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80|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4 15:36: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溫

 

第四章‧分症

 

一、春溫

 

雷少逸曰:經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訓人有伏氣之為病也。

 

夫冬傷於寒,甚者即病,則為傷寒;

 

微者即不病,其氣伏藏於肌膚,或伏藏於少陰,至春陽氣開泄,忽因外邪乘之,觸動伏氣乃發。

 

又不因外邪而觸發者,偶亦有之。

 

其藏肌膚者,都是冬令勞苦動作汗出之人;

 

其藏少陰者,都是冬不藏精腎臟內虧之輩。

 

此即古人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

 

何劉松峰、陳平伯諸公,皆謂並無伏氣?

 

悖經之罪。

 

其可逭乎?

 

又曰:嘗讀介賓之書,謂溫病即傷寒。

 

又可之書,謂溫病即瘟疫。

 

殊不知傷寒乃感冬時之寒邪,瘟疫仍感天地之厲氣,較之伏氣溫病,大相徑庭,豈可同日而語哉?

 

推溫病之原,究因冬受寒氣,伏而不發,又化為熱,必待來年春分之後,天令溫暖,陽氣弛張,伏氣自內而動,一達於外,表裡皆熱也。

 

其證口渴引飲,不惡寒而惡熱,脈形愈按愈盛者是也。

 

此病表無風寒,不宜辛散,切忌辛溫辛涼之法。

 

若誤散之,則變證蜂起矣。

 

如初起無汗者,只宜清涼透邪法;

 

有汗者,清熱保津法;

 

如脈象洪大而數,壯熱譫語,此熱在三焦也,宜以清涼蕩熱法;

 

倘脈沉實,而有口渴譫語,舌苔乾燥,此熱在胃腑也,宜用潤下救津法。

 

凡溫病最戒辛溫發汗,汗之則狂言脈躁,不可治也。

 

然大熱無汗則死;

 

得汗後而反熱,脈躁盛者亦死;

 

又有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亦死;

 

或見痙搐昏亂,脈來促結沉代者皆死。

 

醫者不可不知。

 

程曦曰:推松峰與平伯,皆謂並無伏氣,有由來也,一執《云笈七藏》冬傷於汗之句,一執錢氏冬傷寒水之臟之文。

 

殊不知兩家只顧一面文章,全罔顧春傷、夏傷、秋傷之訓作何等解。

 

思二先生天資高邁,亦受其蒙,不正其訛,反助其說,毋怪後之醫者,統稱暴感,恣用發散,羌、防、麻、桂,逼汗劫津,誤人性命,固所不免,此不得不歸咎於作俑之人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0&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6:47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陳蓮舫曰:汗出則腠理疏,寒邪即因汗而入,則仍是冬傷於寒也,何必改寒為汗哉?

 

《金鑒》曰:《內經》言熱病皆傷寒之類也,非謂類乎傷寒,乃謂與傷寒同乎一類之病也。

 

蓋傷寒因傷時令之寒而得名也,溫病熱病亦隨時而易其名耳。

 

經曰:冬傷於寒,則為病熱。

 

此即時而病者也。

 

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此過時而病者也。

 

經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

 

暑即熱之謂也,此隨時而病者也。

 

是則秋分以前,皆得以熱病名之;

 

秋分以後,皆得以傷寒名之矣。

 

此軒岐、仲景立傷寒、溫病、熱病之名義也。

 

《經》又云: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此明過時不病之原也;

 

經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此明過時必病之故也。

 

於此可知傷寒為病,不在精之藏與不藏,而但有觸犯即得為病,非若溫病熱病,藏精則不病,不藏精則必病也。

 

但能藏精者,縱偶感於邪,或溫或暑,其病自輕;

 

不藏精者,雖微感其邪,或溫或暑,其病必重,差為稍異耳。

 

若專以冬不藏精,毫無外感,為少陰本病,熱從內生,則悖仲景溫病之旨矣。

 

