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伏溫內燔營血發吐衄便紅等證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2 22:4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伏溫內燔營血發吐衄便紅等證治

 

伏溫內燔營血發吐衄便紅等證治

 

溫邪化熱外出,其熏蒸於氣分者,為煩熱、口渴等證。

 

其燔灼於營分者,血為熱擾,每每血由肺絡而溢出為咳血,由吐而出為吐血,上行清道為鼻衄、齒衄,下行濁竅為溲血。

 

便血。

 

凡此皆血為熱邪所迫,不安其絡,因而上溢下決。

 

惟血既外奪,則邪熱亦隨血而泄,病勢宜由此而減,乃為吉象。

 

若血既外奪,而裡熱仍盛,昏譫煩躁:仍不輕減,即屬重症。

 

推其故,蓋有二焉:一則伏熱重而蒸郁過深,絡血雖溢,而裡熱之留伏尚多也,一則營陰虛而為燔灼所傷,陰血枯竭,而不能托邪外出也。

 

邪重者,宜涼血泄邪,如犀、地、梔、丹、銀花、連翹、茅根、側柏之類:血虛者,宜養血清熱,如地、芍、梔、丹、阿膠、元參之類。

 

總以涼陰泄熱為主腦,血虛者兼以滋養,邪實者兼以清泄,必使血止而熱亦因此而解,斯為順手耳。

 

此等症,每有急求止血,過用清涼,以致血雖止,而上則留瘀在絡,胸脅板痛;下則留瘀在腸,垢痢瘀紫。

 

甚或留瘀化熱,變為暮熱朝涼,咳痰帶血,見種種陰損之候。

 

昧者不察,誤認為虛,漫投補劑,遂遷延不愈,愈戀愈虛,以致不救,可慨也夫。

 

凡瘀留在腸胃者,易於疏化,以其在康莊大道,不在細微曲折之處,藥力易於疏通也。

 

若瘀留於肺肝血絡之中,則絡道蠶叢,藥力既非一時可到,而又不宜於猛劑攻消;只有通絡化瘀泄熱之法,緩緩圖功。

 

如曹仁伯清瘀熱湯之法,最為得竅,學人宜仿此用之(清瘀熱湯──旋、絳、蔥、葦、枇)。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28&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05:00 , Processed in 0.1875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