香臭。加羌活、荊芥穗(各一錢)。

 

傷風寒。蘊熱。吐血。衄血。加麥門冬、黃芩、黃麻(各一錢)。

 

傷風寒。中脘寒。不思飲食。加白朮(一錢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嘔吐惡心不止。加乾薑、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錢五分)。

 

飲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傷風寒時作寒栗。加桂枝(八分)。

 

傷風寒後。時作虛熱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參(各一錢),去蘇葉。

 

傷風寒一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當歸、人參初感時。頭痛作熱。鼻塞聲重。或惡風寒。加防風、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

 

感風寒。頭項強急。渾身痛。不能轉側。加羌活、當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官桂(七分)。

 

傷風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乾薑、吳茱萸(各七分)。

 

婦人被氣所苦。胸痞脅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殼、官桂(各八分)。

 

傷食腹疼。嘔吐泄瀉。加白朮、白茯苓、半夏、藿香、乾薑、砂仁、厚朴(各七分)、木香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錢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飲酒大過。或遍身發疽。或兩目昏黃。加茵陳(一錢五分)、山梔、赤茯苓(各一錢)。

 

傷酒嘔吐。加黃連、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蒼朮(各一錢),去蘇葉。

 

婦人產後。感風頭痛。壯熱。惡寒。不能轉側。加生料五積散。

 

產後感寒。頭痛發熱。加不換金正氣散。(一半)。

 

婦人產後。發熱不退。煩渴。加人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

 

產後虛熱不退。加人參、黃 、麥門冬(各一錢)。

 

產後腰痛不已。加當歸、官桂(各一錢)、木香(三分)。

 

感風後。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錢)、五味子、乾薑(各六分)。

 

細辛(五分)。

 

香港腳。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朮(各一錢)、木香(五分)。

 

又方 柴藿湯治春末夏初傷寒。挾內傷者。宜用。此太陽少陽陽明太陰藥也。

 

柴胡(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 藿香(一錢) 甘草(三分) 半夏(一錢) 白朮(一錢) 陳皮參(八分) 白茯苓(八分) 厚朴(八分) 蒼朮(一錢) 川芎(八分) 白芷(八分)

 

上作一服。薑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熱服。春初挾感寒者。加紫蘇葉、防風、乾葛(各八分)。

 

凡感寒無汗。加紫蘇葉、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勿加。

 

熱甚。燥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錢)、烏梅(二個)。

 

瘧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烏梅(二個),欲截。再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七分)

 

傷食發熱。胸滿嘔吐。加山楂、神麯、砂仁(各八分)。

 

傷酒發熱。頭痛嘔吐。加乾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藥、山錢)、乾薑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後感寒。加石膏(一錢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遠行受熱。加香薷(一錢五分)、扁豆(一錢)、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霍亂轉筋。兩腳冷。汗出。上吐下瀉。日間感熱。夜間感冷。邪氣正氣。兩不分也。

 

加木瓜、八分)、乾薑(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又方 雙解散治夏月傷寒傷風通用。

 

防風(一錢二分) 川芎 當歸 白芍 白朮(一錢) 蒼朮(各一錢) 黃芩(七分) 石膏(一石(一錢五分) 連翹 山梔(各八分) 荊芥穗 薄荷(各六分) 桔梗(各六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鐘。稍熱服。無汗。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不用。

 

大便結燥。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瘟疫發散。加防風(五分)、羌活(一錢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錢)。

 

其余雜症。與防風通聖散加減同。茲不備錄。

 

又方 參蘇飲 治秋月傷寒傷風通用。(方見傷風類)。

 

又方 五積散 治冬月傷寒宜用。此太陽陽明太陰少陰藥也。

 

若挾有內傷。或兼傷風者。

 

遵仲景法治。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蒼朮(各一錢) 半夏 陳皮 厚朴 白茯苓 枳殼(各八分) 白芷薑(炒) 薄桂(各七分) 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去之。)

 

上作一服。薑五片。棗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鐘。煎鐘。食遠熱服。

 

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一錢)。

 

頭痛。加羌活(二錢)、細辛(五分)。

 

嘔吐。加藿香(一錢)、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吳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錢)。

 

食積痛。加白朮(一錢)、枳實、山楂、神麯(各八分)、木香、檳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盡痛如被杖。加羌活、獨活(各一錢)、柴、荊、皮(八分)。

 

香港腳。加羌活、獨活、防風、木瓜、牛膝、漢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薑桂。

 

痰嗽。加栝蔞仁、貝母、百合(各一錢),去薑桂。

 

嗽而聲啞。加天門冬(一錢)、百藥箭(八分)、烏梅(二個),去薑桂。

 

產後感寒。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人參(八分)。

 

經水感寒。加柴胡、荊芥穗、防風(各一錢)、生地、紅花(各六分)。

 

上以上方。皆非正傷寒藥。乃劉張李諸公所立。治非時傷寒。或挾內傷者。或挾食。或兼風減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六經傳變施治。庶無誤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68341&pid=325545&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4:17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