仲景論中,但言太陽初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辨其非傷寒,非謂太陽之寒不由表入,竟從少陰之熱內生為病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7:18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又曰:所謂伏氣之病,即四時令氣正病,非四時不正之邪,與非常異氣之疫邪也。

 

所為伏氣者,如感冬令之風寒,其重者傷於營衛,即時而發者,名為中風、傷寒是也;

 

其感之輕者,伏藏於肌膚,過時而發,名為溫病是也。

 

故時氣伏氣之為病,二者不可不辨焉。

 

楊如侯曰:仲景著《傷寒論》,提出溫病與風寒鼎峙而立,實三大綱也。

 

細玩仲景文法,已於傷寒中風之外,示人以辨別溫病之法。

 

曰發熱,是指明邪在肌肉也;

 

曰不惡寒,是指明邪不在皮毛也;

 

曰口渴,即是指明熱自內發。

 

因冬月感寒不即病,至春變而為溫,既變以後,寒已化熱,不得復言為寒矣。

 

仲景因自解之曰此為溫病。

 

凡是熱由內發者,皆以為溫病三字括之矣。

 

此溫熱之真面目,不由外至者也。

 

就仲景文法細玩之,已將溫病之來歷露出,而其示人以異於傷寒中風之處,皆在言外。

 

周禹載曰:溫病無陰陽之分,故病惟有陽而無陰,藥必用寒而遠熱。

 

柯韻伯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雖由於冬時之傷寒,而根實種於其人之鬱火。

 

又曰:肝膽為發溫之源,陽明為成溫之藪。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7:47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楊栗山曰:風寒之邪,始中太陽者十八九;

 

溫病之邪,直行中道,而起陽明者十八九。

 

又曰:傷寒自表傳裡,裡證皆表證侵入於內也;

 

溫病由裡達表,表證皆裡證浮越於外也。

 

又曰:溫病與傷寒,雖曰不同,而或清或攻,後一節治法,原無大異;

 

惟初病散表,前一節治法,則有天淵之別。

 

又曰:傷寒一發汗,而外邪即解;

 

溫病一發汗,而裡邪愈熾。

 

麻、桂、青龍,用治傷寒,未有不生者;

 

用治溫病,未有不死者。

 

雷少逸曰:考諸大家論春溫者,惟嘉言與遠公,精且密矣。

 

嘉言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為一例;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又為一例;

 

既傷於寒,且不藏精,至春同時並發,又為一例。

 

舉此三例,以論溫病,而詳其治。

 

遠公所論,都是春月傷風之見證,分出三陽若何證治,三陰若何證治。

 

觀二家之論,可謂明如指掌。

 

然宗嘉言,不合遠公,宗遠公,不合嘉言,反使後人無從執法。

 

其實嘉言之論,遵經訓分為三例,意在伏氣;

 

遠公之論,皆系傷風見證,意在新感。

 

總之,春溫之病,因於冬受微寒,伏於肌膚而不即發;

 

或因冬不藏精,伏於少陰而不即發;

 

皆待來春加感外寒,觸動伏氣乃發焉。

 

即《經》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是也。

 

其初起之證,頭身皆痛,寒熱無汗,咳嗽口渴,舌苔浮白,脈息舉之有餘,或弦或緊,尋之或滑或數,此宜辛溫解表法為先;

 

倘或舌苔化燥,或黃或焦,是溫熱已抵於胃,即用涼解裡熱法;

 

如舌絳齒燥,譫語神昏,是溫熱深踞陽明營分,即宜清熱解毒法,以保其津液也;

 

如有手足 ,脈來弦數,是為熱極生風,即宜祛熱息風法;

 

如或昏 不知人,不語如尸厥,此邪竄入心包,即宜祛熱宣竅法。

 

春溫變幻,不一而足,務在臨機應變可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3&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8:16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陳蓮舫曰:此因新感之寒邪,觸動伏氣而病春溫也。

 

春溫初起,寒熱無汗,此表有寒邪也。

 

故可用辛溫解表法。

 

否則切忌溫散,幸勿嘗試,以傷其津液。

 

