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7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熱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4 15:4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熱病

 

三、熱病

 

雷少逸曰:《金鑒》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

 

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病也。

 

倪氏謂:交立夏以來,久伏之氣,隨時令之熱而觸發,故初病即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來脈大之象,是為熱病也。

 

《醫通》曰:邪非外來,故但熱而不惡寒;

 

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多引飲。

 

其邪既鬱為熱,不得復言為寒。

 

合而觀之,熱病因伏氣者了然。

 

然較晚發更發於晚,比諸溫更伏於深。

 

初起之時,宜用清涼透邪法。

 

熱勢不衰,繼用清涼蕩熱法。

 

倘有惡寒相兼,脈象舉取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裡,先用辛溫解表法,以透其外;

 

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以蕩其裡熱也。

 

設無浮緊之脈,又無惡寒之證,誤用辛溫之方,耗傷津液者,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

 

倘或兼之惡風,微微汗出,脈象舉取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裡,當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外也。

 

至於舌苔化燥,譫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

 

發斑者,加黃連、梔子;

 

發疹者,加荷葉、牛蒡。

 

須知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辛溫劫液之劑,勿浪用也。

 

楊如侯曰:夏至以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人有發熱身疼不惡寒,但大熱而大渴者,為熱病。

 

《內經‧熱論》曰:凡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

 

暑病即熱病也。

 

夏至以前,氣候不熱,為春之暖,故病發猶名曰溫。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73&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42:24 | 只看該作者

熱病

 

溫者,熱之漸也。

 

及夏至以後,氣候漸熱,為夏之暑,故病發則名曰熱。

 

《傷寒序例》云:暑病者,熱極重於溫。

 

是暑病實熱病也。

 

伏氣鬱久而後發,發即大熱大渴,仲景立白虎湯,實治熱病之主方也。

 

熱病由下發上,由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

 

為一了百當。

 

楊上善曰: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為溫病;

 

重者,夏至以後,發為暑病。

 

沈宗淦曰:此言其常也。

 

然春時亦有熱病,夏日亦有溫病。

 

溫,熱之輕者也;

 

熱,溫之重者也。

 

故古人往往互稱。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7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42:42 | 只看該作者

熱病

 

楊如侯曰:夏日熱病,因外感而發者,不外二端。

 

一因外感風寒而發,一因外感暑 而發。

 

其因風寒而發者,脈必浮緊,蓋風脈浮,寒脈緊也。

 

熱病之脈者洪大,若見浮緊,可知其夏日之傷於風寒。

 

若輕舉之,脈見浮緊,略按之,脈仍洪盛,即可知其新感風寒之邪,外束於表,而內伏之熱,已發於裡矣。

 

至因暑 而發者,則病勢之來,尤速且劇。

 

蓋風寒之邪,從皮膚入,由外入內,勢猶較緩;

 

暑 之邪,從口鼻入,直行中道,內外熱邪交煽,匪由肺逆傳心包,即歸並胃腑,此譫語遺溺等證,所由來也。

 

醫者對此二因宜明辨之。

 

周禹載曰:熱病之脈本洪大,若兼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

 

又曰:凡溫病之發,因暴寒者居多;

 

熱病之發,兼暑 者為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7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3:54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