春溫變證可畏,治之者,當慎於初病之時。

 

楊如侯曰:太陰之為病,脈不緩不緊而動數,或兩寸獨大,尺膚熱,頭痛,身熱,口渴,午後熱甚,名曰溫病。

 

如惡寒無汗,此系春月因寒觸動伏氣而發也。

 

如惡風,或不惡風,自汗咳嗽,此系春月因風觸動伏氣而發也。

 

仲景論溫病屬之太陽者,指伏氣而言。

 

謂冬傷於寒,寒邪伏於少陰,迨至來春,寒化為熱,由裡達表,而浮越於太陽也。

 

後人論溫病屬之太陰者,指新邪引動伏氣而言;

 

謂溫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於肺,凡病溫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也。

 

故曰:太陰之為病,脈不緩不緊而動數。

 

脈不緩,則知非太陽中風矣;

 

脈不緊,則知非太陽傷寒矣。

 

然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猶有與傷寒中風相混之處,於何辨之?

 

於脈動數,口渴,尺膚熱,午後熱甚辨之。

 

蓋冬月伏寒,至春已變為溫;

 

或因春感於寒,觸發裡氣而病焉;

 

或因春感於風,觸發裡氣而病焉。

 

此乃新邪引動伏邪,新邪在表,伏邪在裡,必先辛涼以解表邪,繼進苦寒以清裡熱。

 

不得認為風寒,而恣用辛溫,以煽其火,而助之焰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8:38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楊如侯曰:頭痛、惡寒、發熱、喘促、鼻塞、身重、脈浮、無汗,此春月時行病也。

 

一曰春溫。

 

此屬於春月之暴感者,既系暴感,原可表散,但春令溫舒,辛溫須當少用,陽經表藥,最忌混亂。

 

況口鼻吸入之邪,直行中道,未必恰在足太陽經矣。

 

雖因外邪,亦是表中之裡,設徒發散陽經,雖汗不解,日期多延,病變叢生,不可不慎也。

 

葉天士曰: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溫邪,繼為冷束,咳嗽痰喘為多。

 

何廉臣曰:春溫兼寒,往往新感多,伏氣少,每由春令天氣過暖,吸受溫邪,先伏於肺,猝感暴寒而發,葉先生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也。

 

其證初起,頭痛、身熱、微惡寒,而無汗。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2-14 15:38:58 | 只看該作者

春溫

 

宋愛人曰:春溫之發源,由於皮毛啟閉不慎,驟然感受寒暖空氣,使皮毛起有回應作用者。

 

其所以然,乃因冬月嚴寒,毛孔汗腺,不期然而然的自會緊張,以防御外寒之侵襲,保守體內果有之體溫;

 

惟一至春氣轉動,氣候乍冷乍暖,冷則毛孔閉,暖則毛孔開,熱則汗腺輕啟,調節體溫,此是人類自然的良知良能。

 

惟是冬寒未消,春暖忽至,於此乍冷乍暖之時,其有毛孔啟閉,倏忽之間,不易應付豫如,故空氣之乍冷乍暖,均足以致毛孔啟閉不靈,而為形寒發熱等證也。

 

但此種病理,完全由於感冒性,故為病猶輕,惟亦有因此感冒而引動本有伏邪者,為病亦重。

 

謝利恆曰:邪從口鼻而入,初起發熱頭昏,口燥肢軟,嘔惡胸滿,舌微白苔而兼淡黃者,宜芳香解穢,用淡豉、蘇梗、藿香、薄荷、鬱金、橘紅、甘草、桔梗、通草之屬,用鮮薑汁少許為引;

 

兼暑濕者,加滑石、香薷;

 

咽喉不利者,加牛蒡子。

 

邪從皮毛而入,初起發熱頭昏,口燥肢軟,脈浮滑,舌淡微苔者,宜辛涼透表,用蘇梗、薄荷、杏仁、桑葉、甘草、桔梗、橘紅、豆卷、通草之屬;

 

兼暑濕及咽喉不利者,治同上。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32098&pid=266766&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2: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